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感情,我們的愛常常被恐懼所挾持!
害怕失去愛,畏怯於做自己,不敢承認需要安全感……
讓痛苦、悲傷與憤怒的心情在心中一直苦熬
本書運用四步驟培養情緒覺察力,
帶你挖掘出深埋心底、說不出口的紛繁情緒,
練習向內關注X辨識X反思複雜情緒,
在關係中找到真正的幸福!
★美國「鸚鵡螺」銀獎得主最新力作
★榮獲美國亞馬遜書店四星以上好評
★獻給想要愛、尋找愛、學習愛、又受困於愛的人
你還在為不協調的關係苦苦掙扎嗎?
你厭倦於在他/她面前「故作堅強」了嗎?
你希望在愛著他/她的同時,也成為更好的自己嗎?
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是一個充滿情緒的過程,
在關係中善用「感受」的能力更是艱難的信仰。
當躁動的情緒在內心蟄伏蠢動,
你是否對自己或伴侶有足夠的耐心,願意傾聽內心、注重感受,
靜靜等待真實的自己歸來,也溫柔陪伴對方成長。
本書以愛為名,從關係中的裂痕尋光出發,
接住你正在墜落的心與脆弱的負面情緒。
你將運用情緒覺察的力量,學習如何平等相愛,
放下對感情的不滿與委屈,並幸福感受到那種「有人懂」的感覺!
\你有「親密恐懼」的體質嗎?//
我們都渴望與伴侶建立真正親密的關係,卻在不知不覺中受困於情感的牢籠裡,總是為自己套上層層防備,與自己所親近的人保持距離,掩飾對失敗的恐懼、被遺棄、被羞辱的恐懼……
想想看,過去你在親密關係中是否曾發生下列情況:
□把真實的感受藏在心裡
□很難開口向伴侶表達關心
□明明想親近伴侶,卻表現出一副毫不在乎的樣子
□無法專注享受與伴侶共度的快樂時光
□容易自我懷疑,擔心會搞砸這段感情
□總覺得對方最後還是會離開自己
□面對伴侶的依賴、需求和欲望感到焦慮不安
\真正的愛是─//
一段健康、有質量的關係是─快樂的、可以展露自己的真實面貌,有前所未有的穩定與安全感。
‧當我們受傷,不必勉強死撐
‧當我們被錯怪,用不著吞忍委屈
‧當我們感到不安,會尋求理解和慰藉
‧當我們想表達愛,願意給予關心、鼓勵和陪伴
‧當我們感覺被愛,便不需以完美的樣子示人
\不必成為「過去」的囚徒,
開啟覺察力就能創造美好新關係//
為什麼我們害怕向伴侶敞開心胸?害怕在親密關中表露出誠實、無偽裝的自己?或者,更確切地說,為什麼我們會淪為被「恐懼」綁架的俘虜,無法深刻體會關係中最純粹的感情呢?
本書以腦神經科學和依附理論為基礎,探索人們的許多情緒、行為還有習慣是如何被大腦舊有的神經迴路所控制,同時藉由專業、簡易的技巧練習來培養情緒覺察力,學習專注在自己以及別人「當下」的情緒感受,擺脫大腦原本對人際關係的運作模式。
【用四步驟踏上情緒覺察的旅程】:
Step1‧辨識並指稱-
學會辨認過往習得的情緒體驗在何時啟動神經系統,導致自己做出充滿防衛的反應
Step2‧停止、放下,然後停留-
學會暫停並創造內心的空間,向內關注正在翻騰的情緒和想法,而不是反射性做出行動
Step3‧暫停並反思-
藉由接觸核心自我得到更多智慧,考慮到更寬廣多元的選擇,最後尋找出最符合自己意圖與價值的行動
Step4‧有覺察地相處-
學會用不同以往的方式專注在當下的情緒,並嘗試表達自我、做出更客觀的回應,讓自己有機會被聽見與被接受
各位將開始和「核心自我」晤談,並重新與人建立親密連結,你將驚奇地感受到,原本在關係中如履薄冰的恐慌逐漸散去,迎來的是一顆輕盈自在、感到溫暖安全的心。
\精選真人實事的諮商案例,
你將發現其實你並不孤單//
本書囊括了許多有情感困擾的人們的故事,透過對話、情境帶領各位深刻感受他們在親密關係中所遇到的挫折、孤單,與絕望,也會針對不同個案進行情緒覺察的操作和演練。
各位將見證他們是如何面對內心的恐懼,在伴侶面前勇敢坦露自我情緒,最終使關係發生奇蹟般的改變。或許你會在這些故事中發現自己的身影,讓改變也真實發生在身上。
允許自己好好愛與被愛,
平復內心不安、解除感情防線,
和對方分享最深層的自我。
我們可以在伴侶面前逞霸氣、顯成熟、變堅強,
也可以裝可愛、愛撒嬌、被甜寵……
無論如何,都把快樂、真誠的自己帶進親密關係裡!
專業推薦
哇賽心理學心理師|Nana
暢銷作家、千樹成林創辦人|李崇建
諮商心理師|胡展誥
美國心理諮商師、美國心理諮商博士|留佩萱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陳志恆
(依姓氏筆畫排序)
各界讚譽
「《我值得一段好關係》用語淺顯易懂,字裡行間充滿愛與溫暖。羅納‧費德利克從神經科學、關係理論,以及多年來的臨床經驗出發,引領讀者處理感情問題。閱讀本書,人們將可以了解到自己為何會做出某件事(即便自己其實不想),並學習如何去改變,進而去愛與被愛。」─黛安娜‧佛莎(Diana Fosha),加速體驗式動態心理治療發起人,著有《情感轉化力》(The Transforming Power of Affect)
「羅納‧費德利克試著用同情心理解人們由早期經驗形塑出的情緒生活。藉由一套充滿啟發又務實的方法,讓人們得以從過去中解放,以建立更強大、快樂的關係。」─艾莉莎‧戈史丹(Elisha Goldstein),洛杉磯「正念生活中心」共同創辦人
「《我值得一段好關係》是一本真誠的、書寫極佳的實用指南,告訴人們如何運用覺察力轉變人際關係。費德利克將帶領各位進入他的諮商室,並透過其工作經驗有技巧地幫助人們收穫更有質量的關係。強烈推薦!」─路易斯‧哥佐林諾(Louis Cozolino),美國珮珀代因大學心理學教授,著有《人類關係的神經科學》(The Neuroscience of Human Relationships)
「本書處處充滿金句,以溫暖清晰的語言提供了豐富的見解,使我們能與自己及所愛的人建立健康愉悅的關係。我如此希望在我以前的交往經歷中有本書可作參考,而現在它就在這裡!我充滿感恩地推薦給我身邊的人。」─拉法葉‧庫施尼爾(Raphael Cushnir),著有《唯一阻止你的事》(The One Thing Holding You Back)以及《讓你的心著火》(Setting Your Heart on Fire)
「羅納‧費德烈克不只是有天分的心理治療師,更是有天分的作家,他讓讀者參與專業、有效的練習,以修復關係中的活力與完整。若你一直苦惱於該如何化解親密關係中所遇到的障礙,本書絕對是值得挖掘的寶藏。」─琳達‧格拉翰(Linda Graham),婚姻家庭治療師,著有《復原力》(Bouncing Back)與《心理韌性:重建挫折復原力的132個強效練習大全》(日出出版)
作者簡介:
羅納.費德烈克
臨床心理學家。主要研究情緒體驗在關係中帶來的轉變力量。是加速體驗式動態心理治療(AEDP)機構的資深成員,以及加州比佛利山莊勇敢生活中心的共同創辦人。在國際間講課、開辦工作坊。著有《Living Like You Mean It: Use the Wisdom and Power of Your Emotions to Get the Life You Really Want》(Jossey-Bass)。
譯者簡介:
李律
臺大外文系畢,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漢語語言學碩士。旅居美國三年,西班牙一年。曾任華語教學教師、英語教學雜誌編輯、國際商展事務辦理、藝文相關文章文案撰寫。除了翻譯,還從事佛朗明哥藝術相關之表演、教學與推廣。興趣是各種與人互動有關的當代藝術展演活動。
章節試閱
早期依附關係的情緒體驗
「這聽起來可能不太正常,有一部分的我覺得和丈夫說『謝謝你』很可怕。」
諾拉睜大眼睛地說。諾拉是我一位三十多歲個案,她告訴我關於她丈夫克里夫昨天陪她去看醫生時發生的事。當時她焦慮不已,因為她最近發現乳房有腫塊,而昨天正要去看乳房攝影的篩檢結果。她的丈夫在此時一反常態地表示關心,說願意陪她去看醫生。克里夫坐在諾拉身旁一同聆聽檢查結果,最後幸好醫生說她很健康,沒有異狀,使他們都鬆了一口氣。
當他們離開診間,諾拉感覺她體內累積多日的壓力開始散去,內心湧出一陣溫暖。她不只對自身的健康狀況心懷感恩,更對丈夫的關愛與照顧感激不已。尤其她多年來苦於充滿爭吵的婚姻,雙方都盡了很多努力才得以跳脫積習已久的惡性溝通模式,兩人的關係看起來總算有些好轉。
諾拉想要好好感謝克里夫,讓他知道在她需要的時候,有他陪伴對她來說多麼重要,也想告訴丈夫他的哪些作為修復了他們的關係,或是回應了她的需求,藉以表達謝意。但是當那句「謝謝你」已經在舌尖打轉,就快脫口而出,諾拉卻緊閉雙唇,始終無法說出口。她對我描述當時的感覺,說就好像被一個力場籠罩,身體被恐懼攫住,讓她無法大方說出內心的感激。
諾拉說到此處時,眼中充滿淚水。「這沒有道理啊!」她一邊搖頭一邊疑惑地看著我。「為什麼我就是無法說謝謝呢?」這是個好問題。為什麼諾拉會恐懼於向丈夫說聲「謝謝你」?如果要找出這件事的核心原因,就必須正視身體的感覺、心裡的感受。也就是說,我們得向諾拉的身體反應尋求答案。
我解釋說:「嗯,這可能無法用理智來理解,但很明顯,妳非常害怕對克里夫表達心中的感謝,這是我們該注意的問題。妳的身體好像比妳的腦袋更清楚發生了什麼。」
我建議她:「我們來試一下,把眼睛閉上,然後想著和克里夫在一起的那一刻。想像妳想謝謝他,同時注意體內的變化。妳感覺到了什麼?」諾拉閉起眼睛回憶起那時候。幾秒內她好像感覺到什麼,瞬間睜大眼睛,充滿恐懼。「妳感覺到了什麼?」我問。
「我覺得胸口好緊,心跳加速。和我偶爾會有的焦慮感一樣。」
我順著她的感受詢問,引導她找出答案:「什麼這麼可怕?問妳的恐懼,而不是妳的大腦。」
「感覺好像會發生不好的事,我不知道……感覺我好像會被拒絕。」諾拉回答。
真正發生的是什麼?
諾拉到底怎麼了?什麼讓她感到如此恐懼?她一直都希望丈夫可以更積極、更有參與感,把她和他們的感情當作是最重要的事。你可能會認為她所有的感激突然消失了。但事實是,當諾拉有機會表達,她卻感到害怕。為何她會害怕向丈夫敞開心房、對對更加緊密的關係感到卻步呢?
為何我們之中有這麼多人會像諾拉那樣,害怕在關係中表現出自己的情緒呢?
這當然不是我們從小就這樣。從我們出生起,便具備了大膽表達自我並且與他人連結的能力,這項能力在降生於世的頭幾年會迅速發展。最近幾年,我有幸在我外甥伊森身上親眼目睹了整個發展過程。我不只覺得他可愛到不行(我承認我迷戀得有些過頭),更屢次驚訝於他總是能迅速經歷並生動表達他的情緒。他開心的時候會展露微笑或發出笑聲;他難過、生氣、煩燥時會落淚;當他看見他的雙親,臉上會洋溢著愛的光彩;而當他感到害怕,就會立刻尋求碰觸與安慰。能親眼見證他直接明確的感受,以及他與生俱來與人情感溝通與連結的能力,實在是非常神奇。
這位兒童能清楚、無礙地表達情緒,完全與諾拉甚至我工作上及私下所接觸的所有成人相反。的確,隨著我們年齡漸長、變得成熟,表達感受的方式會變得更加複雜。在有效的協助下,我們學到如何處理自己的感受,以及如何以口語表達出我們的體驗。既然我們生來就如此自由奔放,又怎麼會變成這樣?我們怎麼變得如此害怕與人分享感受呢?我們究竟是如何喪失關照自己感受以及與人情感連結的能力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可以從檢視我們最初的人際關係中發掘。
設定好了要與人連結
「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是人類人際關係發展理論中最具實證驗證的其中一種,表示我們與父母之間的早期情感經歷將形塑我們的自我認同、世界觀,以及在關係中的行為模式。知名英國精神醫師約翰.鮑比率先提出該理論,根據的主張為對於親密關係的需求是人在世上最重要的關鍵(註1)。從我們出生一直延續一輩子。我們在生命之初就有尋求與人接觸、慰藉與連結的直覺,在百萬年的演化之間就設定好了。
這項直覺在我們剛出生時最顯著。當我們還是嬰孩,我們全然無助地降臨這個世界,完全必須依靠父母的照顧,幫我們洗澡、更衣,餵養我們,並撫慰處於害怕悲傷中的我們,以及保護我們免於傷害。此外,我們的社會化與情感的發展也仰賴於父母親如何調解、回應與陪伴我們。人類與其他哺乳類動物不同,需要數年的撫養與協助才能獨立自主。
照顧者對我們來說極為重要。他們讓我們得以活下去,所以我們與生俱來會與他們建立關係與連結的能力。如果我們沒有這樣的能力,就絕對無法活下去。
因此,與照顧者維持穩定的依附關係是相當高賭注的行為,這樣的動力常常排擠我們其餘的原始需要。簡單來說,我們會極盡所能地與照顧者維持關係,以避免被遺棄,因為這對嬰孩來說等同於面臨死亡。嬰幼兒時期的首要目標就是盡可能鞏固與照顧者之間的聯繫。
親密的肢體接觸是體驗與人聯繫的其中一種方式,例如被父母親抱著、握著我們的手,或是主動向外尋求肢體接觸。對嬰孩時期的人們來說,肢體接觸更是最初的聯繫方式。然而,我們與照顧者建立聯繫的方式以及如何與之保持聯繫主要是通過情感。我們透過自己的感受與照顧者的情緒反應來察覺並體驗與人的連結與分離。
在嬰孩時期,我們無法以言語表達自己的狀態,一切溝通都來自感覺,而感覺常以非語言的方式表達透過表情、眼神和肢體的「語言」,以及透過觸覺、聲音、語調與節奏。我們透過肢體感受讓他人了解我們體驗到的心情變化,因此,我們也透過察覺與審視別人的情緒來了解他人。
最理想的狀態是照顧者處理好他們自己的情緒,並適時對我們的溝通做出回應,和我們一起享受愉悅、撫慰我們的恐懼,並充滿關愛的滿足我們對親密感與關懷的需要。如果我們在表達自我時,能感受到照顧者的參與及理解,就會覺得自己被看見、被傾聽、被認可。一旦雙方達到情緒同步,我們將感到彼此更加親近、緊密內心也更踏實、有安全感。從這方面來說,依附關係與情緒經驗密不可分情緒經驗會形塑雙方的情感連結與親密關係的維繫方式。
在此,我認為父母親無須無時無刻完美地、感同身受地滿足我們所有的情緒表達,這太強人所難。父母當然有時也會分心、焦慮、感到煩躁,或是他們最初的反應不如我們所預期。但若照顧者能夠適時發現事情進展的狀態,重新參與或修補那些裂痕,雙方仍然能繼續好好地維繫彼此之間的關係與心情。
事實上,有研究顯示,當照顧者能意識到並修補彼此間的情緒裂痕,將能加強彼此之間的連結,也能讓我們感覺更加安穩,因為我們知道,儘管關係產生中斷仍能獲得修補。這條路並不順遂,但是彼此團結合作可以度過難關,學到這個經驗非常重要。就算事情發展非我們所預期,但我們仍能找到方式平安度過,了解這個道理有助於強化內心的安全感。畢竟,如果我們能確定和他人之間的關係,在風暴之後仍能回歸正軌,當然就不會太過擔憂。
在經歷與父母無數次反覆的情緒交流後,我們的感受得以表達、被正視、被回應,這不只讓我們感到彼此間的聯繫更緊密、更安心,也讓我們有機會學習並了解如何正確使用情緒。事實上,我們的情感發展直接反應出父母協助我們處理感受的能力,尤其對嬰孩來說,那些感受常常太濃烈或太強烈。
當父母引導我們管理自己的情緒,例如從強烈情緒中冷靜下來、關注當下,並從經驗中學習,最後我們將能發展出正面處理感受的能力、調節與運用情緒的能力。幼時學到處理感受的程度越廣,成年時處理情緒起伏的能力將更靈活。靈活應變情緒的能力之於我們相當受用,根據研究情緒智商的報告顯示,能夠做好情緒管理並善加運用情緒,必能引導我們擁有在未來成功的人生,及良好的親密關係(註2)。
可惜的是,我們當中有許多人的父母親時常對於某些情緒感到不舒服,不論是他們自己的還是來自他人的。這時事情就會往另一個方向發展。
嬰孩對於照顧者細微的情緒變化極度敏感,並從他們的臉色、眼神、肢體語言當中察覺。當父母親對某些感受覺得不悅,並做出負面反應,即便是非常微弱,我們仍會感受到。例如當我們的憤怒冒犯到他們,而他們因此告誡我們時,或是當我們的恐懼使他們煩躁,導致他們對我們失去耐性。又或者是,我們對親密的需求強烈到讓他們無法負荷而想抽離時。當我們感受到照顧者任何不舒服的跡象,我們會感到害怕。因為照顧者的不悅,對我們纖細敏感的感知系統來說,可能會被認定是將遭到遺棄的威脅。因此,我們幼時便開始敏銳觀察並學會父母親能接受的情緒與行為是哪些,而他們無法接受的又是哪些。我們學習分辨哪些感受會讓父母不開心,哪些會讓他們開心。更重要的是,我們漸漸成為專家,熟知哪些感受能保持與父母之間的親密,哪些則會讓他們不開心而遠離。
我們內心那股與生俱來想與人維繫情感的欲望,以及與人失去情感連結時所感到的挫折,都會驅使我們發展出而情緒調整的能力,以妥善因應眼前的情況。我們會壓抑某些感受,避免破壞與人的連結,或是章顯某些感受,好讓照顧者更積極參與。簡言之,我們極盡所能地保持與爸媽,或至少其一的關係。
照顧者因單一事件偶發的負面反應,並不會對我們造成深刻的影響,尤其是如果父母能修復並調整關係,或是重新用更有效的方式處理。然而,如果這樣的負面反應模式重複發生,就可能導致孩童迴避或扭曲那些可能導致照顧者負面反應的感受,或是誇大那些可能可以確保關係連結的感受。
孩童壓抑或是過度彰顯某些感受可能會成習性,因為那些反應能讓我們保持與父母的緊密連結,並加強父母對我們的照顧與聯繫。但這些生存策略也使我們付出高額的代價,削弱我們天生的感受力、溝通能力、與他人分享重要感受的能力。我們的發展會隨時間漸漸被阻礙,而我們的情緒與人際交往能力也將日漸低落。最後我們會脫離自我,無法完整體驗自己的感受與人際關係。
諾拉的早期情緒經驗
在諾拉害怕對丈夫表達感謝之下,五味雜陳的感受像泉水般湧出。諸如像愛、脆弱、悲傷以及希冀親密與聯繫等,都是她多年來學會壓抑並遮掩的感受,在成長過程中擁有這些感受太危險了。起初,當我幫助諾拉降低焦慮,讓她的內心有空間容納各種感受,一幅她年幼時期的景象油然而生,同時開始浮現出,造成她現在如此掙扎的源頭也隨之浮現出來。
諾拉出生於一個不安穩的環境。她的母親將近二十歲,而她的父親則是三十五歲,他們沒有結婚,關係也相當波折。諾拉的父親幾乎不在家,就算在家,他的注意力也都花在諾拉的母親身上。諾拉渴望父親的關照,希望被他看到、被關心、被疼愛。但他總是經常被其他事情轉移注意力,而且沒什麼耐性。父母親很少會對彼此和顏悅色,總是把僅有短暫的相處時間消耗在爭吵上。諾拉不久後非常震驚地得知,父親和鎮上另一個女人也組成了一個家庭,並把大多數時間都給了他們。
諾拉的父母數度挽回婚姻關係,卻仍以失敗告終,於諾拉六歲時終於決定分開。諾拉父母親不愉快的分手經驗成了她揮之不去的陰影,那些痛苦回憶歷歷在目,即使諾拉長大成人也從來沒有將之遺忘。她還記得和母親一起上火車前往外婆家,而父親獨留在火車月台上的景象。火車載著諾拉漸漸遠離,她盯著窗外一臉憂愁的父親漸漸縮小的身影,感到心碎、被遺棄。她內心充滿無法承受的悲傷,一動也不動地坐在座位上。一個念頭在她內心萌芽,一定是自己不好,所以才不受人喜愛、沒有一點價值。畢竟,那是六歲的小諾拉唯一可以想到的理由,不然為什麼父親會願意讓她走?諾拉自此再也沒有見過父親。
諾拉的母親雖然在她幼時一直在身邊,但她總是處於焦慮不安且無法預期的狀態。從許多層面來看,她自己也還只是個女孩,內心還有許多自己的考量,尚未準備好勝任教養子女的母親。
諾拉的母親總是充滿恐懼,並且過分保護諾拉,總是嚴厲告誡諾拉世界的險惡,並明確教導她如何保護自己免於傷害。但這樣的作為並沒有讓諾拉充滿安全感,母親的各種告誡反而讓諾拉更容易心懷恐懼,覺得總有壞事會降臨。
諾拉的母親偶而會表現出關愛的樣子,但大部分時候,當諾拉對母親表示出她的感情需求,或渴望母親注意,母親多半都被別的事情轉移注意力而疏忽她。當母親難得注意到諾拉,卻又常常顯得不耐煩,或是很漫不經心應付一下,有時甚至責備諾拉小題大作或是不可理喻。諾拉記得有一次,母親好像撞傷了,所以她靠向母親想親吻她的手臂,然而母親無法控制自己的挫折感,又無法接受女兒的關懷,於是大聲斥責了諾拉:「不要碰我!」母親退開並大喊,留下困惑、受傷又羞恥的諾拉。
諾拉的母親也許有試圖補償過去對諾拉的忽視與惡劣的反應,偶而會突然非常戲劇化的關心起諾拉。或許有人覺得母親這樣的行為調整可能會對諾拉有正面影響,但幾乎相反,諾拉對這樣的表現感到喘不過氣這只不過是滿足母親自己的需要,而非諾拉所需。這不是諾拉需要的那種敏銳、細膩的愛與關懷。
諾拉無法確定到底可以多期待母親,也害怕可能迎來羞恥與拒絕,所以她養成習慣,避免明確向他人表達自己需要親密與關懷,並盡可能壓抑自己對他人展現關愛。但是她內心深處太渴望與人連結,無處宣洩之後就變成抑制自己的習慣,並造成許多莫名的創傷。諾拉的母親不懂女兒的行為是情緒造成,所以她帶女兒去看醫生,希望可以解決問題,或是用藥物消除其某些症狀。這是諾拉母親唯一確實展現出她在乎女兒的作為。
諾拉從小就學到怎麼樣可以讓母親靠近以及怎麼樣會讓母親遠離。諾拉本能地學會如何解除自己的情緒需要,並且降低任何可能會讓母親覺得不舒服、鄙視她、甚至趕她走的感受。諾拉盡可能讓母親開心,並感受到彼此的連結。但在這些表象之下,諾拉其實一直在受苦,期望自己偶而能被徹底而無條件地關愛、安慰、擁抱。她與生俱來的感情無處可去。對一個孩子來說,這方式能有效解決這樣難以維持的情況,並且能讓諾拉撐過幼時與家人相處的日子。
諾拉習於討好他人但忽略自己的感受,隨著時間過去,漸漸形成她與人互動的模式,導致她無法與自己的情緒經驗連結,也無法與身邊親近的人連結,包含她的丈夫。諾拉小時候用來用以維繫與母親關係的行為模式,現在已經成為一個負擔。
當我幫助諾拉提升對自己內心情緒的覺察後,她才開始發現,在丈夫面前表現脆弱的一面,流露出更多關愛的感受,對她來說相當困難,因為她已經被「害怕」所囚禁,她害怕被拒絕或被忽略。在表面之下,她渴望被完整或是無條件的關心、擁抱,就像她說的:「我想成為真實的自己。」
早期依附關係的情緒體驗
「這聽起來可能不太正常,有一部分的我覺得和丈夫說『謝謝你』很可怕。」
諾拉睜大眼睛地說。諾拉是我一位三十多歲個案,她告訴我關於她丈夫克里夫昨天陪她去看醫生時發生的事。當時她焦慮不已,因為她最近發現乳房有腫塊,而昨天正要去看乳房攝影的篩檢結果。她的丈夫在此時一反常態地表示關心,說願意陪她去看醫生。克里夫坐在諾拉身旁一同聆聽檢查結果,最後幸好醫生說她很健康,沒有異狀,使他們都鬆了一口氣。
當他們離開診間,諾拉感覺她體內累積多日的壓力開始散去,內心湧出一陣溫暖。她...
作者序
一直以來,人總是希望能完整享受到愛所帶來的回饋,卻因其捉摸不定而感到苦惱。我二十歲之前,明顯感受到愛不只是兩個人的眼神交會。墜入愛河的過程從心花怒放、掌心冒汗,到內心滿溢著熱情與狂喜總是非常容易且美好,令人猝不及防。但是,想要持續停留在這時刻並保持良好關係絕非一件容易的事。愛人不是應該很輕鬆嗎?為什麼我就是無法做到?於是我開始思索:有什麼地方是我沒注意到或不知道,才導致關係失敗的呢?我做錯了什麼?
為了解開我的困惑,我踏入了心理治療師的辦公室。我十分感謝我的心理師,他是個非常有智慧又充滿關愛的長者,且能敏銳洞察各種情況。他曾行腳到世界各地,也愛好各種藝術,他的其中一個嗜好是與我分享一些詩詞與文學作品,並因此照亮了我的道路。在某次諮商中,他分享詩人兼小說家萊納‧瑪莉亞‧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所寫的文字:
「讓一個人去愛另一個人:這可能是我們最艱難的任務,也是最終的試驗與證明,其他的努力都只是為其做準備。」
這段文字引起我深深的共鳴。愛,或是好好去愛,其實真的很難,需要我們付出許多努力。雖然我還不清楚我需要做什麼樣的努力,才能在愛情裡成功,但里爾克的話讓我覺得自己沒那麼孤單了。後來,我又在一張問候卡上看到同樣一段文字,於是我買回家並把它裱起來掛著。這段話促使我思考自己到底需要做什麼,才能好好去愛與感到被愛。
身為一位心理學家,我每天都會遇到很多在愛情中受挫的人們。有些關係一開始好像非常有希望,但接著就失敗了。有些充斥著爭吵、敵意、衝突或不安。有些到後來變得麻木無感,或是隨著時間漸行漸遠。許多人會說他們的感受經常被對方誤解、忽視,甚至利用。他們無法理解自己與伴侶的關係為什麼會從原本的快樂感受,演變成總是處於困惑、欠缺溝通、無助與絕望的狀態。有些人則是說不出他們的關係中什麼特別糟糕,但又隱隱覺得少了什麼。
在他們之中,有很多人都非常努力想讓關係變好或是回到正軌,還因此去做過心理諮商。但無論他們多麼努力嘗試,仍無法維持穩定的關係。他們總是一遍又一遍反覆某些相處模式讓他們一無所獲的相處模式。
聽起來很熟悉嗎?如果是,代表你並不孤單。芝加哥大學的國家意見研究中心近期研究發現,在一段關係中不能得到滿足的比例正在上升。更多人苦於無法讓愛像以前一樣活躍。(註1)
那麼,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呢?
根據我碰過的所有人,包含工作及私人上,以及我個人的生命經驗,還有大腦運作科學來看,我總算理解到,雖然每個人都有各自特定的問題,但是歸根究底,大部分人最核心的難題是一樣的害怕與當下情緒「共處」,以及在關係中坦率表現自我。在許多層抱怨之下潰爛著的,是「不敢」做自己的恐懼心。
我們都害怕敞開心胸,害怕在親密關係中表露出誠實、無偽裝的自己,因此無法專注付出或接收愛、不懂如何控制或表達憤怒、悲傷、羞愧,或者不敢承認需要親密與安全感。我們淪為被恐懼綑綁的俘虜,害怕與伴侶共處於當下的情緒正是恐懼,使我們無法深刻體會關係中最純粹的情感,阻止我們擁有真心想要的關係。
但為何我們會害怕處於當下的情緒,以及在關係中展露自我的真實面貌?
答案就在於,我們成年時的大腦仍然在運作我們生命開始頭幾年所建立的程式,它告訴我們在這個世界要做什麼,以及不要做什麼。然而,對很多人來說,這個程式所設定的迴路早已過時,並不適用於今日的生活。
根據依附理論,在早期童年,與照顧者之間的經驗會形塑個人的情緒發展,並常久銘印在大腦的神經迴路中。如果照顧者是一位情感開放與值得信賴的人,將有益於培養孩子的情緒調節與管理能力。他們不僅能夠安慰自己、讓自己冷靜下來,也較能同理他人的情緒。而這種處於當下情緒的能力,正是健康關係中不可或缺的條件。
相反地,如果照顧者對孩子的情緒需求回以負面反應例如孩子感到害怕且需要他們的肯定時卻屢遭挫折、受傷需要安慰時卻沒有受到關切,或是每當生氣地捍衛自己的意見就會被責備漸漸地,孩子就會開始變得害怕表達自我,以避免自己失去所愛之人。
也就是說,為了維持與照顧者之間的連結及穩固一段關係中的安全感,孩子會選擇壓抑或加強某些感受來討好照顧者,以致壓縮了自己的情緒表達範圍,甚至喪失了控制與表達感受的能力。此時,核心自我的出現會因受到阻礙,而被隱藏在年幼時必須遵守的情緒界線內。
麻煩的是,這種來自童年的情感經驗會被儲存在非意識層面,無形中引導我們的行為。當這些記憶未受到挑戰並延續至成人時期,就會直接影響我們回應感受的方式:如何看待伴侶並與之互動?是暴露還是偽裝真實的自我?大部分人進入成人關係的世界時,別說擁有靈活豐富的關係技巧,反而常常處於情緒沒有準備好或受制於某些反應的情況裡。即使那些反應曾經一度有效,但現在卻阻撓我們與人建立真實的連結。
因此,當某些感受或需求出現在我們現在的關係中,我們的反應就會充滿防備,如同真的陷入危險中。我們盡全力把真實感受藏在內心以達成某種安全感。我們不願公開分享自己的感受,或是追求自己的需求,而是去責怪、批評、苛求我們的伴侶或者,相反地,封閉自我,中斷連結,表現出一副毫不在乎的樣子。但其實在我們的層層防備之下,內心是非常在乎的。
事實上,兒時面臨的危險已不復存在,但很多人仍不自覺地持續用面對危險的方式來回應自身情緒,及關係中的需求和欲望。我們始終持續著相同的反抗模式讓我們什麼也無法達成的模式好像沒有其他選項一樣。為了保護自己,我們總是與伴侶爭執,卻不冒險表露內心的傷痛或恐懼。我們縮小、否定或隱藏憤怒,藉由遠離伴侶來逃避直接面對,最終只感到怨懟、失去興趣或是憂鬱。或者,我們無法表達心中完整的愛,然後接著,不理解為何身旁的伴侶總是向我們抱怨他感覺很孤單,對我們的愛不確定、充滿挫折感。
與其認真去愛,我們更像是轉向自動駕駛模式的汽車,任由大腦的舊迴路所控制。我們毫無頭緒地思索著:為何一切對自己來說如此困難?為何不能擁有更令人滿意的關係?為何不能和他/她產生親密的連結?我們不禁質疑:「最好的情況就只有這樣了嗎?不可能再更好了吧……」
只有當我們發現、關注內心的變化,鼓起勇氣敞開心胸地活在當下,才能讓事情有所轉變。
去過,做過
以我個人為例,年幼時與父母親相處的經驗形塑了我的神經系統。他們倆經常發生情感衝突而令我感到焦慮。因此,即使他們努力愛我,仍不足以讓我和其他手足在內心建立安穩的情感連結。或許,這就是我成年早期會有許多不理想情感關係的原因。
雖然我的情感關係在一開始都不錯,但經過短短幾個月就會變得一如往常的困難。起初,彼此覺得新鮮有趣,渴望探索、挖掘對方的內心世界,越到後來越難以引起共鳴,兩人就像是處在平行的時空,互動中充滿了緊張的爭吵,衝突似乎一觸即發。
當時我覺得傾聽並相信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很困難。我常常感到不安與不確定。例如只要發生令我生氣或失望的事情,我就會質疑自己、說服自己沒事,或是避免直接提起此事,卻沒有察覺到那些感受依然存在心裡,並影響著我在關係中的相處體驗,例如我總是無法專注享受當下共度的快樂時光,喜悅的感受稍縱即逝,取而代之的是內心的恐懼。我擔心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像是可能會說錯話、把事情搞砸。無論我多渴望與另一半有親密的情感連結,與其單獨在一起時我卻只感到焦躁不安,很難平靜下來全心投入在當下。
我沒有發現自己在表面下其實這麼焦慮,或是有多大的焦慮正在影響我每個動作與決定。我折磨我的大腦,試著想出為何經營關係會這麼困難。我閱讀了大量關於人際交往的文章與書籍,很認真地運用裡面提到的建議,還花了好幾年的時間無止境地在心理治療時討論。我甚至把「對親密關係的恐懼」寫成我的博士論文!然而,即使我努力探究其中癥結,想讓關係發展有所轉變,還是持續碰壁。
我不確定這樣的情況過了多久,直到遇到了一位心理治療師,她幫助我的方式與以往我所體驗到的都不一樣:與其鑽牛角尖地弄清楚腦袋在想什麼,更重要的是專注於內在情緒的變化。我吃驚地發現自己很難停留在當下的感受中,尤其是與別人在一起的時候。
我之前的心理諮商幫我釐清了我仍舊被與父母親之間的依附體驗所影響,於是我開始探究自己早期的體驗到底是如何影響我此時此刻,如何啟動我的神經系統,逼我或是把我推向不同的方向,導致我做出充滿防備的反應。在深層的潛意識層面中,我仍然預期,如果我敞開心胸表達自己,就會有壞事發生。大腦的舊軟體持續發出警告訊號控制我,逼我走上狹窄、早已走過多次的道路。如果我想去其他更好的地方,我需要慢下步調,留在當下處理我的不安,並找到不同的前進方式。
一開始我感覺很困難也很可怕,但是幾次之後,內心的空間好像被打開了,當大腦的舊迴路被啟動,我便試著往後退一步,觀察並辨識當下發生了什麼。與其一味讓大腦空轉,我學習專注感受自己的情緒。這麼做之後,我漸漸能把自己從神經系統的舊反應中解放,不再受焦慮所苦。
隨著焦慮的警鈴逐漸止息,我更能連結到核心的自我,真正了解內心的感受和需求。我認清了那個一直向外尋求親密關係的自我;那個囿於早期制約、試圖遮蓋隱藏的自我。隨著時間的累積,我漸漸鼓起勇氣去敞開心胸,表達真正的自我,學習重新與人相處並從中建立新連結,逐步成為「我最想成為」的自己。
現在,我所要做的功課,便是學習一個嶄新、更真誠的方式與自己及他人共處。這個方式最終將能使我得到真正渴望的關係。
新的事物
儘管做出不同的努力仍無法常久維持一段親密關係的原因,就在於我們不自覺任由大腦中的舊迴路主導自己。無論多麼努力改變行為、多認真練習傾聽、溝通或是解決衝突,如果沒有意識到背後的真相,我們的神經系統終究又會被啟動,然後再度上演同樣的老把戲,控制不住自己。因此,最基本的條件是:直到發現並學習如何控制內心以前,我們與人交流的方式不會有真正的改變。
幸好在最近這幾年,神經科學領域有長足的進展,改變了我們對於大腦運作方式、發展與改變的認知。雖然過去認為大腦在成年後就會固定不再成長,但現在大家都理解大腦有所謂的「可塑性」,也就是大腦在一生當中都是可改變的。藉由重新整理或是「重新配置線路」,以對新體驗做出回應。這個過程通常稱為「神經可塑性」。這表示我們能夠改變大腦迴路的建構。
有人可能會疑惑這要怎麼做到。當然,我們不能再重複做同樣的事,因為這樣不會形成改變,只會加強已經在做的行為。我們需要做出不一樣的新事情,即發展「情緒覺察」的能力。
情緒覺察指的是,時時刻刻關注自己以及別人「當下」內心的情緒感受。這麼做不僅能改變大腦運作的方式,還能把自己從過去的舊習與恐懼中解放。與其壓抑或是爆發情緒,不如以正面、有建設性的方式覺察情緒,找到與自身情感共處的平衡點,進而與他人展開一段更健康的關係。
情緒覺察的技巧現在已經被證實能夠紓解壓力、活化心智運作功能,並加強整體心理健康。我在二○○九年出版的《我值得一段好生活:運用情緒覺察的力量達成真心想要的生活》(Living Like You Mean It: Use the Wisdom and Power of Your Emotions to Get the Life You Really Want)以及本書中所介紹的情緒覺察技巧,是以瑞典林雪平大學的研究為基礎。許多報告顯示,練習發展情緒覺察技巧的受試者能夠更有效處理焦慮、憂鬱以及社交焦慮。(註2)
此外,這對人際交往也有許多好處。根據美國首席兩性關係專家約翰‧高特曼(John Gottman)所說,情侶越能夠理解、重視並處理彼此間的感受,這段關係就越有機會持續下去並開花結果。(註3)
當我們與伴侶都能夠更有覺察地探索並表達出各自的情緒、感受、需求與欲望,就能增加彼此的安全感、穩定與信賴,並加強兩人之間的情感連結。處於當下的情緒有助我們處理衝突、修補裂痕,讓關係回到正軌並充滿活力,也能增加對彼此的同理心和同情心。我們理解並分享內心感受的同時,最好也能從伴侶那裡得到所需要的關懷,相反地,讓伴侶真切感受到「被珍視」與「被愛」也很重要。簡言之,我們必須有勇氣逃離大腦的舊迴路,用更開放、脆弱的方式與伴侶共處,以實現更深刻而持久的親密關係。
內心的功課
當然,俗話說:「兩個人才能跳探戈。」我們與伴侶需要同心協力扮演好各自的角色,才能學到要怎麼和彼此合作。但是,要跳好一支雙人舞的關鍵仍在於自己是以何種姿態展開舞蹈。我們呈現的是有限的情緒與相處技巧,還是能夠靈敏探索與回應情緒之歌?是把最好的自我帶進關係中,抑或帶入的是妥協的自我?
雖然我們是什麼樣的人,以及如何管理自身感受並非全憑意志力就控制得了畢竟人類大腦不只是個人嬰幼兒時期所處環境的產物,更遺傳自百萬年來演化的基因然而,既然我們的神經具有可塑性,不是更應該負起責任好好管理情緒嗎?(註4)為了給我們的關係再一次戰鬥的機會,我們必須如此。如同心理學家兼「正念與自我慈悲」發起人克里斯多福‧葛莫(Christopher Germer)所說:「改變與他人的關係始於我們,這是內心的功課。」(註5)
此外,各位覺得讓兒時舊有的神經迴路來綁架自己的幸福是否公平或可接受?會不會因此永遠無法了解自己完整的潛力呢?或是永遠無法拉近關係中的距離?在內心深處且隱身在焦慮、恐懼、罪惡感與羞愧背後的,正是核心自我,也就是那個了解自己的真心、自己的感受、自己的需求,以及自己所想要事物的自我;那個能看清事物全貌並深刻感受與表達的自我;那個能夠開放、有效處理棘手問題的自我;那個帶著同理心和關愛來協調關係的自我。那是你原本的樣貌而非受早期制約設定的自我。而這不正是我們想在關係中呈現的樣子嗎?想像自己如果能做到這樣,生命又會變得如何?
不得不說,我二十年來的婚姻關係能充滿幸福,就在於我學習慢下來關注內心的想法與感受,同時藉由非暴力溝通,讓彼此的真實心意都能順利傳達給對方。
當我們願意與伴侶分享內心感受,伴侶就能藉此機會深入了解我們,並給予新的回應。我們必須培養具有成長性與療癒性的關係。如果希望生命發生改變,如果真心想要感覺到與伴侶之間的情感變得更親密,我們就要有勇氣分享最深層的自我,例如受傷時感受到的悲哀、被錯怪時感受到的憤怒、不安時感受到的脆弱、在意對方時感覺到的心跳,以及被愛時感受到的快樂。
不可否認地,要敞開心胸、真誠面對關係中的所有體驗和感受,有時也使我充滿恐懼,我不知道自己這麼做時,事情會如何發展。但是之後就會變得簡單許多,我們不必讓自己一口氣墜入未知,而是用一次一小步的方式發展情緒覺察的能力。這是一個需要累積時間重複練習並加強的過程。因此,如果你畏懼於這麼做,這是正常的。但是不需要擔心,凡事皆有出路,我們總會找到戰勝恐懼的方法。
解決之道在於找到方式減少你內心的壓力,讓你能與你的慣用行為模式保持一點距離,以便停留並表達出在當下的感受,而我將會幫助你。
關於本書
二十多年來,我都在實行並教導由心理學家黛安娜‧佛莎(DianaFosha)所發起的「加速體驗式動態心理治療」(AEDP)。這是一種以依附理論為基礎、情緒為主的心理治療模式。(註6)我幾乎沒有一天不被AEDP的力量感動,因為它幫助人們跨越限制他們的樊籬,體驗到生命中更深層的親密情感。我寫下本書就是因為我希望各位也可以像這樣,從腐舊的制約中解放,把最好的自我帶進關係中,並創造你真心想要的關係。
根據我運用AEDP在眾多個案身上的經驗,我將與各位分享四個經證實有效的步驟方法來克服恐懼,使我們與自己及他人建立更深刻的連結。雖然本書的目的是要幫助各位提升情感關係的品質,但這個方法也可以運用在所有你想要探索與加強的人際關係中無論是家人、小孩,或是朋友。
本書將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將幫助各位了解自己的過去為何會出現在當下,以及用何種方式出現。第二部將提供各位一些情緒管理技巧,將核心自我從過去的舊迴路中解放,並用更健康、有效的方式與你的伴侶相處。第三部則帶領各位實際操作AEDP四步驟。
唯有更了解自己、自己的行為,以及大腦如何運作,才能以更有效與更具關愛的方式進行大腦舊迴路的改造工程。在第一部「我們如何被設定」中,我們的旅程將透過「依附理論」與神經科學知識來解釋早期相處經驗如何形塑大腦,在大腦畫出神經路徑,默默影響我們的覺知,並引導在關係中的行為。本內容將會檢視各位在成長歲月中的情緒環境,以及對應的相處方式,也就是我們所發展出來用以維持與照顧者之間情感連結與安全感的方法。各位將會熟悉我們習慣的幾種回應模式,能更清楚看見自己早期的程式設定如何影響現在的生活,也更了解自己為何會做出某些行為。
在第二部「更新我們的迴路」中,我將教各位以四個步驟來發展並運用情緒覺察技巧。步驟一「辨識並指稱」,各位將學會辨認舊程式在何時啟動了你的神經系統對威脅的反應,也就是我們被「觸發」的時刻,才可以開始破除習以為常的反應。步驟二「停止,往下與停留」,各位將學會暫停並創造內心的空間,向內關注正在翻騰的情緒和想法,而不是反射性做出行動。在步驟三「暫停並反思」中,各位將學會冷靜、客觀地審視自己,以緩和不舒服的感受、修復內在的傷口,從此不再被恐懼掌控。這一步是要藉由接觸核心自我得到更多智慧,考慮到更寬廣多元的選擇,以尋找出最符合自己意圖與價值的行動。最後是步驟四「有覺察地相處」,各位將學會用不同以往的方式專注在當下的情緒,並嘗試表達自我、做出更客觀的回應,讓自己有機會被聽見與被接受。本書的所有章節都包含各種簡易的技巧練習,幫助各位發展、強化與自己及他人相處的新方法。就如同所有技巧一樣,越練習技術就會越好。
此外,我也會教各位如何辨識並看穿伴侶的防備,避免自己陷入舊迴路之中,探索出更健康的相處方式。各位將學到如何感謝、鼓勵和愛,以及如何善用自己的同理心與同情心來加深關係的連結。
在第三部「將重寫迴路付諸行動」中,我們將探訪三位有著不同依附型態的案例,看他們如何在各自的生活中運用那些步驟。
本書中,我也會與各位分享同你一樣有情感困擾的人們的故事那些感到挫折、孤單,與絕望的人們,但也是願意面對內心恐懼、勇敢將自我情緒坦然展露在伴侶面前的人們。你將會見證他們的關係發生了奇蹟般的改變,變得更完整、更豐富。我希望各位能在這些故事中發現自己的身影,從而感覺自己並不孤單,甚至堅信這樣的改變也能真實發生在自己身上。
我們都擁有與人建立健康親密關係的能力,只是需要等待它出現。各位準備好要找到方法讓關係自由、閃耀了嗎?只要使用正確的情緒覺察技巧,你將能擁有真正想要、也注定能得到的關係。你可以認真去愛。
一直以來,人總是希望能完整享受到愛所帶來的回饋,卻因其捉摸不定而感到苦惱。我二十歲之前,明顯感受到愛不只是兩個人的眼神交會。墜入愛河的過程從心花怒放、掌心冒汗,到內心滿溢著熱情與狂喜總是非常容易且美好,令人猝不及防。但是,想要持續停留在這時刻並保持良好關係絕非一件容易的事。愛人不是應該很輕鬆嗎?為什麼我就是無法做到?於是我開始思索:有什麼地方是我沒注意到或不知道,才導致關係失敗的呢?我做錯了什麼?
為了解開我的困惑,我踏入了心理治療師的辦公室。我十分感謝我的心理師,他是個非常有智慧又充滿關愛...
目錄
引言
第一部 情緒行為的神經迴路
第一章 早期依附關係的情緒體驗
第二章 我們一定屬於某種依附類型
第二部 運用四步驟,重新設定情緒的神經迴路
第三章 步驟一:辨識並指稱
第四章 步驟二:停止、放下,然後停留
第五章 步驟三:暫停並反思
第六章 步驟四:有覺察地相處
第三部 學會與情緒共處
第七章 照顧與處理內心的各種感受
結語 成真
附錄 尋求專業協助
致謝
參考書目
引言
第一部 情緒行為的神經迴路
第一章 早期依附關係的情緒體驗
第二章 我們一定屬於某種依附類型
第二部 運用四步驟,重新設定情緒的神經迴路
第三章 步驟一:辨識並指稱
第四章 步驟二:停止、放下,然後停留
第五章 步驟三:暫停並反思
第六章 步驟四:有覺察地相處
第三部 學會與情緒共處
第七章 照顧與處理內心的各種感受
結語 成真
附錄 尋求專業協助
致謝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