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寫人間萬事
李瑞騰
星雲大師喜歡文學,曾不只一次說過,他從文學經典的閱讀中得到許多人生的啟迪,並以之用於弘法利生的志業,因此而有辦文學獎的意念,他以為這是他回饋文學的最佳方式。
如所周知,佛光山人才濟濟,面向社會且特有實踐的行動力,要辦文學獎一點都不困難,但星雲大師一開始就想把文學獎交給一個獨立運作的評議委員會,希望我協助他。我多年來日讀《人間福報》,於星雲大師的文教事業略有所知,甚為感佩,很高興有這個機會追隨他做點有意義的事,為此我上山幾次,當面請益,最終決定以『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為名,有貢獻獎、有創作獎,前者獎勵具累積性成就的資深作家,後者鼓勵創作歷史小說、報導文學和人間佛教散文。
以小說的虛構面對歷史的真實,其中的歷史想像非常重要,大體來說,深入過去的歷史,再現其中的人事物,增加些什麼?減少些什麼?然後重建歷史場景,重組其脈絡,使之合乎小說的構成要件。說真的,要寫好這樣的小說實在不容易,特寫人間萬事別是獎金頗高,評審委員也就高懸標準,以至於前二屆都只給出評審推薦佳作,直到第三屆終於有了第三名。
如果說歷史小說是現代人之面對歷史,報導文學即是面對當代社會現實,但不能虛構,而是用『報導』來表現;由於重要的是來龍去脈,所以有關的文獻資料之剪輯、現場之觀察以及當事人和關係人的訪談等,如何有機組合成可讀且感人的篇章,報導文學家的理性和感性必須有效結合。
至於人間佛教散文,倒不一定非得寫佛事、佛理,主要還在於精神面的相契,寫人間萬事,表現寬容、慈悲與人道諸要旨,當然一定要是好的散文。
順利辦完三屆,承辦的評議委員會獲得充分授權,主辦的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諸執事,為我們做了所有的行政事務;委員建議得獎作品應該要出版,經討論,決定先出版三屆的『人間佛教散文』得獎作品集,各以一篇得獎作品的篇名化成書名,分別是『瞬間明白』、『推開黑夜』、『娑羅花開』,各請一位決審委員作序,略述作品旨趣。我看了典雅的裝幀設計,甚感欣慰,更堅定辦好這個文學獎的決心。
推薦序二
動人的故事和生命的力量
永樂多斯
「人間佛教」著重的是佛教的入世精神,關注的內涵在於人世間的情感流動、智慧思想、人我之間、苦難救贖、慈悲喜捨等等的生命經驗。而以文字來書寫這些經驗以及生命良善的本質,讓精神向上提升,正是「人間佛教散文「徵文的初衷。
從大量來稿中脫穎而出的十篇得獎作品,在書寫的內容上都扣住了這個精神,它們所關注的面向可分為兩個方向:
其一親情:親情是每個人在世間的共同情感經驗,直接影響到個人的生命養成乃至性格形塑,但因個人的生長背景不一,所以親情的經驗也各有不同。本書中有過半的篇章主題都和親情有關,但內容卻大異其趣,〈夜色被一盞盞街燈推開〉描寫一個繼父對繼女無條件的付出,超越血緣的愛,讓人看見他的氣度;〈姐姐的喪禮〉藉由患有精神病的姐姐的故事,來探討死亡的議題。
死亡和疾病皆是佛教的「八苦」,纏縛情感,在〈與黑暗協商〉寫的正是病苦,患有憂鬱症的作者以自白方式向有強迫症的兒子訴說自我如何揮別憂鬱,找到生命的出口。〈藏品與活物〉的題目有對照之意,著墨於兒子藉由網拍父親遺物的過程,了解父親生前的嗜好,因而放下對父親的疏離,頗具故事性和啟發性。〈蒲公英又名黃花地丁〉則以「蒲公英「喻指母親和外祖母平凡卻「捨己「的精神,也道出天下母者默默隨風落地的韌性。
若說親情散文中流露出的「同體大悲」精神讓人動容,那麼此屆在「無緣大慈」的書寫表現,也頗為可觀:如〈沉默的魚〉寫一個心力交瘁的中年老師,遇見一個喜歡魚的自閉學生,因養魚的共同經驗交流,彼此在對方身上找到安定力量,並走出生命的陰影;〈入藏〉是作者搭乘長途汽車,由西寧格爾木到拉薩途中的親身經驗,一個封閉的汽車車廂宛如一個小型的社會縮影,充斥疏離、自私、無聊的情緒,但最後卻因一場突如其來、幾乎致命的高山症,讓「無緣大慈「的精神完全呈現,也讓作者從這個轉機當中,檢視生命的意義。而〈清邁象形〉也藉由一場旅途,展開由外在而內的自我心靈對話;〈島嶼邊緣的旅人絮語〉則以環境為主題,從「一沙一世界」當中去反思物我的生成關係。同樣的,〈當一塊冰層剝落〉也在處理環境暖化的問題。
十篇得獎作品當中,不論在處理人生面對的困境、發揚人我之間慈悲喜捨,乃至「一沙一世界,一花一菩提」的對人、物、自然環境,或對萬物生成的尊重,其實都在實踐儒家的「悲天憫人」、佛家「自利利他」,還是伊斯蘭教「仁民 物」的慈悲理想。從本書中,我們讀到動人的故事和生命的力量,我想,這些正是我們身心安頓的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