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人總是說:「我都這麼努力了,為什麼還是夜夜失眠?」
臨床心理師搖頭回答:「因為你掉入了助眠的迷思啊!」
本書由長庚醫院與新光醫院睡眠中心臨床心理師聯合執筆,從「失眠認知行為治療」的角度切入,以明確的數據與圖表、淺顯易懂的科學比喻,陪你弄懂18種大家一不小心就會用來對付失眠的方法與心態。你會發現,原來越是這樣做,保證失眠越是找上門;反之,懂得正確因應之道,失眠就會遠離你!
對抗失眠的迷思
☞睡前喝點紅酒,可以提升睡眠品質?
☞「早睏早有眠」,提早上床應能提早入睡?
☞做了一整天家事、晚餐後激烈運動,當晚就能睡個好覺?
☞平日睡不著,假日補眠一次睡到爽?
☞長期失眠無法改善,這輩子注定睡不好了?
臨床心理師的好眠提案
㊙從生活習慣著手,不吃安眠藥也能睡好覺!
㊙今晚就能實行的助眠技巧練習!
㊙對抗失眠過程的徬徨與煎熬,讓心理師陪你度過!
作者簡介:
吳家碩
長庚醫院睡眠中心及精神科臨床心理師,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演講超過上百場,喜歡與大眾面對面,分享與睡眠、失眠、精神健康、紓壓、體重管理等相關的知識和心得。致力於讓國人可以透過直接且輕鬆的方式,認識正確的心理學及睡眠醫學。著有《讓你睡好眠》、《好眠教戰繪本:公主為何徹夜未眠》。
林晏瑄
新光醫院睡眠中心臨床心理師,致力於失眠認知行為治療以及長期心理治療。亦為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的失眠認知行為治療認證講師。曾參與國內許多企業及大眾演講,分享健康的好眠策略、情緒及壓力管理策略以及人際互動技巧。合著有《女人一生的睡眠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六大醫院睡眠中心主任共同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李佩玲(台大醫院睡眠中心主任)
林嘉謨(新光醫院睡眠中心主任、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長)
徐崇堯(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睡眠中心主任)
陳志金(奇美醫院睡眠中心主任)
陳濘宏(長庚睡眠中心主任、亞洲睡眠醫學學會理事長)
黃守宏(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主任)
名人推薦:六大醫院睡眠中心主任共同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李佩玲(台大醫院睡眠中心主任)
林嘉謨(新光醫院睡眠中心主任、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長)
徐崇堯(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睡眠中心主任)
陳志金(奇美醫院睡眠中心主任)
陳濘宏(長庚睡眠中心主任、亞洲睡眠醫學學會理事長)
黃守宏(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主任)
章節試閱
失眠心法3-3
「做了很多努力及安排,就是想好好睡一覺,對於遲遲未改善,感到失望又無奈?」
當失眠者開始面對和處理自身的睡眠問題時,經常出現過度積極的行為模式,特別是在要求完美或是一心多用的失眠者身上更是明顯,一旦發現各種助眠方法,就全部都想試試看。常有失眠個案說,他聽了我們心理師的建議,在睡前安排了三十分鐘的放鬆時間,也在這時間裡穿插了一些靜態活動,甚至包含放鬆練習的技巧,但是效果卻沒有其他人來得顯著,到底這三十分鐘裡,在他和別人身上發生了什麼不同的事呢?
細問才發現,這些失眠者確實相當認真地執行著心理師的建議,安排了三十分鐘的放鬆時間,卻在這短短的三十分鐘內,「非常有效率」的完成了很多事情,而且大多是同時安排兩、三件事,他們的計畫可能像是這樣……
「把洗衣機啟動後,到客廳聽CD做腹式呼吸!」 → 剛好20分鐘
「填寫睡眠日誌的同時,放些大自然的輕音樂!」 → 剛好5分鐘
「一邊填寫煩惱記事本,一邊聽點廣播!」 → 剛好5分鐘
「再來收個衣服,準備睡覺!」
一次只做一件事,別當時間精算師
說真的,不得不佩服這對於時間安排的精算程度,這也反映出人格上要求完美的特質,這種個性的人,在工作上經常是表現良好,對事情安排極有效率,也擅於節省時間。但是,把這種要求完美的特質發揮在睡前活動的安排上,那可就不妙了!安排睡前活動時,我們建議「別再當時間精算師」了,練習一次只做一件事,這樣做或許要花較長的時間,但如此一來,你才能心無旁騖地讓自己放鬆,真正讓心靜下來。
在你找到合適的助眠方法,而且時間上可以慢慢來以後,接下來最重要的便是心態上的調整了。想獲得一夜好眠的過程,就像熬一鍋好湯,把所有該加的材料依序加入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享受等待的過程,期待這鍋湯的美味到來。
對於方便與快速的需求,現代人的胃口已經被養得非常大了,我們會說:「可以叫外送為什麼要親自下廚?」「可以坐車為什麼要走路?」「可以吃減肥藥為什麼要運動?」對於失眠,我們就會說:「可以吞安眠藥就睡著,為什麼要做失眠的認知行為治療?」然而,選擇失眠的認知行為治療,最重要的內涵其實是我們參與了整個改變的過程,我們在當中投入了怎樣的努力與意義,達成後才嘗得到那些驕傲與滿足的滋味,就像熬湯,如果少放一種調味料,這湯就是少了那麼一點味道。
然而,我們常常聽到失眠患者抱怨:「我都照你說的去做了,不提早上床、不賴床、睡前做放鬆練習、早上起床照太陽……可是我的睡眠品質一點也沒有改善啊!」
試想,若你有一本食譜,裡面寫著做出一道南瓜海鮮濃湯所需準備的材料與步驟,你會不會先把材料備齊,然後再照著順序一步步去做?還是你會一股腦兒把食材全部丟進去,然後大火熬煮到材料全部熟透?有烹飪經驗的人都知道,每種食材需要的調理時間都不一樣、各種調味料加入的量與時間點也都不同,你會選擇照著步驟來做,然後等待,才會成就一道接近食譜照片裡的美味佳餚。想要成就一夜好眠,你要做的同樣是瞭解助眠的方法與技巧、確認步驟與順序、確實執行,並且隨時視情況做出調整,最後,你必須等待效果出現。
等待的過程是需要耐心的,就像熬湯時,你得隨時注意火侯、留意時間、甚至得在計時器響起時,停下手邊的工作去關心一下那鍋湯,希望最後的成果令人滿意;就算手藝不如有名的主廚或是家裡的媽媽,但相信熱湯上桌時,你依舊會得到滿心的驕傲和成就感。回過頭來,當你選擇以認知行為的方式來治療失眠,你可能就得花時間練習放鬆技巧、安排合適的時間養成運動習慣、放棄在睡前玩一下最喜歡的線上遊戲,甚至在中午過後,就得避免飲用平常習慣來一杯的咖啡因飲料,但是當你感覺到睡眠品質越來越好,你一定會得到期待中的滿足與感動。
這過程就像一種「交換」,你可以選擇快速但較不美味的冷凍微波食品,或是用細心與耐心換來一鍋暖胃又暖心的熱湯;你也可以選擇忍受副作用、吞藥後快速入睡,或是用毅力與耐力換得令身心安適的一夜好眠。
選擇以認知行為治療來改善睡眠的你,現在或許還因為轉變發生的得太慢而感到心急或沮喪,其實你需要的是耐心等待,在這個過程裡你可以這麼做:
1. 持續記錄睡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將每天的睡眠情況記錄下來,例如目前就有許多手機的APP應用程式可以做到。在臨床上,我們會請失眠患者逐日記錄下主觀的「睡眠日誌」來收集他個人睡眠的相關資料,包括日夜作息、入睡所需時間、半夜醒來時間、是否早醒,以及與睡眠有關之活動與習慣,甚至記錄下睡眠品質與白天的精神狀態等等。如此一來,就能基於這份紀錄來研判所有可能引發失眠的原因,也才能進一步擬定適當的治療策略,並了解治療是否發揮效果。對於自我睡眠狀態的描述越詳盡,通常越有助於睡眠專科醫療人員的診斷與治療。
2. 安心服用助眠劑:若你仍需要藥物來助眠,維持固定劑量,放心地吃吧!只要副作用是你可以忍受的,遵照醫囑用藥,仍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如果希望能減藥,請等到睡眠狀況穩定後再與專業人員討論減藥策略,才是更聰明的選擇。(如何有效的健康減藥可以參考1-6)
3. 允許走味的睡眠:也許今天煲的湯太鹹,但明天你會知道鹽巴要少加一點。同樣地,允許自己今天睡得少,或是花上較多時間才入睡,明天你會知道要多做一些放鬆練習,讓擔心少一點、運動多一點等等。要允許自己可以有睡得不好的機會。
4. 看到進步與成就:或許睡眠日誌上的紀錄,總是提醒著你這個禮拜睡得有多差,但別忘了,有比較才會知道好與壞,有睡得差的一天,一定也會有睡得好的一天。看看哪一天你做了哪些不同的改變,肯定自己的進步,也給自己一點鼓勵,告訴自己:「我好棒,這個禮拜有三天睡得很好!」
5. 持續朝對的方向前進:如果你有機會做到上述四點,恭喜!你已經在往對的方向前進了,做得很好!若在過程中遇到了阻礙或疑問,可以隨時諮詢專業人員。
等待的過程或許難熬,或許孤單,但你可以用本篇介紹的這些方法來補充動力,用每天的一點點小進步,來成就最終的一夜好眠。
失眠心法3-3
「做了很多努力及安排,就是想好好睡一覺,對於遲遲未改善,感到失望又無奈?」
當失眠者開始面對和處理自身的睡眠問題時,經常出現過度積極的行為模式,特別是在要求完美或是一心多用的失眠者身上更是明顯,一旦發現各種助眠方法,就全部都想試試看。常有失眠個案說,他聽了我們心理師的建議,在睡前安排了三十分鐘的放鬆時間,也在這時間裡穿插了一些靜態活動,甚至包含放鬆練習的技巧,但是效果卻沒有其他人來得顯著,到底這三十分鐘裡,在他和別人身上發生了什麼不同的事呢?
細問才發現,這些失眠者確實相...
作者序
破除迷思,才能贏回睡眠本能
(吳家碩、林晏瑄)
吃與睡,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本能,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在以臨床心理師的身分投入助人工作後,我們發現,這些原本應該是人類習以為常的本能,在現代社會中似乎變得很不容易,「能夠睡個好覺」甚至成為許多人每天最大的心願。
身為執業於睡眠中心的臨床心理師,我們更加了解,失眠現象經常與重大的生活事件有關,如果在生活中遭遇了變動或壓力,大多數的人都可能暫時遇到睡眠不穩定的情況。但對某些失眠者而言,即使在壓力過後,睡眠仍然沒辦法恢復到正常的狀態,失眠更成了生活中最主要的壓力來源。
我們經常從失眠病患口中聽見這樣的抱怨,像是擔心吃安眠藥有副作用、擔心失眠對於健康造成不利的影響、害怕自己就要永遠失眠下去了等等,失眠看起來像是頭失控的野獸,無法預測更無法馴服。許多患者為了改善失眠,使用過各種方式,他們嘗試了各類偏方、看遍各科醫師、詳讀各家書籍,甚至花費龐大的金錢來購買助眠商品,可惜付出這些代價,所得到的助眠效果卻很有限,隔了一段時間,他們又會開始失眠。
想要改善失眠,其實有更健康也更有效的方式,就是從生活中的習慣與觀念來著手改變。因此,我們撰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希望能把正確、健康的助眠策略介紹給大家。
根據我們的臨床經驗與研究觀察,人們因應失眠而發展出了許多習慣和觀念,乍看之下好像很合理,實際上卻是破壞睡眠品質的重要兇手;這些似是而非的想法和不正確的習慣,不但無益於改善失眠,還會使得失眠的情況延續,甚至惡化。藉由這本書,我們想幫助讀者了解:這些與失眠有關的迷思,可能就是讓你持續徹夜難眠的關鍵,若你繼續讓這些迷思存在於生活中,便難以脫離失眠的痛苦折磨。
正在閱讀這本書的你,可能只是偶爾睡不好,也可能已經失眠了好長一段時間,無論失眠原因為何,如果你對失眠的情況已經產生了擔憂害怕的感受,我們在此誠摯地邀請你,現在就一起來揪出這些干擾睡眠的不良因子,著手改變這些可能讓你一直失眠下去的迷思吧!
破除迷思,才能贏回睡眠本能
(吳家碩、林晏瑄)
吃與睡,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本能,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在以臨床心理師的身分投入助人工作後,我們發現,這些原本應該是人類習以為常的本能,在現代社會中似乎變得很不容易,「能夠睡個好覺」甚至成為許多人每天最大的心願。
身為執業於睡眠中心的臨床心理師,我們更加了解,失眠現象經常與重大的生活事件有關,如果在生活中遭遇了變動或壓力,大多數的人都可能暫時遇到睡眠不穩定的情況。但對某些失眠者而言,即使在壓力過後,睡眠仍然沒辦法恢復到正常的狀態,失眠更成了生活中最主要的...
目錄
Part-1 想失眠,這樣做就對了
1-1 提早一點上床睡覺,期待可以補回昨天的睡眠不足?
1-2 利用睡不著的時間,在床上看點電視、書或聽音樂,趁機培養睡意?
1-3 睡前喝點紅酒,增加新陳代謝幫助入睡?
1-4 想用運動來改善睡眠,所以下班吃過晚餐後,把握時間好好運動一下?
1-5白天處理了許多工作、家務,非常疲累,晚上應該會睡得比較好吧?
1-6 吃安眠藥不是好事,先吃一陣子,等睡眠狀態改善了,就可以趕快停藥?
Part-2 這麼做,保證失眠更持久
2-1總覺得平常失眠睡不夠,習慣假日補眠,通常會多睡2小時以上?
2-2失眠後總是睡覺擺第一,時間一到就要求自己立刻上床、即刻入睡?
2-3睡不好導致白天沒精神,原定活動盡可能取消,尤其避免會消耗體力的活動?
2-4失眠導致白天太疲累,有機會就小睡休息一下?
2-5睡不好精神差,總是習慣想辦法提提神,像是喝點含咖啡因的飲料?
2-6整天擔憂夜晚失眠,並且焦慮到不知所措?
Part-3 強化失眠的絕佳思考策略
3-1習慣在睡前夜深人靜時,思考一些白天未解決的事情?
3-2半夜醒來時,會看一下時鐘確認現在幾點了?
3-3躺床時我會這樣告訴自己:「我一定要睡著!我一定要睡著!我一定要睡著!」
3-4失眠一直沒有改善,一定是和自律神經失調或是生理問題有關?
3-5做了很多努力就是想好好睡一覺,對於失眠遲遲未改善,感到失望又無奈?
3-6只要一天失眠,過去所有對失眠的恐懼全都襲來,不再相信有方法可以幫助自己?
【附錄一】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認證之專業睡眠機構
【附錄二】延伸閱讀
Part-1 想失眠,這樣做就對了
1-1 提早一點上床睡覺,期待可以補回昨天的睡眠不足?
1-2 利用睡不著的時間,在床上看點電視、書或聽音樂,趁機培養睡意?
1-3 睡前喝點紅酒,增加新陳代謝幫助入睡?
1-4 想用運動來改善睡眠,所以下班吃過晚餐後,把握時間好好運動一下?
1-5白天處理了許多工作、家務,非常疲累,晚上應該會睡得比較好吧?
1-6 吃安眠藥不是好事,先吃一陣子,等睡眠狀態改善了,就可以趕快停藥?
Part-2 這麼做,保證失眠更持久
2-1總覺得平常失眠睡不夠,習慣假日補眠,通常會多睡2小時以上?
2-2失眠後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