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推薦序】
在板蕩人間寫下生命傳奇──趙慕鶴先生的風骨與逸趣
就絕多數人的觀瞻裏,二十世紀應該是個風雲四起、詭譎多端的世紀,相較於華人世界而言,則二十世紀毋乃屬於百折千轉、否泰難解的不確定年代。然而,僅管舉世滔滔,蒼生百姓卻依然必須過他們的日子,又難能可貴的是他們每個人也依然有辦法走出自己的大路、留下自己的丰采,像祖籍在山東,但由於因緣命運的巧合,以致在南台灣高雄留下一甲子以上足跡的百歲人瑞趙慕鶴先生,正是此番境遇的最好體驗和見證,他已然就在板蕩的人情世間,句句寫下令人側目的生命傳奇,而且這場不平凡的人間大戯當進入到二十一世紀之際,仍舊高潮迭起的繼續發展中。
趙慕鶴先生生於民國元年七月,如今還是身康體安、精神奕奕。趙先生的人生視野歷經老中青三代,具體形蹤則跨越海峽兩岸和歐亞大地,在如此長健豐實的生命歷史中,我何其幸運也能躋身在某一個動人心弦的情節裏配當演出,此一情節即是他以九十五歲高齡重背青囊翩然來到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攻讀碩士學位的那段人間佳話。在這一段佳話與情節中,我必須承認自己也在無意間成為不可或缺的角色之一,理由無它,就是趙先生所上過的課程當中屬我最多,學位論文也是由我掛名指導及最後定調。趙先生與我之間在形式上雖有師生的名義,且事實上他對我也一直畢恭畢敬,不過我始終亦不敢託大而真心尊他為生活的導師和長輩。以趙先生和我的這段情誼,勢必譜出許多動人的樂章,但對我而言最值得記憶的經驗,應屬第一次的相遇和感受。
話說那一天,我如同往常一樣走進教室準備上課,猛然間看到一個年紀明顯長於一般研究生的高大身影佇立在門邊,是時心中的直接反應以為又有參訪貴賓或學生家長到課堂上觀察了解,惟等不及我行禮如儀般的問候與致意,老先生就先自我介紹他是這門課程行將隨班附讀的選讀生,並且表示他雖然已經辦妥該有的行政手續,但是希望能夠獲得我的正式同意與接納,否則的話就不敢入座聽課。趙先生的這項舉動到如今我還是印象深刻,因為這讓我直接感覺到一位深諳人情義理的靄靄長者其不恥下問的決心與風範,且他的態度是那麼誠懇、那麼慎重、那麼的謙和敬謹,同時又那麼的自然而然而絲毫沒有矯情和造作。後來也再再證明,趙先生在生活世界中的確就是如此之真情流露。我更發現,他一向就是安其所遇、是其所然、好其所可、勤其所學、崇其所道、尊其所師而樂其所善的個性,而如此的成就固當全然來自於他的修養和境界,也得自於他的見識和智慧。
趙先生現在最為時人津津樂道的,或許是他的耄耋遐齡以及終身學習的堅強毅力,孰知他之所以能夠有此境地乃源於其有所為有所不為、但又無為而無不為的修持,若前文曾形容趙先生的為人是「安其所遇、是其所然、好其所可、勤其所學、崇其所道、尊其所師而樂其所善」,當然所指的也都是這種修持下的具體示現。若再仔細的講,有所為有所不為是他「義之與比」的風骨,所以趙先生有擔當、有氣魄,願遊方於內而不逾越倫常規矩,像他服公職之際既勇於任事又廉節不阿,即突顯此凜冽之風骨;至於無為而無不為則是他「道法自然」的逸趣,以此之故所以趙先生能放開、能放鬆,能遊方於外而所遇皆然,譬如他平常的起居飲食皆不刻意、不勉強,率性而為又怡然自得,個中所洋溢的就是此等淋灕盡緻的逸趣。魏晉時代的名士所標榜的是「越名教而任自然」,如今趙先生在我看來則是名教與自然兩行而無礙,此毋乃是他生命的真正傳奇之處。
認識趙先生的人都會不由自主的站起來為他鼓掌,本書執筆者方雅惠小姐應該也有相同的經驗和體會,所以熱情而有心的仔細聆聴趙先生對他的生平敘述,且將全部的內容整理成冊並取名為《悠遊100年──趙爺爺和你分享五顆歡喜心》而在建國屆滿一百年的時候公開出版,我欣喜趙先生的生命傳奇藉此能讓更多的國人知曉肯定,也對商業周刊社主事者及全體工作同仁的慧見閎識深表敬佩,所以樂於推薦本書並為之作序,最後筆者願意以實心真意再次祝福老人家福壽綿綿,並且大聲說出:趙爺爺!您真了不起。
本文作者為南華大學哲學與生命教育系所教授 陳德和
【推薦序】
生命的密碼
今年夏天,在那炙熱的陽光下,我第一次見到了趙爺爺,他就住在高雄市文化中心附近,也不過一年多前我還沒日沒夜的在這邊拍攝《青春啦啦隊》,沒想到這麼快就有機會再到這兒拜訪另一位精彩的老人家。
站在高師大宿舍的樓下時,第一個疑惑,或者說是震撼,那就是一個百歲人瑞怎麼會住在沒有電梯的公寓四樓呢!我和商周的其他同事循著這窄小的樓梯往上爬,或許是戶外高達三十幾度的高溫,讓才四十多歲的我氣喘吁吁。
按電鈴時因為怕丟臉,我刻意壓制不均衡的呼吸節奏,深怕被旁邊的夥伴發現我的囧態。當我看到門後趙爺爺的型貌時,任何人都無法相信他已經100歲了,穩健的步伐,鏗鏘有力的聲音,最重要的是清晰的邏輯與記憶。
「趙••••••趙•••爺爺•••好~~」一開口,我那體弱無力的樣子就無所遁形。
這是我這輩子第一次看著一位百歲人瑞下廚煮飯給我們吃,「別站在那兒,坐下!坐下!」趙爺爺邊俐落的煮飯邊招呼著我們。只是在客廳的我們沒人敢坐下,因為讓一個老人家煮飯給你吃,而他又不讓你幫忙的情況底下,就只能每個人都杵在那裡看著他而手足無措,當下那樣的畫面還蠻有趣的。
就連我連續拍了幾部關於老人議題的紀錄片「被遺忘的時光」和「青春啦啦隊」後,我都不能理解為何這樣青春並自在的氣息,在他身上是這麼的自然。在與他聊天時,年齡的符碼變得毫無意義,時間在他的人生故事及價值中是自由的流動,一百歲換來的不是年紀數字的意義,而是智慧及人生觀的高度。
啊!如沐春風原來是這樣的感覺喔!
短短的二個小時相處,我就必須離開這兒了,這段時間心裡滿懷期盼這本書的付梓,因為我知道在這本書裡有著無窮的生命密碼。
本文作者為金馬獎導演 楊力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