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記錄
在沒有現代機具的年代裡,蓋一座城堡需要好幾百個工人和許多年的時間。大衛‧麥考利(David Macaulay)細膩地描寫這個過程,讓我們猶如來到工地的現場,這是一本十分值得推薦的好書。
想像一下你自己來到十三世紀的英國,國王愛德華一世才剛剛冊封虛構人物凱文(Kevin le Strange)「勛爵」這個頭銜,並賜予他亞伯溫城(Aberwyvern)這個「威爾斯西北部一個富庶、但反叛勢力蠢蠢欲動的地區」為封地。凱文勛爵的首要之務就是察看處於戰略位置的城堡和城鎮的興建工程,以確保英格蘭可以「一勞永逸地全面統治威爾斯人」,故事於是展開了。在這本贏得「凱迪考特銀牌獎」的《城堡》書中,身兼作者、插畫者、老師,且曾擔任過建築師的大衛‧麥考利,將自己的視角調整到凱文勛爵壯麗城堡的所在高度,以先聲奪人的氣勢俯瞰該地區的地形和水域。在生動筆線的描繪下,一磚一瓦眾志成城,我們見證了城堡井然有序的建造過程;護城河、射箭孔、地牢和軍備,也都有詳實的說明。由於孩子們喜歡探問事物發生的原由,因此他們對於麥考利還原施工過程的各個細節,特別感興趣。這位才華橫溢的作者也對人類錯綜複雜的故事,做出一針見血的嘲諷:城堡興建之初雖是為了防禦工事,不過,在人類發現合縱連橫尤勝過衝突對立之後,它的最終下場竟是慘遭廢棄、無人問津。
大衛‧麥考利從小就對城堡好奇不已。在英格蘭長大的他,小時候經常和家人到威爾斯(Wales)度假,遍訪當地的各個城堡;為了籌畫本書,更在1976年走遍了英格蘭、法國和威爾斯,除了重遊舊地,也為了發現新的城堡,他將這些建築物一一拍照、素描下來,最後才選出本書所採用的基本模型。
在《城堡》一書中,大衛‧麥考利再次展現了他無以倫比的才華,除了精采的個人插畫之外,他在本書的整體設計上,也投注了大量的心血。麥考利非常重視圖畫與文字之間的關係,本書的圖文鋪陳一氣呵成,即可見一斑。《城堡》與麥考利其他作品的不同之處,即在於本書結合了文字和圖畫,以及精采絕倫的雙頁線條畫,營造出戲劇性的張力──最後一頁那幅暗夜城堡的陰森畫面,就將全書的情節帶到了最高潮。
「城堡」這個名詞,本身就透露著神秘、傳奇、深不可測和宏偉莊嚴的氣息。長久以來,這些建築結構一直令現代人百思不解,而對一個向來以揭發古代建築神秘面紗著稱的作家╱藝術家而言,還有什麼比城堡更好發揮的題材?十三世紀,英格蘭意圖征服威爾斯,英格蘭人便大舉興建壯觀的堡壘和相連的城鎮──最後證明,城鎮比城堡本身更能實現統治者征服他人的初衷。大衛‧麥考利以他一貫的活力,以及充滿諷刺意味、幽默感見長的畫作,一步步描繪城堡及城鎮的規劃和興建過程,從雇用專業的師傅,一直到數百名威爾斯士兵展開正面的攻擊、實際檢驗城堡的防禦功能為止。書中的插圖充滿了清晰的細節和罕見的透視,以卓越的手法結合簡單明瞭的文字,引導讀者經歷這個令人神往的探索過程。憑著卓越的設計、傑出的插圖和清晰表達的訊息,大衛‧麥考利再次以獨到的洞察力和敏銳度,詳細闡明了「城堡」這個主題。
‧1978年凱迪考特銀牌獎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Amazon.com)讀者評價五顆星
作者簡介
大衛‧麥考利(David Macaulay) 1946年12月2日生;十一歲時,舉家從英國搬遷到美國的紐澤西州,從此告別英式田園詩人般的愜意童年,學著適應步調緊湊的美式城市生活。在這段適應期裡,麥考利專注於繪畫;中學畢業後,順利進入「羅德島設計學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就讀,並取得建築學士學位;曾任室內設計師、初中老師和「羅德島設計學院」指導老師,之後開始嘗試圖畫書創作,1973年發表第一部作品:《大教堂》(Cathedral);至今已出版作品包括《城市》(City)、《金字塔》(Pyramid)、《城堡》(Castle)、《磨坊》(Mill)、《新世紀機械大百科》(The Way Things Work)、《黑與白》(Black and White)、《鴿子的羅馬》(Rome Antics)、《原來如此:世界運轉的祕密》(The New Way Things Work)、《建築巨無霸》(Building Big)等。
大衛‧麥考利以生動的插畫和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贏得全球大人小孩的尊崇與喜愛。《時代雜誌》(Time)曾讚譽他所描繪的題材,像是教堂、城市、金字塔等,都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傑作。他的作品本本暢銷,光是在美國就銷售了兩百萬冊,並已譯成十數種語言;其中,《大教堂》、《城堡》、《城市》、《金字塔》和《磨坊》,已被「美國公共電視台」(PBS)拍製成電視節目。他曾獲頒諸多國際大獎的殊榮,包括「凱迪考特金牌獎」(Caldecott Medal)、「凱迪考特銀牌獎」(Caldecott Honor Award)、「波士頓環球報號角書獎」(Boston Globe–Horn Book Award)、「克里斯多福獎」(Christopher Award)、「美國建築師協會特別獎」(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 Medal)、「華盛頓知識類兒童讀物獎」(Washington Children\’s Book Guild Nonfiction Award)、「德國青少年讀物年度最佳圖書獎」(the Deutscher Jugendliteraturpreis)及「荷蘭銀鉛筆獎」(Dutch Silver Slate Pencil Award),還曾經兩度提名「國際安徒生大獎」(Hans Christian Andersen Award)。
麥考利目前和家人居住在美國東岸的羅德島州(Rhode Island)。
譯者簡介
楊惠君,政治大學英語研究所碩士,從事翻譯工作多年。譯作豐富,包括《建築的故事》、《莫斯科》、《雅典》、《里斯本》(以上均由木馬文化出版)、《世界建築七十奇蹟》、《20世紀的書》等。
審定者簡介
鄭晃二,從小在台南市長大,做過電影放映師兩年,曾到美國與荷蘭兩地留學,當過淡江大學建築系主任與所長,目前為「社區營造學會」常務理事,淡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從事建築設計、社區參與、教學、寫作。主要著作有《台灣東西向──十四場文化與建築的對話》(田園城市)、《和生活做朋友──社區空間學習手冊》(天衛文化)、《台灣東西向──十四場文化與建築的對話》(行政院文建會)、《手工打造──健康自然的生活空間》(日月文化)、《參與錄──participation.tw》(田園城市)、《攜手造家園──社區》(秋雨文化)、《阿祖的石頭厝》(南投縣政府文化局)等。個人網址:Http://www.arch.tku.edu.tw/teacher/jeng/index-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