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序幕
第二章 佯攻
第三章 越過阿登
第四章 99%的勝利
第五章 佔領下的西歐
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1 項符合
西線閃電戰:1940年二戰德軍西線戰場寫真集的圖書 |
圖書選購 |
型式 | 價格 | 供應商 | 所屬目錄 | $ 308 |
iRead灰熊愛讀書 |
軍事 |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1918年11月8日,德國在法國貢比涅森林的火車上簽下降書,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在當時「侵略或被侵略」的帝國主義背景下,1940年德國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以充滿智慧與膽識的「鐮割計畫」向西歐各國出兵。從5月10日起,盧森堡當天投降、荷蘭5天投降、比利時18天投降而法國則是43天後投降,一百九十萬人被俘,德國締造軍事史上無人能及的紀錄與奇蹟。聯軍輸了這一場不應該輸的戰爭,其原因在於戰爭憑藉的不只是武力,更重要的是「意志」與「智慧」。
這是一場分處於兩個世代軍隊之間的戰鬥:德國軍隊已經進入了「機械時代」,而法軍卻還停留在「步兵時代」。這也是一場大膽果斷與猶豫軟弱之間的戰鬥:希特勒的大膽、果斷、前瞻與突破打敗了甘莫林、貝當、魏剛等人的猶豫、軟弱、保守與落伍。雙方在軍事理論的不同導致軍隊在組織、訓練和裝備上的全面差異,讓這場戰役成了一面倒的結局,並成為軍事史上的經典範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