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點一盞心燈
乘坐飛機的人可以體驗到:飛機上升到一定高度,超越雷雨交加的雲層時,將會出現一種奇特的現象,往下看去,儘管雲層下面電閃雷鳴,下著傾盆大雨,雲層之上卻無一絲陰雲,充滿著朗朗陽光。這個時候的飛機,絲毫不受惡劣的外界環境影響,平穩地飛行著。
我們的心靈也是一樣,在一定的層面下,會有各種烏雲遮蔽心性的光明,使我們生活在黑暗的陰霾裡。然而,當我們的心靈超越一定的層面時,同樣會發現,其上晴空萬里,心靈獲得一種全新的自由。當我們帶著這種更高的精神境界和追求回到現實中時,智慧和聰明彷彿被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能用獨特的眼光來看事物,能發現一些以往不會注意到的細節規律,能承受更大的壓力和磨難,進而使自己的決策和行動似乎具有「神來之筆」。
早在戰國時期,孟子就提出「萬物皆備於我」這個觀點,認為萬物的知識和規律都是人們心中所具備的,一個人只要「盡心、養性、反求諸己」,就可以發現它們。又說:「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認識並且掌握這種良知和良能有什麼好處?
王陽明認為,人心本神,本自變動周流,本能開物成務,所以蔽累之者,只是利害毀譽兩端。如果我心不動,以順萬物之自然,只是觸機神應,就能夠發揮良知妙用。在他看來,人們的「心」本來就有神奇的作用,如行雲流水般變動流轉於萬事萬物之中,反映各層次事物的客觀規律。如果人們可以靜下心來,就能發現其中的規律,而把事情完成得十分完美。我們心靈的能力之所以沒有被發揮出來,是由於它被各種詆毀和讚譽等利害關係遮蔽,如果可以摒棄「自我」的束縛,保持我心不動,順應萬物之自然對待各種事情,心靈就能根據其客觀規律,做出自己精準的判斷,將別人看似異常神奇的良知妙用發揮出來。
雖然人們心中包含無窮的智慧,具備認識萬物的知識與規律的能力,但是這種智慧和能力不是明白地擺放在那裡。因為每個人的心中雖然都有一個深藏的寶庫,潛力無窮,但是由於我們的心靈早已為物欲、私欲、人欲所蒙蔽,致使人們無法挖掘出自身的潛能,並且將其發揮出來。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的心靈為自我和物欲蒙蔽,不僅無法獲得那種本能的智慧,就連基本的觀察判斷能力也會喪失。為了獲得這種高層次的智慧和能力,需要進行自我思想鍛鍊,即正心修身。
正確認識自己與天地自然的關係,是獲得更高智慧的前提。古人云:「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只有心靈達到一定的高度,才可以看到更深更遠的地方。心境提高了,智慧與能力和素質也會隨之提升。
然而,要讓心靈達到一定的高度,人們要以一顆虛靜清明的心去認真思考人生,正如儒家經典《大學》中所說:「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只有心靈達到寧靜而安穩的境界,人們才可以洞察萬物之規律。這個時候,考慮問題才會周詳,處理事情才會完善。正如王陽明所勸誡的:放鬆你的心,使你充盈的「天理」立刻就會出現在眼前。因為,真正的生活在內心,一切鬥爭皆是心戰。內心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點亮一盞心燈,釋放內心的光芒與力量,就可以修得一顆強大的內心,在浮躁的社會中獨享一份寧靜,此心不動隨機而動,進而獲得內心的充實與幸福。
第一章:挖掘人心「靈明」——談心力
自古以來的聖人都在講述一個真理:心為天地萬物之主。王陽明也不例外,因而他才說出「其發竅之最精處,是人心一點靈明」,並且在此基礎上開創心學。因此,我們不能小瞧自己的內心,它充滿人類最真實的渴望,也隱藏眾多不為人知的力量。洞悉心的力量,我們將會從心中獲取人生的幸福。
愛問:「至善只求諸心,恐於天下事理,有不能盡。」
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一天,王陽明的妹夫兼得意門生徐愛問了一個問題:「只在心中探求至善,恐怕不能完全闡明世上萬事萬物的道理吧?」對此,王陽明回答:「心就是天理,天理都在心中,世上哪裡還有存在於人心之外的事物和道理?」
心即理,心外無物,這是王陽明心學的核心思想。對「心外無物」這個問題,王陽明和好友同遊南鎮的時候,有一段著名的對話:朋友指著岩石中的一棵花樹,然後問:「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王陽明回答:「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可見,在王陽明看來,世界上一切問題,都可以在自己的心上得到答案。正如他在《詠良知》一詩中寫的:「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因此,「心」成為一種巨大能量的象徵。亦如美國著名作家露易絲‧賀在書中寫的那樣:「我相信,每個人的身上都有一種力量,這種力量可以幫助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美好的友誼、美妙的職業,給我們帶來各種各樣的成功。首先我們要相信這種力量的存在,然後釋放一些不必要的障礙和生活方式,深入內心去感受這種力量,因為它知道什麼對我們是最好的。如果我們願意把生命交給至高的愛和支持我們的力量,就將擁有成功並且充滿愛的生命!」
現代的腦科學、心理學、生理學認為,人類的潛意識裡蘊藏著巨大潛能,但是不同程度地被各種消極心態所形成的「自我」壓抑著,使得這些潛能在平時無法顯現。但是如果人們的心理處於特定的狀態下,壓抑潛意識的消極因素解除了,內在的無窮潛能就可以激發出來。
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
一個運動員的握力經由測量測出是一百磅,他在常態下調動全身的力量也無法使指針突破一百磅。一個高明的催眠師將這個運動員催眠至「喪失自我」的深層意識狀態,然後告訴他:「你擁有非常強大的力量,你的力量之大,連你自己也會吃驚。」當運動員在深層意識裡接受這個觀念後,再一次測量握力時,他非常輕鬆地使指針突破一百一十磅。
過程中,催眠師並未給他任何外界的實際力量,更沒有給他服用興奮劑等藥品,只是將他導引進入一種喪失自我的狀態中,讓他心靈深處的意識接受一個他擁有強大力量的觀念,就讓他把自身的潛能發揮出來。實際上,那種強大的力量和基本能力,始終存在於他的心性之中。
可見,只要排除舊的「自我」意識干擾,就可以發揮真正自我的力量。真正做到這一點,就會發現自己是一個強大的人,這就是人們經常說的:「內心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現在很多人過於追求金錢、地位、名利等身外之物,忘記自己的心也需要一種高度。有時候,人們把那些可以幫助自己成功的學問當作讓心靈強大的法寶,但是成效甚微。原因就在於人們對這些大人物的模仿未得其精髓,只學其形未學其神。說穿了,如果沒有經歷和那些大人物一樣的心路歷程,只是模仿他們的行為是沒有用的,這也進一步論證「心」的重要性。
所以,人們在處理任何事情的時候,最好的方式就是全心探究其本質,於問題本身發掘內在聯繫。這樣一來,心性內在的巨大力量將會幫助我們發現規律找出答案,解決人生中的現實問題。
人之心體,本無不明。而氣拘物蔽,鮮有不昏……
今必曰窮天下之理,而不知反求諸其心,則凡所謂善惡之機,真妄之辨者,捨吾心之良知,亦將何所致其體察乎?
王陽明認為,人心的本體原來是明白清楚的,可是由於氣量的拘束和物欲的蒙蔽,逐漸變得昏暗模糊。如果人們只是想要窮盡天下萬事萬物的道理,卻不向自己的內心探求,捨棄自我的良知,本心被蒙蔽,就看不清善惡的原因,無法體察到真假的異同。
只有蒙蔽本心的那些物欲被清除,讓本心恢復純明,才可以真正激發內心的巨大能量。這就要求人們的內心回歸到純樸自然的狀態,回到初來世間時頭腦空空的初心之境。具體做就是重返童心,做回心靈上的兒童,這也是李贄在王陽明的「本心」之上衍生出「童心說」的基礎。
關於童心,繼承王陽明思想的明代哲學家李贄首先做出以下解說:「夫童心者,真心也……若失卻童心,便失卻真心;失卻真心,便失卻真人。」在他看來,所謂童心,就是人類在最初未受外界任何干擾時,一顆毫無造作而絕對真誠的本心,不摻雜任何虛假的純真,是人類內心中的一念之本,是瞬間的「天真」。如果失去童心,就是失去真心;失去真心,也就失去做一個真人的資格。人們如果不以真誠為本,就永遠喪失完整的人格,內心的巨大能量也就被壓制了。
兒童,是人生的開始;童心,是心靈的本源。心靈的本源怎麼可以遺失?但是確實有許多人遺失童心。
當人們初臨世間的時候,只是一個頭腦空空的嬰兒,只懂得餓了要吃,睏了要睡,他們不懂得男女之間的色欲,不懂得功成名就和家財萬貫的榮耀,他們什麼都不知道,以一顆純真的初心,新奇地觀望這個世界,享受這個世界帶給他的每一絲歡樂。
隨著人們逐漸長大,原本純潔的心沾染上世俗的塵埃。在人們的啟蒙時期,透過耳聞目睹會獲得大量的感性知識,長大之後又學到更多的理性知識,這些後天得來的感性聞見和理性道理如果進入人們的心靈,童心也就失落了。久而久之,聽到和看到的道理和聞見日益增多,所能感知和察覺的範圍也日益擴大,進而明白美名是好的,就千方百計地去發揚光大;知道惡名是醜的,就挖空心思地來遮蓋掩飾,這樣一來,童心也就不復存在。
如果失去童心,說出的話,也是言不由衷;參與政事,也沒有真誠的出發點;寫的文章,也無法明白暢達。一個人如果不是胸懷美質而溢於言表,具有真才實學而自然流露,從他嘴裡連一句有道德修養的真話也聽不到。因為童心已失,後天得到的聞見道理已經進入心靈。
當你用虛假去面對世界時,世界回應的也只是虛假。因為人們如果以虛假為本,一舉一動也就無不虛假,由此去對假人說假話,正是投其所好;跟假人講假事,肯定信以為真;給假人談假文章,必然讚賞有加。這真是無處不假,就無所不喜!滿天下全是虛假,俗人哪裡還分辨得出真偽?在這個虛假的世界裡,看不到真相的人們難免做出錯誤的決定,走上錯誤的道路,做出錯誤的事情,而這一連串錯誤所累積而成的人生必將痛苦不堪。
想要擺脫虛假而痛苦的生活,必須尋回童心。從此時此刻起,開始重返童心,真實地面對自己,面對世界。
苟當其能,則終身處於煩劇而不以為勞,安於卑瑣而不以為賤。
當是之時,天下之人熙熙皞皞,皆相視如一家之親……
若一家之務,或營其衣食,或通其有無,或備其器用,集謀並力,以求遂其仰事俯育之願,惟恐當其事者之或怠而重己之累也。
在王陽明看來,如果一個人所在的工作適合自己,即使他一生從事繁重的工作也不認為辛苦,一生從事低下瑣碎的工作也不認為卑賤。那個時候,所有人都非常高興,親如一家。全天下的事情就像一個家庭的事務,大家群策群力,以實現贍養父母和教育子女的心願,都只怕自己承擔的事務做不好,因而盡心盡責。
這就是順應自己性情而生活的狀態!遺憾的是,這種美好的生活很難實現,因為人們很難認清自己的性情,也就難以發現適合自己的位置。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人們的內心容易被物質遮蔽,看不清世界的真相,更看不清自己的優勢有哪些,劣勢有哪些,也就難以取長補短,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在不適合自己的位置上生活,人們很容易失去自我,成為別人利用的工具,或是金錢、名聲、地位等物欲的囚徒。
大多數人找不到適合自己的位置,是因為他們好高騖遠,只看到別人的成功,而忽視自己的局限,於是盲目模仿,最終帶來的只是失敗和痛苦,就像以下那隻不自量力的烏鴉一樣,成為別人的玩物。
一隻鷹從高崖上飛過,以非常優美的姿勢急速俯衝而下,把一隻羊羔抓走了。一隻烏鴉看見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可以這樣去抓一隻羊,就不用每天吃腐爛的食物,那該有多好啊!於是,牠反覆練習鷹俯衝的姿勢,希望像鷹一樣也去抓一隻羊。
一天,這隻烏鴉覺得練習得差不多了,也從山崖上急速俯衝而下,猛撲到一隻羊身上,想把羊抓走。儘管牠拼命拍打翅膀,仍然飛不起來。牠想放棄羊飛走,但是牠的爪子卻被羊毛纏住了,怎麼都拔不出來。牧羊人看到以後,跑過去將烏鴉一把抓住,剪去牠翅膀上的羽毛,拿給家裡的孩子們玩耍。孩子們問這是什麼鳥,牧羊人回答:「這是一隻烏鴉,可是牠想當老鷹。」
如果你是一隻有強健爪子和翅膀的老鷹,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抓起一隻羊羔飛走,如果你是一隻烏鴉,就不能這麼做,因為你只有弱小的爪子和翅膀。一隻用心生活的烏鴉,會為每天有腐爛的食物吃而高興萬分,因為牠深知這才是牠應該做的,這就是順應性情生活。
如何才可以順應性情生活?我們首先要觀察自己的性情。靜下心來,用心體會我們經歷的那些快樂或痛苦的事情,就可以得出結論:當我們感到快樂時,就是在順應我們的性情生活;當我們感到痛苦時,就是在違背我們的性情生活。如果我們在生活中體會到的快樂越來越多,我們的心就會變得越來越清明。
當我們的心變得通透無比時,我們就不會被引導到錯誤的位置上,因而可以順應性情生活:性情踏實的人從事衣食等勞作,性情靈活的人從事商業貿易等活動,性情細緻的人從事精巧的器具製造等工作,性情溫和智慧的人從事教育工作。每個人都可以找到並且一直做那些讓自己快樂的事情,這正是王陽明「致良知」的最佳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