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夢是一種感情的產物。」
亞里斯多德:「夢是一種持續到睡眠狀態中的思想。」
榮格:「其實,夢是一個詩人,他用生動的語言,向我們講述著關於心靈的真實故事。」
「人格面具」:適應社會之必需
榮格透過對意識與潛意識的分析,不止一次的指出:人類的言行,在很大程度上,僅僅是一種「裝飾作用」——一種現象與本質相互悖謬的「人格面具」——它隱去人類的真實企圖。榮格認為,人格面具(Persona)表現的不是其人格的原本面目,這個原型有似於演員所帶的面具,意在於公共場所顯示對自己有利的形象。換言之,它是個體用其認為所應該採用的方式以對抗世界的體系。這個面具的危險性在於:個體和自己的人格面具,經常合二為一。它的好處似乎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它可以讓個體的生活更自由。有很多人過著雙重生活,其中一重由人格面具主導,另一重則滿足其他方面的心理需求。
人類是文化的動物,被深深的捲入一切形式的文化形態的規約中。我們可以說,個體就是他的存在本身所表現出來的文化符號。因此,一種文化是什麼樣子,必然可以把個體培養成什麼樣子。根據榮格的理論,個體必須適應不同的社會環境與文化環境,並且在不同的社會環境與文化環境中,扮演不同的社會角色。人格面具就是個體在各種情況下角色面具的總和,是個體適應社會環境與文化環境的機能表現,其目的是得到社會的承認。人格面具是個體和社會關於一個人應該以什麼面目出現的折衷產物,是個體潛意識中對自我的描繪。
人格面具是公佈於眾的自我,它是由於人類必須在社會中扮演各種角色而發展的。「人格面具是一種偽裝,換一種說法,人格面具可以說是一種二維的存在。」簡單的說,人格面具是個體與環境接觸的時候的假象。每個人都必須生活在社會群體中,而且每個人都有一些不願意讓別人知道的不良品格。所以,我們就要戴上面具,把真正的自我隱藏起來。
人格面具是個體與環境相互協調的部份,它的作用是讓個體與其所處的社會之間達成一種諒解。如果這種能力表現得遲緩與呆滯,個體就不能協調自己與別人的人際關係。個體在明顯的或是潛在的各種傷害的威脅下,為了獲得生存與滿足的需求,就不得不違心的扮演各種角色。
榮格選擇人格面具作為自己的心理學理論,還因為它與社會中的角色扮演有關。人格面具保證一個人可以扮演某一種性格,但是這種性格不一定就是他自己的性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墨索里尼以其嚴酷和殘忍的性格,讓人不寒而慄。有一次,墨索里尼的屬下不小心闖入墨索里尼的房間,卻看見墨索里尼趴在地上,讓自己的孫女當馬騎。其實,每個人的性格都不是簡單的構造,都有一種隨著環境的轉換而變化角色的能力。
榮格發現人格面具的兩個來源:符合社會條件的社會性角色,一方面受到社會的期待與要求的引導,另一方面也受到個人的目標與抱負的影響。
為了讓社會可以影響個人的態度與行為,個人就必須歸屬於社會。個人必須被激勵去接受社會所提供的人格面具的特質與角色,否則他們就會被排除。這樣一來,就完全沒有認同可言。個人與社會之間的某一種協議必須產生,以便讓人格面具可以成形。否則,個人就會過著孤立的生活。
人格面具對於人類的生存而言,是絕對有需要的。它可以幫助我們實現個人的目的,也是社會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基礎。試想:有一個年輕的上班族,他為了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就必須瞭解公司對他有什麼期望,他應該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如果他的手腕高明,他就可以穩操勝券。當然,他應該任勞任怨、認真負責、積極可靠。但是,這些品格只是他的人格面具的一部份。如果他無法扮演公司要他扮演的角色,他就不可能獲得升遷,甚至還有可能被解雇。
本書特色
■ 哲學大師吳光遠2010年最新系列作品——《現代人越來越不會作夢——閱讀榮格》!
繼《尼采,對自己的讀者是很挑剔的》、《魔鬼教科書——關於馬基維利》、《性與夢的世界——關於佛洛伊德》、《蒙田,一個法國紙幣上的人》、《你懂什麼是愛嗎?——閱讀佛洛姆》受到讀者廣大的迴響,哲學大師吳光遠於2010年5月再推出《現代人越來越不會作夢——閱讀榮格》,嘗試以深入淺出的筆調,探索榮格的「集體潛意識」理論,並且對其加以闡述與說明,讓讀者在閱讀本書的時候,可以充份的瞭解「榮格心理學派」的奧妙之處。
■ 榮格——二十世紀唯一與佛洛伊德並駕齊驅的解夢大師!
佛洛伊德告訴榮格:「如果我是摩西,你就是約書亞,將要擁有精神醫學的許諾之地。對此,我只能從遠處眺望。」
榮格是二十世紀少數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思想家,其影響所及,已經超出他的研究範圍,進入藝術、科學、宗教等領域。榮格的心理學,不僅關注人類的命運,試圖治療時代的弊端和人類心靈的痛苦,而且透過對人類創造性心理奧秘的揭示,確立人類生存的信心。同時,以其對超越種族和文化的人類共同心理結構的發現,展示世界大同的前景。我們可以說,榮格是一個偉大的時代醫生,畢生致力於啟示現代靈魂的自我拯救。
■ 榮格的學說,是介於科學與神秘之間的心理學;榮格,也是介於科學與神秘之間的心理學大師。
榮格獨樹一幟的心理學理論,贏得當時乃至今日世人的認同和讚譽,進而成為與佛洛伊德比肩而立的心理學大師。榮格的分析心理學中的集體潛意識理論,可以解釋其他心理學流派無法解釋的現象,例如:宗教、神話、象徵、超感官知覺。榮格把眾多的人類活動都包含在這個理論中,在歷史、宗教、文學、人類學、臨床心理學等領域,產生無比深遠的影響。所有的一切,在榮格的自傳《回憶.夢.反思》中,與他最後的理論主題——集體潛意識及原型——相互交織在一起,為我們勾勒出榮格與其理論相互印證的一生,他也因此成為榮格學派的「神話」。
本書無意勾畫出一條完整的榮格心理學的建構之路,而是著重在對榮格心理學的理論的重新解讀的基礎上,以生動的方式,與大師一起揭示我們的心靈奧秘,進而瞭解自己、瞭解別人,在複雜的社會中,面對生存的挑戰。
作者簡介
吳光遠
哲學博士,任教於大學哲學系,對於國內外的文學、史學,有相當的研究,曾經發表許多文章,主要著作有《尼采,對自己的讀者是很挑剔的》、《魔鬼教科書——馬基維利》、《性與夢的世界——關於佛洛伊德》、《蒙田,一個法國紙幣上的人》、《你懂什麼是愛嗎?——閱讀佛洛姆》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