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多年前,正當戰火瀰漫搖搖欲墜的中國,一段刻骨銘心的歷史徐徐展開。記錄這段歷史的方式有很多,例如歷史遺存、照片、文字,其中不能忽視的,便是西方人對於這些事件所進行的圖像報導。
從1891年開始,法國的《小日報》(Le Petit Journal)在封面和封底增加彩印圖片,圖文並茂,生動性、故事性與藝術性並存。那個時候,正值西方對中國覬覦之心強烈膨脹的時期,這種關注,直接表現在西方報紙對於中國報導題材與內容的增多上:刺殺德國公使克林德、德國水兵火燒總理衙門、義和拳起義、八國聯軍從塘沽登岸直逼北京等等。這些圖像中,既有與事件發生密切相關的重大人物,例如慈禧太后;也有普通的事件參與者,例如義和拳民;既有記載重大歷史節點的故事,也有埋沒在浩大聲勢中渺小的片段。但無論它們以何種狀態呈現,都得到了世界的廣泛關注。
本書作者兩度遠赴巴黎,到處尋訪,收集了近80張報導了中國話題的《小日報》,為大家解讀圖像中的歷史。
作者簡介:
張逸良
南京師範大學新聞系畢業,現供職於北京晚報,專注於中國歷史影像的收藏與研究。
目錄
前言 凝視歷史的背影
第一章 導論
《小日報》裡的圖像中國
如何解讀圖像歷史
重塑圖像思維
第二章 被列強瓜分的蛋糕
光環與陰影
暗地博弈
戲謔下的思考
掩飾下的轉折
另一種“自保”
情緒未變
第三章 硝煙與鮮血的中國
群體視野下的事件呈現
看客
洋看客
刺殺中的暴力美學
外露的極端
相見如故
表像之下
冰火之隔
同是“凱旋”
災難場景
暗啞的餘音
第四章 差異與交融
合理誇張
無意的事故
滑稽的“西衣東穿”
當中國走向世界
踟躕的夢想
廣而告之
記錄與補白
自然的腳步
皇家雪橇
廢墟也有美
消失的街道
低音不執拗
後記
前言 凝視歷史的背影
第一章 導論
《小日報》裡的圖像中國
如何解讀圖像歷史
重塑圖像思維
第二章 被列強瓜分的蛋糕
光環與陰影
暗地博弈
戲謔下的思考
掩飾下的轉折
另一種“自保”
情緒未變
第三章 硝煙與鮮血的中國
群體視野下的事件呈現
看客
洋看客
刺殺中的暴力美學
外露的極端
相見如故
表像之下
冰火之隔
同是“凱旋”
災難場景
暗啞的餘音
第四章 差異與交融
合理誇張
無意的事故
滑稽的“西衣東穿”
當中國走向世界
踟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