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九四九,沉重的年代
對於文化界來說,民國是一個精彩的時代,自由的風氣,民主的思想讓各種藝術的花朵在這古老的國度中不斷綻放。
對於科學界來說,民國是一個嚴謹的時代,不問世事,埋頭做學問讓各種學術的成就即便遭遇戰爭也屢有建樹。
對於思想界來說,民國更是一個開放的年代,傳統儒家主義、西方自由主義、三民主義、共產主義,都可以自由選擇,不為強權服務,不被金錢褻瀆,有的只是在哲學的海洋中輕鬆徜徉的逍遙自在!
那些曾經遠渡重洋,前往西方國家接受先進思想,又返回自己深愛的祖國的年輕人,他們以知識和能力來啟蒙他們所熱愛的祖國。他們為這個國家帶來了新的氣象與追求,資本主義的萌芽,呼喚自由與平等的聲音。那些理念,在一個混亂又喑啞的年代忽然迸發,如同晴空霹靂,如同黑暗裡的一束光,照亮了前方的路。他們對這個國家,灌注了深沉的愛。他們希望用科學,來讓更多的人過上富足的生活;他們希望用文學,來讓更多的人擁有一顆清明的心。在那個百家爭鳴的時代,湧現出了許多璀璨到不可方物的文化大師。在後來的日子裡,他們不斷成長著,經歷了戰爭與政治的磨礪,成為文化界的巨人。
但美好之所以被稱為美好,就是因為其曇花一現的短暫。
當內戰的花朵在這片土地綻放時,民國這首悠揚的曲子終於到了散場的時候。
曲雖終,但人要怎麼散?
是北上迎接共產黨,還是隨著國民黨南渡?身為文化界的知名人物,大家是無法脫離與政治之間的關係的。不論他們是橫跨學界與政界的風流人物,亦或是一心只想要研究學術,不問政治的清高之士,都必須做出選擇。
科學、自由、平等,是大家們都在奮力追逐的精神。可到底是跟隨哪一方,才能夠真的實現?
分歧總是存在。他們中的有些人,選擇了北上;因為他們不願離開自己深愛的故土,或者為共產黨的新氣象所折服。而他們中的另一些人,則選擇了南渡。因為他們或者身為國民黨的高官,或與國民黨有著很深的淵源,或是對共產黨早有成見,或是僅僅只為了自己心中的「自由與民主」,「光輝與正義」。
不論怎樣,這是他們遵從於「心」的選擇。從答案定下的那一瞬間開始,命運之輪開始不可逆轉的轉動,它帶著整個時代,帶著大師們,奔向新的方向……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蔣介石的「搶才」大名單
自古以來,政權的更迭,都將掀起一場極大的風波。升斗小民們唯有隨著時代的洪流迷茫向前,但對於有一定思想和社會地位的文人們來說,他們則有機會選擇自己的陣營,成為這場逐鹿之戰漩渦中的一員。
文人們做出各種不同的選擇,其緣由是不同的。一些人憑藉的是自己的良心,另一些人則憑藉自己的志向。舉個例子來說,就像在明末清初的時候,一些明朝文人選擇反抗清朝或者隱居起來,而另一些人則成為了滿清皇帝的座上賓。
當然,這樣的選擇也並非單方面的──文人選擇陣營的同時,面對良莠不齊的文人們,各方陣營也學會了「挑肥揀瘦」。
可是,耗費金錢與精力養著一批不能上戰場的讀書人有什麼好處?為什麼各個政治陣營要竭盡全力來拉攏文人們呢?除卻所謂的「慕賢」之類的場面話以及對於文化的傳承,還有一個緣由就是,文人們在社會上是極有發言權的,他們的言論能夠引導輿論的走向,從而影響更多人對於各個政治陣營的看法。這樣,政治陣營當然要盡力拉攏文人,為自己在大眾面前說點好話了。同樣拿明末清初來說,滿清皇帝禮遇一些投誠的前明文人,也就是為了彰顯自己的胸襟,同時也讓文人們為自己收攏民心,在史書上寫下花團錦簇的文章。
這樣的理由,在一九四九年的政治風波中,同樣適用。那時,在共產黨政權漸漸壯大的同時,國民黨政權已經到了強弩之末。戰場上的不斷失利讓蔣介石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現實:大陸的大好江山,他已經守不住了。唯一的選擇,就是退到臺灣島,這樣還能保留一點實力。
在謀劃好了後路之後,蔣介石開始思索:此次南渡,需要將什麼帶走呢?除了大量的金銀財寶與文物,最重要的當然是人──能夠引導輿論,傳承文化的文人與掌握先進科學技術與理論的學者。
在這時候,蔣介石身邊的人才大都凋零,所剩無幾了。而素有「領袖文膽」和「總裁智囊」之稱,國民黨第一枝筆陳布雷與國史館館長戴季陶的相繼離世,又給了老蔣一個沉重的打擊。
這讓他明白,拉攏文人學者已經刻不容緩了──他需要文人學者們為他說話,為他壯勢,為他進行學術研究,也要為他撐門面。
可是,蔣介石應該搶救出哪些文人學者呢?面對戰場上接連不斷的失利,老蔣將這個燙手山芋丟給了自己的兒子蔣經國,以及麾下的傅斯年與陳雪屏。經過絞盡腦汁的思索,他們終於定下了一串長長的名單。
可以說,這份名單對中國未來的文化發展,產生了重要的作用。這份名單裡,到底有些怎樣的人?他們為什麼有資格,得到國民黨方面的重視?
蔣介石南渡之後,肯定需要培養新的人才,他一定會建立學校。而學校的管理,則需要借用經驗豐富的「元老」們的力量,因此那些各院校會的負責人就自然列在他的名單中。在這一類人中,包括了饒宗泰、湯用彤等人。這些人才,在辦學方面十分有經驗。
就拿湯用彤來說吧,他的父親是前清的進士。有這樣一個父親,湯在漢學方面的造詣當然不會差。而湯用彤又與自己的父親不同:在少年時代,他接受的是新式教育。他曾就讀於清華大學,又留學哈佛,並獲得了碩士學位。這樣看來,他當得上「熔鑄古今,會通中西」八個字。他與陳寅恪、吳宓共稱為「哈佛三傑」,可見他是多麼的出眾。回國之後,他又在各個大學執教,在一九四九年,他成為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主席,也就是北京大學的校長。湯用彤的教學經驗與學識也都十分豐富,當然值得老蔣去拉攏。
中央研究院,是國民黨執政期間,國內最高的學術研究機關,相當於大陸現在的中科院。中央研究院的院士列於名單之中,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在中研院裡,有各種不同的研究所,進行著當時國內最尖端的學術研究。可以說,當時全中國最有知識的人,都集中在這裡。當時中研院第三屆評議員一共有三十二人,在蔣介石的名單上,這些人的名字赫然在目。他們之中包括胡適、朱家驊、傅斯年、董作賓等人。
胡適當然不用說了。他一度擔任北大校長,並且在國民黨政權中擔任過重要的職位。蔣介石想要拉攏的第一人就是他。而傅斯年更是蔣介石身邊重要的智囊,曾給他提出許多中肯的建議,所以這份名單的起草也有他的份。
作為中國近代地質學奠基人的朱家驊,他不僅是一位學者,還在國民黨政權中擔當過多項要務,並且是中統(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的負責人,CC系大將。朱家驊在十七歲時,就參加了辛亥革命,思想十分先進。之後,智勇雙全的他又謀劃刺殺兩江總督。在這之後的許多年裡,朱家驊都致力於革命。後來,他在柏林礦科大學學習。回國後,他擔任了北大的教授。那時候,他不過二十四歲,是北大教授中最年輕的。此後,朱家驊在各個大學之間輾轉任教,又擔任了教育部長與交通部長等要職。縱觀朱家驊的學習履歷,他學過醫學、地質學、又教過德語,還能夠在政治上有所作為,簡直堪稱「全才」。
董作賓在政治上或許並不是太出眾,但是在學術上,他卻是當之無愧的高人。在歷史與考古方面,他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尤其是對甲骨文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這些人,在政治、學術上都是首屈一指的人才,蔣介石怎麼可能不去拉攏他們呢?
當然,大量在學術方面有貢獻的人才,如楊振聲、羅常培等人,也不會被蔣介石忘記。
楊振聲可是個具有名士風度的人才。他畢業於北京大學,創辦過《新潮》雜誌,還去美國留學。回國之後,幾經輾轉,最後擔任國立青島大學校長。作為著名的教育家與作家,楊振聲在學人們之中的人緣也非常好。當時國立青島大學的學者們,一有空閒,就喜歡到楊振聲家裡煮酒閒話。豪於酒的楊振聲與另外七個好友被並稱為「酒中八仙」,還自況道:「酒壓膠濟一帶,拳打南北二京。」這樣一個風流人物,蔣介石若爭取到他,不但可以獲得一個學問出眾的校長,說不定還可以透過楊振聲與他人良好的人際關係,再多爭取幾個學人呢!
羅常培雖然是一名大學教師,但他也是中研院聘用的第一批研究員,他在語言教學與少數民族語言、方言、音韻方面的研究,都十分出色,被人稱為中國語言學界的「三巨頭」之一。單憑藉這樣的名頭,就足以讓蔣介石對他另眼相看,把他列入「搶救」名單了。他與老舍的關係非常好,老舍的好幾部小說裡的某些角色身上,都能夠看到羅常培的影子。羅常培甚至曾為了請老舍吃飯而賣掉了自己的衣服。爭取他,便也有擴大爭取範圍的可能。
很容易看出,蔣介石的目標很明確,範圍也很廣。他盡力想要將這些文化界的精英帶走──不只是為了讓己方陣容更加強大,也不願這些人才留在大陸,為共產黨所用。
在烽火彌漫的一九四九年,國民黨拉攏文人的計畫緊鑼密鼓地進行著。然而,與此同時,共產黨方面也在努力邀請文化精英們。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就此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