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近史所創所人郭廷以,訓練人才著重在史學基本功──整理檔案。
南港學派李國祈教授,面對權威時代的杯葛始終不假辭色。
以口述歷史享譽海外的唐德剛始終保持學者本色,不驕不傲,平易近人。
★看近現代著名史學家,如何在歷史上留下璀璨的一頁!
1.前中研院近史所所長──陳三井,五十年研究菁華!
2.記述多位著名史家治史事蹟:郭廷以、曾祥和、李國祁、秦孝儀、劉紹唐、唐德剛!
▍輕拂歷史塵埃,近現代史學者五十年研究菁華!
▍看史學家如何寫歷史,讓歷史敘事躍然於紙上!
本書的文章,區分為史評、史譚、史述、史憶和史論五輯。「史評」乃讀他人撰史之作的心得;「史譚」係生活與工作中的偶得短文;「史述」則是參觀古蹟盛景之作;「史憶」為追憶前賢和師友的文章,包含郭廷以、曾祥和、李國祁、秦孝儀、劉紹唐、唐德剛等著名歷史學者。最後「史論」則是作者七十歲至八十歲之間寫的九篇學術性論文。全書評書、敘事、憶友又論史,反應了作者對近現代的時代感受,是一本瞭解近現代歷史的必讀專著。
作者簡介:
陳三井
台灣彰化縣人。1937年6月生,台灣師範大學史地系畢業(1960),法國巴黎大學文學博士(1968),歷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組主任、副所長、所長,曾借調擔任淡江大學教授兼歷史學系主任、空中大學教授兼人文學系主任。退休後,曾任華僑協會總會理事長,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著有《近代外交史論集》、《現代法國問題論集》、《國民革命與台灣》、《台灣近代史事與人物》、《華工與歐戰》、《近代中法關係史論》、《勤工儉學的發展》、《近代中國變局下的上海》、《中山先生與法國》、《中山先生與美國》、《舵手與菁英》、《中國躍向世界舞台:從參加歐戰到出席巴黎和會》、《迢迢密使路》等專書二十餘種暨學術論文逾百篇。
章節試閱
【經師易得 人師難求:追憶中研院近史所創所人郭廷以先生】
一、引言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籌備處)創設於1955年2月,轉眼間已將屆一甲子。撫今追昔,感慨萬千,令人低迴。今天的近史所,擁有新研究大樓一棟,輔以藏書豐富的專業圖書館暨深具特色的檔案館,可謂設備齊全,研究條件海內外稱羨,其結果真是繁花似錦,碩果纍纍,前程無可限量。這一切都是歷任所長和全體同仁慘澹經營、心血努力的成果,但何嘗不也是當年郭廷以(量宇)先生創所時高瞻遠矚,實事求是,忍辱負重,辛勤開拓所奠下的基礎。
郭廷以先生(1904-1975),河南省舞陽縣人,東南大學(前身為南京高師,後改名中央大學)歷史系畢業,在大陸時期先後執教於清華大學、河南大學、中央政治學校、中央大學,來台後主要任教於師範大學(曾兼任文學院院長),於1955年出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籌備處主任,1965年4月近史所獲准正式設所,出任首任所長,直至1970年6月辭職,前後在任約十五年。
二、不拘門戶,培育人才
創所伊始,除研究計畫之擬訂,檔案資料之徵集和編纂,口述歷史訪問之展開外,亦積極進行研究人員之羅致和訓練。
人才之羅致,除高階所謂「一等公」之張貴永、陶振譽、胡秋原、楊紹震四人與中階之王聿均、李毓澍、黃嘉謨所謂「二等公」,在此不論外,其羅致人才之方式大致有兩個管道:
一是他在台灣師大所教過的學生,主要名單如下:
呂實強、陸寶千、王爾敏、李國祁、鄧汝言、李作華、李恩涵、張朋園、兀冰峯、張玉法、陳三井、林明德、黃福慶、陳存恭、魏秀梅、林泉、林忠勝等。
二是台大、政大等校畢業生,主要名單如下:
呂士朋、賀凌虛、王樹槐、王璽、李念萱、劉鳳翰、趙中孚、夏沛然、謝文孫、胡耀恆、吳章銓、魏廷朝、陶英惠、馬天綱、郭正昭、史靜波、許大川、李本唐、張俊宏、藍旭男、賈廷詩等人。
雙方旗鼓相當,無分軒輊。
郭先生用人,海納百川,最大的長處是沒有門戶之見,一視同仁。他在《日記殘稿》中自剖:「處世立身之道,決不播弄是非,更不揭人隱私,在學術上亦無門戶之見。」師大畢業生,都是他精挑細選,擇優引進來的。非師大的學生,不是學術界朋友介紹的,便是有通家之好的外省第二代,像許大川是教育廳前廳長許恪士的兒子,李本唐是警備總部前副總司令李立柏的兒子,夏沛然則是青年黨領袖夏濤聲的兒子,謝文孫為前外交部長沈昌煥的外甥。
......
------
【追思劉紹唐、唐德剛兩位先生】
民國98年10月26日,唐德剛先生在美國去世。今天大家一起來追思這對「最佳拍檔」暨對近代史研究有重大貢獻的重要推手,不禁令人百感交集,不勝哀傷!
紹老功在史學,如大家所知,他對近代中國史研究的貢獻,主要在於他獨力創刊《傳記文學》,前後經營近四十年,不僅在於他「一人敵一國」,保存當代史料,而且出版了大量的叢書、工具書和檔案,為民國史的研究創造了許多寶貴的材料。這些材料迄今為止,仍然為研究工作者所重視,並且不斷地參考引用。
除了這些具體的貢獻外,紹老還有一樣本事,是別人不容易做到的貢獻。大家熟知,紹老好客,交友廣闊,三教九流,無所不包。他的朋友橫跨政界、新聞界、學界、藝文界,不分老少,無論男女,都能一視同仁。他能喝善飲,喜歡講加料的笑話。他是永遠的主人,也是最好的主人。他常以永康街為管區,以同慶樓等餐廳為「御膳房」,廣邀過客與群儒,煮酒論英雄,縱談天下事,所以有人以「台北孟嘗君」視之,並將這種聚會比美王羲之的「蘭亭之會」。透過紹老這個網絡的連結、推廣,透過「劉傳記」這個「窗口」的吞吐吸納,它有時成為拉稿、邀稿的媒介和各項藝文訊息的總匯,無形中成為大家心靈交流、友情慰藉、噓寒問暖的最佳場所,為台北夜空留下一頁頁充實而興味淋漓的詩篇!
遺憾的是,紹老這種精神、體力和金錢的長期付出,並不是一般常人所能負荷的。所以,他的仙逝,有人說,這是一個傳統文人時代的結束;當然,也是台北文化學術界的最大損失。從此,永康街不再眾星閃耀、群英雲集,同慶樓難得再聞眾聲喧嘩!
至於T. K.(唐德剛先生),是位純粹的學者,個性開朗,學識淵博,學院科班(中大、哥大)出身,治史是他的終身職業,讀史是他生平最大的興趣。雖是出身學院派,他卻努力想跳脫傳統史學的束縛,不喜歡寫言必有據、句句加註、艱澀枯燥、難以卒讀的學報文章。他的專長本來在外交史,卻未以此享盛名。他最大的貢獻,反而是無心插柳的口述歷史。堂堂以哥大博士在彼邦討生活,屈居「僱傭作家」、「訪員」期間,創作出《李宗仁回憶錄》與《胡適口述自傳》兩本膾炙人口的傳世之作。後來他與《傳記文學》結緣,繼吳相湘、沈雲龍兩位先生之後,成為《傳記文學》鼎足而三的作家之一。文學是他的娛樂,他下筆萬言,幽默風趣,文體自成一格,最為讀者所喜愛,特別是他的唐氏五書,甚受讀者的歡迎。
遠流出版社為他出版的《晚清七十年》,可以說是他治史、讀史,成一家之言的總體表現。他對四千年國史的詮釋,有所謂「三大階段」、「兩次轉型」之說。「三大階段」即封建、帝制、民治。「兩次轉型」之一是指從商鞅到秦始皇、漢武帝,另一次是始於《南京條約》香港的割讓。他認為,當代中國史學有三大主流:即中國傳統史學派、馬克思史學派和現代西方中國史學派,三派各有短長。
T. K.對歷史人物的論評,尤其清新脫俗,與眾不同,例如他說:孫中山成立同盟會,「是個革命大拼盤」。孫中山「三權已足,五權不夠」。孫中山革命,「韃虜易驅,民國難建」。
自稱胡適的「小門生」的他,認為:胡適是「近代中國唯一沒有槍桿子作後盾,而思想言論能風靡一時,在意識型態上能顛倒眾生的思想家」。「胡適之先生的可愛,就是他沒有那副衛道的死樣子」。
他念茲在茲,最感遺憾的是沒有能好好完成張學良口述訪問記錄。據筆者所知,紹老曾從中牽線並透過吳大猷院長請張學良夫婦吃飯,企圖促成T. K.與近史所合作,進行張學良的口述訪問工作。可惜陰錯陽差,最後沒能成功。不管如何,T. K.對張學良有一句描述,甚為傳神,那是「集花花公子、政治家、軍事家三位一體於一身,史上少有」。
【經師易得 人師難求:追憶中研院近史所創所人郭廷以先生】
一、引言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籌備處)創設於1955年2月,轉眼間已將屆一甲子。撫今追昔,感慨萬千,令人低迴。今天的近史所,擁有新研究大樓一棟,輔以藏書豐富的專業圖書館暨深具特色的檔案館,可謂設備齊全,研究條件海內外稱羨,其結果真是繁花似錦,碩果纍纍,前程無可限量。這一切都是歷任所長和全體同仁慘澹經營、心血努力的成果,但何嘗不也是當年郭廷以(量宇)先生創所時高瞻遠矚,實事求是,忍辱負重,辛勤開拓所奠下的基礎。
郭廷以先生(1904-1975),河南...
作者序
【代序/歡歡喜喜 迎接八十】
我是一個務實而達觀的人,無論生活或工作總以「盡人事而後聽天命」為憑,常抱「船到橋頭自然直」、「水到渠成」的態度,較缺乏古代文士「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的襟懷。因為,論天下事、國事,自有政治人物去操心、去操煩、去操勞,何勞我們一般人微言輕的市井小民來置喙,甚至越俎代庖!當然,我也並不完全贊成時下若干「名嘴」在電視台節目中自以為是耍嘴皮式的治國高調。而家事有學商的太座一肩獨挑,從開門七件小事至投資理財置產大規劃,她都比我高明,我也樂得清閒少過問。我唯一關心的是個人的治史研究工作和舞文弄墨的筆耕生涯。
做為一位需要不斷開發新題目、挖掘新材料的史學工作者,我給自己訂下的最低目標,那便是人生不留白。因此之故,不停地撰寫長短不拘的大小文章,努力不懈地發表論文,經常參加海內外學術研討會並提交報告,成為佔滿我這一生的日常功課,這也是個人自知別無一技之長勉強能做的唯一工作。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再怎麼說,拿筆桿的人(現在則是打電腦較快),甚少有人不珍惜自己過往一點一滴的辛苦成績,而不把這些不管能否登大雅之堂,能不能獲得讀者共鳴共賞的敝帚自珍之作當成寶貝一樣,而適時的結集成書出版,並引為平生最快慰而有紀念意義的一件事。我曾說過,論文集的出版,一者便於今日同道以及後之來者查閱檢索和參考,一者也是為自己留下一面隨時可以省思、向上奮發的明鏡。
退休以來,我感到「諸法皆空,悠遊自在」,多輕鬆,多快意!在此,我要珍惜和感恩,提出四點感謝:
首先,我要感謝服務近四十年的近史所,讓我繼續保有書滿為患的一間研究室,還有一台可與外界互通聲氣的電腦,讓我有機會遊走在中研院幾個社會人文所圖書館、檔案館,和浩瀚如海的史料與堆積如山的書本常相為伍,心無旁騖的馳騁遨遊。年屆八十,仍然有班可上,有地方可去,一切要感恩,更要惜福!
其次,我要感謝華僑協會和《僑協雜誌》,在我與它結緣的三十多年間,承歷屆編輯委員的鞭策和鼓勵,雜誌變成我傾吐心聲、發表文章的最佳園地。
再其次,我要感謝林弘毅先生,他在政大攻讀史學博士期間,願意屈就我的兼職研究助理,一手承擔輸入、校訂、編排、電傳所有文稿的工作,既熟練又盡職,功德圓滿。在我退休之後能夠年年有成果,繳出自己尚稱滿意的成績單,弘毅功不可沒。
最後,我還要感謝秀威資訊公司和它的傑出編輯群。一個偶然的機緣認識了秀威主編蔡登山,透過他的推薦和成全,十幾年來秀威為我出版了九本性質不同的書籍,從專書、資料彙編、論文集到開會旅遊小品,堪稱琳瑯滿目。秀威擁有最先進的POD印刷機器,出書快而兼具品質,雖然行銷網可能不及若干知名且具規模的出版社,卻滿足了我不必捧著豬頭到處找廟祭拜的痛苦。除個人的作品外,秀威也為華僑協會總會出版了《吳鐵城與近代中國》、《海外華人之公民地位與人權》、《何宜武與華僑經濟》、《吳鐵城重要史料彙編》(上下兩冊)等書,雙方合作愉快。
轉瞬年滿八十。自知爬梳原始材料的精力已不再,現在所能做的只是拭拂歷史塵埃的一些輕鬆工作。收在本書的文章,區分為史評、史譚、史述、史憶和史論五輯。望文生義,「史評」乃讀他人撰史之作的心得,可視為《四分溪畔讀史》的續篇;「史譚」係生活與工作中的偶得戲作,難登大雅之堂,或可博讀者茶餘飯後一粲!「史述」則是參觀古蹟盛景之作,旨在存真留念!「史憶」多為個人追憶前賢、師友的文章,結集在一起,可以擺在案頭,隨時見面增加思念,彷彿他們並未離開塵世一樣。最後「史論」的九篇嚴肅的學術性論文,都是七十歲之後至八十歲之前的新作,其所以一並收錄,用意在便於隨時查閱,不致有日久散佚之虞!
本書內容既以「五史」(史評、史譚、史述、史憶、史論)為主軸,亦摘取若干位名史學家的部分剪影,故為順應潮流,書名乃大膽的冠上《大時代中的史家與史學》,以彰其盛,並做為筆者八十初度之紀念。
出書,對個人而言,永遠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最後,敬祈海內外諸同道友好暨知己不吝賜正。是為序。
陳三井謹識於南港中研院近史所
2017年3月
【代序/歡歡喜喜 迎接八十】
我是一個務實而達觀的人,無論生活或工作總以「盡人事而後聽天命」為憑,常抱「船到橋頭自然直」、「水到渠成」的態度,較缺乏古代文士「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的襟懷。因為,論天下事、國事,自有政治人物去操心、去操煩、去操勞,何勞我們一般人微言輕的市井小民來置喙,甚至越俎代庖!當然,我也並不完全贊成時下若干「名嘴」在電視台節目中自以為是耍嘴皮式的治國高調。而家事有學商的太座一肩獨挑,從開門七件小事至投資理財置產大規劃,她都比我高明,我也樂得清閒少過問。我唯一關心的是個人的治...
目錄
代序/歡歡喜喜 迎接八十
【第一輯 史評】
蔣介石的親情、愛情與友情
蔣中正總統五記
星星、月亮、太陽──胡適的情感世界
劍拔弩張的盟友
馬英九必修的十堂課
青史憑誰定是非──《李遠哲傳》讀後感
《外交生涯一甲子──陳雄飛訪問紀錄》讀後
世紀的餽贈──章開沅與池田大作的對話
百年銳於千載──介紹羅福惠等編著《辛亥革命的百年記憶與詮釋》
【第二輯 史譚】
「君子好逑」新篇
黎東方的四段回憶錄
高希均的冷漠論
「三票主義」取代「三民主義」
王作榮悔不當初
正港的「台灣之子」
「一邊一國」與「四不一沒有」新解
余光中的鄉愁
陳雄飛以「五小」自娛
沈大川為戴瑞明開拖車
劉紹唐的黃色笑話
陳立夫談養生之道
黃季陸點評當代政治人物
大陸學者明哲保身之道
唐德剛論毛澤東
【第三輯 史述】
再現世紀風華──香港「辛亥革命百周年展」一瞥
首義之城,魅力武漢──簡介武漢辛亥革命博物館
一艘軍艦的故事──從永豐艦到中山艦
南京新地標──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內蒙草原行
天下奇寨:抱犢寨──尋訪韓信「背水一戰」古蹟
毛澤東的1949──從西柏坡到雙清別墅
張學良在貴陽麒麟洞
輕拂歷史塵埃話延安
贛南有個「蔣青天」
「鄧小平遺囑」考
大陸旅遊拾趣
「華僑為革命之母」一詞釋疑
「度盡劫波兄弟在」──國共會談回顧之一
「相逢一笑泯恩仇」──國共會談回顧之二
【第四輯 史憶】
經師易得 人師難求:追憶中研院近史所創所人郭廷以先生
永懷曾祥和老師
懷念「南港學派」傳人李國祁教授
白崇禧在民國史上的定位
陳建中化敵為友的一段往事
論秦孝儀先生對近代史學界的貢獻
追思劉紹唐、唐德剛兩位先生
梅培德與華僑協會總會
如果那一天終於來到──追念僑史達人周南京教授
君子之交淡如水──我與周南京教授的學術情緣
從華人子弟到法蘭西學院藝術院士──朱德群的繪畫人生
【第五輯 史論】
濺淚民國──論清遺民的辛亥革命觀
從嚴復到孫中山:論國人對自由觀念的詮釋
留歐知識社群與孫中山革命
孫中山與北京湖廣會館綜述
新論民初旅歐教育運動
書生報國,毛錐當寶刀──論中青對國民黨和蔣介石權力之挑戰
共識與歧見──論左舜生與蔣介石
蔣介石眼中的香港自由民主運動
乘桴浮於海:論1949年胡適的抉擇
作者歷年著作
代序/歡歡喜喜 迎接八十
【第一輯 史評】
蔣介石的親情、愛情與友情
蔣中正總統五記
星星、月亮、太陽──胡適的情感世界
劍拔弩張的盟友
馬英九必修的十堂課
青史憑誰定是非──《李遠哲傳》讀後感
《外交生涯一甲子──陳雄飛訪問紀錄》讀後
世紀的餽贈──章開沅與池田大作的對話
百年銳於千載──介紹羅福惠等編著《辛亥革命的百年記憶與詮釋》
【第二輯 史譚】
「君子好逑」新篇
黎東方的四段回憶錄
高希均的冷漠論
「三票主義」取代「三民主義」
王作榮悔不當初
正港的「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