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台灣人超過400年,
你所不知道的台灣英雄虱目魚的身世!
◎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X虱目魚女王盧靖穎首度攜手合作
◎文獻調查+實地口訪+產業經驗,深入探索台灣的虱目魚文化
虱目魚其實……
體長可達180公分!全身200多根刺!在台灣年產值達40億!
每次到台南總忍不住來一碗虱目魚肚粥。油脂豐富、魚味十足,酸酸的魚肉帶了點清爽感,這麼好吃的虱目魚,其實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養殖魚。早在荷蘭人來到台灣以前,就已經有人在台南海邊興建魚池。今日,虱目魚成為台灣代表性養殖魚類,更在1978年更領先世界發展出從產卵受精到成魚上市的「完全養殖」。
本書由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與虱目魚女王盧靖穎攜手合作,從養殖到料理,從營養價值到生態環保,將虱目魚最有意思的地方介紹給你。
*一條不知名字從何而來的魚
虱目魚為何叫「虱目魚」?坊間流傳鄭成功曾問這是「什麼魚」,所以才有發音相近的「虱目魚」。這是真的嗎?作者曹銘宗將以擅長的語言考察提供最有說服力的解釋。
*一條給你完整營養的好魚
今日許多人會透過魚油攝取Omega-3,但一條虱目魚就可以提供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9種必需胺基酸和Omega-3、6等脂肪酸,魚鱗還可以製造膠原蛋白。
*一條渾身帶刺的魚
身懷200多根刺,為了避開那些藏在魚肉裡的暗刺、細刺,聰明的台灣人專吃無刺的魚肚和虱目魚丸,直到後來才從菲律賓引入「整尾除刺」,甚至借用外科手術血鉗來拔刺。
*一條吃素友善且努力工作的魚
性格溫和、沒有牙齒,以水藻為食,還可以跟文蛤、蝦子混養,清除藻類、淨化水質。在台灣冬季來臨,虱目魚準備過冬前,還能把水池改成讓黑面琵鷺覓食的友善濕地。
*一起來吃「台灣英雄」虱目魚,才能確保年年有魚
作者說虱目魚全身上下都可食用,還能製成多種有益身體健康的產品,且符合永續發展,不論鹹水淡水都可生養,抗病力強、生長速度快,確保魚源不枯竭。根本就是台灣英雄。本書將從歷史、語言、料理、營養學、養殖產業,與讀者一同瞭解這尾「英雄」的身世。
◎專業好評
這本書,不只講歷史典故,也不只講美食滋味,更把養殖過程、養殖環境等產地知識都做了清楚描述,也提及了綠能光電對養殖漁業造成的衝擊……這些描述的背後,呈現的是虱目魚之所以能夠成為台灣養殖魚種第一男主角,背後其實是眾多學者、業者與漁民們的共同努力。曹老師這本書,讓虱目魚變得更有滋味。虱目魚們應該會既感謝他又恨他。——陳志東,產地記者
……本書不僅以專業的角度多面向的內容探討虱目魚產業,更透過豐富的文化背景探索虱目魚的故事,讓這本書成為不僅僅是虱目魚愛好者,甚至是國際讀者了解台灣的虱目魚飲食文化的珍貴歷史。我相信這本書能喚起更多人對台灣虱目魚的關注,並激勵更多人投入推廣在地特色的行列。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結晶,更是一份對故鄉與虱目魚的深情厚誼。——廖一久,世界科學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終身特聘教授
拜讀曹老師分別以人文歷史、風土資源乃至餐桌美味的多元角度,考察這飄香超過四百年的虱目魚,別說入口,光是瀏覽精彩圖文與史料,那股香氣便彷彿躍然紙上,令人嚮往……這本書不但成為四百年來首次為虱目魚立傳注解之首,同時其中涵蓋面向既廣且深,也能讓我們透過腰瘦好吃的精采內容,一窺虱目魚的來龍去脈,及從虱目魚開展的世界觀。——黃之暘,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
……本書從虱目魚的身世談起,專訪七〇年代成功研發虱目魚苗人工繁殖技術的廖一凡博士,和第一位在魚塭成功量產魚苗的林烈堂先生,台灣今天能如此量產虱目魚並行銷國際,他們首居其功,這些第一手專訪內容值得細讀。——謝偉松,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
一尾魚,能從地理、歷史、文化、產業、生態、營養學、料理藝術等各領域,磅礡地「尾尾」道來,此書可謂獨步古今。——張庭庭,甦活創意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人文品牌顧問
◎熱情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吳秀娟 台灣生態飲食設計中心發起人
林楷倫 魚販、作家
邵廣昭 台灣魚類資料庫的負責人
翁佳音 中研院台史所兼任研究員
馬世芳 作家/主持人
張致盛 漁業署前署長陳志東 產地記者
張庭庭 甦活創意管理顧問公司總顧問
魚夫 台南應用大學榮譽教授
黃之暘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
廖一久 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終身特聘教授
蔡珠兒 作家
鄭順聰 台文作家
盧怡安 飲食作家
蕭秀琴 作家
謝偉松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