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推薦:
童年像只能任成人擺布的階段,幸運的人可擁有快樂時光,不幸的人卻可能只有孤獨、空虛與悽楚相伴。到底童年美好與否,誰能夠決定?以研究童年早期心理著稱的作者認為,成人的困擾大多與童年經驗有關,並強調父母對孩子一生的影響,除了肉體之外,還有更大部分在於微妙的心理控制。閱讀本書,或許可幫助我們瞭解到成長的事實,並找回真實的自我。
一本樸實和促人思考的書,將兒童的感情障礙問題以平靜的洞察力談得如此透徹,實屬少見。--《新聞週刊》(Newsweek)
瑞士著名的心理學家米勒 (Alice Miller),專門探討兒童的內心世界,她的名著《天才兒童的悲劇》(中文更名為:幸福童年的祕密)寫盡了兒童的悲哀。
米勒所指的「天才兒童」, 並非一定是天生具有特別天賦的孩子,米勒認為,我們所有人在兒童時代,都得要具有特別的才幹,才可以應付父母對我們的各種要求。
米勒認為,成人的困擾,大部分與兒時的經驗有關。父母的愛,很多時都與賞識不能分割,孩子為了獲得父母的愛,一生下來就知道要凡事達到父母的期望,否則就會失去父母的賞識,也同時失去他們的愛。漸漸地,孩子學會再也不以自己的感覺為感覺,只求達到父母的賞識。
這本書寫於一九七八年,至今仍是暢銷書。
米勒在一九九四年本書再版時,重寫了一篇自序,強調父母對孩子的暴行,除了肉體之外,還有更大部分是微妙的心理控制。而且這種控制,是不自覺地一代一代傳下去的。 ──《家庭故事心理隨筆2》第12~15頁。 作者李維榕教授,是國際著名的美國紐約家庭心理治療研究中心負責人
這本暢銷書已成為千百萬人的必讀書。這本具有震撼力量的書,檢視了那些有感情障礙的父母,如何賜予自己孩子生命,卻又親手毀了這些有天分孩子的生活。 ──英譯本貝克斯出版商 (Basic Books)
罕見、極具說服力的對孩童的同情和理解,謙遜流暢的文筆……她舉的例子如此生動和熟悉,足以觸動深藏在我們每個人心中那個曾受過傷害的孩子。 ──《紐約雜誌》(New York Magazine)
一本毫不矯揉造作的小書,卻有著驚人的影響。很多讀者發現自己在書裡被準確地描寫,進入童年情境而不自知,太令人不可思議了──作者似乎是你童年最深層、最隱密自我的一位無聲無形的見證人。 ──《時尚雜誌》(Vog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