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女的尋家之旅
文∕青少年文學暨兒童文學工作者 王宇清
《愛.回家》故事的背景發生在一八八一年的美國,主角是一位年僅十二歲的波蘭裔女孩羅吉娜。
美國是一個「種族大熔爐」,大量來自各國的移民,為了追求自由或財富,懷抱著夢想飄洋過海到達美國。然而,在人生地不熟的異國、語言不通、工作不易獲得,加上種族歧視……移民的歷史,往往交織著斑斑血淚。
羅吉娜一家,為了追求自由移民到了美國芝加哥,過著比在波蘭更貧苦的日子。幸好,家人融洽的感情,讓日子再苦都仍幸福。然而,造化弄人,家人接連遭逢意外驟逝,羅吉娜竟成了舉目無親的孤兒。她經歷了流浪街頭、收容所的生活後,最後與一群孤兒被送上火車,一路開往西岸,沿途尋找願意收養他們的家庭。
這一趟漫長且充滿未知的鐵路旅程,串連起羅吉娜內在自我成長歷程,同時也是波蘭裔作者凱倫.庫希曼自身的尋根之旅。
成長的停駐站
作者以獨特的「鐵路旅行」作為故事結構的主幹,而鐵路的意象,也深入綿密地串織在整部作品中。
書中的每個章節,都是以羅吉娜鐵路旅程的停駐點作為標題,散發著遷徙漂泊的不安定感。隨著列車前行,鐵道沿途殊異多樣的風土人情也隨之變換。透過作者細膩優美的筆觸,讀者也彷彿經歷了一趟美國鐵道風土人情之旅。
而在每一個尋找領養家庭的停駐站中,羅吉娜遭遇了各式各樣的困難挑戰,人性的複雜與現實的絕望不斷衝擊她、考驗她;當她一站一站遠離熟悉的芝加哥,也一站一站朝艱辛的成長之路邁進。
在作者的匠心下,羅吉娜並未被賦予世俗所認定的「美貌」,反而有著「波蘭人的大鼻子」和高壯的身材。外貌所受到的嘲諷譏笑,自然在羅吉娜心中產生了自我質疑;波蘭人的身分,在她心中,是抽象又模糊的。
不過,一路上,羅吉娜為車上的孤兒們說著生動的故事,撫慰了他們空虛落寞的心靈。敏銳的思考、豐沛的情感,與優異的表達能力,除了長相像爸爸,她更承繼了父親波蘭詩人的文學天賦與堅毅的性情,支撐著她,度過接踵而至的難關;她一路上照應其他孤兒們,展現了無比的愛心與勇氣,讓她散發出獨特而迷人的魅力,令人動容。透過羅吉娜的故事,讀者得以細細思考,何謂「美」的真諦?
家的回憶
在漫長的鐵路旅程中,許多情境不停觸動羅吉娜的回憶。從前家庭生活的溫馨片段,彷彿遙遠而無法回頭的過站記憶,不斷遠去,卻也不斷浮現心頭。失去了家人的孤寂,讓羅吉娜痛不欲生,但家人深植她心中的愛,卻化成幽微的火光,指引著她,照亮前方看似晦暗不明的路,同時昇華成溫暖他人的大愛。她在不知不覺中,扮演起照顧其他孤兒的父母角色,彷彿自己出色的父母一樣,為了守護孩子不畏困苦,奮不顧身。在當前「教養」理論風行的時刻,羅吉娜的故事,無非讓我們省思,對孩子最好亦最深遠的教育,就是父母充滿愛的身教與言教,一個充滿愛的家。
平行的鐵軌,交集的希望
書中僅次於羅吉娜的重要角色,便是隨車的凱琪醫生。作者巧妙運用了對比的文學技巧,讓凱琪醫生與羅吉娜在故事中產生了豐富的戲劇張力:凱琪醫生出身美國上流社會,並有專業的學養,羅吉娜卻是出身貧苦的移民孤兒。在故事的前半段中,兩人的關係疏離而冷漠,甚至充滿敵意。她們的性格,都像構成鐵軌的鋼鐵一樣,堅韌而強硬;在女性權益備受忽視與打壓的年代中,她們各自堅持,頑強抵抗宿命;她們的關係,好似平行的鐵軌,永無交集的可能。
分隔她們兩人的距離,是她們對不同族群與身分的彼此,抱持著以偏概全的刻板印象,所導致的疏離與衝突。幸好,隨著共同度過旅程中的諸多考驗,兩人逐漸意識到,彼此間竟存在著巨大的想像與認知謬誤!難能可貴的是,她們兩人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化解歧見,學習相互理解與包容,終能打破殊異地位及族裔的藩籬,攜手共進,交集出充滿希望的未來。
隨著列車即將抵達終點,讀者將豁然開朗,孤兒羅吉娜的鐵道之旅,不是放逐,而是找到新的歸屬;不是開往絕望,而是朝向無窮的希望。
前言
我十歲那年,李普斯基祖母帶我去芝加哥的波蘭墓園,去看她母親的墓地。她在一座刻著「羅吉娜.塞文斯基」的墓碑前坐下來哭泣,我在旁愣愣地看著她,我以前從沒見過廋小卻堅強的祖母掉過眼淚。
許多年以後,我構思寫一本書,敘述一個來自芝加哥的波蘭女孩的故事,我決定將這女孩命名為「羅吉娜」(Rodzina),也就是我曾祖母的名字。我問過父親,確定我沒把字母拼錯,這才發現「羅吉娜」並不是她的名字,而是波蘭文「家族」的意思;因此那座墓碑上刻的是「塞文斯基家族」的長眠地。
「羅吉娜」是一個訴說追尋家庭溫暖的故事,於是我想,羅吉娜雖不是我曾祖母的名字,卻是我書中女主角的理想名字。所以她就叫羅吉娜。
我將此書獻給我的家人──塞文斯基家族、庫希曼家族,還有李普斯基家族,他們都是波蘭的王公貴族。
作者後記
孤兒火車確實存在。在一八五○至一九二九年間,共有將近二十五萬名貧困兒童,自美國東部城市的貧民區被送往西部。這些孩童原本流落街頭,或住在人滿為患的孤兒院,其中大多是孤兒,其餘的是棄兒。
最著名的領養孤兒機構是紐約的「兒童救助協會」(Childen’s Aid Society),這個機構成立於一八五三年,創建人是一位名叫查爾斯.羅林.布雷斯(Charles Loring Brace)的年輕傳教士。在當時,孤兒院是新興機構,數量並不多。提供孤兒食物及床位,有時更提供職業訓練。然而那裡的孩童孤單、害怕甚至受到凌虐。布雷斯有鑑於此,於是發展出一套計畫,提供無家可歸的孩童自食其力與得到家庭生活的機會。
「兒童救助協會」靠著私人捐款、教會及慈善機構的贊助成立,撥款支付孩童們的衣食及交通費,並支付陪伴他們前往西部的人員薪資。被選中的孩童年齡自嬰兒到十四歲左右的青少年不等,他們通常在街頭或收容所被發現,有些是被父母送來的。孩童們送到協會,全身都被清淨後換上新衣,坐上火車前往西部。長途旅程對孩童們而言十分辛苦,因為他們遠離家人、朋友及熟悉的環境,前往西部面對不可知的未來。他們在旅途中疲累、茫然而困惑,車廂裡總是充斥孩童們的哭聲。
在抵達終點之前的各站,這些孩童被帶下火車,排成一列供人檢視。許多坐過孤兒火車的孩童回憶當年情景,自覺像牲口一樣,被那些打算收養他們的「準父母」檢查牙齒,撫摸四肢以確定他們身體強健、能夠工作。有些幸運的孩童受到新家庭的歡迎與善待,有的卻慘遭毆打、虐待、辱罵或漠視。美國「經濟大蕭條」開始後,因為農場勞工的需求量減低,還有外界對孩童做苦工的價值開始產生疑慮,孤兒火車便停止行駛。
許多孤兒火車的倖存者,都自覺是幸運兒,但也有人自覺受到凌虐與傷害;然而對大多數人而言,這卻是一段苦樂參半的經驗。兄弟姐妹往往被拆散,各個收養家庭並不鼓勵他們互相聯絡。這些孤兒被視為「異類」,時常不受歡迎,他們進入新家庭後,必須忍受原有成員的妒嫉、競爭與排擠;他們長大以後,往往自覺不屬於任何地方,缺乏歸屬感。
現今人們對家庭的定義頗多爭議,然而孩童們並不在乎什麼定義,他們只想屬於某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