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4 項符合

路西法效應

的圖書
路西法效應 路西法效應

作者:菲利普.金巴多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08-03-24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評分:
圖書名稱:路西法效應

內容簡介

  一九七一年,社會心理學家金巴多教授主導「史丹福監獄實驗」;該實驗有如一發震撼彈,引爆全球心理學界重新審視以往對人性的天真看法。

  三十年後,金巴多教授以《路西法效應》(The Lucifer Effect)首度親自撰述、並呼應從「史丹福監獄實驗」到「伊拉克監獄虐囚案」三十多年來觀察到的社會現象,深度剖析複雜的人性,全盤且深入解釋「情境力量」影響個人行為的概念。

  在實驗中以標準的生理與心理測驗,挑選了自願擔任受試者、身心健康且情緒穩定的大學生,被隨機分派到「守衛」和「犯人」兩組,接著讓他們身處模擬的監獄環境。實驗一開始,受試者便強烈感受到角色規範的影響,努力去扮演被指定的角色。實驗第六天,情況演變得過度逼真,原本單純的大學生已轉變為殘暴不仁的守衛或是情緒崩潰的犯人——一套制服、一個身分,就輕易讓一個人性情大變——為期兩週的實驗不得不宣告中止。

  為什麼握有權力的人,很輕易地為「以控制他人為樂」所誘惑?而置身弱勢角色的人,為什麼卻常以沉默來面對問題?。藉由獨具開創性的「史丹福監獄實驗」研究,金巴多教授將為讀者解釋「情境力量」和「團體動力」如何能使平凡男女變成殘忍的魔鬼。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努力想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例如「男性-女性」、「上司-員工」、「父母-子女」、「老師-學生」、「醫生-病人」等關係,在這些社會角色劇本的規範與束縛下,我們是否會像上帝最愛的天使路西法一樣不知不覺而對他人做出難以置信的事?本書提供認識地位和權力角色差異的原因;了解在環境中影響個人思考、情感及行動的形成及改變原因;幫助讀者重新審視、了解自己,一旦面臨陌生情境,自己「會做什麼」及「不會做什麼」,以及面對情境的強大壓力,如何勇敢反抗「路西法效應」。

作者簡介

菲利普.金巴多(Philip Zimbardo)

  為史丹福大學心理學退休榮譽教授,曾任教於耶魯大學、紐約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他是知名教科書《心理學》(Psychology and Life)作者之一,與其著作《害羞》(Shyness),兩書總銷售量已逾兩百五十萬本。

  金巴多曾為美國心理協會主席,目前為史丹福恐怖主義跨領域政策、教育和研究中心主任。他也在美國公共電視網獲獎節目〈發現心理學〉擔任旁白,並協助製作。在二○○四年,出任伊拉克阿布葛拉伊布監獄虐囚案其中一位監獄守衛的專家證人。

  史丹福監獄實驗專屬網站:www.prisonexperiment.org,每年瀏覽次數超過上百萬人次。參訪作者個人網頁請至:www.zimbardo.com,本書網頁請至:www.LuciferEffect.com。

譯者簡介

孫佩妏

  目前就讀於成大行為醫學研究所。

陳雅馨

  台大社會所畢。自由譯者。譯有《愛情的正常性混亂》(立緒)、《未來的性》(麥田)、《為孩子種一棵樹》(麥田)等書。

 

導讀
壞蘋果還是大染缸?

  心愛的情人劈腿、一起打拼的盟友通敵、老師援交、名醫虐童、孽子弒親、政客集體貪污的欺騙,《歷史暗角》裡小人的冷笑,或是,上世紀死了五千多萬人的恐怖行動與種族屠殺。當你驚訝人們的殘酷,感嘆邪惡:「怎麼有這樣的惡魔?」在懷疑人性之餘,你何妨試另一種方向去理解:「是什麼將人變成惡魔。」

  《路西法效應》這本書就是要告訴你,將好人變成壞蛋,情境的力量大於個人意志,這本書就在揭發這樣的情境力量。你將可以學習到,善惡二分的失焦與「無間道」,了解使人邪惡的情境力量,並且分析這些情境力量是透過什麼心理動力而使人為惡,最後,如何戰勝情境力量而發揮本善的人性。

  作者P. Zimbardo是現代心理學重要的代言人,二十五年前我們在大學時所唸的普通心理學就是他寫的教科書。前幾年我在國際應用心理學會上遇到他,還依然為心理學的推廣與傳承熱心奔走。他著名的「史丹佛監獄實驗」所發現的邪惡心理學,也是本書主要的精彩報導,在三十多年後,再度上演「美軍凌虐伊拉克戰俘」的現實版。這些真實的證據,無論來自實驗室模擬或是戰場上的經歷,最主要的啟示在於:情境力量對個體行為無形的支配,我們必須放棄善良自我能夠打倒惡劣情境的簡化概念,大多數的人在面對社會力量的考驗時都可能出現重大的性情改變。

  作者引導我們反省更基本的問題:「我們真正了解自己多少?一旦面臨陌生情境,當下有多少把握預測自己會做什麼、不會做什麼?我們是否會像上帝最愛的天使路西法一樣無法抵抗誘惑,對他人做出難以置信的事?」自認善良平凡的我們,在有些情況,也會被貪婪、嫉妒、欲望和憤怒淹沒,沉溺在這些使壞的衝動,而一時迷失。

  情境系統是行為的脈絡,透過其酬賞及規範的功能,支配行動者的角色和地位而給予意義與認同。系統由個人及機構指揮系統串謀,指揮者的意識形態、價值和力量創造出情境,也規定了行動者的角色以及行為期許,要求在其影響範圍內的人扮演它規定的角色,做出被允許的行為。

  「路西法效應」指的就是某種情境系統的力量,經由「心理動力」而將好人轉變成惡魔,而這些心理動力包括:服從權威、去個體化與去人性化、被動面對危險、自我保護與合理化。本書以經典的社會心理學實驗,並收集不斷上演的歷史見證,解釋路西法效應,說明情境系統使人為惡的「社會動態學」。

  除了「史丹佛監獄實驗」,最經典的社會心理學實驗就是Solomon Asch的「順從」研究,他在實驗室驗證從眾需求的兩個基本機制:(1)「資訊性需求」:因為其他人擁有的想法、觀點和知識常有助於人們探索自己身處的世界。(2)「規範性需求」:因為當我們同意其他人看法時,才比較容易被人們接受,於是我們受到歸屬感及認同感強烈需求的鼓舞,對其他人的世界觀做出了讓步。誠如 C. S. Lewis所謂:當人處在善惡邊緣時推一把的強大力量,乃來自人們想成為「圈內人」而不願被排除「在圈外」的渴望。「在所有熱情之中,成為圈內人的熱情最擅於讓本質還不壞的人做出罪大惡極的事」。

  另一個令人震撼的研究發現來自Milgram 的「盲目服從權威」實驗,他對於服從權威問題的研究興趣出自人性關懷,希望了解二戰大屠殺期間的納粹黨人如何能輕易順從命令殺害猶太人。結果指出,殺害猶太人與電擊受測者的理由一樣:「我只是聽命行事」(Adolf Eichmann)。書中引述眾多複製與延伸Milgram服從模式的研究與人間悲劇,讀者將更深刻體會盲目服從權威如何將天使折翼。延伸的研究有:不對等醫護權力下,護士們遵從不知名醫師所下達的不合理要求而虐待病患;光身搜查的騙局使喚性的服從;在美國高中世界歷史課堂上製造納粹分子;教授(權威者)的簡報,輕易誘導學生通過「將不適生存者趕盡殺絕」的法案。人間事件則有:在巴西,政府許可警察用嚴刑拷打的方式從所謂「有顛覆意圖的」國家公敵口中套取自白,那些酷刑者與處決者其實是情境所需;在蓋亞那叢林裡,有一位美國宗教領袖說服了超過九百名的追隨者自殺,或者是由親人或朋友殺害。那些911事件用炸彈轟炸的完美軍人,其實完完全全就跟平常人一樣,他們是在神智清楚的狀態下懷抱著獻身精神執行任務。

  順從和服從權威只不過啟動對情境系統的臣服,愚化決策與道德。而在潛在的加害者和受害者的對抗關係中(如獄卒和囚犯、拷問者和被拷問者、自殺炸彈客與遇害平民之間),「去個體化」過程使得加害者得以保持匿名,因而降低了個人行為的可說明性、責任感和自我監控能力。此外,「去人性化」過程則奪走了潛在被害人的人性,使得他們變得跟動物一樣,甚至什麼都不是。書中調查了一些讓旁觀者面對邪惡時成為被動觀察者而非主動介入、協助或檢舉者的情境。「不為的邪惡」實際上是邪惡的選民,因為它讓加害者相信,那些明白正在發生什麼事情的人的沉默正表示他們接受並允許這些惡行。

  所以,橫眉冷對社會系統的惡勢力,必須揭穿系統孕育邪惡的魔法,擊碎這個大染缸之後,更要面對自己受惑的心理動力,利用個人的力量挑戰情境系統的力量。作者在書末,既祭出十大抵抗守則,分別為:(1)「承認自己的錯誤」,並「當機立斷」,別頑固地「堅持到底」。(2)「保持很警覺」,遵從Allen Langer的《用心法則》,鼓勵批判性思考。(3)「自己負責」,別讓責任分散掩飾,或只是「聽命行事」、「每個人都這麼做」。(4)「堅持自己的獨特性」,不允許其他人將你去個性化,或讓匿名和祕密掩蓋惡行。(5)「愛老師,更愛真理」,官大不一定學問大。(6)「希望被群體接受,但也珍視自我的獨立性。」和諧經營群己之間。(7)「辨識框架資訊,維持警覺心」(8)「平衡時間觀」,將過去與未來連接,可叫醒當下的自己停下現行沈迷的暴行。(9)「不為了安全感的幻覺而犧牲個人或公民自由」(10)「反對不公正的系統」,這些系統包括軍隊和監獄系統,以及學校、政黨、企業,甚至是家庭。作者指出,這些抵抗有害社會影響力在於自我覺察力、情境敏感度、街頭智慧,三種能力的發展,同時也可以促進個人的彈性以及公民的德行。

  《路西法效應》揭開社會染缸,直指將人變成惡魔的社會系統;而相對的,學習大師Skinner教我們超越堅持自決的尊嚴與自由(Beyond Freedom and Dignity),接受優良的環境設計以條件化完美行為,打造《行為主義的烏托邦》。兩者皆強調環境塑人,然而,前者指出壞環境,後者規劃好環境。因此,在平衡個人與情境對惡行的影響力之餘,整合環境善與惡的作用力道,將是閱畢本書後可有的積極作為。

  作者對社會系統作用的提醒,部分與西方個人主義文化過於強調自我意志而忽略情境力量有關。文化心理學家Richard Nisbett在《思維的疆域》書中所報告系列的研究,指出東方集體主義對情境脈絡的敏銳與重視。所以,路西法效應的文化意義,將是華人讀者值得反思的議題。

  適合本書的讀者,有犯罪學家、教育家、法官、臨床心理師、電影小說工作者,以及父母和他們的子女;也適合嫉惡如仇者、欲拯救性靈的慈善家,以及準備手刃淫婦(夫)者,而尤其是,當你我在感嘆人性墮落之際,這本書將啟開我們對人性文明的新希望;認清黑暗,將更明白在何處點亮。

(本文作者為國立中正大學勞工關係學系副教授∕劉世南)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662287
  • 叢書系列: 科學新視野
  • 規格:平裝 / 592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路西法效應 相關搜尋
罪後真相,人性與罪惡的邊界︰戀童癖殺手、未成年罪犯、種族大屠殺、華裔滅門案……從變態心理到群體犯罪,揭開罪惡背後的真相
我藐視道德,談「反社會人格者」的犯罪心跡︰胚胎營養不良×大腦構造異常×零情感依附×同情心匱乏,他們是技術上的天才,卻是品行上的小白
犯罪心理分析——極致性「惡」,隱藏在和善外表下的殺心︰刑具虐待、肢解屍體、食用愛人……讓時代被陰影籠罩,史上最惡名昭彰的29位連環殺手!
破案!讓關鍵線索浮出水面的「犯罪側寫」︰縝密計劃or臨時起意?單獨行動or存在共犯?從屍體特徵反推凶手喜好,刑偵專家必備的高端心理技術
內在驅動心理學:你被掏空了嗎?如何從精疲力竭中重燃工作熱情
MBTI戀愛心理學:從相識到相處,你和他的關係說明書
阿德勒的人性心理學:不可理喻的行為×負能量滿滿的性格,原來我們所有的表現和情緒,都是「童年」經歷的反映
解鎖社交,「交際心理學」效應:情緒管理×自我認知×肢體語言×社交來往……掌握各種心理學效應,解鎖所有人際關係!
全能記憶法,大腦增強計畫:51種高效記憶法!變換順序、抽象資料轉換、提升觀察力、調節壓力……打破學習瓶頸,激發大腦潛能
怪癖心理學,解開矛盾與混亂的心靈:透過自戀行為與內心掙扎的心理分析,解析不同行為的背後動機,破解心理困局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身為媽媽,我很驕傲:點燃生活熱情的思考整理術
作者:嚴柔拏
出版社:采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1-12-28
66折: $ 251 
金石堂 - 今日66折
食氣三部曲套書(眾神的食物+普拉納課程+與眾神共振(三冊)(隨書附贈:普拉納滋養靜心導引MP3)
作者:潔絲慕音
出版社:橡實
出版日期:2017-05-15
66折: $ 851 
金石堂 - 今日66折
我的幸福練習曲﹝有聲書﹞
作者:許添盛、李宜懃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20-05-01
66折: $ 726 
金石堂 - 今日66折
靈魂永生有聲書第 8 輯
作者:許添盛醫師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21-03-05
66折: $ 660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自學日語 看完這本就能說:專為華人設計的日語教材,50音+筆順+單字+文法+會話一次學會!(附QR CODE音檔)
作者:許心瀠
出版社:語研學院
出版日期:2020-12-10
$ 374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凡塵的小叮嚀:小語篇篇
作者:盧勝彥
出版社:財團法人真佛般若藏文教基金會
出版日期:2025-01-20
$ 205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輝達之道:黃仁勳打造晶片帝國,引領AI浪潮的祕密
作者:金泰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25-01-03
$ 356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長期買進:財金教授周冠男的42堂自制力投資課
作者:周冠男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4-07-31
$ 355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MUJINA INTO THE DEEP  1【限】
$ 205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山野花香(2)
作者:清風九度
出版社:北京億森同創文化
出版日期:2025-01-17
$ 59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小可憐成了大財閥的心頭好(1)
作者:清漪
出版社:北京億森同創文化
出版日期:2025-01-17
$ 59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勇者催眠墮落(01)
作者:ですよね/たよ
出版社:紳士出版
出版日期:2025-01-25
$ 20 
 

©2025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