圖書簡介常言道「醫病也要醫心」。牙醫師在臨床實務中不僅是「把牙齒當問題看」,也同時「把人當人看」——這種顧及病患生理、心理與社會層面因素的治療策略事實上也是先進國家所倡導的趨勢。
儘管牙醫師在養成過程巾,時時受到師長在「醫心」這方面的教誨,但若要徹底了解病患認知與行為各方面課題仍是相當困難的事。主要的原因不外乎在牙醫師的教育過程中,較少涉及與行為科學有關的議題。當我們理解與病人行為有關的基本概念後,便能更加洞悉病患的主觀經驗,並預測各種心理與社會因素對病患行為的影響。事實上,近十年來歐美學者的研究已經闡釋一個基本原則:許多牙科病患的「特殊情況」,例如牙科焦慮、對注射麻藥的恐懼、怕痛,或迴避就診等等事件都應該放在嚴謹的認知與行為理論框架下加以審視。當我們對這些理論概念有基本的了解後,便能發展出適應個別病患的處埋策略來「醫病」同時「醫人」。
本書即針對上述的理念逐步撰寫。首先 《 理論基礎篇 》 中,筆者將介紹認知心理學與認知神經科學的基本概念,說明人類各種主觀經驗變化的理論架構。在 《 牙科實務篇 》 中我們將進一步探討與臨床實務最密切的幾個課題,包括焦慮情緒與疼痛等影響病患就診的重要因素。特別是,筆者將介紹國外學者對於處理特殊情況病患所建議的策略,包括使用認知與行為手法來減低病患焦慮,或改變其對疼痛的認知。最後在 《 快速參考篇 》 中,藉由扼要的圖表與提示,使讀者能迅速掌握面對不同病患時必須考慮的行為層面要點。在各段落中則穿插著 《 臨床劇場 》 ,以虛擬的小故事與小對話凸顯出我們可能在臨床遇到的情境與可行的解決方式。在基礎篇中以問答的方式呈現,以收觀念辨析之效;在實務篇中則以摘要的方式供讀者參考。
本書立意不在取代正規的心理與行為科學教材,而是作為補充工具,使牙醫師與牙科學生能了解這些理論基礎是無時無刻存在於臨床實務中。作為一本課堂補充教材,本書則適合搭配基礎心理學與神經生理學課程使用,特別有助於高年級同學見習與實習教學之用。筆者將大量引用牙醫師的實務情境來說明許多理論,也引介歐美牙醫師在處理病患情緒與行為問題時所考慮的策略;在此同時也檢討這些策略是否適合應用於我國民眾,並思考台灣牙醫師如何發展因應台灣牙科病患的處理手法,以期對民眾的口腔衛生提供更全面的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