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火車遊台灣,最精彩的部分即是造訪小站。
小站旅行,是一個人展現旅行風格的最好場域。
三貂嶺,是小站中的明星,最孤僻卻也最亮麗。
它集合了很多小站的特質,隱隱中,卻又有大站的風味。
它是全台灣最詭譎,充滿神祕色彩的鐵道特區。
一個值得您再三走訪,不斷發現新可能的地方。
──劉克襄
平溪線和北宜線在三貂嶺交會,雖然只是小站,卻超乎其他小站的繁忙。這是一個汽車到不了的地方,狹窄的月台,僅容一人站立,放諸全世界,恐怕都是難得的奇景。
三貂嶺不僅四季展現迥異的風貌,有峽谷風景之綽約不輸太魯閣峽谷的幼坑古道,還有雄偉勝過十分瀑布的三貂嶺古道瀑布群,更有讓人驚豔的綠光寶盒……神祕豐富的奇景搭配鐵道旅行,三貂嶺是一個揉合了漫遊和探險的明星小站。
台北郊野最美好的古道在三貂嶺
與鐵道並行的幼坑古道
幼坑古道是平溪線鐵路大華站、三貂嶺站之間的鄉間小徑,沿著鐵道前行,風景綺麗而清幽,其中一段峽谷風景之綽約不輸太魯閣峽谷,漫遊小徑更有鄉野風味,未幾就會邂逅一二空曠處,或有農民開墾的菜園和柚子園,甚而有農民種植的咖啡樹。 森林間常有林鳥鳴叫,疏影林光的美景,處處浮現。
深入瀑布的三貂嶺古道
三貂嶺古道,也有人稱為五分寮古道,最為多數人熟知。
蒼老的柳杉林結合濃密的原始森林,充分地展現平溪線傲人的自然內涵。
此古道適合體力壯碩者的探險,從坡度平緩、輕鬆寫意的林蔭小徑到原始森林茂密盡入眼簾,有古道的美好情境,更是三貂嶺古道瀑布群之豐富的所在。雨水含量大時可見溪水自崖頂直瀉而下,嘩然墜落崖壁下的深潭,再自潭裡湧出,垂瀉而下,其雄偉勝過十分瀑布;缺水期,瀑布如一匹絹絲,緩然而下,瀑布如串珠,更加細膩動人。
作者簡介:
鐵道少女
一直抱持著「太陽底下永遠有新鮮事!」的信念,在城市街巷裡逡巡、挖掘尋常中的妙趣,是鐵道少女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2010年因緣際會搭上火車,喜愛上平溪線鐵道沿線小站、小村的風情,因此吆喝眾家姊妹組成鐵道少女工作室,特別在三貂嶺站下車,和在地居民發起「打造平溪線上的綠光寶盒」的計畫,用藝術的行動和創作改造當地已廢棄的碩仁國小,將挖掘到的地方人情與故事收容在內。
支線青年
來自嘉南平原的「支線青年」,曾經熱血澎湃,勤跑山林部落、遊歷台灣各地。在風景之中、在群書之間,鑽探台灣社會的變化。現在,是六隻小狗和一個未來少女的乾爹。偶然,在平溪線小站遇見鐵道少女,開始帶著鐵道少女沿線鑽研風景,也加入了綠光寶盒的打造計畫。
鐵道少女工作室目前的成員有:
組頭─支線青年─因為身分特殊所以只好破例讓不是少女的支線青年加入
著迷於探索空間故事的幻想少女
在日常生活中創作夢想的插畫家
能化腐朽為神奇的建築師
跨界漫遊的爆走設計師
悠遊兒童藝想世界的孩子王
藝文界的神祕美女作家
熱愛生命活在自己宇宙空間的專案經理
到處流浪尋找夢想的小編輯
歡迎大家加入facebook鐵道少女粉絲團
來和鐵道少女一同閱讀小站、郊村風景
章節試閱
三貂嶺 內文試讀二篇
發現綠光寶盒。碩仁國小
碩仁國小是一座兩層樓高的水泥建築,民國八十五年因為煤礦業離開、人口流失,這裡不再有學童囂鬧的歡笑聲,但小學校的當年的教室倚山丘而建,半世紀前的山區小校,簡略而明亮,後方就是樹叢密生山壁,夏天裡格外涼爽。當年為了節省山區電力,學校選擇地點特別重視自然光線、通風效果,所以教室兩面都是最傳統的木窗,木窗分成三層,空氣對流旺盛,如果用現代的眼光來看,無疑是最樸素、最典型的綠建築。
穿過操場的盡頭,遊客可以順著石階登上二樓,從這裡極目四野,三貂嶺的全貌一覽無遺。進了教室,斑駁的窗戶和窗外風景、教室空間,共同組成記憶窗景,勾人尋思回味。現在還可以見到黑板上仍留著最後一屆學生的生活公約、小朋友的稚氣塗鴉,保存著當年校園生活點滴,十分有趣。台灣早期建築經常使用的藍綠色窗扇,許多玻璃雖已脫落,但檜木窗櫺耐腐完好,透過窗戶似乎仍可以想像出當年三貂嶺孩子們朗朗讀冊的情境。
如果你站在二樓教室外的走廊憑樓外望,右側是基隆河的上游。這一帶河道怪石嶙峋,沒有堆石的積水區往往深不見底,基隆河聞名的壺穴地形藏有漩渦,雖然好山好水,但少見戲水人群。視野跨過基隆河那一端,即是聚落的另一半,與通往侯硐、牡丹的產業道路連接著。產業道路那一端,與外交界交通自然也便利,居住於河岸的居民利用地理的優勢沿著河道設計起自家的庭院,十分精巧、靈秀。
窗外的青楓披覆著伏石蕨,正好落在一處窗玻璃脫落的框框裡,童趣十足。青楓對三貂嶺居民而言是一種時間的指標,聚落裡幾株茂盛的青楓,當年因何緣故被刻意栽下,居民們仍記憶猶深。幾十年過去,當年的小青楓長成大青楓,如果你走訪三貂嶺時,巧遇青楓樹下的家族聚會,那約莫都是三貂嶺人回到故鄉重溫往日鄰里溫情。
2011年,一群年輕人在青楓樹下聽出生於當地的廖老師講起兒時的三貂嶺,並且馬上跟著走訪三貂嶺,不論是採礦時期的生活、地方圍爐夜話的傳統、碩仁國小昔日校園點滴,或者是現在三貂嶺的農耕生活,這群年輕在青楓樹下聽故事聽出了興趣,也開始號召組成了「鐵道少女工作室」。
鐵道少女的成員中有著迷於探索空間故事的幻想少女、在日常生活中創作夢想的插畫家、能化腐朽為神奇的建築師、跨界漫遊的爆走設計師、悠遊兒童藝想世界的孩子王、藝文界的神祕美女作家、熱愛生命活在自己宇宙空間的專案經理、到處流浪尋找夢想的小編輯……他們一起和當地居民、社區大學從各自的專長出發,運用在地常見的素材、結合建築工法,結合藝術行動,將農村居民的蔬菜、山林生活編排進來、將藝術家的繪本美學、國小同窗情誼、聚落裡值得回憶的故事、家族分合的事蹟通通拉進來,用時光與魔法鍛鍊出了碩仁國小這個「平溪線上的綠光寶盒」。
碩仁國小是三貂嶺人的共同記憶,打開教室門扉,就像打開取之不盡的故事寶盒一般,探訪此地,處處可以撞見綠光,撞見驚喜。
輕鬆走。淡蘭古道(文:劉克襄)
三貂嶺是最容易讓人備受孤獨,甚至感到疏離的小站。尤其是初次抵達,不熟識的旅人。
下了車環顧,除了一個車站駐守著,以及兩名站務員,什麼都沒有。周遭盡是高山峻嶺,緊緊包裹著狹長的山谷,綿長的鐵道和基隆河相伴著。這個場景生動地呼應著此地的一句閩南語俗諺,「若過三貂嶺,毋通想某子。」
若是天氣稍微昏暗,另一句當地的順口溜,「九份風,侯硐雨,三貂嶺e路。」似乎也很吻合。不論當初三貂嶺的地名何從而來,如今已然意謂著此地山險嶺峻,行路甚難。
若站在車站前,氛圍很淒清,對面的月台更是疏離。那兒可能是全世界最狹小的月台,寬僅及一公尺,和高聳的山壁形成直角。除了北宜線的區間車和平溪線的柴油電氣,多數火車不會停靠。當火車快速掠過時,你彷彿被一隻隻龐然的機械大怪物掠過髮膚之前,每每驚悚不已。
兩名站房裡的站務員偶爾出來執勤,多數時候月台是空蕩的。唯一的動物身影,或許是經常梭巡山谷上空的老鷹,不時的低空滑行而過。有時則是琉璃色的大鳥紫嘯鶇,兩邊崖壁來去,發出驚急的尖銳鳴叫。這兩種珍稀鳥類,往往是我等候火車時,最常邂逅的動物。
為何要在三貂嶺下車,以前可能只是為了拜訪全台少數僅存的號誌樓,或者感受小車站的寂寞。前年號誌樓不再後,都是以此為健行的起點,作為認識平溪線的必經入口。
在三貂嶺下車,只有一條路可以走。
一條寬不及一公尺的水泥小徑。從車站孤單地延伸出來,沿著基隆河邊,繼續往南,經過一些荒廢地挖煤時期的舊屋。河的對岸隱然有一舊的三貂嶺隧道北口,兩百來公尺後,旋即抵達北宜線和平溪線鐵道分叉的交會口。
北宜線由此橫跨基隆河,進入深邃的山洞,奔向雙溪鄉和蘭陽平原。平溪線向右分叉而出,繼續南下,一樣跨過基隆河,一樣進入山洞,駛進原始而茂密的森林。
這是一個相當重要而危險的岔路。左邊的北宜線,有一條小徑跟鐵道並行,通往河對岸的幾戶人家。這幾戶房宅旁邊有陡上的山徑,分別通往三貂大崙和雙溪鄉牡丹村,但很少人攀爬,你若閒極無聊,真想感受昔時淡蘭古道之風味,說不定可考慮這條山路,一路狹小陡上。
多數來三貂嶺遊玩或踏青者,多半是越過鐵道,繼續往前。不過,他們都得面對一個不得輕忽的危險,必須快速而小心地橫跨北宜線鐵道,才能安心地,繼續踩在水泥小徑,走往前方的碩仁里小村。
這只是一個不到六七秒的動作,但可別疏忽了此一橫跨的高度危險。多數火車從山洞出來時,都是加快速度,像憤怒的山豬奔馳而來,而橫跨的地方離洞口不過百公尺。橫跨前,最好先靜觀一陣,確定鐵軌無火車即將到來的震動,或是聽到火車奔馳的聲音。
抵達碩仁里小村後,台北郊野最美好的健行環境之一,就在你眼前展開。至少兩條地景截然不同的古道,供你挑選。
三貂嶺 內文試讀二篇
發現綠光寶盒。碩仁國小
碩仁國小是一座兩層樓高的水泥建築,民國八十五年因為煤礦業離開、人口流失,這裡不再有學童囂鬧的歡笑聲,但小學校的當年的教室倚山丘而建,半世紀前的山區小校,簡略而明亮,後方就是樹叢密生山壁,夏天裡格外涼爽。當年為了節省山區電力,學校選擇地點特別重視自然光線、通風效果,所以教室兩面都是最傳統的木窗,木窗分成三層,空氣對流旺盛,如果用現代的眼光來看,無疑是最樸素、最典型的綠建築。
穿過操場的盡頭,遊客可以順著石階登上二樓,從這裡極目四野,三貂嶺的全貌一覽無遺...
目錄
推薦序。劉克襄 小站中的小站
作者序。鐵道少女 在時光中鍛鍊魔法的綠光寶盒
1過站不停。全世界最貴重的孤獨
小站.最狹窄的月台.賽鴿站長.通風報信.套路牌.鳴字牌.隧道.等待火車.號誌樓
2從遺忘開始。三貂嶺的礦業歷史與遺跡
機關庫.洗煤場.礦坑口與澡堂.通風口.吊橋.鐵道宿舍與工寮
3發現綠光寶盒。碩仁國小
煤車變菜車.故事景窗.青楓作客同學會
4輕鬆走。淡蘭古道
與鐵道並行的幼坑古道.深入瀑布的三貂嶺古道
5這邊溪那邊溪。基隆河的源頭
溪頭.魚寮路.壺穴
6青採生活。鐵道旁的菜園
土地公與聖媽.阿嬤的仙草湯.雜貨店的總鋪師.蒸年糕的歐巴尚.養鹿場的阿嬤
7走。去三貂嶺
交通.住宿.餐廳.建議旅遊路線
推薦序。劉克襄 小站中的小站
作者序。鐵道少女 在時光中鍛鍊魔法的綠光寶盒
1過站不停。全世界最貴重的孤獨
小站.最狹窄的月台.賽鴿站長.通風報信.套路牌.鳴字牌.隧道.等待火車.號誌樓
2從遺忘開始。三貂嶺的礦業歷史與遺跡
機關庫.洗煤場.礦坑口與澡堂.通風口.吊橋.鐵道宿舍與工寮
3發現綠光寶盒。碩仁國小
煤車變菜車.故事景窗.青楓作客同學會
4輕鬆走。淡蘭古道
與鐵道並行的幼坑古道.深入瀑布的三貂嶺古道
5這邊溪那邊溪。基隆河的源頭
溪頭.魚寮路.壺穴
6青採生活。鐵道旁的菜園
土地公與聖媽.阿嬤的仙草湯.雜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