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3 項符合

莫利柯奈:50年一瞬的魔幻時刻(平裝版)

的圖書
莫利柯奈:50年一瞬的魔幻時刻(平裝版) 莫利柯奈:50年一瞬的魔幻時刻(平裝版)

作者:安東尼奧‧孟達 / 譯者:倪安宇 
出版社:夏日出版
出版日期:2011-10-24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評分:
圖書名稱:莫利柯奈:50年一瞬的魔幻時刻(平裝版)

內容簡介

世界電影配樂之神艾尼歐.莫利柯奈,
電影配樂家之中最具代表性也最成功的人物,
他的作品,你一定聽過、哼過──

  參與長達半世紀的世界電影史,左右了近500部電影的情感流動:
  啟發無數電影音樂的愛好者與創作者。榮獲2007年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肯定。
  2011年為Morricone從事電影配樂生涯的第50個年頭

  中文世界第一本Morricone現身說法的訪談紀錄,影痴樂迷的不容錯過的絕對首選,
  讓瀰漫在光影中的感動樂聲,永不止息。

◎電影配樂靈魂詩人Ennio Morricone艾尼歐.莫利柯奈(1928/11/10 ~  )

  至今參與496部電影配樂。受古典音樂教育,畢業自羅馬音樂學院,主修小號、作曲。15歲開始學習作曲,經過各種不同音樂形式的淬煉,包括純粹音樂及流行音樂,曾經是唱片灌錄的樂團成員和指揮,也為劇場表演、電台、電視和電影譜曲。

  1955年開始投入電影配樂工作,膾炙人口的作品包括《Spaghetti Western》系列電影、《荒野大鏢客》、《狂沙十萬里》、《教會》、《鐵面無私》、《四海兄弟》、《新天堂樂園》、《海上鋼琴師》等,為450多部電影配樂,啟發無數電影音樂的愛好者與創作者。其中,他與義大利導演Sergio Leone的合作是最精華的時期。

  1994年,榮獲美國Society for Preservation of Film Music終身成就獎,是唯一得到這個獎項的非美國電影音樂家。2007年獲頒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原話呈現大師風範

  全書由對談者Monda主筆、記錄,以Q&A的對話方式,讓人透過莫利柯奈大師所說的字字句句,感受到他的真實風範,彷彿在看一部莫利柯奈的訪談紀錄片。

  莫利柯奈告訴我們的不只是他這一生和許多演藝圈重量級人物的傳聞、軼事跟秘辛,也告訴我們他對昨日、今日的音樂和電影的想法。他用輕柔和藹的聲音引領我們進入他的樂譜和「他的電影」那神祕的世界中,告訴我們成功的配樂是如何從無到有完成的,而且不只一次讓我們看到唯有藝術創作才會顯現的神奇奧秘:一個明明遠離夢想的人,卻能夠讓數百萬人做夢。

  訪談內容以家庭及成長歷程為起點,談及莫利柯奈接觸電影配樂的過程、細數早期合作的導演及合作關係、對其他音樂大師的看法、回顧荒野系列電影及《新天堂樂園》的配樂過程、何謂完全音樂家、對生命及生活的看法、靈感與創作……等內容。訪談日期自2009年9月到2010年6月止。

本書特色

  1.巨細靡遺了解莫利柯奈以第一人稱所敘述的生命歷程。適合電影迷、音樂迷認識音樂創作背後的小故事;了解創作者的心境、理念與努力,鼓勵有夢想的讀者。

  2.能同時看到知名電影導演及明星不為人知的小故事。

  3.全書採訪談式對話的方式,如師亦友的溫煦氣氛,彷如身歷其境,傾聽大師暢談創作過程。

  4.曾擔任莫利柯奈接觸過的譯者,也為書中內容增添多筆重要譯註,並撰寫精采譯序。

  5.全書附有難得一見的莫利柯奈生活紀念照。

作者簡介

Antonio Monda(1962/10/19- )

  任教於紐約大學,為替義大利《共和報》、美國《浮華世界》雜誌撰寫專欄。著作有《赦罪》(2008)、《選擇黑暗:十二個惡之故事》(2010),皆由孟達多利出版社出版。也擔任編劇、製片及導演工作。定居美國。

譯者簡介

倪安宇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畢,威尼斯大學義大利文學研究所肄業。旅居義大利威尼斯近十年,曾任威尼斯大學中文系口筆譯組、輔仁大學義大利文系專任講師,現專職文字工作。譯有《馬可瓦多》、《白天的貓頭鷹 / 一個簡單的故事》、《依隨你心》、《虛構的筆記本》、《魔法外套》、《巴黎隱士》、《在你說「喂」之前》、《跟著達爾文去旅行》,2011年最新譯作──《在美洲虎太陽下》等。

  2009年莫利柯奈來台時,曾擔任莫利柯奈的貼身口譯,對於大師風範有最近距離的認識,再加上譯者本身的細膩文字,更讓人有如親見大師般的臨場感。

 

目錄

推薦序─親炙大師的生命軌跡 / 藍祖蔚(知名影評人)
推薦序─喔!親愛的大師 / 聞天祥(知名影評人)
推薦序─那些偉大的電影,彷彿為了他的音樂而生 / 李永忻(資深樂評人)
譯序─一次美好的旅程 / 倪安宇
前言 / 開始與莫利柯奈對話

1─瑪麗亞,第一個聽眾

2─在學校跟李昂尼比鄰而坐
童年記憶 / 妻兒 / 遺憾

3─巴哈的秘密
踏入電影配樂界 / 與薩奇共事 / 早期合作的導演 / 對其他音樂家的看法 / 續談早期合作的導演

4─《四海兄弟》和《史達林格勒戰役》
談李昂尼 /《 黃昏雙鏢客》的配樂 / 與李昂尼的友誼 / 創作瓶頸 /《 革命怪客》與《四海兄弟》 / 李昂尼之死

5─《阿隆桑芳》:從塔維安尼兄弟到昆汀.塔倫提諾
足球與西洋棋 / 政治理念 / 為懸疑電影配樂 / 與培特利的合作 / 音樂實驗 / 與外國導演合作 / 流行歌曲

6─《教會》:「我只會毀了它。」
當兵歲月 / 為《教會》配樂

7─托納多雷,摯友
與托納多雷的情誼 / 有關托納多雷的電影作品

8─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和克林.伊斯威特的熱情
與帕索里尼、貝托魯奇合作 / 奧斯卡獎

9─音的民主機制
絕對音樂家 / 新和音即興樂

10─ 三個特別的演奏者:金屬製品樂團、史賓斯汀、險峻海峽
流行樂手的演奏 / 曾合作的導演們 / 擔任影展評審

11─沒有靈感這回事
靈感 / 遺憾 / 快樂時光

12─筆名:丹.薩維歐和雷歐.尼寇斯
前往好萊塢 / 自認糟糕的作品

13─俄羅斯棋王史巴斯基的開局讓棋
剽竊事件 / 愛上西洋棋

14─電影音樂要簡單明瞭
拿坡里電影節 / 滿意與丟臉的作品

15─音樂是社會的一面鏡子
再談絕對音樂 / 另一個世界

謝辭

圖片出處

索引:前言、內文和譯註中提及的電影、電視節目

 

推薦序
親炙大師的生命軌跡
影評人、臺北愛樂電臺《電影最前線》主持人 / 藍祖蔚

  動人的電影音樂像風,可以帶領觀眾起飛,從紅塵飄飄上天堂;雋永的電影音樂像香水,一旦邂逅,從此留香難忘。

  每一回得聞深情的電影音樂,我更想知道的是這麼動人的音樂怎麼闖進作曲家的心靈,轉換成如此的音符?2003 年,我愛上公共電視電視劇《赴宴》的主題音樂,於是追問了作曲家史擷詠:「你在作曲時,究竟心裡在想什麼?」他的回答是:「我是在戀愛,我必須強迫自己進入一種戀愛的心境中,與自己的過去戀愛,與自己的音樂戀愛,陷入一種很淒美、很苦澀的情境中,讓大家在聽見這樣的音樂時,都能想起過去的戀情,想起過去,也想見未來。」

  音樂已是既定成品,觀眾已然聽見,演奏家亦有樂譜可以參照揣摩,唯獨音樂人的心靈世界多數都還是個謎,有關電影音樂的書應該就是一本解碼書,讓讀者看見作曲家的心靈運作。近來臺灣書市陸續出版了知名電影音樂家久石讓的音樂書《感動,如此創造》、動畫大師手塚治虫的《古典音樂館》,以及(土反)本龍一的《音樂使人自由》,多數描寫了作曲家與導演間的互動「關係」,卻極少著墨電影如何撼動作曲家,而能在五線譜上找到藝術對應的位階,對於渴望知道更多電影奧秘的讀者而言,毋寧都有些許的失落。

  這其實幾近挑剔了,音樂家的終極目的就是完成音樂創作,其他的文字敘描既非本業,亦非必要,就像很多電影導演始終說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有什麼樣的音樂,只能搬弄一些抽象名詞來創造模糊的想像,文字既非作曲家的專長領域,未必就能將音符或者動心的意念轉換成為文字,導引讀者(影迷)得窺堂奧了。

  以這種標準檢視的義大利作曲家艾尼歐.莫利柯奈(Ennio Morricone)的訪談錄《莫利柯奈:50 年一瞬的魔幻時刻》,當然難有百分百的滿意。因為面對一位創作過五百部影視音樂的作曲家,書中無可避免地要去勾勒時間長河的風景,少了在經典作品上駐足停留,或就細部情節雕刻著墨。

  不過,莫利柯奈在書中依然非常精練地回答了一直讓我縈念的靈感問題,他認為「靈感是一個很浪漫的名詞。事實上,沒有靈感這回事……靈感不會從天而降」,一首動人的曲子「往往會先有個初步的想法,然後慢慢琢磨成形……可能被推翻,或被放棄……太多人說靈感來自於一個內心的悸動,例如看到一個美麗女子的搖曳身影……但那只是一個簡單的啟發……」唯有「埋頭苦幹」才能成就動人樂章。

  一點不浪漫的答案,卻說明了電影音樂創作的汗水工程;極其精簡的回答,像極了莫利柯奈的處事風格。

  例如很多人為他作曲一輩子卻只獲得四次奧斯卡提名,卻從來不曾獲獎而叫屈(這四次提名分別是1978 年的《天堂之日》[Days of Heaven],1986 年的《教會》[The Mission],1987 年的《鐵面無私》[The Untouchables],1992 年的《豪情四海》[Bugsy],和2001年的《真愛伴我行》[Malena]),尤其是眾望所歸的《教會》最後卻敗給《午夜旋律》(Round Midnight),堪稱跌破眾人眼鏡。書中面對這椿影史公案,只聽大師四兩撥千金地回應一句:「我後來才知道電影中有很多現成曲子。」沒有情緒,不見憤怒,這個獎項是原創音樂,而非現成音樂,但是多少人聽得出原創?多少人會被熟悉的曲子給迷惑了心眼?

  2009 年5 月29 日,八十一高齡的莫利柯奈率領樂團來到臺北,舉行個人在臺灣的首場作品音樂會,邀他來臺的新象公司臨時為我安插了十分鐘的訪談,但是大師已然疲累,最後縮短為提問三個問題,而且大師只接受義大利語問答,一切都得靠翻譯居間傳達,中間隔了一座山,讓我備受挫折。

  當時,我的第一個問題是大師的名字該怎麼拼念才對?因為臺灣至少出現了莫利克奈、莫里柯奈、莫利柯奈和莫瑞康尼四種不同版本的譯名,有人從拉丁文著手,有人擷取英文拼音,莫衷一是,大師親口告訴我,他的名字應該唸成:莫利果內。這是第五個版本了,但最接近音樂會的「莫利克奈」用法,我也就不再堅持原汁原味的「莫利果內」,就此改用「莫利克奈」了。

  我的第二個問題與《荒野大鏢客》(A Fi s tful ofDollars)的導演塞吉奧.李昂尼(Sergio Leone)有關,好奇當初何以想到用口琴、口哨、電吉他、猶太豎琴和鼓聲,打造出那麼粗獷又奇怪的音響,但是大師對於這個老掉牙的議題興趣不大(我相信他已經重覆談過無數次了),坦承說:「我真的不知道《荒野大鏢客》為什麼會那麼受歡迎,那是李昂尼最爛的一部作品,也是我最差的配樂作品。」 大師寧願多討論一下《黃昏三鏢客》(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以及《狂沙十萬里》(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音響也是音樂的一部分,光是《四海兄弟》(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中的五分鐘電話鈴聲,就帶給人多少不安的情緒?」簡單一句話,對我就有如當頭棒喝了。

  在我心中,《教會》的音樂處理是電影音樂的最高境界,主要是神父賈布利耶背著雙簧管上山傳教(讓電影音樂有了自然合理的現身條件),其次則是簡單但雋永的音符,傳達了「奉行在人間,如同在天上」的動人感覺。書中的訪談更是畫龍點睛地指出莫利柯奈創作《教會》時面對的三個限制:一、神父賈布利耶要吹雙簧管,而且要吹1750 年代的器樂旋律;二、要符合主教會議制定的聖樂規範;三、加入印第安人旋律。所有的條件限制不住天才的心思,《教會》的主題音樂允稱二十世紀最動人的電影音樂樂章,本書的文字註解亦留下了彌足珍貴的音樂見證。

  2009 年,我有幸得見大師,卻只能淺嘗即止,心中一直有憾;如今有了《莫利柯奈:50 年一瞬的魔幻時刻》這本訪談錄,惜字如金的大師,面對義大利語流暢的訪問者就能暢快對答,憶取了許多時光,留下極多生命軌跡,就看誰是有緣人,能在文字之海中擷取精華了。

推薦序
喔!親愛的大師
知名影評人 / 聞天祥.

  就像本書作者安東尼奧.孟達一樣,我不是音樂人,但是在觀影經驗裡,某些音樂記憶卻教我更愛電影。尤其是兩位義大利音樂家。

  一位是尼諾.羅塔(Nino Rota, 1911-1979)。《教父》(The Godfather, 1972)是他最廣為人知的作品。但對我而言,他更是義大利電影黃金時期的音樂代名詞,尤其為維斯康提(Luchino Visconti)和費里尼(FedericoFellini)電影所譜的作品,涇渭分明卻又個性獨具,拿捏得恰到好處(然而本書對此卻有不同見解)。表面上好像只是輔助影像,但自從他過世後,費里尼幾乎沒再用過重複的作曲家,甚至在《剪貼簿》(Intervista, 1987)一片把他的舊作拿來重用,除了情誼,也證明這位作曲家的不可取代。而羅塔為維斯康提嫡傳弟子柴菲萊利(Franco Zeffirelli)的青春版《殉情記》(Romeo and Juliet,1968)所譜的音樂,也為羅密歐與茱麗葉的相識,創造出前所未有的張力和寓意。

  另一位就是本書的主角莫利柯奈( E n n i o Morricone)。同樣的,他最有名的作品應該是催淚至極的《新天堂樂園》(Nuovo Cinema Paradiso, 1988)和片名即點出配樂分量的《海上鋼琴師》(The legend of 1900, 2000)。不過我更愛《四海兄弟》(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1984)和《教會》(The Mission, 1986)。難忘在早已歇業的板橋戲院看《四海兄弟》時,被音樂震撼得目瞪口呆的經驗,除了蕩氣迴腸的〈黛博拉之歌〉,那音符與影像嵌合到天衣無縫的精準境界,簡直就是電影配樂的最高範本。

  《四海兄弟》是掀起「義式西部片」(Spa ghe t t iWestern)風潮的導演塞吉歐.李昂尼(Sergio Leone,1921-1989)最後一部作品。他和莫利柯奈的緊密合作,早從《荒野大鏢客》(A Fistful of Dollars, 1964)系列開始,就是傳奇。兩人長達二十年的銀幕交情,也令人不由得聯想到費里尼與尼諾.羅塔的關係。但時代、環境等等因素,相較之下,莫利柯奈似乎更國際化些。除了義大利同鄉,他替更多不同國家、風格的導演配樂,亦不乏出色表現,例如羅蘭.約菲(Roland Joffe)導演的《教會》就是相得益彰的例子,一曲〈賈布利耶的雙簧管〉勝過千言萬語,電影用它來化解種族之間的衝突對立,無形之中也對音樂致上由衷禮讚。

  兩位義大利電影音樂大師獲獎無數,但彼此的奧斯卡之路都有點崎嶇。尼諾.羅塔的《教父》配樂在席捲金球獎、英國金像獎後,奧斯卡獎本來勢在必得,不料卻被檢舉片中部分音樂已先在某部義大利電影出現過(當然也是他寫的),因此不能納入原創曲目計算而失去奧斯卡獎資格。兩年後,《教父續集》(The Godfather: Part II, 1974)加了幾首導演父親卡明.柯波拉(Carmine Coppola)的曲子,這下就符合規定,也拿到遲來的奧斯卡獎,但尼諾.羅塔並未出席頒獎典禮。

  從一九七○年代到二十一世紀,莫利柯奈以《天堂之日》(Days of Heaven, 1978)、《教會》、《鐵面無私》(The Untouchable, 1987)、《豪情四海》(Bugsy, 1991)以及《真愛伴我行》(Malena, 2001)五度提名奧斯卡。《四海兄弟》則因當年上映版本被製片公司剪得亂七八糟,評價灰頭土臉,根本沒擠入奧斯卡任何名單。《教會》也被以為十拿九穩,結果半路殺出程咬金,敗給以爵士樂為主的《午夜旋律》(Round Midnight, 1986)。直到2007 年,影藝學院大概發覺會員的「排他性」實在太明顯,決定頒發終身成就獎給莫利柯奈,肯定他對電
影音樂的宏偉貢獻,獻獎者是主演《荒野大鏢客》而展開明星生涯的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

  2009 年5 月31 日,有些不可思議,因為八十一高齡的莫利柯奈在臺北小巨蛋指揮匈牙利愛樂管絃樂團演奏他的作品。我自然是朝聖的樂(影)迷之一。莫利柯奈的指揮棒宛如魔法杖,隨著悠揚的樂聲,那些被電影纏繞的青春歲月彷彿又躍然眼前,活生生的《新天堂樂園》。

  坊間有多本費里尼的傳記、訪談、塗鴉,多少都會談到尼諾.羅塔。但關於莫利柯奈的文字卻屈指可數,頂多只有CD 背面的簡介和發燒友之間的交流。因此這本書的出現便顯難得可貴。孟達的訪談深入淺出,更帶給我一種奇妙的感受,彷彿就坐在影史最偉大的音樂家面前,和他聊天。原先還帶點敬畏,卻在對方開啟心扉的接納下,自在了起來。他講的不是生硬的樂理,卻直達創作的核心。

推薦序
那些偉大的電影,彷彿為了他的音樂而生
資深樂評人 / 李永忻

  如果自盧米埃兄弟以來,電影就承繼了神話與傳奇、詩歌與小說的傳統,成為當代最主要的藝術敘事載體,那麼艾尼歐˙ 莫利柯奈,很可能就是少數能與導演分庭抗禮,堪稱當代遊唱詩人的電影音樂大師。

  在莫利柯奈的創作歷程中, 無論是義大利西部片(如鏢客三部曲)的蒼涼與張揚、《新天堂樂園》或者《海上鋼琴師》的溫柔與傷昔,還是《四海兄弟》與《教會》中的悲劇與雄渾,莫利柯奈的音樂總是少有公式套用,卻令人一聽即知又深富獨創性。在電影與音樂的結合中,莫利柯奈的作品不僅與影像完美結合,獨立聆聽時仍極具高完成度與創作水平,與電影分庭抗禮毫無愧色。

  這本莫利柯奈與孟達的對話錄,與其說是一位電影音樂作曲家的往事回憶,毋寧說是一段充滿故事、情誼、智慧與分享的藝術人生速寫。大量莫利柯奈與各導演之間的「銀幕後」,堪稱電影音樂最珍貴的「口述歷史」。愛熱鬧的朋友可以發現各導演間的逸聞趣事(李昂尼與莫利柯奈為了搶一張桌子還要爾虞我詐),如臨現場地體驗這些「老仙角」之間的深厚情誼(為了尊重李昂尼,莫利柯奈始終婉拒克林伊斯威特的配樂邀約)。看門道的影迷與樂迷,更能夠從其中理解電影誕生的第一手史料、導演與作曲家共同付出的心血與掙扎,以及一位忠於自我的創作者,如何在生命歷程中學習到謙遜地為導演服務,但又時刻戮力保有創新、自主、獨特,以及最重要的—作品的水準。

  在莫利柯奈與孟達的對話中,我們發現大師是如何坦率而真誠的面對自我。畢竟作為一位學院派出身,自許為後韋伯時代的作曲家,本想要走上布列茲、史托克豪森與貝里奧相同道路的莫利柯奈,對於「電影配樂大師」的稱號與人生難道不會有缺憾嗎?從本書中,以及筆者曾經採訪的內容中,莫利柯奈對此有相當一致,略帶狡獪,但卻再誠實也不過的宣示:「電影配樂太常被忽略……每一種類型的音樂,無論好壞,都是社會的一面鏡子,除了創作音樂的作者之外,社會也同樣孕育了音樂。」大師甚至進一步以泰勒曼的餐桌音樂、巴哈的彌撒曲與韓德爾的《皇家煙火》,來駁斥所謂「電影配樂就是服務業」這樣的觀念:「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接受他人委託所寫的音樂,或為他人服務所寫的音樂,有時候也可以是偉大的音樂。」大師甚至更坦率地表示,他能否放膽創作「絕對音樂」—對莫利柯奈而言最獨立且自由,至今超過一百首的完全個人創作—最重要的關鍵,全然繫乎是否保證填飽肚子!

  全書讓人雋永不已的部分俯拾即是,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卻是讓莫利柯奈受傷不已,卻終身謹記在心的教訓:導演培特利的惡作劇!這個被莫利柯奈視為座右銘的「大」玩笑,其實是所有電影作曲家,尤其是「有良心」的創作者最深層的夢魘。自命不凡的創作者,一旦進入電影,或是各種複合藝術的體系,位階產生從屬關係之後,原本自認獨一無二的作品,其不可替代性被導演視之如糞土般地對待之後,你將如何面對自己的工作?從回憶、對培特利的感想,以及上述古典作曲家的歷史法則之中,讀者將會發現莫利柯奈是如何窮究畢生,追求「創作的本質」以及「專業的態度」!(為了保留閱讀樂趣,請恕我暫賣關子)

  於是,當回頭去欣賞那些膾炙人口的電影,看到大師回答的最後一個問題時,我們或許會意識到,書中華倫.比提在頒獎典禮上所說的也許不是恭維話:那些偉大的電影,很可能是因為他的音樂而誕生……感謝艾尼歐.莫利柯奈,以及他為我們帶來的美好音樂。

譯序
一次美好的旅程
譯者 / 倪安宇

  2009年5月31日,莫利柯奈電影音樂演奏會在臺北小巨蛋演出。前一天,大師出席記者會,由我擔任口譯。

  重溫他的作品做功課時,回想起以前在義大利每個月都會看到鏢客系列電影在電視上重播一次,即便剛好進了廚房,聽到獨一無二的音樂傳來,腦袋中仍能自動浮現畫面,知道現在是哪個角色做了哪個表情。那是晚餐時刻的最佳陪伴,百看不厭。

  從《教會》、《四海兄弟》、《鐵面無私》、《新天堂樂園》到義大利的長壽電視劇〈黑幫〉,莫利柯奈的音樂陪伴我的歲月其實比想像中多很多,而我對他幾乎一無所知。除了……他很有自信。

  莫利柯奈抵臺前,數家媒體先做了電話越洋採訪。好奇問他如何能替眾多風格、文化迥異的電影打造音樂時,他說:「因為我很早就深入了解作曲史,對不同時期、地域的音樂都已融會貫通,再加上我的天分和想法,自然能用自己的方式寫出應有的音樂。」我彷彿看到老先生在電話那頭對這個問題翻了個白眼。

  在記者會現場見到大師那一刻,或許因為專注工作,我連粉絲目睹偶像丰采的雀躍心情都沒有。但我在擠滿了會場的記者臉上看到了美夢成真的表情:想笑又怕造次,然而眉眼間按捺不住的串串愛心蹦跳了出來,滿室洋溢著春天騷動的氣息。我坐在右後方看著莫利柯奈一臉嚴肅,他開口說:「不要看我好像在生氣,其實我心裡很高興,只是常在想事情,所以看起來神情悲傷。」

  自信,敏感。果然是大師級藝術家。

  不用說,音樂演奏會很成功。觀眾起立鼓掌,安可了四次大家依舊不肯走,莫利柯奈最後把譜收起來,帶走了首席小提琴手才告結束。

  事隔兩年, 我換了一種方式再度跟大師「面對面」,這才發現帶走首席小提琴手原來是老招!

  翻譯《莫利柯奈:50 年一瞬的魔幻時刻》這本對談錄,其實知道了許多當年匆匆不及挖掘的真相。

  莫利柯奈的嚴肅,是源自老師佩特拉西的身教(兩人合影,彷彿是一對不苟言笑的父子),也是因為靦腆;投入電影配樂工作,是因為經濟壓力;該說的毫不保留(關於剽竊問題),而且絕對誠實(無論是兒子安德烈在《新天堂樂園》配樂工作中扮演的角色,或是談到不同導演的音樂素養);看似獨裁的專業態度背後,他很樂於被質疑跟比較,因為唯有碰撞出火花才會進步;他的生活「動靜皆宜」,愛足球(但只愛羅馬隊)也愛西洋棋(而且曾跟棋王對弈);優雅的他是左派社會主義信徒,這倒不令人意外,左派思維本是義大利知識分子固有傳統,更何況他在年輕時經歷過法西斯政權,也曾在貧困中掙扎;對較不易被大眾理解的完全音樂始終一本初衷,因為無論什麼類型的音樂都不是浪漫隨興的結果,而是努力不懈的結晶。還有,莫利柯奈為了留在家鄉義大利羅馬工作,寧願多次放棄難得的合作機會,因此我想,為尊重這份斯土斯民情懷,應將他名字「Ennio」的中文翻譯正名為「艾尼歐」,而不再隨俗沿用英式發音的「顏尼歐」,「Morricone」的臺灣常見譯音之一「莫利柯奈」因與原音相近,所以沿用。

  最讓人覺得獲益良多的,莫過於執筆的孟達用最平實的文字呈現出莫利柯奈的溫暖內心。

  作為父親,莫利柯奈對一心投入音樂和電影的兩個兒子十分掛心,又寧願他們多加磨練。作為朋友,莫利柯奈對曾經共事的導演人格特質如數家珍,認為曾捉弄他的培特利給自己上了很重要的一課,永銘於心。

  大師對初識就發生誤會的孟達,不但多次表達歉意,並默默地關心起這位忘年之交:出其不意出席孟達的新書發表會、委託孟達負責傳記對談工作、指定孟達擔任他的記者會主持人。而且,完全符合「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期待。

  雖然不像孟達那麼幸運,能有一整年的時間和大師對談,但我在翻譯過程中,仍如同經驗了一次美好的旅程。日前跟久違的義大利朋友交換近況,我說到莫利柯奈的名字,朋友沉默了數秒鐘後,複誦了一次「莫利柯奈」。那短暫瞬間,我們心中各自迴盪著大師的某段旋律,我意識到,兩年前的短暫相遇,兩年後的再次交會,我趨近的不只是個人的美夢,也是所有人的美夢。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8689572
  • 叢書系列: 美感
  • 規格:平裝 / 336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贊助商廣告
 
TAAZE 讀冊生活 - 今日66折
告訴我你吃什麼,我就知道你是誰:吃速食長大的一代不知道的食物真相
作者:愛莉絲.華特斯
出版社:好人
出版日期:2023-06-20
66折: $ 297 
城邦讀書花園 - 今日66折
領帶大叔
出版社:馬可孛羅
出版日期:2023-11-30
66折: $ 251 
金石堂 - 今日66折
葛瑞的囧日記1-4集套書
作者:傑夫.肯尼
出版社:未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06-27
66折: $ 929 
博客來 - 今日66折
開箱臺灣史:一本制霸中小學108課綱臺灣史學習內容!
作者:吳宜蓉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3-05-09
66折: $ 231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作者: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 (Björn Natthiko Lindeblad, Caroline Bankler, Navid Modiri)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23-02-01
$ 355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巴奈回家:凱道.二二八公園的二六四四天
作者:巴奈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4-04-30
$ 379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口罩男子明明不想談戀愛(02)
作者:参号ミツル
出版社:尖端漫畫
出版日期:2024-05-10
$ 119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氣質系硬筆1000字帖
作者:郭仕鵬
出版社:朱雀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8-07-03
$ 221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你是我的朋友(全)
作者:那梧なゆた
出版社:尖端漫畫
出版日期:2024-05-10
$ 128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祈念之樹:守護之心【限量精裝版】:東野圭吾印刷簽名+專屬收藏編號
作者:東野圭吾
出版社:春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5-23
$ 650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抄寫英語的奇蹟:1天10分鐘,英語和人生都起飛
作者:林熙 Brett Lindsay
出版社:如何
出版日期:2024-03-01
$ 300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黑或白(9)
作者:さちも
出版社:台灣角川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5-16
$ 111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