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處世哲學,對歷代中國人都有深刻的影響。
在處世方面,老子提出了「大智若愚」的理念。他指出,真正的大智慧外貌若愚,真正的大聰明難得糊塗。在一定意義上,大愚就是大智,大糊塗就是大聰明,所謂「物極必反」這個道理在這裡也是適用的。
在《老子》中,說話、辦事、處世、交往的智慧無所不包,如果孩子能夠認真領會和靈活借鑒,對他未來的人生一定會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每個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夢想,每個人的不同人生階段又有不同於其他階段的夢想,而為什麼有些夢想方向是正確的,計劃是可行的,卻最終沒有實現呢?造成這種結局的癥結,就在於沒有養成為實現夢想而付諸行動的良好習慣。不管是凡人也好,偉人也罷,其夢想如何實現,命運安排怎樣,在一定程度上與他個人的習慣有關。?
「學會共處」是現代社會對每一個孩子的基本要求。
要教會孩子善解人意。要讓他知道,一個人不是只為自己活著,而是社會的一員,是自然界的一員,是自始至終生活在群體、生活在大自然之中的。
所以,一個心理健全的人,必須學會與人相處,與自然相處,做一個親切的人。只有學會了與人相處,工作、學習、生活才能夠事事順手,時時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