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度(民國105年)正值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90周年紀念,在今日的台灣似乎已經少有人對於此一遙遠的歷史事件進行緬懷與回顧。基本上,北伐戰爭受到關注的程度本來就不及抗戰或者國共內戰,然而其歷史地位卻一樣的重要,北伐戰爭的勝利,真正開創了中華民國歷史上一個全新的時代,建立了一個具有現代政治意義的文官行政體系,讓國家的建設走上正軌,也開創了爾後十年的黃金建國時期,也為爾後的八年浴血對日抗戰奠下了基礎。
本書的題材鎖定這個時期的中國士兵,作為描寫的對象。由於歷史一貫紀載有名或者重要的歷史人物,往往會讓讀史者以為歷史的全貌就是這些大人物的活動記述,盡而忽略了要讓歷史完整,還需要有眾多廣大的無名小人物的活動,才能撐起這些影響巨大的歷史事件。然而這些小人物卻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本書即是針對北伐戰爭時期,作為戰爭遂行的最基本主體的士兵著手研究,就多面向的搜尋、整理,企圖為北伐時期的士兵進行描繪,還原其一個趨近於真實的面貌。
本書有以下之特色:
1.作者揚棄了傳統的重大史實與重要歷史人物為重心的寫史方式,改以作為支撐歷史事件最基本的小要件-士兵,為描寫的對象,使得這段近現代歷史呈現出另一種面貌。
2.含括的面向廣闊,從基本軍制、部隊編裝,到日常一般士兵的生活、習慣,都有深入的紀載,是一部豐富的歷史研究書籍。
3.作者參考了大量的歷史文獻,對於每一段所描繪的事物與議題,軍在內文中舉出經典的例證,使讀者在閱讀時,能夠跨越時空,進而融入於歷史的情境 之中。
作者序
現在談到分裂和統一這兩個字眼,難免會讓不少人的神經為之一緊,然而以歷史的觀點來看,大一統的安定背後,則不免背負著正統的桎梏,分裂的時代,因為典範的崩解,往往呈現出多元的面貌。以軍事史的觀點來看,也是如此,亂世出英雄或梟雄,偉大的軍事領導者往往乘亂局而起,亂世奸雄總是比治世能臣更受注意。不那麼嚴肅的說,這……只能說是市場取向吧。
從袁世凱稱帝失敗,到國民革命軍結束北伐為止,被稱為「北洋時代」,或者官方說法的「軍閥割據時代」,是中國二十世紀以來的首波大分裂時期。當代「風流人物」乘時而起,令人目不暇給。但仔細觀察描述這段時期的相關著作,數量雖然不少,但偏於講述奇聞軼事的居多,一些軍閥的綽號如「倒戈將軍」馮玉祥、「狗肉將軍」張宗昌等,都是透過這些軼聞傳開的。然而除此之外,似乎這段時期也沒什麼好提的,傳聞是否有謬誤,也少有人認真追尋究裡。筆者自己認為,這多少也跟中國歷史上習慣的「成王敗寇」的論述習慣有關,兩岸政府如果說曾經有過共同的敵人,大概就是前頭那批人了,對於企圖「分裂國土」的勢力,會有什麼好話可說?
如果對主要人物的態度尚且如此,其他的層面就更不用說了。一些演義式的作品描述雖然詳盡,但卻缺乏有系統的陳述,成書的年代也頗久遠。觀察國內軍事書籍的市場,二戰主題還是佔大宗,翻譯作品又多過國內原創。近年來可喜的現象,是開始有關於抗戰參與者的自家之言面市,海峽兩岸,對這段遺失的軍史,也逐漸投予關注,但若說要往前延伸到更早的軍閥時期,眼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寫這本書,不敢說拋磚引玉,但筆者相信,對此時期有興趣的同好一定是有的,若能激起一些迴響,終有一天,會有令人矚目的大作出現。
筆者撰寫本書的目標,是希望能在不偏離事實的狀況下,盡可能提高作品的可讀性。因此,儘可能減少引用圖表與文件式的資料,而以綜合性的陳述,呈現於讀者面前,希望讀者也能放鬆心情來閱讀。
現在談到分裂和統一這兩個字眼,難免會讓不少人的神經為之一緊,然而以歷史的觀點來看,大一統的安定背後,則不免背負著正統的桎梏,分裂的時代,因為典範的崩解,往往呈現出多元的面貌。以軍事史的觀點來看,也是如此,亂世出英雄或梟雄,偉大的軍事領導者往往乘亂局而起,亂世奸雄總是比治世能臣更受注意。不那麼嚴肅的說,這……只能說是市場取向吧。
從袁世凱稱帝失敗,到國民革命軍結束北伐為止,被稱為「北洋時代」,或者官方說法的「軍閥割據時代」,是中國二十世紀以來的首波大分裂時期。當代「風流人物」乘時而起,令人目不暇給...
目錄
導論
一.研究動機
(一)朦朧的舞台,無聲的演員
(二)Diana Lary的啟發
(三)傲慢與偏見—中國軍隊的形象問題
(四)非黑即白間的兩難,二分法的困境
二.概述主要資料來源
(一)蘇聯軍事顧問回憶錄的再利用
(二)國內相關資料的引用
(三)大陸出版品的使用
第一部分:軍閥時期的中國軍隊
楔子:著眼點
一. 軍隊與士兵的依存關係
二. 面貌複雜的中國軍隊
〈第一章〉中國軍隊的地域化與私人化
一.岔路的起點
二.地域性的差異
三. 私人化的軍隊
〈第二章〉
中國軍隊的編制
一. 官方說法
二. 口說無憑—軍隊編制的實際狀況
(一) 對軍力習慣性的誇大
(二) 充字號的狀況所在多有
(三) 數字管理不上軌道
(四) 吃空缺的問題
〈第三章〉 軍隊的人員增補
一. 軍官的養成與升遷
(一) 官方的軍官教育體系
(二) 軍官教育體系的崩壞
二. 士兵的招募
(一) 士兵的來源
(二) 士兵素質的問題
(三) 速成的募兵途徑
(四) 關於素質問題的解決之道
〈第四章〉 中國軍隊的武裝
一. 武裝金字塔
二. 軍隊的武器來源
(一) 中國的軍火自製能力
(二) 進口軍火—武器的另一來源
(三) 中國軍隊使用的武器
附記:軍閥時期的戰場氣氛
一. 缺乏動機的戰爭
二.士兵與槍枝的依存關係
〈第五章〉北伐前夕的國民革命軍
一. 與眾不同的國民革命軍?
二. 1924年,廣州的軍隊狀況
(一) 滇軍與桂軍
(二) 粵軍
(三) 湘軍
(四) 空軍與海軍
三. 北伐前夕的軍隊狀況
四. 附錄—關於國民革命軍的新編制
第二部分:國民革命軍士兵的生活
〈第六章〉士兵的服裝與相關配備
一.概論中國士兵的服裝
二.國民革命軍的服裝形式
(一)基本服式
(二)服裝的顏色問題
三. 士兵服裝的補給
四. 基本服裝以外的相關配備
(一) 綁腿
(二) 鞋襪
(三) 鋼盔
(四) 雨具
〈第七章〉士兵的收入來源
一.薪餉
(一) 不上軌道的薪資系統
(二) 薪餉的數字與發給的情況
(三) 薪餉與物價指數的對照
(四) 發薪水的實況
(五) 欠餉的問題
(六) 鬧餉
二. 軍餉之外的收入來源
(一) 搶劫
(二) 高額的作戰獎金
(三) 國民革命軍的狀況
(四) 年節犒賞
三.傷亡撫卹及退役輔導問題
〈第八章〉士兵飲食的相關問題
一.士兵在營房內的伙食
二.伙夫的工作
三.在野外用餐
四.覓食所遭遇的困難
〈第九章〉士兵的醫療與衛生相關問題
一.傷患的救治
(一)戰場上的急救體制
(二)後方醫院的狀況
二.環境衛生問題
(一) 居住環境的問題
(二) 維護環境衛生的問題
第三部分:戰場上的國民革命軍士兵
〈第十章〉行軍與補給的狀況
一.行軍的道路狀況以及阻礙行軍的因素
(一) 路途的遙遠與運輸工具的原始
(二) 道路狀況與相關問題
(三) 缺乏地圖的問題
二.士兵的行軍狀況與相關問題
(一) 士兵的行軍能力
(二) 行軍的苦況
(三) 行軍間的休息頻率
(四) 由軍事觀點來看行軍上的問題
三.補給的搬運—關於運伕的使用
(一) 運伕的招募與使用
(二) 大費周章—火砲的搬運
(三) 雇用運伕時遭遇的問題
〈第十一章〉戰場通訊及情報收集
一.戰場上的通訊方式
(一) 長波無線電
(二) 短波無線電
(三) 電話電報通訊
(四) 由人員傳遞訊息
二.戰場上的情報收集與嚮導的採用
(一) 雇用嚮導
(二) 利用探子察看軍情
(三) 情報工作的不足
〈第十二章〉國民革命軍的火力問題
一.初期的武裝狀況
(一) 蘇聯軍械的使用狀況
(二) 短暫的火力優勢
二.火力不足問題的浮現
(一) 自產軍火不敷使用
(二) 常態性的因補於敵
(三) 彈藥缺乏的情況
〈第十三章〉國民革命軍的作戰方式
一.國民革命軍的慣用戰法
(一) 戰鬥秘訣?
(二) 衝鋒作戰法的效果
(三) 對刺刀訓練的重視
二.國民革命軍作戰時所面臨的問題
(一) 大量的人力損失
(二) 強調進攻而輕忽防守的弊病
(三) 指揮幹部訓練不足,作戰時缺乏彈性
(四) 射擊訓練不足的問題
(五) 對戰場情況掌握不良
(六) 落伍的攻城戰法
三.有進無退—論連坐法
結語
參考資料
導論
一.研究動機
(一)朦朧的舞台,無聲的演員
(二)Diana Lary的啟發
(三)傲慢與偏見—中國軍隊的形象問題
(四)非黑即白間的兩難,二分法的困境
二.概述主要資料來源
(一)蘇聯軍事顧問回憶錄的再利用
(二)國內相關資料的引用
(三)大陸出版品的使用
第一部分:軍閥時期的中國軍隊
楔子:著眼點
一. 軍隊與士兵的依存關係
二. 面貌複雜的中國軍隊
〈第一章〉中國軍隊的地域化與私人化
一.岔路的起點
二.地域性的差異
三. 私人化的軍隊
〈第二章〉
中國軍隊的編制
一. 官方說法
二. 口說無憑—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