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序
遙記四十年前,醫學前輩汪叔游教授在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學研究所帶領中醫脈波研究,逸光醫師追隨汪師創設母校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診斷科,進行臨床中醫脈診及電腦脈波研究,並於民國七十七年在母校主辦首屆中華民國中醫診斷學脈學研討會,盛況空前,。汪教授深入《黃帝內經》五運六氣精髓,認為西方醫學份子生物學與《內經》有高度交集,乃匯通中西研究的橋梁;因此花了很多時間鑽研運氣醫學,並於中醫研究所中教導學生。
七年前逸光與汪教授編著並出版《內經形氣論傷寒、溫病》,今進行第二版之發行,此際欣見《形氣論中醫臨證》新書亦將付梓。陳醫師在花蓮開業,臨床工作之餘在慈濟大學教書達三十年之久,九年前開始在慈大學士後中醫學系與後學共同擔任中醫基礎醫學的教程,造就新一代中醫師,新書中也加入了許多中醫基礎元素:陰陽五行、藏象、傷寒論、金元醫家、五運六氣等,這些中醫基礎對學習傳統中醫甚為重要。新書以集成臨床治病經驗為導向,運用科學濃縮中藥在全民健保門診治病更是珍貴,其實中醫門診尤為重要。
中醫二千多年歷史,天人合一之醫學特色領先世界,內科治病對氣候、環境甚為重視,所謂:「善言天者,必有驗於人」,而這正是運氣醫學之強項,可以彌補西方醫學之不足。簡而言之,中醫治人也在治療天對人的影響,因此中醫治病的大方向與現代主流西醫,會有很大的差別。若言中醫辨證論治,病機、病因、天人相應、藏象氣化等議題,很重要卻甚為複雜。本書在談論臨床治病經驗中,總不離理法方藥的詳盡分析,是其難得之處。
陳醫師研究金元醫家理論多年,也曾發表多篇論文,受到當代五運六氣專家顧植山教授重視,並經常應邀在江蘇龍砂醫學年會演講,交流運氣醫學知識。中醫系學生都知道學習中醫經典甚為重要,但《內 經‧靈、素》、《傷寒論》、金元四大家等著作皆是經典,要深入其要亦非易事。觀此新書,從基本之醫易、太極圖、陰陽五行等基要醫源談起,進而論及五運六氣基本模型,並以陳無擇「司天方」為臨床範例。金元四大家之醫學理論,應是該書的精髓,其中河間《天地六位藏象圖》、東垣《藏氣法時升降浮沉補瀉之圖》、子和《撮要圖》等都有很重要的「藏象氣化」信息。
要學好中醫當從中醫經典著手,要學好經典也需要有些工具書才行,陳醫師從事中醫系中醫基礎教育多年,並將教學經驗編寫成書,書中理法方藥橫跨醫理及臨床,對學好中醫經典,應是很好的導航與結構藍圖,特此鄭重推薦。
王人澍 謹識
於台中慈濟醫院中醫部
20210510
陳序
陳逸光醫師是我在中國醫藥學院十一屆的學長,民國八十三年曾經一起在花蓮慈濟醫學中心中醫科一起共事。陳學長早年在母校附設醫院西醫內科接受四年完整的總醫師訓練,此間念中醫研究所碩士班,受先師汪叔游託付,到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修讀碩士,並研究數位化脈波,可見他除了學貫中西醫學,而且有資訊科學研究的基礎訓練。學長在中醫教育亦貢獻良多,自民國八十三年在慈濟大學教學至今已經快三十年了,九年前慈濟大學成立學士後中醫學系,為中醫生理學的主課老師,培育莘莘學子。
陳老師勤奮好學,七年前與汪老師共同撰著五運六氣專書,《內經形氣論傷寒、溫病》深受中醫界好評;在此其間曾多次到中國大陸講學,並與當代名老中醫顧植山教授學習,彼此交流五運六氣心得,海峽兩岸穿梭作育英才。五運六氣源出《黃帝內經》「運氣七篇大論」,這是金元四大家「藏象氣化」的重要學理依據,在歷史中金元醫家是很了不起的臨床醫師,可見理論是可以指導臨床的。
學好氣運醫學對讀懂歷代名醫心法至為重要,中國醫學保留著許多中國古典文化,所以醫古文、中醫歷史、中醫各家學說、《內經》、《難經》、《傷寒論》等學科是很基本的修習養成。陳醫師將氣運醫學融會貫通,編寫《形氣論中醫臨證》把中醫臨床治療經驗匯集成書,在中醫理法方藥指引下,科學濃縮中藥對門診患疾有很好的療效。在本書中有六十多個臨床常見的醫案,有多個醫案是很微妙的,其中一個醫案令人印象深刻,一中年婦人汗出如雨年餘,嚴重時一天要換十八件衣服,竟在學長臨床氣機推理上,以健保科中處方,兩個月就痊癒了。從理論到臨床,本書是給初學者,或想在傳統中醫煎藥改以科中為治病方式,很好的入門書籍。
要學好中醫,只讀一本書是不夠的,就算是醫聖張機仲景,仍要 「勤求古訓,博采眾方」。中醫真是學海無涯,要多讀書、常思考、心領神會,方知臨床之妙用,我想這也是陳醫師寫本書的心意,發揚中醫更是我們的共同目標,也是每一個中醫人應有的歷史傳承使命。
陳建霖 謹識
於台北慈濟大學
20210511
自序
中醫教科書都說先秦時代的陰陽觀,是非常樸素的。非也,自五千年前伏羲畫卦,周文王作《易》,到老子、孔子春秋戰國時代,陰陽早已成為中國哲學的核心,更成就了後世宋明理學光輝的一頁。因此,學習陰陽只將陰陽的概念及活動內容,當作名稱來看,如:對立制約、互根互用、消長平衡、相互轉化等,只是表面的名詞述釋,而我們在學校都是這樣教學的,這只是中醫外部之常識,難以深入《內經》陰陽五行之堂奧。
自醫聖仲景以降,中醫在歷史源流中,《內經》的確是中醫經典中之經典,歷代名醫對《內經》之「理」皆有所發明,研習中醫是離不開歷史的。尤其是:漢《傷寒雜病論》三陰三陽、宋明理學、金元四大家、清朝溫病學等。歷代醫家對《內經》之基本理論,提供了相當多元且豐富的內容。
本書的寫作重點,在介紹陰陽五行之活動,即《內經》「運氣七篇大論」,並且以金元醫家為據。要學習中醫堂奧,必須從名稱進入概念,概念的理解就是一種思維方式。筆者將水火乃陰陽之徵兆,作為臨床治病概念的範例,藉此將理法方藥合為一體,這樣理論及臨床都同時得以兼顧了。
讀經典最困難,最不容易;但又最為重要,因為「明理」是治病之基礎。有很多醫家會認為方劑最接近臨床,所以要先從方劑入手。例如《湯頭歌訣》所記載的方劑都很好用,而且有簡易應用原理;但臨床患者總是如此的複雜,一般來說,方劑學已應付不了臨床之多變。
有些學生會認為方證對應很容易入門,但要知道大師們論方證,其本身對經典都己經融會貫通,所以方證思維,已有《內經》之理法在其中,不然如何分出高下?中醫重視辨證,而辨證之基本精神在病因、病機,中醫的基礎在陰陽五行之象理、臟象、脈象,而這種「象思維」是傳統中醫必要之基礎,雖然是不容易理解及掌握,對診療疾病,卻十分之重要。
本書以研究金元醫家「五運六氣」臨床應用為目的,「形氣」與「五運六氣」其關係,可以身體與影子來比擬,「形氣」在《天元紀大論》是有定義的。周學海曾言:「一部原病式,只說得『經絡氣化』四字」乃「形氣」之核心價值。若要談「經絡氣化」就必須要有:臟象、氣化、衛氣營血運行、四時陰陽、亢害承制等基礎。本書的第二章,就用了很大的篇幅來論「形氣」、《易經》、《河圖》、《洛書》,「運氣七篇大論」等重要醫經內容,尤其是《天地六位臟象圖》(見圖21),故名思義是河間留給後人「臟象」之藍圖。這些都是傳統醫易「象」思維的內容。為何要學這些?因為思維是了解概念的門徑,如前已述概念之重要,就不再贅述。
書卷第二部分是臨床應用,中醫之外因、內因、外感、雜病等,其歷史淵源,臨床理法方藥,都有所兼顧。在內科病中,特別強調水與火,應該是依從河間之緣故。生命最重要的是水與火,水土是萬物之根柢,火是生命動力之源。筆者曾經發表過的金元醫家,包括劉河間、張子和、李東垣等三篇論文,重新整理,配合本章之主題內容,加以論述。
書末整理了六十多個醫案,是平時遇見的患者,大部分都是服用科學中藥(科中)來治病的。傳統水煎湯劑三千年歷史,效果是肯定的;而科中在台灣,大概只有六十年,筆者三十年來研究金元醫家的理法,使用科中來治病,結果效果也很不錯。科中在台灣,大多數都是以方劑為單位開方(傳統水煎劑是單味藥材很不一樣),但處方的君臣佐使,是可以因時、因地制宜的,將在本書中逐一介紹。
學好中醫難,難在《內經》大量的陰陽五行概念,而這些概念因著各朝代的醫家而有所發明;所以讀中醫的臨床理法,必須了解醫家們對中醫的思維與時代背景。人類的知識都是從歷史經驗累積而來的,然後才有自己的想法,進而創新發明。
筆者治病三十多年,中醫中藥臨床治病的確有效,已將弘揚中醫作為己任,古人認為「立言」與「立功」、「立德」同等重要,這也是讀書人著書立論的優良傳統,必須盡己之努力寫作,供後人批評與鑑賞。讀書難、寫書更難,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尤其是寫傳統中醫書本,內容多涉及概念及象思維,要寫得清楚,真是談何容易;掛一漏萬,實在難以避免。概念、思維真的不容易學習,但這是學校學不到的,本書總比閱讀古書文言文,容易一些。
要學好臨床,勤讀經典是不二法門。本書只是一個指引,經過筆者多年對「五運六氣」之研究、《內經》之理解、臨床科學中藥經驗之累積,粗略整理,有幸付梓,書寫過程難以盡善盡美,宜請益同道,以中醫人弘揚中醫為任,對前人有所交代,不虛此生之貴為中醫矣!
撰寫本書經歷七個年頭,最後感謝陳靜美、唐瑤瑛、黃柏翰等三位醫師及陳悅敏同學悉心校對,內子曾妙儀鼓勵,才能夠完美付梓,由衷致謝!
陳逸光謹識
歲次辛丑
於花蓮 蓮芝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