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孩子的成長、日常溝通、自我形象、注意力、情緒、隱私,
會因為科技而有什麼改變?
◎網路心理學家獻給AI時代的人生指南
◎探討數位時代人格發展的第一本書
◎特別收錄曹家榮(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副教授)導讀
艾瑞克森在二十世紀提出了社會心理發展階段論,認為在人生的每個階段中,都有必須面對的課題、重要他者與危機,如果未能成功完成本階段的挑戰,則會在將來再次造成問題。現在,智慧型手機與社群網站深入影響生活,科技或許可以幫助我們探索世界,但不免會帶來更多與社會互動帶來的問題。
「媽媽,我不喜歡你在臉書跟朋友分享我們的對話!」
本書作者卡斯凱特一開始也像大部分網路世代的家長一樣,喜歡在臉書和Instagram上分享與女兒的互動,除了基本的照片外,也包括針對各種主題的有趣問答。這些愉快的紀錄讓她收獲朋友的「讚」還有各種回應,卡斯凱特也以為孩子覺得把這些記錄下來很棒。直到孩子十歲那年告訴她:「媽媽,我不喜歡你在臉書跟朋友分享我們的對話!」
社會心理科技人生九階段——從「性別揭露」派對到數位遺產
作為一個網路心理學家,卡斯凱特主要關懷網際網路相關情境下的心理影響與發展。她在本書中根據艾瑞克森社會心理階段論,將人與數位科技互動的關係演進從受孕開始,直到生命結束後分為九個階段。她也透過大量個人經驗與個案分享,將我們使用的科技與其對我們身份發展、人際關係和個人隱私所帶來的挑戰緊密聯繫起來。
如果你也對以下問題有疑惑,請務必翻開本書,了解每個人生階段中科技的影響:
除了隱私,在臉書上「曬小孩」有什麼其他隱憂?
每天覺得「我就爛」,有多少是臉書和IG的問題?
有一天離開人世,留在電腦和網路上的個人資料和資產要怎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