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緒論
壹、 引言
對於聾人文化及手語不熟悉的聽人,常有一個錯誤的概念,會認為手語是全世界相通的。在口語中,不同國家的語言差異程度較大,如果沒有加以學習,該語言是很難相互溝通的。相反的,在手語中,當台灣的聾朋友與其他國家聾人互動時,一般人常覺得台灣手語似乎和其他國家的手語有某種程度的相似度,特別是在詞彙層面,他們認為只要多增加互動的次數,似乎多少可以猜出對方要傳達的意思。事實上,手語如同口語,是人類經過長時間自然發展出來的語言,不同地區且不同文化的手語,不管是在詞彙還是語法都有相當程度的差異性。台灣的聾朋友如果沒有學習別的國家的手語,在與別的國家的聾朋友溝通時,仍然會有困難。但不可否認的是,不同國家的手語之間,許多詞彙的打法的確有很高的相似性。在此我們要問的是,為什麼在不同地區且不同文化所發展出來的手語會有某種程度的相似度呢?不同手語使用者在造詞時,其背後所運用的認知策略又是如何運作的?
本書選擇了美國手語做為台灣手語對比的對象,並針對兩語言的詞彙做進一步的比較和探討。挑選美國手語的原因有二,首先是美國手語不論在歷史發展及文化淵源上皆和台灣手語有相當的隔閡。如此一來,可排除因為語言歷史的源由所造成語言表達的相似度,讓我們更清楚地探討手語的本質。再者,目前關於美國手語的研究文獻較為完整,且坊間也出版了相當多關於美國手語的詞典及教學書籍,有助於我們蒐集美國手語詞彙。
關於手語詞彙比較的研究,過去的研究大多較著重在比較不同語言間,某些特定詞彙其語言形式上及手勢結構上的異同,希望藉由這樣的研究瞭解手語之間的關係。不同於過去著重在手語詞彙形式上的討論,本書著重在探討手語使用者在造詞的過程中,所運用的認知歷程及策略。我們將從認知概念的角度出發,通盤瞭解手語使用者在造詞時是如何將事物認知概念轉換成手語語言形式,最後希望能了解語言形式相似性產生的原因。
在語言學的研究中,有一些文獻探討來自不同國家的手語,並進行詞彙的比較,以期觀察不同手語詞彙之間的相似度和彼此是否能相互溝通的比例,並進而推論手語之間在發展歷程中是否有語源關係(Battison, 1978;Frishberg, 1975;Shroyer & Shroyer, 1984;Woodward, 1976;Lucas et al., 2001;Currie et al., 2002;Lucas et al., 2003;Quinto-Pozos, 2007;Sasaki, 2007)。然而過去的研究在進行詞彙比較時,一般都是著重在詞彙成分的比較,即手語詞彙中手形、移動和位置成份之間的比較,但這樣的分析方法往往把原本關係極為密切的詞彙視為沒有關係的詞彙或根本無法比較。
舉例來說,台灣手語和美國手語的詞彙「大象」的打法,台灣手語大象的打法是左手手形/呂/捏鼻 ,右手手形/民/從中穿出晃動,除了以手臂代表象鼻外,還模仿了象鼻捲動的樣子,如圖(1)所示。而美國手語是藉由右手描繪出象鼻,以手形/B/描繪象鼻 ,如圖(2)所示。這兩詞彙若是從手形、移動和位置來進行比較,會被分析成沒有關係的詞彙。實際上台灣手語和美國手語的造詞動機相同,都是取大象鼻子的特徵來代表大象,兩者僅在所運用的造詞策略不同。因此本書將以認知概念的角度來比較台灣手語和美國手語的詞彙,並歸納出手語使用者在造詞時所運用的認知機制及造詞策略。
大象 ELEPHANT
圖(1) 圖(2)
在本書中我們主張要比較不同手語之間的詞彙關係,首先要考慮同一個詞彙在不同手語是否採取相同的攝取角度,然後再進一步觀察其造詞策略,詞彙中的手形、移動和位置之組成成分是用來呈現造詞策略的形式,不是決定詞彙相似的唯一因素。本書主旨希望探討攝取角度在詞彙形成中所扮演的角色,並重新提出手語詞彙比較的架構。本書以台灣手語及美國手語為研究對象 ,希望藉由兩者之間的比較而進一步了解台灣手語及美國手語在詞彙形成策略上的異同之處,並指出造詞過程背後語言、文化與認知的關係。
本書的語料收集主要是具體事物的詞彙。語料的蒐集方式是諮詢台灣手語使用者和一位熟悉美國手語的聾朋友,透過討論的方式進行語料的篩選及錄製。美國手語的部分我們另外也從美國手語詞典尋找語料,並聘請繪圖人員參照詞典的所描述的表達方式加以描繪出來,再進行比較分析。
貳、 詞彙的認知研究
在日常生活中,同一個事物有著不同的稱呼方式,是相當常見的現象。這些不同的名稱來自於不同的認知視角。以「筆記型電腦」為例,筆記型電腦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十分普遍的科技產品,然而「筆記型電腦」此一概念在英語中有著不同的稱呼方式,分別是「laptop」、「notebook computer」 和「portable computer」三種不同的稱呼。「laptop」所強調的是該電腦不同於桌上型電腦,是可置於大腿上操作的特徵;「notebook computer」強調的是這電腦有著如同筆記本般輕巧的外型,而「portable computer」所強調的面向是可攜帶的特性。在此我們可以觀察到由於語言使用者對於一事物概念所強調的認知面向不同,會進而反應在命名方式上。
再以「腳踏車」此一概念為例,在閩南語稱之為「鐵馬」,是強調它的外形、功能跟材質,如同鐵做的馬;日語則稱之為「自轉車」,是強調它的前進是不依靠其他動力來源;英語稱之為「bicycle」,強調的則是輪胎的數目為二。這顯示人類對一輛腳踏車的認知概念,會因為所強調面向的差異,而反映在其命名方式,閩南語注意到外形、功能和材質、日語注意到動力來源、英語著重在輪胎的數目。
不同語言間可能因為文化背景的關係導致對於一事物有著不同的強調面向,進而反映在語言中的命名方式。然而我們也發現即便是同一語言中,也會因為強調的面向不同,而對於同一事物有著不同的稱呼方式。「腳踏車」在漢語中可稱其為「腳踏車」、「自行車」或者「單車」,造成「腳踏車」此一概念有著不同的命名方式,主要是因為對於「腳踏車」此一概念所著重的面向不同。詞彙「腳踏車」的命名方式所強調的面向,是這種交通工具以腳踏的方式行進;詞彙「自行車」則是強調這種交通工具不依靠其他動力來源,而是靠著雙腳踩踏帶動鏈條就可以前進,而詞彙「單車」強調的概念是這種交通工具是設計給單人騎乘的。在此同樣是漢語,但因為使用者對於「腳踏車」所強調的面向不同,而有不同的命名方式。
除了上述口語的例子外,在台灣手語中對於「腳踏車」的概念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如圖(3)和圖(4)所示。腳踏車的第一種表達方式是雙手手形/拳/掌心朝下,在胸前兩側交互劃圈,在此認知的視角著重在腳踩腳踏車踏板的動作,如圖(3)所示。第二種表達方式是雙手手形/句/掌心朝下,右手在前、左手在後相牴觸,此詞彙的認知視角著重在腳踏車的兩個輪子,如圖(4)所示。從上述腳踏車的例子我們可以瞭解到,無論是口語或手語,語言使用者對於一事物的概念皆有可能因為所強調的面向不同,而反映在語言的命名方式上。
腳踏車-1 腳踏車-2
圖(3) 圖(4)
由於不同的命名方式可以看出事物本身存在著不同的面向,而語言的形式往往呈現該語言文化中最顯著的面向,因此透過研究不同語言的詞彙命名方式,可以瞭解不同語言使用者對事物的認知方式及其著重的面向。為了瞭解不同手語的使用者,是否有因語言文化的因素而反映在手語詞彙的形成上,本書研究台灣手語和美國手語的詞彙,並比較兩語言詞彙的表達方式,及其所運用的認知和造詞策略的異同。之所以選擇美國手語作為比較的對象,是因為台灣手語和美國手語分屬不同的語系,台灣手語是「日本手語語系」,而美國手語是「法國手語語系」,相同語系的手語間的詞彙和語法結構會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舉例來說,台灣手語、日本手語和韓國手語皆屬於日本手語語系,彼此間的詞彙有65%的共通性(伊藤正雄,竹村茂,2001),因此藉由比較不同語系的手語的異同,可以排除同語系間的共通性,能更清楚地探究出手語造詞的通則,同時也可以瞭解不同的語言文化觀察事物的認知視角。
對於一事物概念所強調的面向,在語言學的研究中稱之為「視角」(perspectives),所謂視角指的是觀察事物的角度,又稱為觀點(vantage point)或聚焦點(focus)(Langacker, 1987:120-126)。對一事物觀察角度的不同,不但會影響其觀察的結果,也會反映在語言的形式上(Langacker, 1987;Talmy, 2000;Croft & Cruse, 2004;Ungerer & Schmid, 2006;Kövecses, 2006)。舉例來說,同樣的事物在不同的語言中因攝取視角的差異,常有不同命名方式,以「臥室」這個概念為例:漢語的「臥室」其字面意義為「供人躺著的房間」,而英語的「臥室」是bedroom,字面可以解釋為「有床的房間」,兩者之間所強調的認知概念有所不同。漢語認為在臥室中人躺著的狀態是臥室有別於家中其他空間的要素,而英語則認為「床」是臥室最顯著的物件,也可藉由床的功用來突顯「臥室」的功能性。閩南語稱「臥室」為「房間」,強調的則是空間的概念,而台灣手語的「臥室」則是用「睡覺的地方」來表示,強調臥室的主要功能。上述的例子說明了各種語言中對於同一個事物的概念,會因為攝取視角的不同,而給予不同的命名方式。這樣的現象也同時應證了語言與認知的緊密關係。
另一組因為攝取視角的差異,而有不同命名方式的例子是「棒球」。「棒球」這運動在不同語言中有不同的命名方式,例如英語的「baseball」,在漢語中稱之為「棒球」,而日文則稱之為「野球」,主因在於英語的「baseball」是以壘(base)作為攝取視角來造詞,漢語取的是球棒的視角,而日語取的則是球場的視角。這三種語言由於對「棒球」這概念有著不同的攝取視角,並反映在不同的命名方式。
此外,透過攝取視角的分析方式,讓我們更能掌握語言間的差異,並提供更完善的解釋方式。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物品剛塗上油漆,要放置警示標語來提醒大家時,在漢語中我們會使用「油漆未乾」來表達,如果依照漢語字面上的意思去翻譯成英語的話則是會翻成The paint is not yet dry,但這樣的表達方式並非是英語一般常用的表達方式,漢語的「油漆未乾」在英語中應該以wet paint來表達。這樣的語言現象透過攝取視角來解釋的話,則可分析為漢語和英語對於「油漆未乾」的概念在攝取視角上有差異,前者是從「乾」的角度去形塑詞彙,而後者則是以「溼」的角度來表達意思。
又如買東西打折扣為例,在漢語中打八折是付出原價的八成作為費用,然而同樣概念在英語中則是以20% off來表示。透過攝取視角來解釋的話,漢語使用者的攝取視角是需要付錢的部分,如打八折是付出八成的費用,而英語使用者的攝取視角則是著重在可以省去的費用,如20% off是強調可以省去兩成的費用。總而言之,在不同的語言文化背景之下,人類注意的視角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進而反映在詞彙的命名方式上。
由於攝取視角的差異,同一件事物在不同的語言可能有不同的命名方式。因此透過研究不同的命名方式,除了可以瞭解事物本身所存在的許多面向,也可以瞭解不同的語言文化背景之下,語言使用者對於一事物的攝取視角,並進而勾勒出語言間對於事物的命名通則。本書將透過比較台灣手語和美國手語詞彙的命名方式來探究出手語造詞的通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