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不是不學而能
迄今為止,我出版過的著作已經有三十六種,而這卻是我第一本舊書新刊。它的前身是一九九六年希代出版的《現代人的感情生活》,包涵本書的前三篇。至於本書的第四篇,則是摘自我更早的著作:一九八七年漢光出版的《不要相信愛情》。當然,這兩本書市面上早已絕跡多年了!
我為什麼毫不避諱地坦承本書並非新著?除了我一貫坦誠不願作假的為人態度之外,更重要的理由是我一、二十年前講的這些愛情道理,如今看來,可說是一點兒也沒有過時,毋寧說是正當令。為什麼呢?便因我數十年來一直在宣說的這些愛情道理,我老早便對聽眾說這些道理不是說給你去實踐的;而是希望你能懂這些新觀念之後去告訴你的兒女,好有效幫助他們去走通這條愛情之路。因此我講的其實是一種未來學。
所以會這樣定位,乃因感情創傷的確已成為現代人最大的苦惱來源;也就是說:現代人已普遍感受到這個問題了,但問題的解答卻似乎還不知道在哪?。有問題而無解答,遂只好陷身於苦惱之中了!
這解答為什麼這麼難找?一在於這問題本來極難。二在於大家找解答的方向根本錯了,以致徒勞無功。
這問題為什麼難?我們光看西方人比我們早四百多年就已開始探索愛情這課題了(大約在十五世紀文藝復興時期開始興起浪漫愛的熱潮,我們則遲至民初五四時期才啟蒙),然至今五百多年,也不過才走穩第一步(充分尊重對方在感情上的自由意願),就可知一斑。至於第二步(如何讓這真實的愛情有效持續)怎麼走?西方人還八字沒一撇呢!當然我們就差得更遠,五四至今也快一百年了,今天年輕的情人談到分手,依然不免怨苦糾纏、要死要活;戀愛竟多半只是沉重的負擔,哪有一點兒浪漫美麗、溫柔可感的風光可言?便知不問東西文化,數千年來所以不敢輕易打開愛情這扇門,也無非是懍於其中的凶險艱難罷了!
而如今這扇門畢竟是打開了,這問題遂也無法再壓抑、再逃避,而必須認真去求取正確的解答。那麼又請問如何才是求得正解之道呢?或反過來說,現代人所以在這課題上左衝右突,徒勞無功,又是錯在哪??
我想第一項錯,是以為談戀愛不學而能,因為千古以來從沒有什麼聖賢師長教過這門功課呀!卻不知那是因為千古以來,愛情的世界從未真正開放(這扇門是到近世才打開的),自然暫時無須教導與學習。於是當愛情進入現代人的生活經驗之中,人們當然極易混淆了愛情與生理需求、社會責任的分際,而誤從不相干的觀點去理解愛情。其實,光是過濾雜質,釐清分際,認識什麼才是愛情,便已是一門亟待學習的課程了!
其次,現代人處置愛情的錯,是錯從外頭去找解答,於是動輒怨天尤人,或者歸因於自己的條件不夠好;(欠缺青春、美貌、錢與權?)卻不知應當反求諸己。須知感情問題,本質上都是自我問題。是自我有習焉不察的陰暗、軟弱、自我防衛,才反映在感情生活上而有種種自私、疑懼、糾纏、掌控的表現。遂無可避免地傷了對方,也傷了自己。所以綜合上述兩點,人在感情上亟待學習的,原來是釐清自己的觀念、改善自我的品格、增益愛人的能力。
數十年來,我講的無非就是上述的這些道理。但基於人生命的歷史性與由此而來的沉重累積、牢固制約,光是聽懂與接納我說的這些新觀念,就已經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真好比蚊子叮鐵牛),就更不必說去實踐在自己的感情生活上了!
我當然明白這事實上的困難與歷史文化進步的緩慢,所以我只有鍥而不舍地繼續宣說,希望每一代的情人能改進一點,那麼也許不必再四百年,我們便能迎頭趕上西方人的進度,並且超越前進!
我為什麼相信我們能夠超越西方人而前進?乃因我們更有中國傳統生命哲學這一項資源。我們只是在第一步的自由平等落後西方人罷了!在第二步的和諧悠久上,我們其實是更有條件做好的。這也是我為什麼以中文系教授的背景,會大談愛情的緣故所在。我談的其實是一種融會中西文化的愛情學。
依據上文所論,我迴看本書內容,是真覺得絲毫不曾過時,反倒正當時用。尤其本書四篇,原都是由演講轉寫為文字,所以明白曉暢,更適合初接觸感情難題的朋友,借此而有助於基本觀念的釐清。因此之故,我才不避舊書新刊之嫌,仍願真誠邀讀者來此一探感情世界的奧祕,試解戀愛生活的疑難。至於書名改訂為《曾昭旭的愛情教室》,本是為符出版機構的套書體例,若不免有自我標榜之嫌,則願在此謝過。實則區區的深心之願,也不過願略盡綿薄,以有助世間有情人都能走通這條愛情之路罷了!
最後,在本書的行文舉例上我其實是略有更動校訂的,以更符合今日的時空環境。當然這只是小節,根本的觀念義理與原來仍無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