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讀的是有關自己的心識的故事。
諸佛、菩薩、上師眾、老師、教法等,就好比明鏡一般,
映現出我們的臉龐,讓我們認出自己。
最終,你的容顏、你的色身、你的心等,
在這面清淨無瑕的鏡子裡,看到佛五智分分明明映現其中。
《菩薩行證至彼岸》是「那瀾陀菩提佛學研習課程」中文版「大乘教法系列」的完結篇,內容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份,是針對經過了完整大乘修道的行者,以精要的龍樹菩薩五大因,幫助行者躍入「空性、無我」的至要確信;第二部分,則以《入中論》導引行者確立菩薩十地的修持精華,不論是世智所能理解的或超越凡俗概念的;最後第三部分,再次挈要一擊,說明超凡入聖的關鍵即在於將蘊與識轉化為佛智。
本樂仁波切對於這三個層面的法教,既能嚴密精要的傳授經論中的重點,又能在行者經歷了漫長的修道旅程後,給予精神導師或心靈善友的鼓舞。最後,與所有讀者一同迎向無比的信心,說法者與領受者,一同站在清澈湛晰的明鏡之前,心對心的由菩薩行證的舟楫上,跨出最後一步,登上那大樂、恆常豐饒、自由解脫之岸。
純淨無瑕的花苞,已在煩惱污泥中蓄勢待發,等待我們以敬信之力,讓花莖伸出、高舉,緣於清淨的祈願與成熟的行持,蓮花,世間最美麗的悲智之花,終將無染地綻放。
作者簡介:
【關於作者:竹慶本樂仁波切】(Dzogchen Ponlop Rinpoche)
是藏傳佛教寧瑪派與噶舉派新一代大師中最出色的學者與老師之一,亦是一位實修的成就者、書法家、視覺藝術家和詩人。
學習時期的本樂仁波切,在尊貴的第十六世大寶法王、頂果欽哲仁波切、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等多位大師座下領受教法與訓練,同時成為大圓滿與大手印兩大傳承的持有者。
本樂仁波切的教學方式幽默清新,飽含傳承自其根本上師 竹清仁波切的豐沛力量以及不拘形式的原創力,深受東西方弟子愛戴。
本樂仁波切是「那瀾陀菩提佛學中心」與「正知國際學院」創辦人。已出版的中文著作除了本課程系列,還有《狂野的覺醒》、《離死之心》、《普賢王如來祈願文》、《叛逆的佛陀》,以及那瀾陀菩提佛學研習課程系列《佛陀佛陀請開門》等九本書。
「那瀾陀菩提佛學研習課程」系列已出版的有:
【佛法入門系列】:《佛陀佛陀請開門》《沒有我時我是誰》
【小乘教法系列】:《從前有位阿羅漢》《寂滅為樂二乘人》
【大乘教法系列】:《覺悟有情乘願來》《中間亦無中觀派》《讚佛先讚大悲心》《菩薩修心七要訣》《菩薩行證至彼岸》
章節試閱
◎當我們膠著在某個事件上,這個事件就變得似乎很嚴重的樣子,但這也不過維持一剎那罷了──要記得,這也不過是一個剎那罷了。
◎要放下對想法的孤注一擲。放下妄念之舞時,我們會看到,它們就在這個廣大虛空中自然運作著。就好比跳舞時,你就在宇宙這個廣大空間中舞動一般,有一種擁抱空間、空間和實體雙融、身和心兩相結合的感覺,蒼蒼曠曠,廣大無垠。但是你若過於自我意識而扭捏作態,那空間就狹隘起來了;你完全不覺得寬坦自在,反而覺得笨重的身體扭曲著錯誤的舞步,就好像在搖滾樂之父查克‧貝瑞(Chuck Berry)的歌聲中跳著扭擺舞(twist)一樣彆扭,因為,你過於自我意識,只看到身體的各種侷限:死板、僵硬、總是跳錯舞步。這時,我們完全沒有彈性,也感受不到寬廣鬆坦的空間。
◎禪修時,在心的廣境之中,星星微微的念頭來來又去去,有的念頭停留稍久一些,如同國慶煙火,在空中乍然迸現,燦爛炫目、磅礡華麗;也有些念頭如同火花閃現,稍縱即逝,一不注意就溜走了。以上只是比喻性說法,實際上,心的廣境沒有光也沒有顏色,它超越了光和顏色,它溢於言表且無有極限,這就是我們的法身虛空,就是真實身。
◎無論做什麼修持,無論是世俗諦或勝義諦的修持,都有三個階段:初善或前行;中善或正行,也就是實際進行的階段;最終是後善或結行,就好比果實成熟的階段。起初我們播下種子,中間種子開始發芽成長,最後看到所有付出的結果。
◎說到大乘的寂滅境界,六地就是菩薩開始進入後善的階段,逐漸進入寂滅;七地真正契入,八地則終於安住在寂滅之中,九地菩薩從寂滅中起身,在十地證得佛果。
◎釋迦牟尼佛曾經是一名技藝高超的印度六弦琴演奏家,只為了教導某一個眾生;不過,這樣的應化到後來也教導了其他許多演奏家,他透過這六弦琴的樂音,透過演奏,透過聲音的創造教導弟子。
◎我的上師曾經說,金剛喻定就好比念珠上的念珠頭一樣。以念珠持咒計數時,數著數著,一定會掄到最大那顆念珠頭,標記著那一圈持咒的開始和結束,數過那顆念珠頭時,就代表超越了108次,那樣的超越非常美好
◎手杖的支撐能幫助我們站立、行走、然後再度坐下;同理,等無間意幫助六識從阿賴耶識的根本座位上起身,幫助六識行於遇上六種對境的不同剎那,也幫助六識完成生起的過程,這時你到達了那個目的地,然後又坐了下來。
◎我們人類六識的感知有多正確?只不過因為我們自認為「人類是萬物之靈」,就堅持自己的感知才是正確的;但實際上,我們所擁有的感知並不更優於海洋中的魚類、街頭流浪犬,或是遨翔空中的小鳥。所有生物的感知都是平等的,我們全都擁有相同的佛性。
◎佛五智存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沒錯,我們談的就是自己的佛五智和八識。有時,我們讀書讀到忘記這些內容說的是我們自己,還以為自己正在讀某個叫做釋迦牟尼佛的印度王子、噶瑪巴或蓮花生大士的故事。但實際上,我們讀的是有關自己的心識的故事。諸佛、菩薩、上師眾、老師、教法等等,就好比明鏡一般,映現出我們的臉龐,讓我們認出自己。這面明鏡不是迪士尼樂園的哈哈鏡,會扭曲影像,而是可以放心看著這面清晰淨亮的鏡子,看到佛五智分分明明映現其中。你的臉龐、你的色身、你的心等等,在這面清淨無暇的鏡子裡,照映出的是佛五智的本性。
◎從大乘教法的觀點來看,我們整個生命存在的本質就在於八識,而這些平凡八識的本性,就是五佛智;散存於八識中的五佛智的整體狀態,就稱為「佛性」。
◎當我們膠著在某個事件上,這個事件就變得似乎很嚴重的樣子,但這也不過維持一剎那罷了──要記得,這也不過是一個剎那罷了。
◎要放下對想法的孤注一擲。放下妄念之舞時,我們會看到,它們就在這個廣大虛空中自然運作著。就好比跳舞時,你就在宇宙這個廣大空間中舞動一般,有一種擁抱空間、空間和實體雙融、身和心兩相結合的感覺,蒼蒼曠曠,廣大無垠。但是你若過於自我意識而扭捏作態,那空間就狹隘起來了;你完全不覺得寬坦自在,反而覺得笨重的身體扭曲著錯誤的舞步,就好像在搖滾樂之父查克‧貝瑞(Chuck Berry)的歌聲中跳著扭擺舞...
作者序
作者:竹慶本樂仁波切
佛教是貨真價實的心靈科學,也是真實的生命哲學。蘊含在這古老傳統中的智慧,究竟來說,超越了所有時間、語言和文化的藩籬,它就如同純水,水本身無形無色,然而一旦倒入某個容器,那個容器的顏色和外形就成為它的外衣。同樣的,佛陀的純淨智慧總是隨著「文化」這個容器的外形,改變它的外在形貌、顏色和風味。因此,佛陀所傳授的智慧和慈悲,從來就不是靜止的死水,總是常保新意,不受時間的限制,歷久彌新。
佛陀曾說:想要了悟這樣的智慧,必須進行「三輪」的練習,這三輪是學習、禪修與行為(或說是正念行持)。對於希望以佛法為嚮導之人,這「三輪」正是關鍵要點。正如印度大師世親菩薩所說:
持守戒律,俱足聞思,此人即已準備妥當,已可進行禪修。
這句經典名言說明了邁向覺醒之路的核心三步驟:聽聞(學習)、思維(反思)和禪修(讓自己熟悉、習慣)。對所有佛法修行者來說,這三個步驟都是金科玉律,至關緊要。
「聽聞」,或者說是「學習」,讓我們對佛法生起正確的理解、無誤的見地,但若不透過「思維」將它化為體驗,這份理解的基礎也只不過是一些無意義的語彙。然而唯有當我們能夠藉由「禪修」將「理解」與「體驗」結合在一起,才會為自己帶來真正覺醒的了悟,亦即證悟。當見地與禪修的體驗展現於日常生活的行為之中,那時我們邁向證悟的旅程才算是圓滿。
既然如此,為了好好了解佛法,得到覺醒的體驗,現在我們所要邁出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學習」之輪。在學習佛法的過程中,我們連結上本來的智慧,令它生起。以此方式,我們釐清並掃除了各種程度的無明與謬見。有朝一日,當我們的智慧成熟時,它將成為我們這條道路的真正嚮導。也正因為如此,印度大師龍樹菩薩說道:
聽聞所得的智慧就像掃除黑暗的燈火,
它是最殊勝的財富,誰也無法將它偷走。
的確如此,不是嗎?沒有任何佛法的知識或智慧,也就沒有任何修行或修行之道可言。佛教中有此一說:「沒有聽聞,我們能了解什麼?沒有了解,我們能禪修什麼?沒有禪修,我們能了悟什麼?」因此,我們的首要任務就是讓自己投入佛法的學習。而投入這「學習之輪」最重要的方式是循序漸進,一步步去認識那包羅萬象的八萬四千法門。
今天的我們真是無比的幸運,有數量、種類都如此之多的佛法教導可以學習。不過,擁有這麼多豐富的資源,有時卻也是一件棘手的事,因為它常令人難以下手,不知從何開始、下一步如何進行。因此,我和學生們彙編出這套完整的學習課程,從佛教的基本介紹開始,帶領讀者一步步走過整趟佛法的旅程。這套教材的基礎,來自於傳統的佛教學習系統,以及我的上師 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的指導,並為了二十一世紀的現代讀者做了些許微調。
根據金剛乘佛教的看法,佛陀的教導之中包含了三類不同的教法,也就是所謂的「三乘」。第一類,同時也是最初的教法,稱為「基礎乘」,其中教導的是攸關自身存在以及輪迴(迷惑的存在)和涅槃(解脫)的重大課題,此乘的教法幫助我們認識並接受自己的痛苦,認出痛苦的來源,並進而去滅除這些造成痛苦的原因。以此方式,我們找到了個人的解脫。沒有這樣的智慧,我們將無法完全了解和接受接下來其他二乘的修持。
第二種教法是「大乘」,它的重點不再只是要解救自己,讓自己脫離痛苦,而是要生起更大的利他之心。經由大乘的教法,我們將發掘出那珍貴的、無私的、對於一切眾生的慈愛悲憫之心,也因此我們竭盡所能、奉獻一切,為所有眾生的利益與覺醒而努力。
第三是金剛乘,或說是「佛陀的密續教法」,在金剛乘中,透過種種代表證悟智慧的象徵、符號與直指心性的教授,帶領我們認識心的真實本性:佛智。
事實上,佛陀只教導了一種佛法,只不過信眾聽聞的方式各自不同。聽聞方式各自不同的結果,就是各種佛法宗派於世間應運而生,傳承至今日。每一種獨一無二的佛法面向,都是我們的珍寶,若是能學習、思維、禪修這些教法,我們將會為自己「配備」好智慧與慈悲,用它們來轉化自己的迷惑,為一切眾生帶來利益。
希望我們為此系列課程中文版所做的努力,能服務到所有讀者,為讀者帶來利益。
竹慶本樂仁波切
於西雅圖西方那瀾陀中心
2012年6月19日
作者:竹慶本樂仁波切
佛教是貨真價實的心靈科學,也是真實的生命哲學。蘊含在這古老傳統中的智慧,究竟來說,超越了所有時間、語言和文化的藩籬,它就如同純水,水本身無形無色,然而一旦倒入某個容器,那個容器的顏色和外形就成為它的外衣。同樣的,佛陀的純淨智慧總是隨著「文化」這個容器的外形,改變它的外在形貌、顏色和風味。因此,佛陀所傳授的智慧和慈悲,從來就不是靜止的死水,總是常保新意,不受時間的限制,歷久彌新。
佛陀曾說:想要了悟這樣的智慧,必須進行「三輪」的練習,這三輪是學習、禪修與行為(或說是正念行持)...
目錄
第一部 中觀五大因
第一章 中觀五大因概說
第一節 二種無我
第二節 中觀第一大因:金剛屑因
第三節 中觀自續派與中觀應成派
第四節 勝義諦與世俗諦
第二章 分析果與分析因果
第一節 中觀第二大因:分析果
第二節 中觀第三大因:分析因與果
第三章 超乎一與多以及互為緣起
第一節 中觀第四大因:超乎一與多
第二節 中觀第五大因:互為緣起
第四章 實修練習:觀禪教訣
第一節 修持要點
第二節 中觀五大因 實修應用
第二部 菩薩十地
第五章 菩薩初地:極喜地
第一節 《入中論》的架構
第二節 阿羅漢與初地菩薩
第三節 初地菩薩如幼王子之喻
第六章 菩薩二地:離垢地
第一節 為何稱為「離垢地」
第二節 二地勝過初地之處
第三節 出世與世間戒律的差別
第七章 菩薩三地:發光地
第一節 從悲心的基礎生起安忍
第二節 修安忍的功德利益
第三節 智慧的生起和瞋心的斷除
第四節 菩薩四地:焰慧地
第五節 菩薩五地:難勝地
第八章 菩薩六地到十地
第一節 第六菩薩地:現前地
第二節 第七菩薩地:遠行地
第三節 第八菩薩地:不動地
第四節 善慧地和法雲地
第三部 大乘之果
第九章 菩薩十一地
第一節 菩薩地與佛智
第二節 如所有智
第三節 盡所有智
第四節 自空、他空與米覺多傑
第十章 佛三身
第一節 佛三身的根本特質
第二節 三身的八種德性或德相
第三節 自性身(法界體性身)
第四節 報身五決定
第十一章 佛五智的轉化
第一節 轉五蘊為五智
第二節 轉八識為五智
第三節 六識的轉化
第四節 如何理解五方佛族
附錄一 中觀五大因
附錄二 菩薩十地與對應之波羅蜜多修持
附錄三 轉八識為五智圖
第一部 中觀五大因
第一章 中觀五大因概說
第一節 二種無我
第二節 中觀第一大因:金剛屑因
第三節 中觀自續派與中觀應成派
第四節 勝義諦與世俗諦
第二章 分析果與分析因果
第一節 中觀第二大因:分析果
第二節 中觀第三大因:分析因與果
第三章 超乎一與多以及互為緣起
第一節 中觀第四大因:超乎一與多
第二節 中觀第五大因:互為緣起
第四章 實修練習:觀禪教訣
第一節 修持要點
第二節 中觀五大因 實修應用
第二部 菩薩十地
第五章 菩薩初地:極喜地
第一節 《入中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