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的意涵是什麼?近代中國的統治者如何將邊疆的人與地納入國家的政治結構秩序內?擺盪於「國族」與「我族」之間,邊疆之人係以一個「民族」群體還是個別的「國民」身分存在於國家之中?近代中國邊疆究竟如何在變遷中,一步步成為當代的樣貌?
「本書是中央研究院主題計畫「文化、歷史與國家形構:近代中國族群邊界與少數民族的建構歷程」(2015-2017)的研究成果。本書之標題『隱藏的人群』一語意指在統一政治體與明確的國家邊界之內,有或隱或現、文化背景不同的各種人群,同時也有一些跨越邊界的人群;他們的互動影響到近代「國族建構」的複雜歷程。全書包括三大主題:近代中國族群邊界與國族建構、非漢族群的視角與中國伊斯蘭的近代演變。本論文集最大的意義在於匯集了相關領域當前研究的最新成果,對於國族建構與少數民族邊界與認同問題提出宏觀與具體的研究。」──黃克武
「[本論文集]各篇文章(…略…)專注於近代中國邊疆發生的一些變化,以及它們如何形成「當代」。這是關於形成過程的研究;一種邊緣研究。對變遷發生的「邊緣」進入深入地觀察、剖析。在本論文集中「邊緣」為:由帝制中國轉變到現代中國的邊緣時間 (清末至20世紀上半葉)、空間(中國邊疆)與人群(苗蠻、西番、回民、土著民族、少數民族等等)。作者們探討各方人群接觸時發生的微觀社會互動,或以及其間個人的情感、意圖與作為。……藉此,我們對於『當代』由什麼樣的『過去』走來,以及這樣的『當代』的歷史與現實意義,應當有更深入的認識、體悟與反思。」──王明珂
作者簡介:
【主編】黃克武
美國史坦福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知識分子研究。代表著作:《一個被放棄的選擇:梁啟超調適思想之研究》、《自由的所以然:嚴復對約翰彌爾自由思想的認識與批判》、The Meaning of Freedom: Yan Fu 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Liberalism、《惟適之安:嚴復與近代中國的文化轉型》、《近代中國的思潮與人物》、《言不褻不笑:近代中國男性世界中的諧謔、情慾與身體》、《顧孟餘的清高:中國近代史的另一種可能》、《反思現代:近代中國歷史書寫的重構》等,以及有關明清文化史、嚴復、梁啟超、胡適、蔣中正等之學術論文多篇。
【作者群】(*以下依姓名筆劃為序)
王明珂
美國哈佛大學博士,中央研究院院士。現為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民族史、游牧社會及其歷史、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文本分析等等。曾長期在青藏高原東緣從事結合史學與人類學的羌、藏族田野考察,以此奠定其「華夏邊緣」之理論與研究方法基礎。由羌、藏族田野研究中「化奇特為熟悉」地了解歷史記憶、族群認同與人類生態之間的關係,藉此了解「化熟悉為奇特」地重新詮釋人們熟知的中國歷史與民族知識。主要著作有《華夏邊緣》、《羌在漢藏之間》、《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游牧者的抉擇》、《反思史學與史學反思》等書。
吳啟訥
台灣大學歷史學博士,紐約市立大學博士研究,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領域為近現代中國族群政治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近年來關注「族群政治與近代中國歷史轉型」、「中日戰爭中的族群政治與國族建構」、「跨越歷史分期的中國族群政治」、「冷戰時期的中國族群政治」等。
祁進玉
中央民族大學人類學博士,北京大學社會學博士後;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民族學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擔任中央民族大學東北亞民族文化研究所所長;兼任中國民族學學會常務理事兼秘書長、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民族學學會東北亞民族文化研究會秘書長、中國民族學學會生態民族學專委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主要研究領域為生態民族學、文化人類學與教育人類學、東北亞民族文化研究等領域。
楊奎松
北京大學歷史系退休教授、華東師範大學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現代史。著有《「邊緣人」紀事―幾個「問題」小人物的悲劇故事》、《忍不住的「關懷」──新中國建國前後的書生與政治》(增訂版)、《「中間地帶」的革命──從國際大背景看中共成功之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史研究》(一、二)、《國民黨的「聯共」與「反共」》、《西安事變新探──張學良與中共關係之研究》、《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等。
楊思機
廣州中山大學歷史學學士、博士,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後。現任華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講師,主要從事中國近代史、中國教育史的教學與研究。2019 年6-12月,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訪學。於《民族研究》(北京)、《學術研究》(廣州)、《思與言》(台北)、《中山大學學報》(廣州)發表論文十餘篇,參與編著《國學的歷史》、《近代國學編年史》。
馬健雄
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副教授,從事與人類學相關之教研工作,重點集中在中緬邊疆的歷史建構、中國西南地理生態與文化及族群多樣性等方面。著有The Lahu Minority in Southwest China: A Respond to Ethnic Marginalization on the Frontier (Routledge, 2013)、《再造的祖先:西南邊疆的族群動員與拉祜族的歷史建構》(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3)等。
崔忠洲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人類學博士,現就職於西南科技大學拉丁美洲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興趣包括中國穆斯林、族群認同、拉美生態、拉美華人華僑以及中國在拉美投資。
陳乃華
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曾任青海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院副教授,中研院史語所訪問學人,現為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博士後,主要研究興趣為藏學人類學,西藏藝術,著有《無名的造神者:熱貢唐卡藝人研究》(北京:世界圖書出版社,2013)。
趙樹岡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博士,內蒙古師範大學民族學人類學學院、安徽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教授,研究領域為歷史人類學。曾任國立清華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學者、Columbia University, Weatherhead East Asian Institute, professional fellow,中央研究院主題研究計劃子計劃主持人、中國國家社科基金等課題負責人。出版專著兩部,學術論文20 餘篇,專書《星火與香火:大眾文化與地方歷史視野下的中共國家形構》(聯經學術叢書),2014 年獲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專書出版獎。
黃克武
美國史坦福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知識分子研究。代表著作:《一個被放棄的選擇:梁啟超調適思想之研究》、《自由的所以然:嚴復對約翰彌爾自由思想的認識與批判》、The Meaning of Freedom: Yan Fu 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Liberalism、《惟適之安:嚴復與近代中國的文化轉型》、《近代中國的思潮與人物》、《言不褻不笑:近代中國男性世界中的諧謔、情慾與身體》、《顧孟餘的清高:中國近代史的另一種可能》、《反思現代:近代中國歷史書寫的重構》等,以及有關明清文化史、嚴復、梁啟超、胡適、蔣中正等之學術論文多篇。
賈建飛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學博士,現為山西財經大學晉商研究院副研究員,美國印第安那大學中央歐亞研究系博士候選人。主要研究興趣為清代及民國新疆史,尤其是移民史、法制史和中外關係史。已出版《清乾嘉道時期新疆的內地移民社會》(2012)和《清代西北史地學》(2010)等著作,並譯有米華健《嘉峪關外》(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7)等著述。
華濤
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南京大學―霍普金斯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南京大學元史研究室/民族與邊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兼任中國民族史學會副會長。主要研究方向為中西交通史、中國西北民族史、中國邊疆發展史。完成國家社科基金專案三項,福特基金專案一項,澳門特區政府項目一項,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古時代阿拉伯―波斯等穆斯林文獻中有關中國記載的整理與研究」。主持南京大學-哈佛大學文明對話國際會議(2002、2005、2006、2010)。發表論文數十篇,專著《西域歷史研究(八至十世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獲江蘇省第七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2001)。
簡金生
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以近代中藏關係為起點,探討近代中國之族群政治與民族國家想像。
劉目斌
北京師範大學民俗學博士,復旦大學社會學博士後。現為安徽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從事民俗學與文化人類學研究。主持並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博士後基金特別資助及面上資助等課題。著有《中國節日誌‧納頓節》、《民俗:在適應與變遷中傳承》(合著)。在《民俗研究》、《民族文學研究》、《西北民族研究》等期刊發表論文十餘篇。
蔡偉傑
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學士、碩士,印第安那大學內陸歐亞學系碩士、博士。曾任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後研究員。現任深圳大學人文學院歷史學系助理教授。研究方向為蒙古時代以降的歐亞世界史及內亞與中國關係史,著重於帝國、族群、移民與法制史領域。中、英、蒙文論文散見《中國邊政》、《台灣史研究》、《蒙藏季刊》、《蒙古學研究:美國蒙古學會學刊》、《國際關係》(蒙古國立大學)、《歷史人類學學刊》等期刊。
章節試閱
〈序〉/黃克武
族群與邊疆問題是近代中國的核心議題,也對當代政治產生重大的衝擊。本書是中央研究院主題計畫「文化、歷史與國家形構:近代中國族群邊界與少數民族的建構歷程」(2015-2017)的研究成果。本書之標題「隱藏的人群」一語意指在統一政治體與明確的國家邊界之內,有或隱或現、文化背景不同的各種人群,同時也有一些跨越邊界的人群;他們的互動影響到近代「國族建構」的複雜歷程。全書包括三大主題:近代中國族群邊界與國族建構、非漢族群的視角與中國伊斯蘭的近代演變。此一計畫由筆者與王明珂院士擔任主持人,計畫成員有王秀玉、趙樹岡、吳啟訥等。在本計畫執行的三年之內,除舉行數場學術演講外,在2015 年4 月與2016 年12 月,分別在台北的中央研究院與北京的中央民族大學各舉辦了「近代中國的族群、民族與邊界工作坊」,邀請了國內外相關研究領域學者共同討論。在這兩次工作坊會議的基礎上,2017 年11 月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舉辦「近代中國的族群邊界與民族建構歷程」研討會,邀請國內外五十餘位學者與會。本論文集主要即從此一會議論文編輯而成,希望能從多焦對話到逐漸形成共識。
近代中國的國族認同、國族建構有其歷史脈絡,牽涉到近代中國的「政治文化轉型」,並與鄰近國家或地區近代轉型之互動。所謂近代的政治與文化轉型在歐洲是指15 世紀之後,隨著科學革命與資本主義的發展,而有「主權國家」(sovereign national state)的出現,此種國家有兩個特徵:第一,國家的出現:從中世紀分散的、封建的、邊界模糊交錯,以及受教會干預的政治體,轉為統一、中央集權、政教分離,並且有明確的線性的政治邊界之主權國家。第二、國民的出現,亦即國家之內人群的同質化。「國民」一語與英文中的citizenship 頗為類似,意指個人在國家政治過程中具有主體性地位,以及與之相關的各項權利、義務。近代的主權國家主要以單一民族構成一個國家,亦即將「民族、國民與國家」三者合一,此一「單一民族國家」的構想對中、日等主權國家之形成的影響尤大。(參見王柯的《民族主義與近代中日關係》一書中的討論)或者是由不同群體逐漸發展為具有共識的「國族」、形成「國民」(citizen),成為一個國家。
上述國家性質的轉變還伴隨著兩項重要的變化,一、世俗化(secularization),即科學取代宗教或所謂「迷信」(如陰陽五行、天人感應、化身轉世等)成為知識的基礎。二、政治正當性基礎的變化:傳統正當性的基礎是「天」或「天理」(如「君權神授」),近代之後出現「社會契約」(盧梭的理論)的正當性論證,亦即人民參與的「公治」為政治正當性的基礎。這也是「共和」國的理論根基。
如果藉此西方經驗之啟發,中國的近代政治文化轉型,最簡明的說法是對外來說,放棄自我為「天下」之中心的認知,成為一個「國家」,亦即中國為世界之中的眾國之一。對內來說,在生產方式與政治社會體制上採行西化,中國在清末以來所追尋的「民主」與「科學」即可具體說明國人對「近代轉型」之內涵。不過上述的轉型並非截然的與傳統斷裂,例如明清以來對於「公」、「私」問題的討論,以及追求「大公無私」、「合私以為公」的思路對中國自清末「走向共和」有重要的影響。只是明末的「私」是強調尊重個人欲望與私有財產,以此來重新定義「公」;清末的私是由全體國民私其國,來提倡國民的權利,而公則除了正義與公道,還包括現代國家的認同(參見溝口雄三與余英時的研究)。其次,如李文森(Joseph R. Levenson)所指出的,中國國家主義的特殊性在於它所環繞的問題不是民族滅亡的危險,而是中國的政治與文化在世界上遭到「邊緣化」的命運,中國人要「駕於歐美之上」。因為按照中國人的理想,「天下」應該是一個賢人在位的世界,而中國必須成為世界核心的一部分。換言之,中國人在從天下轉向國家的過程之中,從來不曾完全放棄「天下」的理想。
以上述的變化為背景,近代中國之轉型受到兩個因素的影響:一是革命、一是戰爭。首先、1911 的辛亥革命與1949 年的共產革命,促成從滿清到「中華民國」,再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轉變。這也是從朝貢體制的帝國(empire),轉變為一個民族國家(nation-state)。此一轉變要從元代說起。現代中國與13 世紀以來統治大致相同區域的元明清之間有重要的繼承關係。中國近代轉型的起點是元朝,經過明代的退縮、修正,至清中期趨於成型。明、清兩代繼承了元代開始一種所謂「多元」、「一體」的政治設計,藉著將藏傳佛教文化、漢傳儒家文化和伊斯蘭文化之多元共生的文化力量,構成一個天下的體系,此一體制表面上有層級差異,實質上各群體享有平等、自治之體制,而其中包含了漢人、滿人、蒙古人、藏人與新疆突厥語的穆斯林等。元以前的中國是「華夷秩序」、「多元多體」,元以後雖仍是邊界模糊的天下秩序,然已從「多元多體」轉為「多元一體」。元明清的連續性與近代中國疆域的形成有密切的關係。(此一部分之觀點主要參見吳啟訥,〈從多元多體到多元一體──族群政治型態的流變與中國歷史的近代轉型〉,中研院近史所討論會論文,2020 年10 月29 日)
20 世紀之後,中國嘗試將此一「多元一體」模式轉換到「民族國家」。此一近代轉型從清末「反滿革命」開始。本論文集中有關「中華民族」、「中國本部」的討論與此密切相關。亦即傳統華夷秩序到現代國際政治、國家邊界的過程中,如何建立民族國家,又如何容納族裔上的「他者」?中國要建立「民族國家」之時,究竟要以漢人的「十八省」(即本部)為範圍,還是要包括「本部」之外,有時加入中國、有時脫離中國的「邊疆」?這也可以說是「小中國」與「大中國」的抉擇。這也牽涉到「漢族」、「中華民族」意識的形成與邊疆地區人群的「漢化」與「少數民族化」(也包括漢人的「少數民族化」)交織而成的過程。
中華民國成立之後革命派放棄了「小中國」的想法,採取立憲派所提出「五族共和」與「中華民族」。至蔣介石的《中國之命運》提出「同化論」與「同源說」的「中華民族宗族論」,此說與顧頡剛的「滾雪球」類似,是國民黨民族理論的核心。中共批判國民黨的民族理論,一方面根據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試圖以階級與民主來取代民族,另一方面承認族群之差異,認為「中國有很多民族……並不妨礙大家形成一個統一的政治體」。費孝通提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成為官方認可的理論。多元一體從歷史事實,經過轉化,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族群政策之基礎。在經過民族識別之後的當代中國,所謂的一體指中國的政治體與中華民族的概念,而「多元」指一體之內的「國民」,因為各種因歷史、文化、語言與血統而形成的諸多群體。多元之內涵不但包括滿、蒙、回、藏、苗等「少數民族」,也包括香港、澳門、台灣等以漢人為主體所形成的群體。
當然也有人認為中國的近代轉型並未完成,一方面制度上與理念上保存了傳統的色彩,而「國家」與「國族」二者未能合一,同時邊界許多地方(特別是香港、台灣、西藏等)仍有紛爭。
其次1931-1945 年之間中日戰爭,以及其後1945 至1949 年國共內戰對近代中國邊疆與族群的發展有決定性意義。中日、國共的衝突促成東亞空間的重整,尤其牽涉到蒙、藏、新疆、滿州、朝鮮半島、沖繩、台灣等地的命運。1930 年代初期日本學者所提出的「滿蒙不屬於中國論」、「元清非中國論」與戰爭時期日本帝國主義出於擴張企圖所提出之「大東亞共榮圈」與此有關。然而此一企圖在1945 年戰敗之後徹底瓦解。二次大戰後東亞國界重劃,在〈舊金山合約〉與〈中日和約〉(1952)中,日本承認朝鮮獨立、放棄台灣、澎湖、千島群島、庫頁島南部、南沙群島、西沙群島等地之主權。此外日本同意美國對於琉球群島等島嶼交付聯合國託管。戰後琉球群島被美國接管,至1972 年5 月15 日,日本才重新恢復對琉球群島的治權。總之,中日戰爭不僅牽涉兩國之爭,還涉及中國內部的差異,如國共之爭,以及國民黨內部的蔣介石與汪精衛之爭。此一戰爭還涉及美國與蘇俄之角力,戰後東亞世界的分疆化界其實是韓戰之後美蘇冷戰的結果。
本論文集對邊疆議題的討論從近百年來思想與政治脈絡開始,重新思考清末以來,上層知識菁英的論述如何建構或傳遞國族觀念、訴諸行動,而最終形成主權國家。同時也探討不同社會階層的知識分子或地方菁英,與居住在中國邊緣地區的非漢人群,是如何接受上述之論述而認識國族,又是如何在不同政治體制、政黨操作與各種現代思潮(如市場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成為「少數民族」的過程。
近代中國族群邊界的形成一方面來自生態聚落,以及與生態環境相應的行政地理區劃,另一方面也來自不同族群互動,或是由他者建構的無形邊界。現代國家權力介入、國族觀念的滲透,各類異於「中原」、「中央」的特殊治理模式,對於邊緣或少數族群的不同行政措施,更是建構族群邊界的重大驅力,也使得原本複雜、游移的族群邊界,在近代國族建構與民族政策下,逐漸地被重新規整而確定。族群邊界確立的歷史過程對於邊緣非漢族言,更是重新認識自我、建構我群歷史與文化的過程。
本書的各篇文章分別以中華民族、漢族與各個少數民族為研究對象,從文化、歷史與國家三個面向,探討民國迄今,邊界劃定與少數民族治理體系對形構國族邊界的過程及影響。在研究視野上,希望跳脫以往著重族群認同、瑣碎的族源考據,或是抽象的少數民族研究,透過歷史的深度與跨地域、跨文化的廣度,從區域與族際互動、中央的統治政策,到少數民族社會文化結構的回應與變遷,以及少數民族自我文化覺醒的動力來研究此一過程。
本書的各篇論文所觸及的族群除了漢族外,尚包括滿、蒙、回、藏、苗與土族等民族,討論的區域分佈從中國西北到西南,乃至中國內地與東亞地區。論文主題一方面由上而下,從歷史宏觀與上層的角度,討論晚清時立憲與革命派的大小民族主義、民國以來國共兩黨民族政策的異同、階級與族群認同之糾結、少數民族文化認同與國民認同之張力等。另一方面則從下而上,探討各個民族如何因地理的混雜性、人口的流動性與物質的流通性,在政治變遷、市場經濟、全球化的衝擊下所產生的諸多變化,而從記憶與文化遺產之重塑來詮釋自我認同與我族文化之特質。透過這個過程,最終試圖理解國族觀念傳遞過程與方式,少數族群如何詮釋與形構來自政治、知識菁英建構的抽象國族觀念,又是如何透過日常語言與空間地景具象化,轉換為生活當中能夠感受,感官經驗能夠理解或想像的文本、行為、表徵。
本論文集最大的意義在於匯集了相關領域當前研究的最新成果,圍繞在「文化、歷史與國家形構」三個面向,對於國族建構與少數民族邊界與認同問題提出宏觀與具體的研究。筆者衷心地盼望讀者在閱讀本書之後,未來能夠在此一基礎上持續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黃克武 於南港 2020.11.25
〈序〉/黃克武
族群與邊疆問題是近代中國的核心議題,也對當代政治產生重大的衝擊。本書是中央研究院主題計畫「文化、歷史與國家形構:近代中國族群邊界與少數民族的建構歷程」(2015-2017)的研究成果。本書之標題「隱藏的人群」一語意指在統一政治體與明確的國家邊界之內,有或隱或現、文化背景不同的各種人群,同時也有一些跨越邊界的人群;他們的互動影響到近代「國族建構」的複雜歷程。全書包括三大主題:近代中國族群邊界與國族建構、非漢族群的視角與中國伊斯蘭的近代演變。此一計畫由筆者與王明珂院士擔任主持人,計畫成員...
作者序
〈序〉/王明珂
中國多元一體民族國家的形成,在學術與政治上都涉及許多爭議。這些爭議常因於人們(學者與當政者)的自我認同,影響人們(被研究及被識別為民族者)的自我認同,也持續造成一些社會與政治現實及其動盪。這樣的認識,一方面顯示民族研究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對此研究提出一些警惕:我們如何避免自身的文化與社會身份認同偏見影響我們的研究思考?如何在研究中關注現實,而非僅致力於學術價值與理論貢獻?
長久以來,中國民族研究常捲入歷史實體論與近代建構論之爭議中。前者沿續中國自晚清以來對中國民族的研究;完成於1940 年代前後的各部中國民族史著作,代表這樣的民族歷史知識之總結。這些知識告訴我們,漢與各非漢邊疆民族經兩千多年的互動,終形成今日中國民族。後者,多少受到後現代主義解構學風影響,認為所謂多元一體之中國民族,實為近代中國民族國家建構中的國族想像,以及在國家政治霸權(以漢人為核心)下的實踐。也因此,前者確認與強化中國各民族的一體性。後者,則對此(特別是對新疆、內蒙及西藏等之政治屬性)直接或隱約地提出質疑。
這本關於中國邊疆民族的論文集,各篇文章議題的歷史時間雖集中在19 世紀下半葉至20 世紀上半葉,並不表示作者們都同意中國民族近代建構論。可以說,在相當程度上,作者們皆超越了上述的學術爭議,而進入關於中國邊疆民族更深入且重要的探討。那便是,專注於近代中國邊疆發生的一些變化,以及它們如何形成「當代」。這是關於形成過程(the process of becoming)的研究;一種邊緣研究。對變遷發生的「邊緣」進入深入地觀察、剖析。在本論文集中「邊緣」為:由帝制中國轉變到現代中國的邊緣時間(清末至20 世紀上半葉)、空間(中國邊疆)與人群(苗蠻、西番、回民、土著民族、少數民族等等)。作者們探討各方人群接觸時發生的微觀社會互動,或以及其間個人的情感、意圖與作為。
由這些論文中讀者可以發現,這過程涉及的多元面相,如宗教、經濟、社會階層、歷史記憶等等,非僅在於近代民族主義下的民族概念。讀者也可發現此過程所涉之多方權力,知識、階級、性別、宗教,而非僅在於民族國家。總之,許多舊帝國邊疆的個人,基於不同的歷史與社會背景,經歷不同的社會過程,而成為少數民族--有些被識別而成為,有些主動爭取而成為,也有些不滿於其所成為,有些經爭取而未能成為。藉此,我們對於「當代」由什麼樣的「過去」走來,以及這樣的「當代」的歷史與現實意義,應當有更深入的認識、體悟與反思。
王明珂 於南港 2020.11.30
〈序〉/王明珂
中國多元一體民族國家的形成,在學術與政治上都涉及許多爭議。這些爭議常因於人們(學者與當政者)的自我認同,影響人們(被研究及被識別為民族者)的自我認同,也持續造成一些社會與政治現實及其動盪。這樣的認識,一方面顯示民族研究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對此研究提出一些警惕:我們如何避免自身的文化與社會身份認同偏見影響我們的研究思考?如何在研究中關注現實,而非僅致力於學術價值與理論貢獻?
長久以來,中國民族研究常捲入歷史實體論與近代建構論之爭議中。前者沿續中國自晚清以來對中國民族的研...
目錄
序/王明珂
序/黃克武
第一篇 族群邊界與國族建構
民族與國民在邊疆:以歷史語言研究所早期民族考察為例的探討/王明珂
民族主義的再發現:抗戰時期中國朝野對「中華民族」的討論/黃克武
民國時期湘西行政區劃與邊緣性的形成/趙樹岡
20 世紀三四十年代國共兩黨關於國內民族政策問題的論爭──以「大漢族主義」話語的形塑為中心/楊思機
虛擬的邊疆,現實的政治──冷戰時期中華民國政府的邊疆政策/吳啟訥
第二篇 非漢族群的視角
居國中以避國:大沙畢與清代移民外蒙之漢人及其後裔的蒙古化(1768-1830)/蔡偉傑
戰後內蒙古自治政府形成經過之考察──兼談戰後中共民族政策變動對內蒙民族主義運動的影響/楊奎松
族群互動與文化涵化:近代土族(Monguor)族源研究──以19 世紀西方傳教士對甘、青等地的考察為例/祁進玉
地域崇拜與族際關係的儀式表達──青海三川地區二郎神祭典儀式的民族志研究/劉目斌
邊政學視野下的西藏喇嘛與土司/簡金生
從「冷社會」到「熱社會」:西藏的近當代歷程初探/陳乃華
第三篇 中國伊斯蘭的近代演變
法與罰:清代回疆法律制度的內地化──以回子中的命案為例/賈建飛
杜文秀與清末咸同年間雲南大理「白旗」政權的「清真教門」與「民族」論述/馬健雄
民國時期有關「回族界說」的爭論與中國回回民族的最終形成/華濤
「坊」之解體與回民認同的維繫:阿訇、清真寺與寺管會的權力互動/崔忠洲
索引
序/王明珂
序/黃克武
第一篇 族群邊界與國族建構
民族與國民在邊疆:以歷史語言研究所早期民族考察為例的探討/王明珂
民族主義的再發現:抗戰時期中國朝野對「中華民族」的討論/黃克武
民國時期湘西行政區劃與邊緣性的形成/趙樹岡
20 世紀三四十年代國共兩黨關於國內民族政策問題的論爭──以「大漢族主義」話語的形塑為中心/楊思機
虛擬的邊疆,現實的政治──冷戰時期中華民國政府的邊疆政策/吳啟訥
第二篇 非漢族群的視角
居國中以避國:大沙畢與清代移民外蒙之漢人及其後裔的蒙古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