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首波登場的伊東豐雄之後,「建築家系列」第二位所要整理介紹的正是隈研吾。相較於其他知名的日本建築師,隈研吾成名的經歷確實有別於人。著眼的層次並不僅侷限於建築界的他,最初讓大家認識到「隈研吾」這個名字,並非其建築師身份所設計製造的建案作品,而是以評論家角色所出版的《10宅論》(1986年)與《再見,後現代主義》(1989年)等評論集。因此帶動起社會熱絡討論話題的隈研吾,開始積極接受專訪、撰寫專欄,建構起他在媒體上的評論管道。環顧當今日本建築界,能夠像昭和時代的建築大師丹下健三那樣,為建築與社會架構起溝通的橋樑,似乎也只有隈研吾能做到以一般人聽得懂的方式來居間溝通,在知名建築師當中,堪稱為罕見的異類。此外,他備受四十歲以上業界相關人士關注的這一點,在同業當中也是少見的現象。
然而,以評論者角色大出風頭的隈研吾,在建築師的本職道路上,一開始走得並不順遂。1991年,集自身方法論之大成所完成的「M2」,卻不巧遇到泡沫經濟崩潰等因素,而未能獲得業界高度的評價。同時他在東京的工作量也銳減,於是此後的10年,他便將重心轉移至地方型都市。
所幸,連番的挫折反而成為成長的滋養,他開始建立起自己新的設計手法。「與自然融為一體的造型」「為素材帶出新的一面」這些創新的做法,再度引起建築業界的關注。當然,之後他在日本國內與海外的活躍發展,至今已是大家有目共睹。
本誌將循著隈氏經歷的足跡,分為「從評論作出發、與地方都市正面對決、素材的再發現、特別對談、歷史的繼承與再生、再度前進都市&海外、隈流構思術&設計手法」等七大章,來介紹他的方法論、建築作品、生平事蹟、設計流程&事務所組織、競圖奮鬥史、以及與「妹島和世(建築師)、福岡伸(分子生物學者)、宮台真司(社會學者)」等的對談內容。
本書特色:
本書用全面而完整的角度來探討隈研吾這位建築大師,包含他的經歷、作品和思考,以及大量的全彩圖片。對於想認識和了解隈研吾的讀者來說,是相當完整的一本書。
作者簡介:
隈研吾簡介:
隈研吾 Kuma Kengo:日本建築大師,慣用竹子、木材、泥磚、石板、和紙等自然建材,建築風格散發日式和風與東方禪意,在業界被稱為「負建築」、「隈研吾流」。
1954年生於神奈川縣。1979年畢業自東京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班。1985-1986年擔任哥倫比亞大學建築.都市計畫學系客座研究員。1990年在東京青山成立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2001-2008年任教於慶應大學科技科學系。2009年開始擔任東京大學教授。
知名作品有「龜老山展望台」(1995)、「水╱玻璃」(1995,AIA獎)、「威尼斯雙年展日本館」(1995)、「森舞台╱宮城縣登米町傳統藝能傳承館」(1997,日本建築學會賞)、「石之美術館」(2001,國際石材建築大獎)、「馬頭町廣重美術館」(2001,Murano Prize)。近期作品有「長城下的公社╱竹屋」(2002,北京),「長崎縣立美術館」(2005,長崎)、「三多利美術館」(2007,東京)。目前於中國及歐洲仍有許多建案進行中。近十年更一手囊括JCD、日本AIJ獎、美國AIA、全球創新建築獎、芬蘭Spirit of Nature Wood Architecture、法國Energy Performance + Architecture Award等國際大獎。著作有:《十宅論》、《再見.後現代》、《建築的慾望之死》、《負建築》等。
譯者簡介:
林錚顗,台大歷史系畢業,東京大學東洋史學研究所碩士畢業。旅居西雅圖十餘年,為當地華文報紙《西華報》林錚顗,台大歷史系畢業,東京大學東洋史學研究所碩士畢業。旅居西雅圖十餘年,為當地華文報紙《西華報》和《華聲報》撰寫評論、專欄多年。譯有《住宅巡禮》、《住宅讀本》、《意中的建築》、《鏡像下的日本人》、《西洋住居史》、《華麗的雙輪主義》、《罪惡的代價》、《自然的建築》、《隱私不保的年代》、《茶水間的八卦效應》等。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隈研吾,「負建築」大師的奧秘
文/可樂
編輯隈研吾這位日本建築大師的相關書籍,這次已是第三本,博雅書屋從引介第一本大師的代表作《負建築》給台灣讀者,到探討建築與環境之間幸福關係的《自然的建築》,這次再出版了Nikkei Architecture編寫的《隈研吾》一書,則更完整介紹了大師的經歷和作品,可說是又從頭到尾更徹底的認識了隈研吾大師一次。
隈研吾的批判性和反思性,從這本書裡可以看得更清楚,這也正是他的特別之處,他成名的模式並非先以「建築師」的設計身份而知名,卻是以「文筆犀利」的作家身份而廣為大眾所熟知,像是早期的《十宅論》或《再見,後現代主義》等著作。特別是後來的《負建築》一書,以「負」這個一般認為的反面詞來形容建築,實在無法不讓人對他印象深刻,並讓人對他的思考感到好奇,於是「負建築」也幾乎成了他的代名詞。這本《隈研吾》的編排,也是先從他歷年的全部著作介紹著手,在瞭解了他個人對建築的思索歷程後,對他後來設計的建築作品,在理念上就更容易理解和進入了。
隈研吾自小立志要當建築師,這點也與伊東豐雄不同,因此他時刻不斷地思索著建築這箱形物的意義,並探討著人們對建築的慾望及其與自然環境間的關係,這也形成他獨有的與眾不同魅力。他早期的代表性作品「M2」,就是一棟從批判觀點出發的大膽設計,被看作是後現代色彩濃厚的作品。後來因為日本的泡沫經濟,他轉往與地方性都市合作,這段期間設計的兩件作品:「廣重美術館」和「石頭美術館」,則是他生涯轉折的關鍵之作。他以利用當地素材又改造素材特性的方式,例如把沉重又不透光的石頭削成薄薄的石板後堆疊,成為輕透的牆,完全顛覆一般對石頭的概念。自此,他確立了一種特殊的建造手法,也成就了隈研吾特有的建築風格,這兩件作品更分別拿下2001年的Murano Prize和2001年的國際石材建築大獎。
現在的隈研吾非常活躍和忙碌,持續在國際間參與眾多的競圖和規劃,一年之中幾乎有一半的時間在海外出差,在北京和巴黎都設有當地事務所,在16個國家都有規劃案。本書可先睹為快的看到尚在興建中的作品模型和示意圖,例如座落於杭州市國立藝術大學中國美術學院校區內的附屬美術館「中國美術學院博物館」,建於有著茶園的山上,利用傾斜做出使三角形重疊的形態;以及得到2008年10月國際競圖案的西班牙「格拉那達表演藝術中心」,作品呈現出巨大化的蜂巢結構設計,令人驚豔。
既設計又寫書,還要教學、演講、帶領事務所的員工、親臨工地等等,如此忙碌的大師,又是如何在眾多的工作中游刃有餘呢?書中還特別企劃了一篇「緊跟隈大師24小時」,以解開大師的時間管理奧秘。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隈研吾,「負建築」大師的奧秘
文/可樂
編輯隈研吾這位日本建築大師的相關書籍,這次已是第三本,博雅書屋從引介第一本大師的代表作《負建築》給台灣讀者,到探討建築與環境之間幸福關係的《自然的建築》,這次再出版了Nikkei Architecture編寫的《隈研吾》一書,則更完整介紹了大師的經歷和作品,可說是又從頭到尾更徹底的認識了隈研吾大師一次。
隈研吾的批判性和反思性,從這本書裡可以看得更清楚,這也正是他的特別之處,他成名的模式並非先以「建築師」的設計身份而知名,卻是以「文筆犀利」的作家身...
章節試閱
Chapter 01 從批評出發
「隈研吾」這個名字為人所知,是因為1980年代後期所出版的《十宅論》、《再見,後現代主義》等評論集。雖然到1980年代末期為止,完成了若干建築,但與其說是建築本身,不如說是所謂「新.樣樣皆可論」之批評性的創作手法,引起人們的注意。在1991年先以擅於文章者而普獲好評,並完成了可以說是集其自身方法論之大成的「M2」。
1970-80年代
INTERVIEW01「不明白自己方向,痛苦折騰的20多歲時期」
回顧那段親身體會「負建築」久居人下之日
從小學時代起便憧憬著建築師的工作,毫無迷惘地進入了大學建築系。腦中只有設計的事情。回想起來,雖然他是個書呆子學生,但對於同一世代的想法,卻採取批判的態度,所以特意選擇了非設計本行的構法計畫研究室。正如這樣的行動所象徵的,隈研吾先生不會搭上眼前的潮流,反而一面帶著批判與反骨精神,一面持續地挑戰。
──隈先生對於把建築師做為職業,一直懷著興趣,好像是在小學生的時候吧(參照240頁)。
主要的理由是,我家是一棟古老的木造住宅,和朋友的家極為不同。當時,位於橫濱市郊外的住宅地區,使用新建材之新的美式住家,正處於完工階段,然而只有我住的家,既古老又昏暗。這是個情結。因此,讓我思考所謂家是什麼,所謂建築又是什麼。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當我見到由丹下健三先生設計、作為東京奧運(1964年)會場的國立代代木競技場時,有多種不同的感受。
──進入大學的時候,您的志願也只集中於建築系吧。
雖然進入東京大學工學院,但是會有如果被分配到建築以外的科系,將不知所措的恐懼。對這樣的我來說,建築是一個特別的存在。萬一連建築都弄不好,應該也沒有什麼其他方向可供選擇了。
──當時,周遭有很多人想從事建築的工作嗎?
沒錯。東京奧運開幕在我小學時代,而大阪萬國博覽會(70年)在我讀中學的時候。不管奧運或萬博,建築都是主要角色。是丹下先生或是黑川紀章先生華麗地登上電視的時代,讓我有建築師開創時代的印象。
同時,從我高中時代起,人們開始呼籲環境問題。約從進入1970年代開始,普遍認為只有工業主義是行不通的。這意謂著,已經到了重大變局的時間點上,而時代即將改變的覺悟,異常強大。儘管也有人說:「大阪萬博,是個意氣風發的時代吧」,實際上全然不是那樣的氛圍。當時,水俁病或者各式各樣的社會問題,都已顯現出來,反而讓人覺得,大阪萬博似乎是反省時代的開始。因為高中生對於這樣的問題特別敏感,所以強烈地意識到,不同的時代即將來臨。
──以建築為志願的學生很多,進入東京大學建築系,不會很難嗎?
在我們大學時代,建築系的難度很高,聽說那是個進入建築界最困難的時期。和我同年的學生,有東京首都大學的小林克弘教授、名古屋大學的片木篤教授、明治大學的小林正美教授,在研究所同年的是京都大學準教授竹山聖。第一學年下學期,東京理科大學的宇野求也在籍。
──在大學時,上課很用功嗎?
正是所謂的設計書呆子,腦中所想的只有設計而已。
──為何選擇以構法計畫為專業的內田祥哉研究室呢?
有志於設計,卻進入內田研究室,可以說是有點奇怪的課程。雖然我滿腦子只有設計這回事,但同時也不想成為設計傻子。對於和我同一世代專心於設計的人,他們那種彷彿只要是美麗的,什麼都可以之類的看法,無法讓我產生共鳴,甚至還冷面以對,給予嚴厲的批判。由於性情有點乖僻而選擇內田研究室。我知道自己所尊敬的原廣司先生來自內田研究室,心想:「內田研究室第一眼看起來好像沒什麼,其實或許有很大的可能性也說不定。」
──在內田研究室時,以什麼樣的題目做為畢業研究?
可動式隔間之研究。雖然對內田研究室而言,是個普通的題目,但對於有志於設計的學生來說,卻是一個極為異端又乖僻的題目。另一方面,畢業設計的題目是「靜坐之屋」,這又是和可動式隔間毫無關係、為靜坐而設計的家。
我上的高中是天主教學校,有過四天三夜閉門不出在修道院裡靜坐的體驗。也就是體驗不與人交談,有如坐禪一般的東西。我注意到,那時候的心靈體驗,似乎對我產生了重大的改變,因而思考將它化為建築。在某個意義上,靜坐之屋與可動式隔間,是兩個極端。
──這樣的情緒轉換,對於後來的隈先生而言,據說發揮了加分作用。
在我彷彿還不知道該走哪條路才好的時候,乾脆採取支離破碎的行動試試看。於是就嘗試了兩個正好相反的東西。我想向每個學生說的是,找到自己的道路並不容易。一時還無法決定自己的道路,雖然受盡百般折磨,但這是學生的必經之路,相反地,年紀輕輕便決定了自己的道路,其實並不怎麼好。即使在今天回顧過往,這樣的行動都是為了自己。
──在東京大學的畢業研究成果如何?
我自己相當喜歡唷。儘管沒有獲頒最優秀作品的辰野賞,在審查時,似乎引起了種種討論。雖然和在大成建設上班的好友共同合作,但因為是兩人做的,好像得到不夠周密之類的評價。對我自己來說的話,未能得到辰野賞一事,結果反而是不錯的。
──聽說讀研究所時,曾在原廣司先生的研究室裡學習過的樣子。
原本打算,如果考上研究所,就進入原先生的研究室。我從大學三年級開始在槙文彥的事務所打工,受到在槙事務所的大野秀敏先生(現為東京大學教授)等人的疼愛。一提起:「我想進原研究室。」每個人都支持我。「原先生雖然只設計小型住宅,但那是冰山一角。看不到的部分,其實非常巨大。」因此,心想:「就這麼辦!」
當時的原研究室,每若干年一次,舉行集落調查。只有在集落調查的時候,才清醒過來,否則如果從外部看來,實在不知道在做些什麼,可以說是個不良研究室。記憶中,畢業生也盡是些有個性的人。像蘆原義信研究室與香山壽夫研究室這種屬於設計體系的研究室,它的畢業生一半以上都就職於大規模設計事務所和有名的工作室。相對地,原研究室淨是一些只去巴西的、相當奇怪的人。當以小嶋一浩(CAt合夥人、東京理科大學教授)等優秀校友開始出現後,出自非設計體系的原研究室的人,也能成為建築師這種形象才固定下來,不過在那時,研究室給人的印象是,聚集了一些來歷不明的不良之人。在連身為建築師的山本里顯學長(山本里顯設計工廠代表)都還未為人知以前,在我們學長當中沒有一位是建築師。
──像原廣司這樣的研究室,究竟什麼地方讓你覺得有魅力?
我稱之為文化人類學的好奇心,對於非西洋的其他世界,例如非洲或巴西,有著極大的憧憬。我的豪賭是,藉著集落調查可以去這些國家,所以選擇了原研究室。正確的說法應該是,與其說是想學習什麼,不如說只是喜歡而已吧。
不過,即使進入原研究室,卻也分為可以去做集落調查與不可以去的年份。我們的年代,頗為幸運,正好是五次連續集落調查的最後一次,結果可以去非洲,所有事情也都交給我們安排、準備。原先生還為了非打霍亂與黃熱病的預防針不可,而相當緊張。一般認為,那是個治安不好,相當危險的地方。
──集落調查,結果相當辛苦嗎?
在到達該地之前,從文化人類學者開始先問起,還請教了許許多多的人,而答案好像都是說,那是個相當危險的地方。然而到那裡一看,不但季節剛好,治安也相當平靜,真是一趟舒適又有趣的旅程。
去了調查之後,覺得自己改變了很多。我具備了在無論在多糟糕的地方都能生活的自信,同時我認為,不管和任何人一起都能做出什麼事來。我一向都在都會裡成長,處於一個沒有細菌的環境中。打從準備工作開始,我就有個心願:即使前往細菌特別多的地方,我也可以在那裡生活。這個心願也達成了。而且增加了即使被派往任何場所也能勝任的自信。
拜此之賜,今天,我擁有著不管和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客戶,都能順利一起共事,一種相當沒來由的自信(笑),應該是在非洲時養成的吧。
──碩士論文的題目是什麼?
最後的論文題目是〈住居集合與植物群落〉。想寫的是,有關植物而與建築無關的論文。我想這是個時代先驅的題目。在原先生的指示下,前去橫濱國立大學教授宮脇昭先生的研究室,一面請益,一面和東大農學部的學生一起調查做為日本守護神的森林。雖然勉勉強強完成論文,但當時對於它真的能成為論文與否,感到相當不安。雖然現在擔任大學教授,但如果當時立場相反的話,我會是個想說「喂!這是什麼?」的學生
──有關就職的地方,您選擇了日本設計吧。
在研究所撰寫碩士論文的時期,安藤忠雄先生亮麗地登場了。由於設計「住吉的長屋」,聲名大噪。我的同學每個人都對安藤先生嚮往不已。那是一棟無外飾的三合土小住家,像游擊隊一般地抵抗這個社會。雖然我也認為安藤先生的住宅非常棒,但因為每個同學都朝著那個方向,所以我抱著疑問:這樣的生活方式也適合我嗎?
再次出現乖僻的想法,說:「好,我就在社會裡磨練!」後來受到日本設計的照顧。儘管在非洲時產生了自信,但自己到底應該走那個方向,卻仍然毫無概念。只憑一股反骨精神,不分青紅皂白又不了解其意義之下,反抗起主流來了。
我常想,為了強化建築,對於人人所傾向的主要潮流,保持反骨精神,是非常必要的。跟隨目前的流行而走,雖然簡單,可是想走和流行不同的方向,不但要有勇氣,而且還要有自暴自棄的心情。我覺得自己只憑著自暴自棄心情,就一直做到今天。
──在日本設計時,學到些什麼呢?
在日本設計的三年時間裡,承辦了不少事情。那是受到前輩疼愛,非常充實的一段日子。所經手的,從大規劃案到小的都有,從競圖到監工,不一而足。
雖然體驗了所謂大機構的作法,就是如此這般,但在我心中一直抱持的疑問是:「只憑這樣的作法來從事建築就可以了嗎?」儘管在這裡拼命學習,但我強烈意識到,想要活用這些,必須到別的地方去。人們很容易單方面地深陷於目前的設計中,因此若要客觀地來審視它,則必須有另一個自我。
我覺得監督管理部門之類的組織,非常有趣。雖然過去對於這樣的單位不是很了解,不過它們看起來非常棒。那是與物實際接觸,而非觀念性的。我認為設計的世界極為觀念性的,感覺非常討厭。就是因為有這種想法,我選擇了日本設計,而非工作室系統的事務所。
在日本設計的監督管理部門裡,存在著差異懸殊、非觀念性的、就事論事的人。不但就事論事,而且還有最後的責任由我來扛之類的態度,也讓我感到「這個大叔,太棒了!」此外,與工匠的對話,也是有來有往。絕不會仗勢欺人。這樣建立人際關係的方法,特別值得參考。在日本設計時,能與監督管理部門的人相遇,對我而言,是非常幸運的體驗。
──之後,在戶田建設的設計部門裡,開始受制於施工費用,對於身為與施工團隊一體的設計師來說,確實是個嚴苛的環境,不過卻獲得了實務經驗吧。
進入戶田建設一看,才了解在大規模的設計事務所時,某種意義上被嬌生慣養。在戶田,我見不到設計者被奉承的畫面,其次,致力於設計的人之態度等,都令人銘感五內。心想:「這些人工作的模樣真棒!」真的就是在極限之處決定輸贏。
當發包者和類似槙文彥先生那種工作室系統的事務所打交道之時,使用「槙先生」這樣的稱呼,相對於此,在日本設計時,卻像是和大企業的菁英上班族接觸的感覺。一旦進入大建築公司的設計部門,地位更是不一樣。在年輕時,能夠大致親身體驗不同地位之設計者的立場,極為重要。從這裡學到的是,畢竟自以為是是行不通的。不論在什麼樣的地位,若不能設身處地,就不會受到信賴。只要不受信賴,就絕對無法完成有趣的建築。
──若要打造擁有自我風格的建築,據說受到發包者信賴乃是終南捷徑。
有關受到發包人的信賴一事,其實和畢業於好學校或是否為菁英,並無關係。我們已了解到,能站在對方立場的設計者,便可獲得信賴。若想顯示自己的風格,不取得信賴,是行不通的。我的「負建築」概念,亦即一面觀察周圍的環境,一面藉有利條件順勢反擊,進而顯出自我風格的想法,戶田建設時代得到的經驗對我影響很大。
──離開戶田建設,創立設計事務所之前,為什麼以客座研究員的身分,在美國的哥倫比亞大學留學呢?
研究所時代,曾有過文化人類學方面的體驗,並且日本的社會也看了很多。然而還未經驗過的,正是美國社會。美國社會在20世紀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一直有個想法,希望能去體驗一下。很幸運地,有個機會降臨,讓我以客座研究員的身分,前往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留學。
──在哥倫比亞大學時,做了什麼樣的研究?
美國大學的客座研究員相當自由,有人告訴我說:「做自己喜歡的研究就好!」我寫了《十宅論》(19頁)和《再見,後現代主義》(20頁)兩本書。前者在留學中完成,後者係對談集,在留學時完成所有的對談。製作對談集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盡可能和美國的建築師見面,聽聽他們第一手的談話。有些人我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當我說「將出版對談集」時,才擠出時間給我。
ACC(亞洲文化協會)給我獎學金,由於它與洛克斐勒財團有關係,所以透過該財團的介紹,才能夠和菲利普.強生、西撒培利等著名建築師見面。
現在回想起來,真是初生之犢不畏虎啊!彷彿長了毛的學生似的年輕人,一手拿著錄音機便登門造訪,當著面就說:「您的建築,這裡沒有問題嗎?」現在想想,自覺「還真敢講」呀(笑)!
──對談後留下什麼樣的回憶呢?
和西撒培利談話時,錄音機竟然停止運作。為了弄清楚為何停擺,我們一起換電池,一起操作,他還努力地幫我想解決之道。雖然那麼有名,卻完全沒有擺出自以為了不起的樣子。這麼和氣的人,實在令我感動。當時我覺察到,他身為建築師,那種「不擺架子」的態度,讓人非常感動。
因此,當年輕人想來訪問我的時候,即使是晚上,我也會撥出時間,盡量和他們見面。我想報恩,因為在我年輕的時候,使用了許多著名建築師寶貴時間的緣故。
──留學時期,日本的景氣開始好轉了吧。
在美國一年期間,日本景氣開始回復,我同班同學每個人都開始了設計工作。只有我在美國悠哉悠哉的,有時心裡也不免覺得,這樣好嗎?只有1年,我便返回了日本。86年回國,很快地推出第一件設計作品「伊豆之風呂小屋」(77年、14頁)。高中時代的美術老師總是這麼說:「最初作品意外地能夠描繪出好東西來喔!」雖然設計進行中時,不太有這種感覺,後來重新想想,原來他所說的是真的。即使現在,我仍覺得這件作品是自己的原點。
──在完成當時,被當作後現代主義的設計而受到注目、座落於東京.砧的「M2」(91年,38頁),有關它的設計,是在什麼樣的原委下被發包的呢?
從美國回國不久之後的86年,出版了《十宅論》。博報堂的人讀了這本書後,向我探詢說:「很有趣,讓我一起工作吧。」這個人現在仍然是朋友,我認為他是個很有勇氣的人,因為沒有見過實際的作品,只讀了書,就想把工作給我做了。後來,我參加了馬自達旗下子公司的公司大樓M2之競圖,結果就獲選了。
──有關在M2的正中央樹起一根愛奧尼亞式巨柱的設計,您以何種心情來面對它?
這棟建築物,在某種意義上,是以反骨精神來設計的。建築設計的潮流,有安藤忠雄先生先生的清水混凝土,另有伊東豐雄先生等人使用沖孔金屬的輕建築,整個設計傾向正朝著它們發展。另一方面,日建設計和日本設計做的是一般性的建築,而我的想法是,「我不屬於任何一個,我就是我」。
我自己想建造的,不是觀念性的東西,而是現實主義的建築。所謂現實,也就是說,因為想把東京的混沌變成建築物,而設計出了M2。連我本人也自認很有勇氣,因為才開業數年就設計出那樣大膽的東西。我也覺得,若非受制於混凝土,還要設計出更現實的東西。
──後來,泡沫經濟崩壞,一下子狀況全變了吧。
91年M2完成後,工作突然中斷。在東京無工可做的空白時代,持續了10年。泡沫經濟崩壞,而建築界對於M2的評價也不怎麼樣。對我來說,雖然有兩大失意之處,但是在那時拯救我的卻是,高知縣的「檮原町地域交流設施」(56頁)及愛媛縣的「龜老山展望台」(62頁,皆完成於94年)等兩個地方性的小工程。
檮原有一棟叫做檮原座的木造戲劇小屋,有傳言說,這棟小屋將被拆毀,因此高知的朋友請求我,說:「這是一棟很好的建築,希望你能說服町長,不要毀壞它。」於是我趕赴現地。在那個時候和町長成了朋友,並獲得的工作。至於龜老山,因為西瀨戶高速公路剛剛通過這裡,町長委託我,希望以做為振興本町的設施來進行設計。雖然町長想在山上建造紀念碑式建築,但是我卻提出完全相反的提案,亦即將建築物隱藏的「看不到的建築」。
在檮原,我與和紙及竹工藝品的師傅合作,第一次實際體會實作感受。至於龜老山,讓我邂逅了原本自己就深感興趣且與自然環境面對的工作。對我來說,這些工作成為我往後活動的基礎。
Chapter 01 從批評出發
「隈研吾」這個名字為人所知,是因為1980年代後期所出版的《十宅論》、《再見,後現代主義》等評論集。雖然到1980年代末期為止,完成了若干建築,但與其說是建築本身,不如說是所謂「新.樣樣皆可論」之批評性的創作手法,引起人們的注意。在1991年先以擅於文章者而普獲好評,並完成了可以說是集其自身方法論之大成的「M2」。
1970-80年代
INTERVIEW01「不明白自己方向,痛苦折騰的20多歲時期」
回顧那段親身體會「負建築」久居人下之日
從小學時代起便憧憬著建築師的工作,毫無迷惘地進入了大學建築系。腦...
推薦序
隈研吾如何成為隈研吾?
阮慶岳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系主任
隈研吾,作為當紅日本1950世代(譬如妹島和世等)的代表建築師之一,不僅完全沒有問題,甚至因為其生涯演變的多端,以及同時具有著名書寫者身份,允文允武內外兼修,而越發受到各方矚目。
著作已然等身的隈研吾,早期以犀利的分析及批判力著稱,例如最早的著作《十宅論》(1986年),依建築方法將住宅分類,並一一加以解說,其中譏嘲與攻擊的意味極重。在本書中這樣寫著:「設計住宅的建築師其自我期待的角色,是做為舶來文化的窗口,這『和百貨店的外國商人並無不同』。」被點名批判的包括當時聲勢正盛的石山修武、伊東豐雄等,旗幟高張與對立檢視的姿態鮮明,而且隈研吾完全無視世代尊卑的直接開火,能量與威力皆驚人。
攻擊各樣的當代建築現象之外,隈研吾也不忘以縱深來梳理大時代脈絡。在《建築慾望的末期》(1994年)書裡,他提出「慾望」使建築得以成立,但這個慾望正在衰敗並走向末期,然後悲觀作結語:「如果今後在世上,仍然繼續建造出所謂建築之類的東西,這應該只是從對建築辛苦的自我否定中,勉強擠出來的東西吧!」
其中〈『住宅私有本位制』資本主義的崩壞〉一文,強烈抨擊因人們對於想擁有自有住宅的慾望,以及20世紀資本主義的興起,共同形成美國支配世界的動力,並由此產生建築式樣的繁複變化。然而,在泡沫經濟出現的時候,人們的慾望追不上高漲的住宅價格:「當察覺時,所殘留的,只是高騰不墜的地價、大幅的減價,或者附加價值這種不值錢的名稱」,因而導致整個社會的慾望瓦解與待解殘局。
甚至說「所有古典的、正當的、認真的建築師,伴隨其個性的風格,一瞬間同時被消費掉了。大眾就是那樣易於厭煩,而且是沒有底線存在。」直接點出在商品化的建築世界裡,作為建築師的無力感。雖說是相當悲觀的說法,但也顯現隈研吾綜觀時代的批判與透析能力。
隈研吾自稱是日本戰後第四代建築師,相對於前輩「磯崎先生和黑川先生以建築作為工業化社會的領導者,而受到社會尊敬。……相反地,我們在學生時代,最初因『石油危機』而墜落,等事務所設立後,馬上因『泡沫經濟崩壞』而墜落,從90年代開始,又因『箱型物批判』而墜落。在那墜落的時期,寫下了《十宅論》……等建築對社會讓步的書籍,我思考著有關讓步的方法,而且不得不思考。」
這樣的「讓步的方法」,就是與現實對話方式的試圖再建立,因為慾望飽溢與頂天英雄的時代不再,所以必須更加認真看待真實的現實。隈研吾甚至認為:「在這25年之間,社會與建築的關係,翻轉了過來。這個關係,從所謂『社會之輝煌領導者』的建築,往『社會之敵』的建築演變而去。」也就是,他已接受建築逐漸成為「惡之創造者」這樣的事實了。
於是,隈研吾延伸這樣「讓步」的思考,在2004年推出了《負建築》一書,對於阪神大地震、奧姆真理教事件、911恐怖攻擊事件,如何震撼了建築的存在本身,有著深刻的省思。也更具體把悲觀與負面的批判,藉由思想價值的轉移,積極地建立起正向意義,而這樣正∕負間的轉變,接續在論述與建築設計上皆有展現,是隈研吾近期廣受矚目的原因。
相對於評論的順遂發展,隈研吾的設計生涯起步就要慢些。1991年完成了集自身方法論大成的「M2」(原本為汽車公司的商業大樓,但在10餘年後被轉為「殯儀館」),不巧與泡沫經濟重疊,也因其後現代風格的色彩,以致於建築界並沒有給予高度的評價,讓他深感頓挫,但也因而「此後近10年裡,活動地點轉往了地方性的都市。不過,隈氏將這個挫折當作養分,確立了新的設計手法。」
這樣的「新的設計手法」,可以拿2000年落成、已經被視為隈研吾代表作的「馬頭町廣重美術館」為例。這座建築物完全取用當地的杉木為材料,風格極其細緻也優美,展現一種「反霸氣」、卻又大器的柔弱美學可能,令人耳目一新。
隈研吾這樣說明這件作品:「總之,除最終形態以外的部分,我想透過建築提出的建議是,選擇一種素材,它既可以重新提升當地的某部分產業,又可改善從事素材工作者的生活。這種事情其實是很重要的。由於和地方人士有了接觸點,所以不但可以從中學習,同時還了解到,透過建築使日本殘存的、有趣的素材及產業獲得重生,是有可能的。」
這件作品也具體回答隈研吾長期在思考上的困惑,也就是在面對東方∕西方、自然∕人造、古典∕現代、建設∕破壞間的矛盾時,究竟應當如何應對。這樣二元主體的對立,本來也是此刻時代的大問題,隈研吾的回答,可以用他思考舊建築如何再處理時,提出以「灰色地帶」來回答物質的強弱性格,直接破解外在意識型態的對立禁錮。
隈研吾說:「至於還用不到和歷史學者商量的程度,可是拆毀了又覺得可惜、處於灰色地帶的東西,便和房屋所有者商量。就從事設計的人來說,對於在那種灰色地帶裡的東西,感覺分外有魅力。因為,不論那一邊都是將毀壞的。由於有可能因作法不同而引起大改變,所以下手去做,會很有趣。」
又接續說:「不想被誤解的是,不是因為是舊物質所以使用它,或者因為是舊物質,所以比較好這回事,而是因為考慮到物質的強弱。針對新而強的物質,該加上多少的柔弱度呢?或者該間隔多少張貼上去呢?如果貼得滿滿地,就顯得太強烈,若稍微隔出空隙再行張貼,就會變得柔和。」
隈研吾以批判力強勁與靈活著稱,這也反映了他多樣難辨的身影,尤其近期更因生涯的蓬發狀態,必有分身乏術的挑戰,讓人不免擔心「負」的核心理念,是否會因之紛擾分歧。但是基本上,隈研吾是個一直能以不斷「開∕合」作自我挑戰的人,成敗功過經常也皆在此,而且,他近期提出以「顆粒」、不以機能與造型來看待建築的態度,依舊讓人寄予想像。
關於「顆粒」的想法,他是這樣說:「……所謂安穩,結果是一個能讓顆粒自由產生相互關係的結構。在日本,把那種生物性的粒子狀態稱為安穩,可以說是從事物的細節來保證其互補性。傳統的日本思考方法,不是非常生物性的嗎?」隈研吾特別強調細部的重要,以及其對於整體的有機關連,某個程度也是在做著「由內而外」、「由小而大」的一種建築宣示。
那麼,隈研吾究竟是如何成為隈研吾的呢?他自己曾這樣回答:「剛好在2000年左右吧!是在設計廣重美術館和石頭美術館時。面對這樣的建造方法,我確信自己能很愉快地完成工作」。
簡單地說,在文武兼修近二十年後,因為找到了廣重美術館的「建造方法」,隈研吾終於成為隈研吾了。
隈研吾如何成為隈研吾?
阮慶岳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系主任
隈研吾,作為當紅日本1950世代(譬如妹島和世等)的代表建築師之一,不僅完全沒有問題,甚至因為其生涯演變的多端,以及同時具有著名書寫者身份,允文允武內外兼修,而越發受到各方矚目。
著作已然等身的隈研吾,早期以犀利的分析及批判力著稱,例如最早的著作《十宅論》(1986年),依建築方法將住宅分類,並一一加以解說,其中譏嘲與攻擊的意味極重。在本書中這樣寫著:「設計住宅的建築師其自我期待的角色,是做為舶來文化的窗口,這『和百貨店的外國商人並無不同』...
目錄
CHAPTER1 從批評出發
INTERVIEW 01「不明自己的方向,痛苦折騰的二十來歲的年代」
READING 01 隈研吾全部著作編年史
READING 02 三十代.隈研吾的戰略〔1988年〕
PROJECT 01 M2〔1991年〕
INTERVIEW 02「在挑戰性的設計背景中,也有對整飭氣氛的反抗」〔1992年〕
CHAPTER2?與地方性都市面對面
PROJECT 02 梼原町地區交流設施(雲上飯店)〔1994年〕
PROJECT 03 龜老山展望台〔1994年〕
PROJECT 04 森舞台(登米町傳統技藝傳承館)〔1996年〕
PROJECT 05 北上川.運河交流館 水之洞窟〔1999年〕
PROJECT 06 寶積寺車站 直藏廣場〔2008年〕
PROJECT 07 下關市川棚溫泉交流中心(川棚森林)〔2010年〕
CHAPTER 3?素材的再發現
PROJECT 08 水╱玻璃〔1995年〕
PROJECT 09 川/濾光板(乙字亭)〔1997年〕
PROJECT 10 那珂川町馬頭広重美術館〔2000年〕
PROJECT 11 石頭美術館〔2000年〕
INTERVIEW 03「藉著選擇一種素材,也可以使在地產業重生」〔2001年〕
PROJECT 12 塑膠屋〔2002年〕
對話 〔特別對談〕想聽聽這個人
來賓01 妹島和世〔建築師〕「船到橋頭自然直──突然改變態度,海外變得很重要」
來賓02 福岡伸一〔分子生物學者〕「不論建築或生物因『流動』而活著」
來賓03 宮台真司〔社會學者〕「在今後的都市裡,必要的是『遲鈍』與『不吻合』」
CHAPTER 4 歷史的繼承與再生
PROJECT 13 陽之樂屋〔2000年〕
PROJECT 14 村井正誠紀念美術館〔2004年〕
INTERVIEW 04「對於新而強的物質,如何附加上『柔弱』呢?」〔2005年〕
PROJECT 15 銀山溫泉 藤屋〔2006年〕
PROJECT 16 根津美術館〔2009年〕
CHAPTER 5?再次向都市,向海外
PROJECT 17 ONE表參道〔2003年〕
PROJECT 18escorter 青山(NTT青山大樓修改)〔2004年〕
PROJECT 19 戶畑C街區整備事業〔2007年〕
PROJECT 20 朝日放送(螢町A街區)〔2008年〕
READING 03 隈事務所的海外PROJECT
CHAPTER 6 隈式發想術.設計手法
READING 04 到建築師隈研吾形成為止
READING 05 我最好的細部設計
INTERVIEW 05 「建築逐漸變成為了感知環境的接觸點」──與山梨知彥氏、貝島桃代氏三人對談
READING 06 解剖隈事務所2008
READING 07 在蒂芬妮銀座大樓所見的照明技藝
READING 08 隈事務所的競圖奮戰記
READING 09 緊跟一天探討時間管理的奧秘
〔卷末〕
隈研吾年譜
STAFF LIST
後記(隈研吾)
執筆者╱報導刊載號
CHAPTER1 從批評出發
INTERVIEW 01「不明自己的方向,痛苦折騰的二十來歲的年代」
READING 01 隈研吾全部著作編年史
READING 02 三十代.隈研吾的戰略〔1988年〕
PROJECT 01 M2〔1991年〕
INTERVIEW 02「在挑戰性的設計背景中,也有對整飭氣氛的反抗」〔1992年〕
CHAPTER2?與地方性都市面對面
PROJECT 02 梼原町地區交流設施(雲上飯店)〔1994年〕
PROJECT 03 龜老山展望台〔1994年〕
PROJECT 04 森舞台(登米町傳統技藝傳承館)〔1996年〕
PROJECT 05 北上川.運河交流館 水之洞窟〔1999年〕
PROJECT 06 寶積寺車站 直藏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