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2 項符合

不用數字的研究:鍛鍊深度思考力的質性研究

的圖書
不用數字的研究:鍛鍊深度思考力的質性研究 不用數字的研究:鍛鍊深度思考力的質性研究

作者:蕭瑞麟 
出版社:台灣培生教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5-03-31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評分:
圖書名稱:不用數字的研究:鍛鍊深度思考力的質性研究

內容簡介

電子郵件在企業體內引發哪些恩怨情仇?
好萊塢製片與導演如何尋找想像力豐富的創意人?
愛迪生發明燈泡之後,如何突破瓦斯業的壓制,成為照明系統的主流?
忽必烈遠征日本的大軍,真的是被颱風打敗的嗎?
什麼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交易方式?

  《商業周刊》的專家學者一致認為:思考力時代已經來臨,會不會批判式思考將決定一個人的成就與格局。趨勢學家大前研一也預言:思考力將取代專業力與執行力,成為擇才的第一要務。

  對企業人士而言,質性研究正反合的思考方式可以協助經理人培養批判與敏銳的思維,找到決策上可能的盲點。對媒體工作者來說,這種蘇格拉底式的詰問方法可以協助挖掘事實的真相。對法官或律師來說,這種辯證邏輯可以運用到判案實務上,釐清晦澀不明的因果關係。

  本書介紹如何以「蘇格拉底」式的辯證法,鍛鍊自己批判式思維與深度的思考力。由實務面著手,透過經典案例的賞析,歸納質性研究的實戰智慧,引領您一窺質性研究的底蘊,了解如何培養辯證思維,找到自己的「藍海策略」。

本書特色

  經營團隊推出企劃案,聲勢浩大,卻害公司虧了不少錢;政府制定政策,良法美意不但沒有造福民眾,反而招來民怨;法官基於正義判案,卻作出不合時宜的判決。如何透視問題的本質,構思創新的解決方案?重點不在客觀的數據,而在深度思考力。

作者簡介

蕭瑞麟

  早期於英國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修讀工程碩士,主修資訊科技。於業界服務多年後,至英國克林菲爾(Cranfield School of Management)修讀哲學碩士,之後赴華威商學院研修管理學博士,主修資訊科技與組織變革。他主攻詮釋學個案研究法,並將此研究方法運用於科技管理領域。在華威商學院期間,他曾受邀為英國勞斯萊斯航太公司研究院士。目前任教於新加坡國立大學決策科學系,同時也是喬治亞理工學院亞太運籌研究中心(The Logistics Institute Asia Pacific)研究院士,與麻省理工學院以及中國清華大學合作,推動海皇(NOL Fellowship)運籌研究計畫。

 

目錄

推薦序
自序:深度思考力

1. 打開衣櫃,通往納尼亞
2. 深度思考的 DNA
3. 思維的來處
4. 鑑定研究的優劣
5. 專業陌生人
6. 以故事讓你看見
7. 好萊塢找創意
8. 快樂的電子郵件
9. 思維的制約
10. 知往者可以鑑來
11. 潛移默化的變革
12. 愛迪生的燈泡
13. 追溯失敗的軌跡
14. 學術這一行

 

推薦序 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的實踐
──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所系教授 司徒達賢

  《不用數字的研究》是一本能讓我們得到許多啟發與反省的好書。它不僅傳達了蕭瑞麟教授在研究上的深入體驗與智慧,而且也引發了我對此主題的一些相關想法,甚至參與討論的衝動。

★為什麼要從事學術研究?

  本書的重點是「研究」。教育當局近年不斷大力鼓勵學者從事研究發表,然而,為何要投入大量資源與時間於學術研究?尤其就社會科學而言,基礎學術研究與教學品質、國計民生,甚至「國家競爭力」有何關係?青年學者除了在意論文發表數量對求職與升等之影響外,在進行學術研究時還應該關心哪些事?

  學術研究有兩項重要的預期成果。第一是知識的創造與累積。單一的研究,在知識上雖然極難有所突破,但結合了數百位數千位學者的研究成果,就會逐漸帶動知識的進步,讓人類能夠從更多元的角度、更深刻地瞭解這個世界,甚至能更有智慧地導引人類文明的努力方向。

  第二個預期成果是對學者思考力的訓練。在學術研究過程中,學者有機會瀏覽或咀嚼別人的研究成果,並經由觀察、實驗、思辨,提出自己的觀點。在此一過程中,縝密的思考與合乎邏輯的推理能力,都將因為經常運用而有所進步。

  訓練思考力的方式不只一種。蘇格拉底的「互動式」對答、上課時的個案研討、精讀經典以揣摩前輩學者的思路歷程,以及從事學術研究,都是訓練思考力的有效方法。而在學術研究方面,個人認為,與量化研究相比,質性研究由於缺乏數理工具的協助,因此對研究者的思考力更具挑戰性。而在許多不同類型的質性研究中,蕭教授所熟悉的「詮釋型研究」,對思考力的要求更高。

★學者思考力的訓練與成長

  學術工作者被期許可以創新知識、指導學生,甚至能分析複雜的社會、經濟、組織現象,除了他們擁有豐富的知識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因為大家相信學者有「思考能力」。事實上,知識日新月異,書籍不斷推陳出新,搜尋引擎與電子資料庫的功能也愈來愈強大,使「擁有知識」的重要性遠遠不如「思考力」。而且知識創新的品質與效率,也與學者的思考力息息相關。如果一個國家的學者,普遍只能以追隨者的角色,驗證外國學者所提出的理論,或只能轉述外國學者的觀點,則此一國家的知識創新力肯定是極為低落的。

  學者當然要不斷吸收其他學者的新觀點,但思考力的訓練,則必須依賴本身的學術研究。易言之,必須在學術研究過程中不斷磨練和提升思考力,有了思考力,才能從現象中看到社會運作背後的真相與道理;瞭解各種決策與行為成敗的原因;洞察企業、組織,乃至於朝代興衰的法則。有了思考力,才能活化書籍與文章中的學問,使之成為解決問題或互動式教學的後盾;有了思考力,才不至淪為「兩腳書櫥」──著作等身卻食古不化或思想空泛。

  質性研究的主要管道是訪談與觀察,當然還必須輔以資料閱讀。在企業管理的研究中(尤其是高階的策略與組織議題),長時間的深入觀察十分不易,因此取得資訊的方式主要是訪談。質性研究的訪談,不同於一般泛泛的訪問,因為既是「研究」,就不能侷限於事實或意見的報導,而是要從訪談中,找出「道理」來。而「找出道理」的過程,就是學者訓練思考力的最佳途徑。

  在質性研究的過程中,不同的受訪對象,針對相關的議題所提出的觀點或「事實」,可能互補,也可能互相矛盾。如何利用互補資料,編織出更完整、更深層的真相或道理;如何從互相矛盾的陳述或資料之間,找出值得更進一步探究的疑問或有待驗證的假設;如何從不同的方案中,整合出兼容並蓄、既深入又周延合理的解釋,這些都是考驗或訓練思考力的過程。

  易言之,從現象中找出因果、從矛盾中找出進一步驗證的切入角度、從訪談對象的言論中,不斷提出有意義的問題,處處都展現了研究者思考力的力道與深度。而質性研究的主要活動即是:研究者針對有意義的議題,不斷地向不同的人提問,再從答案中找出更進一步的問題,在進行中逐漸浮現出前人(包括:相關主題之研究者及高度熟悉此一問題的所有受訪者)從未想過,但卻又能欣然接受的解釋。然後,設法將此一解釋或「道理」與現存理論連結及比對,以溶入理論的體系中。這不僅是研究的程序,也是人類知識系統化累積的程序。

★質性研究者的條件

  量化研究雖然也必須以理論為依歸,但也必須(或「可以」)依賴嚴謹的抽樣方法、大量的資料(例如:資料庫或問卷調查)、高深的統計技巧、快速的電腦運算能力,以結構化的方式來獲致結論。質性研究者無法仰賴這些資料處理工具,因此,對研究者的條件有不同的要求。

  質性研究者必須與各方人士進行長時間的訪談,基本要件是要對知識擁有高度的好奇心,以及具有親和力,讓對方願意分享與傾吐。此外,必須要有聆聽、觀察的能力與習慣,而且要能聽得深入、聽出言外之意,並在鬆散的論述中理出頭緒、找出矛盾。

  再者,由於訪談的對象是人,所以難免有情緒、有自己的意圖、有表達能力上的不足,甚至對許多經歷有其難言之隱。因此,訪談者必須有高度的同理心,可以從表面的言詞中體會出對方內心更深層的想法;甚至要能透析人性,才能從轉述的故事中,猜想、模擬當時的時空背景與人際互動過程。

  理論的素養當然十分關鍵。訪談者必須對相關學理有廣泛且相當「內化」的理解,以支持訪談時的多元角度及問答深度。易言之,相較於一般人,一位研究學者在針對相同主題訪談相同對象時,其訪談的進行內容及結果必然大不相同。研究學者的訪談品質如果較高,或更能掌握問題的核心,主要應該是藉助於其「理論背景」的指引與支持。亦即,在訪談過程中,訪談者心中必須不斷地進行「資料與理論的對話」,讓聽到的資料所引發的悸動,喚起腦海裡現有知識存量中隱約的關連,同時也經由對理論的觀照,將線性、平面、混雜的資料,賦予鮮活而立體的生命。此一過程在質性研究中,一再地反覆進行,也是質性研究最令人興奮的部分,曾從事深度質性研究的人,必然有此同感。

  理論背景指引並支持了訪談者對資料的認知、選擇與詮釋,然而也極可侷限了觀察與思考的角度,如何適時適度打破理論架構對思想所造成的限制,避免成為自己「思想的囚犯」,也是一大挑戰。其他研究方法當然也有類似的處境,但質性研究在整個過程中都高度依賴腦力的運作,因此,更不得不時時避免陷入「老生常談」(過度制約於現有理論)與「漫無章法」(過度脫離現有理論的啟發)這兩種極端。

  事實上,若不考慮「流派」或投稿難易的問題,質性研究其實大可以擺脫一切理論所創造的前提,背棄所有的「典範」或「哲學觀」,以多元而自由的方式,讓心靈進行毫無拘束的探索與馳騁。此時,過去所學的種種理論學說、前輩大師開示的金言玉語,固然孕育了研究者今日的心智與視野,卻對眼前現象的觀察、解讀,甚至思想的創新,絲毫不形成任何障礙或扭曲。

  受訪者回答的意願影響整個研究的進度與品質。從經驗得知,「會問」是「願答」的重要先決條件。若能快速從受訪者的回答中,找出有待詮釋的矛盾,提出深刻的問題,甚至受訪者未曾想過,但又隱約覺得應該重新省思的疑問,則訪問才容易順利進行。易言之,要問到重點,「搔到癢處」,才能引出對方較深層的思考與回答,思考力的水準與品質,也因而影響了訪談結果的品質。

★思考力的作用

  質性研究提升了思考力,思考力也決定了質性研究的水準。除此之外,由此而培養的思考力,對讀書也有幫助。因為所謂讀書,其實也就是與作者在進行一場深度的對話。有了思考力,可以更能體會作者的思想脈絡,可以看出作者文字背後的架構,可以推論作者言之未出的思想精華。因此質性研究的訓練過程,也是培養讀書與學習能力的過程。

  質性研究所培養的思考力,更是主持個案教學成敗的關鍵。事實上,互動式個案教學的思辯過程,十分近似於一個小型的質性研究。因此,個案教學有助於提升師生雙方進行質性研究的能力,而質性研究所培養的思考力,則是教師在個案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換言之,個案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不斷地仔細聆聽,再從所聽到的內容中,賦予意義,提出可以促使學生更深入思考的問題。完全沒有質性研究經驗的教師,若欲有效進行此一高度細緻的心智活動,其實也不容易。

  質性研究之優點甚多,然而在學術界並不普遍。本書中也已明白指出,這是因為質性研究進行不易,而且研究方法與品質評定皆缺乏全球一致的標準。不過,如果只是為了發表、升等之類的實際考量,而錯失了質性研究中,充滿知識喜悅與自我成長的一面,委實可惜。

  蕭教授在質性研究方面曾接受完整的學術訓練,多年來又從事許多深入的詮釋型研究,而且研究成果也頗受國際之肯定,加以這本《不用數字的研究》中的每一篇都是他的經驗與體會的智慧結晶,因此,我深切希望因為這本書的出版,能帶動華人世界質性研究的風氣,也提高大家質性研究的水準。

比數字更有趣的研究
──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教授兼臺灣大學EMBA執行長 李吉仁

  剛從作者手中接到這本書時,覺得書名實在有趣;沒想到一開卷後,居然欲罷不能,被作者流暢的文筆與清晰的說理能力深深吸引;書中所討論關於研究哲學的諸多議題,更讓自己產生極大的反省。承蒙作者抬愛邀請寫序,便藉此篇幅將心中的感動與感想與讀者分享。

  理工背景出身的我,於十六年前開始涉入管理學術研究活動後,便常自問:社會科學所處理的研究問題,經常會牽涉到許多包含人的行為等,無法用實驗控制的外在變數,將如何進行科學研究呢?經過一番文獻探討後,才瞭解,其實方法論決定了研究的「科學性』,再拜讀讀過孔恩(Thomas Khun)的《科學革命的結構》(註1)一書後,更瞭解到不同的理論(及其使用的方法論)之間,其實是不相容的(incommensurable),而研究典範的建立,本身便是一個社會建構(social construction)過程。換句話說,具有相同理論與方法信仰的知識社群越大,其形成具影響力的典範的可能性越大。

  在管理研究的範疇裡,以統計分析或數學模型為基礎的研究(以下化約的簡稱為量化研究),因為其知識產生與傳遞的「效率」較高,所以容易成為知識市場上的「主流設計」(dominant design);但,主流設計未必代表較佳的知識品質。就如同當年蘋果電腦(Apple Computer)的技術明顯優於IBM的個人電腦(PC),但是,IBM開放系統的策略,使得相容電腦不僅在價格上快速普及化,相容軟體的發展更提高了消費者採用意願(這又稱為網路效應),使蘋果電腦因而式微。

  多數的管理學者一定同意,量化研究雖然在方法論上有其嚴謹性、可複製性、可否證性,但是,有多少組織層次的迴歸分析結果,可以解釋超過五○%的資料變異性?有多少嚴謹的數學模型,可以在接近實務與合理的假設下,得到穩定的均衡解?顧問界通常流行一句話:「One size does not fit all!」,亦即(管理法則)不能一體適用。果真如此,則透過資料分析上的規則性(regularity),是否真能讓我們對於組織現象的異質性(heterogeneity)有更多的瞭解呢?

  當量化研究,或實証主義導向的研究,成為管理學術的「主流設計」後,便也直接影響了學者的養成過程與知識創造的內涵。一方面,為競逐發表的速度,資料的有無與品質往往決定了研究題目的可行性,從而降低了研究者對理論探索的企圖心,「小題大作」就成為增加研究產出的重要策略了;另一方面,數量方法的日新月異,更使得許多研究專精於嚴謹的數量分析,但卻侷限了對學理深層反思的貢獻。為了確保學術研究能夠產生起碼的實務貢獻,國內許多管理期刊都會要求作者在論文中提供管理意涵。然而,累積我過去參與期刊編輯與審稿的經驗,絕大多數被接受的屬於嚴謹分析類的文章,所能提供的管理意涵,若非想當然爾的推論,便是不脫統計語言的論述,對理論的貢獻難免有限。

  完全不同於量化或實証主義導向的研究哲學,質性研究認為社會科學研究的目的,並不在發現客觀的真假與對錯,而著重於社會現象發生原因的解釋;透過長時間的觀察訪談,以及研究者反覆「正-反-合」的思辯過程,建立起對表面現象的深層詮釋。因此,對質性研究者而言,社會現象即使存在著表面的規律性,卻不是研究的重點,社會體系內攸關群體的互動與行為的建構過程,才應該是研究的焦點。因此,對於社會現象的解析,量化研究論文顯得「冷靜」,質性研究論文則需「有血有肉」。

  相對於量化研究的產出效率與普及度,採用質性研究方法的論文,不僅需要相當長時間的執行(三年完成一個研究計畫是常見的),研究者的思辨與文字能力的養成,更需要許多經驗性的知識與指導。因此,研究社群人數的相對減少,使得主流期刊對於質性研究論文所能提供的適當評審能力更顯有限,造成了質性研究論文被接受的比率偏低。此一現實,對於即使有意願加入質性研究行列的新生代,便成了無形的「路障」。從研究生態發展的角度觀察,質性研究方法的發展與擴散,就像是電腦產業裡的蘋果電腦,雖然產品質優,卻因擴散的效率性與網路效應,而侷限於一隅。

  儘管如此,量化研究的諸多限制與缺失,逐漸讓學術界注意到質性研究的「美」。在粗略檢查組織管理界五大領導期刊後,發現近五年裡出版質性或個案研究的比例,已經超到百分之二十。我相信,隨著對質性研究的瞭解越多,研究方法的互動越頻繁,出現研究綜效的機會越大。管理學術界有句名言:「一個好的理論是最實務的(There is nothing so practical as a good theory)」,質性研究對詮釋實務現象所要求的真實度、合理度、與批判度,絕對可以協助發展出反映實務的好理論;而量化研究對解析預測實務現象所要求的信度效度,或可回饋提供質性研究者更深層的思辨空間。

  此外,個人認為質性研究的方法論與辯證思維,對於個案教學的發展極有助益。傳統的管理教學,集中於傳授有絕對對錯的規範性知識,但是,在實務運用上,即使是這些已經通過研究嚴謹度考驗的結論,仍必須加諸許多系絡因素(contextual factors)的考量,方能成為決策的智慧,若直接套用這些規範性知識,極可能產生完全相反的結果。相對於管理科學的教學導向,個案教學則認為決策智慧(decision wisdom)是無法(用演講方式)傳授的(註2),學習者唯有透過討論式學習過程,養成獨立思考與決策擔當的能力。個案教學的教育哲學,顯然與質性研究的研究哲學,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本書雖名為《不用數字的研究》,但在作者深入淺出的導引下,讓我們認識到質性研究其實是「比數字更有趣的研究」,對於有興趣於質性研究的學子,本書絕對可以有效地消除您學習中的障礙。事實上,這本書可說是作者帶博士生學習質性研究方法的「秘笈」,我們除了感謝他願意分享給潛在的「學徒」,更希望這本書的出現,能像iPod帶領蘋果電腦突破PC時代的疆界侷限一般,引領管理學界對於質性研究投予更多的關注。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1546490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罪後真相,人性與罪惡的邊界︰戀童癖殺手、未成年罪犯、種族大屠殺、華裔滅門案……從變態心理到群體犯罪,揭開罪惡背後的真相
我藐視道德,談「反社會人格者」的犯罪心跡︰胚胎營養不良×大腦構造異常×零情感依附×同情心匱乏,他們是技術上的天才,卻是品行上的小白
犯罪心理分析——極致性「惡」,隱藏在和善外表下的殺心︰刑具虐待、肢解屍體、食用愛人……讓時代被陰影籠罩,史上最惡名昭彰的29位連環殺手!
破案!讓關鍵線索浮出水面的「犯罪側寫」︰縝密計劃or臨時起意?單獨行動or存在共犯?從屍體特徵反推凶手喜好,刑偵專家必備的高端心理技術
內在驅動心理學:你被掏空了嗎?如何從精疲力竭中重燃工作熱情
MBTI戀愛心理學:從相識到相處,你和他的關係說明書
阿德勒的人性心理學:不可理喻的行為×負能量滿滿的性格,原來我們所有的表現和情緒,都是「童年」經歷的反映
解鎖社交,「交際心理學」效應:情緒管理×自我認知×肢體語言×社交來往……掌握各種心理學效應,解鎖所有人際關係!
全能記憶法,大腦增強計畫:51種高效記憶法!變換順序、抽象資料轉換、提升觀察力、調節壓力……打破學習瓶頸,激發大腦潛能
怪癖心理學,解開矛盾與混亂的心靈:透過自戀行為與內心掙扎的心理分析,解析不同行為的背後動機,破解心理困局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防彈斷食全書【決定版】:延緩老化、減少發炎、阻斷身體飢餓訊號,防彈咖啡創始人教你一輩子都有效的斷食法
作者:戴夫.亞斯普雷
出版社:木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06-08
66折: $ 297 
金石堂 - 今日66折
低智商犯罪
66折: $ 263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素食者【亞洲首部榮獲國際曼布克獎作品】
作者:韓江 (한강)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2023-05-08
$ 300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當爸媽過了65歲:你一定要知道的醫療、長照、財務、法律知識【全新增修版】
作者:康哲偉
出版社:先覺出版
出版日期:2024-11-01
$ 300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緋色誘惑(07)完結特裝版
作者:山根綾乃
出版社:尖端漫畫
出版日期:2024-11-21
$ 699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第一次裝潢就上手,居家建材選用懶人包
作者:i室設圈 | 漂亮家居編輯部
出版社:麥浩斯
出版日期:2024-11-21
$ 336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日本出版界話題作,只有紙本書可以體驗的感動)
作者:杉井光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24-09-30
$ 284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獲利軌道:只要沿著規畫的軌道前進,期權翻倍獲利易如反掌
作者:軌道鞅
出版社:玩股網
出版日期:2024-11-01
$ 316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散場遊戲
作者:李芙萱
出版社:聯合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22
$ 266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