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認識心中的白熊,找到幸福!
我已經準備要忘記那些討厭的事情了!
我要變身成為一個全新的自己,並且緊緊抓住幸福絕不放手!
然而,越是過於想要振作,反而越會讓那些討厭的回憶捲土重來,並且越發鮮明!原本應該是要活得更自由、更輕鬆,如今卻變成令人提不起勁的一種「牽絆」,甚至還會讓人無時無刻感到不知所措。
這是因為人類的腦袋本身就是個性情古怪的小鬼頭,想要牢記的事情怎樣都記不住,想要忘掉的事情卻永遠也忘不了。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神哪,□到底為什麼要把人類給創造成這種樣子呀?
稍微審視一下自己的週遭,比起拼命努力「想要獲得幸福!」的人們,那些放縱自己的人們,他們的人生反而過得比較有趣、令人稱羨。而且不知道何時開始,這些人卻也真正抓到了滿溢的幸福。
原本以為可以藉由心理諮詢工作和許多人接觸,然而…現實總是令人遺憾的。而那些諷刺的事情,讓人有些無法接受,總覺得有點不公平。
追求幸福的行為,事實上卻是不幸的開端?難道自己一直以來都是用錯誤的「努力方法」在生活著嗎?…這樣說起來還真讓人感到不悅…。
如果你對這種牢騷有所同感,請你一定要重頭到尾讀完這本書。
這本書能夠盡快解決你心裡的疙瘩。告訴你該如何面對、該如何與其他人打交道,並且互相編織出幸福的感覺…這本書將可以給你最科學、最明確的指引。
我強烈地相信著,這就是所謂的「認知心理學」以及「記憶心理學」。因為這些內容說穿了不就是這兩大學問嗎?。本書就是從這兩種浩瀚的心理學資料中,壓縮成為一天之內就能夠迅速讓你的人生變得有趣、豐富的精髓內容。
然而,即便這些的內容在日本幾乎沒有受到重視,不過近幾年在美國,被稱之為「白熊實驗」的認知研究、記憶研究卻已經大為盛行。
越是強迫自己「不要去想」關於白熊的事情,反而卻會在腦袋中不時浮現出「白熊」的樣子。也就是說,如果你發奮想要去做某些事情,反而會提高那件事情的失敗率。
這種詭異的現象,被心理學家們稱之為「心理控制的反向歷程」(Ironic processes of mental control)。努力想要清除掉的記憶,卻令人更加苦惱。想要勉強自己,藉由克己運動的心智訓練以及自我啟發等鍛鍊,卻意外地造成了反效果。這種情形已經逐漸形成一種常態了!
既然如此,我們必須要知道如何能夠更明確地認識心中所潛在的「白熊」,並且好好飼養牠、與牠和平共處,因為這樣的方法將會與個人的幸福程度有相當大的關連性。
這個領域的開拓者是一位我相當尊敬的心理學家─韋格納(Wegner)先生,他在先前的學術研討會中曾經講過這麼一句話:
「人類若是沒有『想法』,就無法『不去想』」
我覺得這句話還真是把人類特質給一語道破的至理名言。
有意識地想要「忘了那件事情!」,同時也會反覆、無意識地詢問自己「那個…到底是想要忘記『什麼』呀?」
我們的記憶裝置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就任意地自行啟動「反向機關」,然後就會發現原來我們自己總是隨時欺負著自己,因而煩惱傷神。
「因為不想陷入這樣的惡性循環…」、「越想忘記的事情卻怎樣也忘不了!」…我想各位或許都聽過這種言語上的單純反論吧!
然而,正因為如此,才稱得上是不折不扣的心理學實際狀態呀!
即使原本認為「原來如此,或許就是這樣呀…」,仔細思考後卻發現那竟然是相當困難的!那麼,具體來說到底怎樣才是對的呢?當我們打開心靈、整個人感到輕鬆時,腦袋中究竟會想些什麼呢?怎樣的動作行為才會是「正確答案」呢?
這些就都包在我身上吧!
我打算從目前最新的心理學見解切入,並且在這本書中詳盡地介紹具體的「處方籤」與「因應對策」。
別說是對其他人的態度了,意外的是我們連對自己內心的處理方法都不甚了解。這些在心理學中所謂的實際狀態,到頭來卻大多成為一種「反方向的努力」。
如果能夠確實了解認知心理學、記憶心理學的重要精髓所在,就能夠大幅降低這些誤解。結果在不知不覺中就能夠完全脫離那些不必要的擔心與焦慮。
因此,各位就當作是被騙也好,讀完本書所撰寫的內容後,請試著去好好實行一次吧!
這樣一來,你就會發現1找回了活力的心、2學會聰明的思考方法、3能夠叫得動他人、4讓每個人都能更加投入…,這樣堅持下去應該就能夠一步步接近「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
性格必定也會被自己所改變。只要性格一改變,人生原本所擁有的「色彩」也會隨之改變。不論是咖啡色、橘色還是藍色,人生總是不斷地在變換色彩,一切全看你個人的心境。
期望各位的每一天都能過得更有趣、精神舒坦、神清氣爽,我由衷地期望能夠藉由這本書將這些通通傳遞給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