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詩裡行間至微之處
徹底體驗沉浸式讀經
嘗試過自助旅行嗎?
不若跟團出遊那般輕易,自助旅行需要自行認真花心思規畫路線。
除了安排交通食宿,還要設計沉浸式深度旅遊
——深入古澤密林,攀上峭壁,親身拜訪人跡罕至的風土人情。
陌生感或許仍在,但手中那冷掉的山野粗茶,卻隱隱嚐得到居民的熱情。
那種親身體驗的衝擊,每每令人嘆為觀止
——有時就是幾處不起眼的小地方,竟串起了歷史大事件。
讀經也好像是這樣的微觀深度旅遊。
《詩篇是我的嚮導》猶如一本沉浸於詩篇字裡行間的旅遊札記,
札記雖記載不好走的原文小徑,但小徑卻要引導我們走上詩篇默想的靈性之旅。
作者謝挺博士爬梳一篇又一篇的詩篇,看見了前篇與後篇的原文脈絡,隱隱蘊藏豐富的關連;
原來一篇深刻的詩篇,會因著鄰近詩篇隱隱的呼應,而疊加出更為豐滿的信息。
因此,
一篇詩篇,會有一篇詩篇要傳講的信息;
一組詩篇,會有一組詩篇要傳講的一整套信息;
一整部詩篇,就會是一百五十篇層層疊疊、令人嘆為觀止的大型敘事。
也許我們畢生無能親手攀登絕崖,
也許我們的心力只規劃得出寥寥數次的小旅行,
但旅人的深度壯遊札記,卻讓我們的心靈得以跟著一同上行至山巔。
來吧,讓我們跟著詩人一同踏上這段靈性之旅,
上行至耶和華的殿中,一同敬拜。
作者簡介:
謝挺
現任美國正道福音神學(Logos Evangelical Seminary)舊約研究教授。出生於北京,成長於香港,留學於美國。大學一年級信了主,畢業後毫不猶豫地開始研習神學。
希伯來語是謝挺博士的專長研究,也是興趣。初研修希伯來文課程時,謝博士的第一反應並非壓力山大,而是如魚得水,感覺「這應是我活著的目的」。此後,謝博士便以所學,連接起希伯來語、漢語這兩種差異極大的語言,為漢語信仰者講解舊約中難以被漢語傳譯的希伯來語豐富意涵。
個人著作:《頌於神(上)》、《出於神》、《慧於神》、《始於神》(天道);《創世記(上):從創造到揀選》、《創世記(下):從揀選到保守》、《明道研經叢書:雅歌——情牽永約》(明道社)
個人網站:https://chloesunphd.com/
章節試閱
第 2 章
穿越幽谷:從神的缺席到神的同在(詩篇第二十二~二十三篇)
神的同在:詩篇第二十三篇
詩篇第二十三篇屬於信靠詩,是古今中外屬於神的百姓都喜愛的一首詩篇。它的詩詞表達簡短優美,它的內容帶給人安慰。許多基督徒都會背誦詩篇第二十三篇。特別是對於那些經歷過死蔭幽谷的人,這首詩篇道出了他們的心聲。不少墓地的碑文也刻著詩篇第二十三篇。其實,此首詩篇若和詩篇第二十二篇一起看,不難發現兩首詩篇有許多對比之處。若詩篇第二十二篇是一首有關神缺席的詩歌,詩篇第二十三篇則是一首有關神同在的詩篇。
什麼樣的人需要安慰?當以色列人被擄到巴比倫,他們遠離家鄉那熟悉的環境,失去一切的財物,甚至以為神棄絕了他們,神對他們說:「安慰、安慰、我的百姓」(賽四十1);當約伯的三個朋友得知約伯的苦難,他們相約而來,為要安慰他(伯二11);當聖殿被毀,錫安女子不停地重複她無人安慰的心情(耶哀一2、9、16、17、21);傳道者觀察到一個現象,就是受欺壓的流淚,且無人安慰(傳四1)。這些例子讓我們看到需要安慰的人是處在苦難、困境、迷失、失落、孤單、經歷神的遠離和遭遇四面楚歌的人。當我們細看詩篇第二十三篇的內容,裡面包括死亡、懼怕、遭害、敵人和追趕,眨眼間好像在讀一首哀歌,猶如詩篇第二十二篇的前半部。其實,詩篇第二十三篇放在詩篇第二十二篇之後,正是詩篇作者或編輯刻意的編排—詩篇第二十三篇中神的同在,回應詩篇第二十二篇中神的缺席。
詩篇第二十三篇只有短短的六節經文,分為兩大段。第1∼4節描述神為牧者的形象。第5∼6節描述神為君王為形象。牧者和君王在舊約的時代擁有相似的概念,君王牧養神的百姓,因此,當時的君王也被視為牧者(參結三十四)。詩人一開始用了簡短的四個希伯來文字:耶和華、牧者、不、我缺乏。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
我必不致缺乏。
(詩二十三1)
詩人用牧者來比喻神和他的關係,「耶和華是我的牧者」表示詩人好像是一隻羊,而神是牧羊人。在以色列,牧羊是普遍的職業,牧人放羊吃草、帶領羊群尋找水泉,以及照顧羊群的需要。羊是所有動物中比較笨的,例如羊容易迷路;羊若全身翻倒,自己不能翻身。羊容易成為其他兇猛動物吞吃的目標。因此,羊若脫離牧人便很難生存。羊的處境正是人的寫照。人是軟弱的,容易在生命的道路上迷失;因著人的罪性,人無法自救。正如羊需要牧人,人需要神。大衛曾是牧羊人(撒上十六11),他了解羊和牧羊人的關係,因此當他說:耶和華是我的牧者,他清楚知道他將不會缺乏,因為他深信這位牧者會供應他各方面的需要、保護他並且帶領他。「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是大衛的信仰宣言。他知道有了神,就有一切。
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
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
(詩二十三2)
作為一隻羊,在青草上躺臥,表示吃飽了、滿足了。躺臥也暗示著有安全感,無需懼怕獵人來打獵或被兇猛的動物吞吃。安靜的水邊表示羊群喝足了,甚至洗漱乾淨了。吃飽、喝足和安然地躺臥休息,反映出一幅恬靜滿足的畫面。這景象全因為耶和華是牧者,使羊群沒有缺乏—在食物和安全上沒有缺乏。在下春雨和秋雨的時期,巴勒斯坦常見青翠的草地,牧者帶領羊群去這些草地盡情地吃草;但是在乾旱缺草的夏天,牧者帶領羊群去尋找有草之處。無論何時,羊群都需要牧者。
根據舊約和古近東的文化,牧者除了指牧羊人之外,也指君王,因為君王是牧養神百姓的牧者。先知斥責以色列的惡王時,會指責他們只會牧養自己而沒有牧養群羊(結三十四2)。所以,神應許以色列百姓祂將親自尋找祂的羊,引導他們歸回故土,在草場牧養他們,他們將躺臥在美好的牧場上、在肥美的草場上吃草(結三十四11∼14)。不僅如此,神繼續應許以色列:「我必親自牧養我的羊,親自使牠們躺臥。這是主耶和華的宣告。迷失的,我必尋找;被趕散的,我必領回;受傷的,我必包紮;患病的,我必養壯;肥壯的,我卻要除滅。我也必按著公正牧養牠們」(新譯本;結三十四15∼16)。先知以西結必是熟悉詩篇第二十三篇,因此在他所處的歷史背景中援引牧人和羊群的比喻。藉由先知以西結所描繪的牧人,我們知道好牧人的身分和職責所在。在新約,耶穌說:「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新譯本;約十11)。「我是好牧人,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新譯本:約十14)。我們可以從詩篇第二十三篇中的「耶和華是我的牧者」看到此首詩篇不僅是信靠詩,也屬於皇室詩,因詩人所信靠的神是牧者,也是君王。
第 2 章
穿越幽谷:從神的缺席到神的同在(詩篇第二十二~二十三篇)
神的同在:詩篇第二十三篇
詩篇第二十三篇屬於信靠詩,是古今中外屬於神的百姓都喜愛的一首詩篇。它的詩詞表達簡短優美,它的內容帶給人安慰。許多基督徒都會背誦詩篇第二十三篇。特別是對於那些經歷過死蔭幽谷的人,這首詩篇道出了他們的心聲。不少墓地的碑文也刻著詩篇第二十三篇。其實,此首詩篇若和詩篇第二十二篇一起看,不難發現兩首詩篇有許多對比之處。若詩篇第二十二篇是一首有關神缺席的詩歌,詩篇第二十三篇則是一首有關神同在的詩篇。
什麼樣的人需...
推薦序
推薦序一
跟著詩篇去旅行
時序入秋,在璨樹颱風過境台灣的主日下午,我設定語音朗讀,安靜地聆聽謝挺博士的新著《詩篇是我的嚮導:詩人教我的靈修學》。
筆電播放的機械語音冰冷,耳畔聆聽的文字卻充滿博雅之美,溫柔的筆觸中帶著敦厚的情感,字字珠璣,句句溫暖。不覺中,我走進詩篇的意境,踏上了這趟靈程之旅。十二個段落的子題猶如十二個靈旅驛站,每一站都值得駐足其間細細思想。這實在是一本有抒情、有論述的好書。
以詩篇作為人生旅程的敘事樂章,再貼切也不過了。聖經中的詩篇既是神聖的雅正之樂,也是天人交戰的疾風烈火;是輝煌聖殿裡的頌章,也是僕僕風塵的謳歌。貫穿千年的詩篇傳唱就是一首交響樂,有深情款款,也有蕩氣迴腸,在彼此的連結中,謝挺博士做了細膩的環環相扣,編織出清晰的主題,動人的樂章,兼具了註釋與靈修功能。不僅有知性的文學分析,理性的神學清晰,也有感性的信仰靈犀。既具詩情,也有寫意。
這本書就在作者巧思細緻的編排中,呈現出奇采的對位,美麗的和聲。這種「出雙入對」的編曲背後必有扎實的學術功底,信仰深度的底蘊,才能使詩篇不同的文體聲音躍然紙上,叫人怦然心動!觸動我的還不止於此。在書中作者流露的牧養情懷,貼近現實生活的問題設計,都讓本書脫離教科書的呆板,增添靈動。
旅行不能等同觀光。觀光是走馬看花,旅行是深度探索。跟著詩篇去旅行,不單是眼到、口到,也要耳到和心到;從閱讀到誦讀,從聆聽到默想。詩篇是上帝留給我們心靈的音符,蘊藏著各種情感的旋律,可以伴著我們旅程的節拍產生共鳴,詩篇成了我們靈性的最佳旅伴。
身為同樣喜歡「跟著詩篇去旅行」的愛好者,我熱切地推薦謝挺博士設計的「這一條路線」,相信沿途十二站的靈韻詩旅,絕對讓您不虛此行,使您的心就像飽足了骨髓肥油一般(詩六十三5)!
劉幸枝
天母福音堂顧問牧師
浸神兼任專技助理教授
推薦序一
跟著詩篇去旅行
時序入秋,在璨樹颱風過境台灣的主日下午,我設定語音朗讀,安靜地聆聽謝挺博士的新著《詩篇是我的嚮導:詩人教我的靈修學》。
筆電播放的機械語音冰冷,耳畔聆聽的文字卻充滿博雅之美,溫柔的筆觸中帶著敦厚的情感,字字珠璣,句句溫暖。不覺中,我走進詩篇的意境,踏上了這趟靈程之旅。十二個段落的子題猶如十二個靈旅驛站,每一站都值得駐足其間細細思想。這實在是一本有抒情、有論述的好書。
以詩篇作為人生旅程的敘事樂章,再貼切也不過了。聖經中的詩篇既是神聖的雅正之樂,也是天人交戰的疾風烈火;...
目錄
推薦序一:跟著詩篇去旅行∕劉幸枝
推薦序二:踏上聖徒相通的靈性旅程∕莊信德
推薦序三:跟隨老圃嚮導,徜徉詩篇園囿∕賴建國
自序
引言
Part I 詩程之始
第 1 章 根深帝固:從神的律法到神的王權(詩篇第一~二篇)
Part II 詩程之旅
第 2 章 穿越幽谷:從神的缺席到神的同在(詩篇第二十二~二十三篇)
第 3 章 前呼後應:從仰望神到神應允呼求(詩篇第三十三~三十四篇)
第 4 章 傾心吐意:從渴慕神到持續渴慕祂(詩篇第四十二~四十三篇)
第5章 飲水思源:從感謝為祭到悔罪為祭(詩篇第五十~五十一篇)
第6章 恩澤萬邦:從全地頌讚到宣教使命(詩篇第六十六~六十七篇)
第7章 豁然開朗:從心懷不平到公義必成(詩篇第七十三~七十五篇)
第8章 擁抱智慧:從人生苦短到信靠恩主(詩篇第九十~九十一篇)
第9章 撫昔追今:從回顧歷史到招聚贖民(詩篇第一〇六~一〇七篇)
第10章 上行之歌:從遠離聖所到重回聖城(詩篇第一二〇~一二六篇)
第11章 合家歡樂:從建造房屋到全家蒙福(詩篇第一二七~一二八篇)
Part III 詩程之終
第12章 天地頌揚:從個人到全宇宙的敬拜(詩篇第一四六~一五〇篇)
簡寫表
參考書目
附註
推薦序一:跟著詩篇去旅行∕劉幸枝
推薦序二:踏上聖徒相通的靈性旅程∕莊信德
推薦序三:跟隨老圃嚮導,徜徉詩篇園囿∕賴建國
自序
引言
Part I 詩程之始
第 1 章 根深帝固:從神的律法到神的王權(詩篇第一~二篇)
Part II 詩程之旅
第 2 章 穿越幽谷:從神的缺席到神的同在(詩篇第二十二~二十三篇)
第 3 章 前呼後應:從仰望神到神應允呼求(詩篇第三十三~三十四篇)
第 4 章 傾心吐意:從渴慕神到持續渴慕祂(詩篇第四十二~四十三篇)
第5章 飲水思源:從感謝為祭到悔罪為祭(詩篇第五十~五十一篇)
第6章 恩澤萬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