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史詩般壯闊的神學對話三部曲
對許多基督徒來說,「理性」和「忘我」常常是對立的。一個忘我的人似乎就得放下自己的理性,一個訴求理性思考的人似乎永遠不能忘我。然而,以兩大冊《系統神學》廣受海內外華人信徒矚目的神學家林鴻信卻認為,「理性」和「忘我」並非對立,相反地,一個真正捨己忘我的人,是可以理性地意識到自己的不足,進而跳脫以自我為中心的侷限,將生命更加完全地交託在上帝手裡。
《忘我神學》的出現,正是為了完整闡述這種「忘我」思想。全書架構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在卷一裡,作者以西方十八世紀啟蒙運動揭開序幕,康德首先發難,用「理性」充填火藥,開出「啟蒙運動」的第一槍,在人類蒙昧黑黯的歷史夜空裡,劃出一道燦爛的花火!然而,提醒在使用理性的同時,還需喚起神聖意識,藉由對神聖超越者的覺醒引發尊崇敬畏與信靠倚賴,方能放手忘我地跳脫在有限自我當中打轉。
進入卷二,以點與線的概念,論及個體與群體之間的張力,個人成長過程非常需要發展「個體我」,好平衡歷史傳統對「群體我」的過度強調;然而,仍應注意個人主義可能帶來自我概念的擴大而造成危機。而本卷諸多神學大師的生命之掙扎、困頓與躊躇,就是一部充滿著溫情與敬意探究人論――人何以為人――的佳作。
最後的卷三,落葉隨風的意象呈現風主動而葉被動的光景,亦即上帝主動而人被動,人愈處於忘我狀態則愈能經歷聖靈大風的吹拂帶領,必須信靠交託才能承載神恩而自由飛翔。本卷另有驚喜的亮點,作者期盼與傳統中國文化――儒家、老莊、佛教禪宗的寶貴智慧對話產生嶄新視野,例如,莊子指向空靈的自由解脫,從執著自我造成的人籟與地籟之分到達忘我的天籟之境。這與基督教信仰追求的從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主動轉成以神聖為中心的人被動,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作者簡介:
林鴻信
台灣大學哲學系畢業,德國圖賓根大學神學博士、英國諾丁漢大學哲學博士,現為台灣神學研究學院系統神學教授與基督教思想研究中心主任。自一九九四年《神學人基本英文字彙》開始,於神學園地筆耕不輟,著有《加爾文神學》、《覺醒中的自由:路德神學精要》、《認識基督宗教》、《聖神論》、《納尼亞神學:路易斯的心靈與悸動》、《認識上帝與認識人的九個探險》、《教會生態學》、《系統神學》兩冊、《莫特曼神學:上帝的應許是人類的盼望》,以上皆由校園出版。另撰寫過《教理史》、《邁向覺醒:自我概念的探討》、《基督宗教與東亞儒學的對話》、《基督宗教思想史》兩冊,並主編《跨文化視野中的人文精神》、《基督宗教之人觀與罪觀》等書,除此另有譯作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章節試閱
忘我神學 導論
「認識人」是極其困難的功課,人要認識自己本身需要跨過重重障礙,最大的障礙在於人究竟如何跳出自身來認識人自己呢?基於人具有強大的自我中心意識,「跳出自身」是一件幾乎不可能達成的任務,歷世歷代許多宗教哲學無不努力要「提昇自我」、「破除我執」、「回歸本我」等。基督教信仰主張因信稱義—人藉著信領受上帝稱人為義的恩典,這就是一種跳出自身之路,忘我神學從這個角度詮釋因信稱義,主張人在地上因信忘我之際,亦即在天上被上帝恩典承接之時。
一、第三害
小時候曾讀過一本童書繪本「周處除三害」的故事,對它印象特別深刻。義興人周處遊手好閒,力大無窮,經常恃強凌弱,危害鄉里。當地居民把南山猛虎、長橋惡蛟、惡霸周處合稱「三害」。有一天,四處遊蕩的周處看到大家悶悶不樂,他向一個老人探問原因,老人告訴他義興有三害,大家當然愁眉苦臉,周處追問何為三害,老人只敢告知其中兩害—猛虎和惡蛟,周處大發義心,立志為鄉里百姓除去三害,先殺猛虎,後斬惡蛟。不料歷經三天三夜的水中大戰,最後周處精疲力竭地從河裡出來,看到街頭巷尾喜氣洋洋,大家互相道賀,問了一下才知,原來大家以為周處和惡蛟都一同葬身在河裡了,猛然醒悟,原來自己就是「第三害」,於是憤然遠走他鄉而改過遷善,終於真正除掉最後一害。
多年後,幾度回顧思索這個故事,心有戚戚焉!原來長久以來周處竟不知自己就是三害之一,他冒著生命危險除了兩害,不料大家更加高興的卻是以為連第三害也解決了,這樣的群眾心理固然顯得相當無情, 周處的反應必定極其驚訝、憤慨而羞愧,在得知真相的那一剎那—我就是禍害—必定無地自容,這是我們人生都可能遇到的情況,猛然覺醒我們自己本身就是禍害,原來「我」才是問題禍源,而周處選擇了離去,以「無我」除去第三害,實在是智慧十足的決斷。
約翰福音八章1∼11 節記載了一個獨特的故事:文士和法利賽人問耶穌說:「夫子,這婦人是正行淫之時被拿的。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們把這樣的婦人用石頭打死。你說該把她怎麼樣呢?」耶穌就對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他們聽見這話,就從老到少,一個一個地都出去了。
當文士和法利賽人興致沖沖地為難耶穌時,他們以為找到一個好問題:如果耶穌回答說用石頭打死,他們可以攻擊耶穌的殘酷;如果耶穌的回答是寬容處理的話,他們則可批評耶穌不守摩西律法;不論怎麼回答,都可以讓耶穌下不了台。不料,耶穌沒有按照他們設計的陷阱回答,反而跳脫他們的思維,並未回應「如何處理」,而是質問「誰能處理」。當思及「如何處理」時,必定陷入兩難困境;而當反省「誰能處理」時,則直指每一個人問說「我能處理嗎?」那些文士和法利賽人當下的反應必定有如周處,頓時吃了一驚,原來「我」就是問題。不過他們畢竟還是有誠實之心,從老到少一個一個地出去了,形同承認了「我」是有罪的人。
二、從舊我到新我
周處除去第三害的方法,離開家鄉只是邁出第一步而已,改頭換面才是徹底解決問題,讓那位舊周處隨著惡蛟永遠沉入水底。「無我」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縱使遠走他鄉,那位舊周處隨時隨地還是會重返出現的,原來「無我」是一個難以企及卻又極其重要的目標。
「我因律法,就向律法死了,叫我可以向上帝活著。」(加2.19)「無我」的歷程發生在「舊我」向律法死了,這使「新我」得以向上帝活著;「舊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舊我」,乃是基督在裡面活著的「新我」。原本的周處是「舊我」,遠走他鄉的周處則是「新我」。舊我逐漸遠去,而新我油然而生,這是一幅美妙非凡的畫面,然而在現實中卻經常是:儘管舊我漸逝而新我初生,乍見此消彼長,又回到舊我復生而新我再衰的此長彼消,呈現出一場舊我與新我之間長期的拉鋸戰。於是,很可能遠走他鄉的周處又起心動念想要返鄉—無休止地在走走停停、去去回回、進進返返之間掙扎著,有如舊我不斷地來拉著新我的衣襟糾纏不休。奧古斯丁(Augustine, 354-430) 也經歷過舊我不斷地干擾新我成長的體驗:
拖住我的是那些不堪的、浪蕩虛浮舊相好;它們輕輕地扯我肉體的衣裾,輕輕地對我說:「你把我們拋開了嗎!」「從此以後,我們不再和你一起了!」「從此起,這些、那些、對你都不許可了!」⋯⋯它們的聲音,我聽見的還不到一半,因為它們不是面對著我,肆無忌憚地反對我,而是好像在我背後竊竊私語,見我要走,便偷偷拉我,想叫我回過頭來。它們拉住我, 因為我猶豫不肯走,不肯對它們毅然決絕,奔向呼喚我的地方去;我強悍的習慣在對我說:「你以為沒有這一切,能生活下去?」
然而,「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5.17)新我與舊我之間固然有張力,「在基督裡」卻是新我得勝的盼望。
三、自我與無我
啟蒙就是一種覺醒,而自我意識的覺醒就是踏出啟蒙的第一步。理性主義哲學家笛卡兒(R. Descartes, 1596-1650)提出「我思想,故我在」(I think, therefore I am),建立了一種主體性的自我概念,這種自我概念被稱為「笛卡兒式自我」(Cartesian Self),笛卡兒式自我可以追溯到奧古斯丁,他深刻地探索內在世界而呈現豐富的「主體我」,這「主體我」確認了自我生命的尊嚴與獨特。
啟蒙運動高舉理性,重視主體運用理性思考的地位,帶來強大的自我意識之覺醒。其中經驗主義哲學家洛克(J. Lock, 1632-1704)主張以「我感覺」作為知識的出發點,而綜合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的康德(I. Kant, 1724-1804)則以「我意願」追求自我管治的自由。簡而言之,洛克開啟了「我經驗,故我在」,康德則打造了「我意願,故我在」,二者對於自我意識的覺醒都有很大的貢獻。
我思想、我感覺、我意願都指向自我意識的覺醒—我就是我,同時也指向我的存在正藉由思想、感覺、意願形塑一個我的存在概念。然而,以「存在的我」建立「我存在的概念」,不正呈現了自我概念的單薄?這格局有限的自我竟成了存在的源頭。
認識自我的另外一條途徑是,從追問究竟什麼樣的「我」應當被否定到明白什麼樣的「我」應當被肯定,基督教信仰主張原本的我需要被更新,新造的我唯有「在基督裡的我」,如加拉太書二章20 節說:「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著,是因信上帝的兒子而活;他是愛我,為我捨己。」既然如此,就有應當被釘十架的舊我以及基督在其裡面的新我, 應當被捨棄的是舊我,而應當出生的則是新我,揮別舊我的無我是邁向新我的第一步。
由於只要自我意識尚存,自我要徹底地否定自我是不可能的,因為當自我完全被否定時將無法察覺這件事。更精確而言,「無我」應當是一種追求降低自我中心的理想,而非具體可完成的目標。許多宗教與哲學都追求這樣的理想,比如耶穌基督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耶穌宣告跟隨基督的第一步就是願意「拒絕自己」的「捨己」,因為一個自我中心的人是無法以基督為中心的,而且這也預示了跟隨基督的難度,亦即必須背負十架,事實上基於人自我中心的天性,當拒絕自我中心時已經開始背負十架了,在跟隨基督與自我中心當中一直有極大的張力。
究竟如何才能夠真正脫離「自我中心」呢?假如「無我」果真能完全除去自我中心的話,那時豈不又形成了另外一個除去那自我的自我中心嗎?莊子使用另外一種策略—忘記:「忘足,履之適也;忘腰,帶之適也;知忘是非,心之適也。」當忘記自己的腳時,什麼鞋子都合適;當忘記自己的腰時,什麼腰帶都合適;當忘記我的是非堅持時,遇到什麼事心都舒暢。看來對自我而言,「忘記」概念比「否定」概念更加清楚, 其實並非真正「無我」,而是「忘我」。「忘記」意味著在記憶中失落,這種失落往往是不完整的,忘我意味著部分地或暫時性地遺忘自我,是一種自我中心意識的弱化。
進一步反思自我概念,中國文化重視群體意志,在群體與個體之間當中偏重群體,認為個體僅僅存在於群體裡,從家庭到社會國家形成重重的人際關係網,往往歌頌群體的「大我」而壓制重視個體意志的「小我」。其實不論小我或大我都可能有自我中心的傾向,只要以自我為中心時就受到自我本身的限制,這意味著自我的格局有多大,自我的牢籠就有多大。有我與無我是互為消長的,真正的無我並不容易,因為有我往往潛伏在無我的外表之下。虛偽的無我只是把自我隱藏起來,或者寄託於大我裡面,反而帶來更多的自我保護與固執,以致遠離無我之境。
就現實生活而言,人的自我中心經常寄託在執著於所擁有的,讓人無法做到無我的往往在於所擁有的成了累贅。「他們走路的時候,有一人對耶穌說:『你無論往哪裡去,我要跟從你。』耶穌說:『狐狸有洞, 天空的飛鳥有窩,只是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人子」原意為「人」, 耶穌基督經常用來自稱,跟隨耶穌的人必須有心理預備,狐狸有洞,飛鳥有窩,唯獨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意即一無所有,若未能接受一無所有—無我忘我的人,必定無法跟隨耶穌。
在耶穌進入耶路撒冷之前,有一位少年官問耶穌關於如何才能承受永生的問題,耶穌要他變賣一切所有的分給窮人,積聚財寶在天上而來跟從耶穌,結果那位富足的官憂憂愁愁地走了,顯然他深深陷溺其富足的泥沼裡,他所擁有的財富讓他無法脫離自我中心,他的所有使其執著自我,而無法無我忘我跟隨基督。
基督教信仰起源與神聖者的會遇,一方面喚起極限意識而超越自我中心,另一方面覺醒於神聖意識指向天人有別,既非主張小我,亦非追求大我。為何神聖者不是一種大我呢?神聖者既然是他者,就有他我之別,亦即創造者與受造者的分際。為何以神聖者為中心不會陷入自我的牢籠乃至所擁有者的束縛呢?由於神聖者不被限制,當以神聖者為中心時,就是以無限為中心,在以無限為限制的意義之下,自我不是受到任何牢籠與束縛,反而得到真正的解脫。
忘我神學 導論
「認識人」是極其困難的功課,人要認識自己本身需要跨過重重障礙,最大的障礙在於人究竟如何跳出自身來認識人自己呢?基於人具有強大的自我中心意識,「跳出自身」是一件幾乎不可能達成的任務,歷世歷代許多宗教哲學無不努力要「提昇自我」、「破除我執」、「回歸本我」等。基督教信仰主張因信稱義—人藉著信領受上帝稱人為義的恩典,這就是一種跳出自身之路,忘我神學從這個角度詮釋因信稱義,主張人在地上因信忘我之際,亦即在天上被上帝恩典承接之時。
一、第三害
小時候曾讀過一本童書繪本「周處除三害」的故事,對...
作者序
增訂版序
這一套三部曲原以「忘我之域系列」在二○○八年由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道風書社)出版,主要來自筆者於二○○一∼二○○ 七年間在學術會議或期刊陸續發表的專文,當時在整理出版期間,發現大約可以分成三個主題,於是修改增補連結整合,期待不只是成為三本「論文的合集」,而是成為一部「套書」,包括:「論啟蒙」的《誰啟蒙誰》、「論人」的《點與線》以及論「忘我」而嘗試以中國文化呈現基督教信仰的《落葉隨風》。
出版後歷經十年,書中思想繼續成長發酵,有些融入了筆者於二○ 一七年出版的《系統神學》(上、下冊),於今從這更大的整合回顧此三部曲,亦即從「系統神學」的角度來看「忘我之域」,深深覺得應當把書中思想做更具整體性的連結。由於看見在三部曲當中有一個共通的主題「忘我」,於是著手增訂,主要目標是形成更加清晰明確的一冊具有三卷的《忘我神學》,盼能引導讀者進入忘我的神學反思。
主題「忘我」是針對人生而具有強烈的自我中心意識,以致經常陷入被自我形像遮蔽而難以認識真理的困境:卷一「論啟蒙」突顯人如何跌落以自己為啟蒙者而他人為被啟蒙者的迷障,終究無法親身經歷到被啟蒙光照;卷二「論人」關注的是,自我中心意識若非表現在極端個體主義者所放大的孤立個體,就出現在伸張群體之「大我」的自我中心形式中,以致自我陷入孤單隔離或被大我奴役壓制;卷三「論忘我」則嘗試解決上述困境而放下自我,為了避免那放下自我的我反倒形成具有更強烈自我意識的我,除非人由主動徹底地轉向被動,如落葉般地被風吹拂隨風而去。
從筆者神學思想的形成順序來看,「忘我之域」是在「系統神學」形成前的醞釀,而「忘我神學」則是在「系統神學」形成後的重述。 德國學者阿斯特(Friedrich Ast, 1778-1841)提出詮釋學循環(the Hermeneutical Circle),他基於精神世界的整體性,主張個別作品只是反映整體的部分,而且部分與整體間的關係是和諧的,於是了解部分之前必先了解全部,了解全部之前必先了解部分。1 這意味著,當了解部分越多時,了解整體就越多;當了解整體越多時,了解部分就越多。從「忘我之域」可以更加了解「系統神學」,而從「系統神學」則可更加印證「忘我神學」;「忘我之域」醞釀「系統神學」,而「系統神學」則詮釋「忘我神學」。
本書除了〈增訂版序〉之外,在進入卷一∼卷三之前增添全書的〈忘我神學導論〉,幫助讀者一窺《忘我神學》全貌;接續其後的是各卷導論:〈卷一(誰啟蒙誰)導論〉、〈卷二(點與線)導論〉、〈卷三(落葉隨風)導論〉,提供讀者從整體的視野觀看部分的位置,而從部分的了解形塑整體的輪廓。除了循序漸進,在讀完四篇導論再進入卷一∼卷三內文之外,三卷作為忘我神學整體的部分,分別從不同的視野與角度豐富了整體的內涵,因此讀者亦可先透過〈忘我神學導論〉掌握全書脈絡, 再來決定要先從哪一卷的導論與內文開始閱讀。比如說,若以卷二當作出發點,就是先了解人論,再往前或往後地延伸閱讀。希望每一位讀者,都能在這趟「忘我」之旅中,發現各種慢讀品嘗的方式。
另外,原香港道風版各分冊〈自序〉,在增訂版改為〈《誰啟蒙誰》第一版自序〉、〈《點與線》第一版自序〉、〈《落葉隨風》第一版自序〉,分別置於各卷內文的一開始以發揮引言功能,也保留一些當時成書過程之蛛絲馬跡,若有與原貌出入之處,皆有標註說明。請讀者注意的是,各卷的第一部分基礎篇呈現該卷的基本論述,而後的對照篇(對話篇、人物篇)是這些論述的延伸、展開,最後的應用篇則把前二者落實處境以實踐運用作為總結。
至於原先的文章排列順序,由於各有其前後脈絡,而且各篇文章在發表時又各自有其行文處境,除了必要校訂外並未做太大的更動,只有少數章題做了一些修改。值得提醒讀者的是,原本道風版第二冊〈第二章點與線〉為筆者寫作《系統神學》裡人論的部分來源,因此增訂版做了一些調整:為了避免重複而不再收錄原〈第十一章 男女性別〉;另外整合了原第一、二章為〈第一章 上帝形像:點與線〉以及原第六、七章為〈第七章 人的天命〉;新增兩篇專文為〈第四章 點與線範例一:唯獨在祢裡面—奧古斯丁的靈魂探索之旅〉和〈第五章 點與線範例二:信仰群體理想—潘霍華的中心與界限〉;不過全書各卷文章順序仍按照基礎篇、對照篇、應用篇的編排順序。
對於部分的了解可以提昇對整體的了解,而對整體的認識則可加強對部分的認識,本書的撰寫過程也印證了這樣的觀點。書中材料主要來自各篇論文,這些文章合組形成三本書,而這三本書又共同組成「忘我之域系列」,這個系列提供了寫作《系統神學》的材料,而《系統神學》全書的眼界又提昇了對這系列的了解而增訂成《忘我神學》,整個過程宛如拼圖,從寫作單獨的文章出發到整合各篇文章拼組成書,每篇文章各自在不同位置分屬不同部分而扮演不同角色,直到形成全書主題—「忘我神學」之下的不同章節,終於整合成全書《忘我神學》。
但願每一個人的人生在上帝國裡的追尋也是如此,從點、線到面,從分散到聚合,從部分殘缺不全到整體畫面似隱若現,而曉悟原來一切零碎的片段都是組成榮耀壯觀的上帝國畫面所不可缺少,所有的加起來就是這麼美妙,這麼美妙!
林鴻信
主後二○一八年六月於嶺頭
增訂版序
這一套三部曲原以「忘我之域系列」在二○○八年由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道風書社)出版,主要來自筆者於二○○一∼二○○ 七年間在學術會議或期刊陸續發表的專文,當時在整理出版期間,發現大約可以分成三個主題,於是修改增補連結整合,期待不只是成為三本「論文的合集」,而是成為一部「套書」,包括:「論啟蒙」的《誰啟蒙誰》、「論人」的《點與線》以及論「忘我」而嘗試以中國文化呈現基督教信仰的《落葉隨風》。
出版後歷經十年,書中思想繼續成長發酵,有些融入了筆者於二○ 一七年出版的《系統神學》(上、下冊)...
目錄
增訂版序
忘我神學導論/卷一.誰啟蒙誰導論/卷二.點與線導論/卷三.落葉隨風導論
(卷一)誰啟蒙誰―論啟蒙
《誰啟蒙誰》第一版自序
第一部分 基礎篇
第1章 我們真的啟蒙了嗎?
第2章 極限意識
第3章 神聖意識
第4章 誰啟蒙誰?
第5章 兩百年間
第6章 啟蒙再思
第二部分 對照篇
第7章 落實人間
第8章 宗教辯證
第三部分 應用篇
第9章 無我之境
第10章 忘我自由
第11章 人有多大?
(卷二)點與線―論人
《點與線》第一版自序
第一部分 基礎篇
第1章 上帝形像:點與線
第2章 面對你的我:人是主體
第3章 故事裡的我:人是主題
第4章 點與線範例一:唯獨在祢裡面――奧古斯丁的靈魂探索之旅
第5章 點與線範例二:信仰群體理想――潘霍華的中心與界限
第6章 想與說
第二部分 對照篇
第7章 人的天命
第8章 向內向外
第9章 回憶盼望
第三部分 應用篇
第10章 理想現實
第11章 一切更新
第12章 歷史傳統
(卷三)落葉隨風―論忘我
《落葉隨風》第一版自序
第一部分 基礎篇
第1章 落葉隨風
第2章 無我忘我
第3章 自由真諦
第二部分 對話篇
第4章 性善性惡
第5章 耶佛無我
第6章 前世今生
第三部分 人物篇
第7章 道德宗教:趙紫宸
第8章 信仰文化:梅監務
第9章 土地與人:馬偕
第四部分 應用篇
第10章 生態寰宇
第11章 割捨放手
第12章 反璞歸真
增訂版序
忘我神學導論/卷一.誰啟蒙誰導論/卷二.點與線導論/卷三.落葉隨風導論
(卷一)誰啟蒙誰―論啟蒙
《誰啟蒙誰》第一版自序
第一部分 基礎篇
第1章 我們真的啟蒙了嗎?
第2章 極限意識
第3章 神聖意識
第4章 誰啟蒙誰?
第5章 兩百年間
第6章 啟蒙再思
第二部分 對照篇
第7章 落實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