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瀋戰役
第一章 戰役前的東北形勢
緣起雅爾達
歷史的腳步與結果,往往事出必有因,通常在前因出現之後,就注定其事後結果。所以,當我們論及淮海戰役要從濟南戰役說起,提起平津戰役則要從攻擊石家莊說起,而討論到遼瀋戰役就得從雅爾達會議說起。
1945年2月,英美蘇三國領袖在雅爾達舉行領袖會議,此時歐洲戰場的局勢已經非常明朗,納粹德國的最後失敗已是指日可待,但是在太平洋戰場,戰局依然不容樂觀。1944年夏秋的馬里亞納群島戰役,雖然美軍佔領了被稱做「日本絕對國防圈」的馬里亞納,但也付出2萬5千人傷亡的巨大代價。而在會議召開時,才剛剛結束的菲律賓戰役中,美軍更傷亡了6.2萬人。從這些艱苦的登陸戰役中,美軍也深切意識到,隨著向日本本土越來越迫近,所遭到的抵抗必然越來越頑強,那麼美軍的傷亡自然也會越來越嚴重。在此情況下,美國便一心要把蘇聯也拉到對日作戰中來。蘇聯很清楚美國的用意,所謂「無利不作」,蘇聯透析盟國需求,大言不慚的開出高昂的條件——外蒙古、中國東北、庫頁島等等,幾乎已經到了予取予求的地步。經過一番艱苦的談判,最終蘇聯承諾在歐洲戰場結束後3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條件是維持外蒙古的現狀、恢復日俄戰爭中所失去的權利,包括庫頁島南部及其鄰近的一切島嶼均須歸還蘇聯、大連商港國際化、租用旅順港為海軍基地、蘇中共同經營「中東鐵路」和「南滿鐵路」、千島群島歸還蘇聯。而其中有關外蒙古與東北的內容是涉及到中國主權,但美國總統羅斯福卻在中國未出席會議的情況下,表示將採取措施徵得中國同意。這明顯是把中國的權利來換取蘇聯對日作戰,典型的損人利己。然而,從美國角度來說,最優先關心的當然是自己士兵的損耗與生命,因此中國的利益當然可以犧牲。更何況,當時在中國的國民黨政權,如果沒有美國的資助,「抗日戰爭」恐將淪為口號,在美國的心中說服蔣介石全然不是難事。
而且從雅爾達會議開始,美蘇對戰後世界進行了重新劃分,形成了新的政治版圖,史稱「雅爾達體制」。而在這個雅爾達體制中,中國的東北被劃入蘇聯勢力範圍。直接說來,美蘇已經談妥,「東北是蘇聯的地盤」,美國斷不會為了東北而與蘇聯發生對抗。換句話說,在東北真正角逐的,並不是戰場上國共雙方,而是背後的美蘇兩國。因此就歷史的角度而言,1945年2月雅爾達會議上,就已經決定了四年後東北的命運。
簡而言之,如果沒有蘇聯的支持和默許,中國共產黨不可能在東北發展壯大;如果沒有得到蘇聯首肯,國民政府完全不可能在東北有一席之地。蔣介石顯然是沒能真正領悟到雅爾達會議在書面背後所隱藏的戰略意義,在抗戰勝利後貿然派出部隊進入東北企圖接收。然而,國民政府軍隊如果未能事先與蘇聯達成協議,那麼派再多的部隊、接收大員也都只是有如空中樓閣、曇花一現。
很多人一直很難理解抗戰勝利後,國共雙方在爭奪東北時蘇聯忽冷忽熱的態度——時而大力支持共產黨,時而卻壓制共黨讓國民政府接收大中型城市,實在讓人難以捉摸。但是只要把蘇聯的這些態度,和當時蘇聯與國民政府甚至與美國之間的外交博弈聯繫起來,就非常好理解。只要蘇聯在外交上一失分,就開始給中國共產黨提供一切便利;而反過來,一旦在外交上得分,就開始壓制中國共產黨的發展。但是整體上而言,蘇聯還是給中國共產黨提供不少幫助和援助。所以,正如陳雲在分析遼瀋戰役勝利的原因時所指出:「遼瀋戰役是解放戰爭的第一個戰役,它的勝利,加上當時人民解放軍在其他各戰場上的勝利,從根本上改變了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為整個解放戰爭的順利發展奠定了基礎。……在抗日戰爭結束前,我們黨在東北的力量與全國其他各個根據地相比最弱。然而不到三年,卻在那裡打響並且打勝了解放戰爭的第一個大戰役」。之所以能夠出現這麼大的變化,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最重要的一點,是由於黨中央、毛主席為東北制定了完全正確的工作方針,為遼瀋戰役制定了完全正確的作戰方針」之外,「首先,是由於蘇聯紅軍出兵東北,打敗了日本關東軍。我們的大部隊能搶在國民政府前面迅速進入這個地區,為改善我們的裝備,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那時,蘇聯對我們的力量估計不足,並有雅爾達協議約束,但他們還是盡力幫助我們的。東北背靠蘇聯,東鄰朝鮮,這對於我們在和國民政府作戰中的後勤補給和傷病員護送、安置也是十分有利的條件。」這段論述,從總體上闡明了蘇聯在遼瀋戰役中所起的作用。
因此,如果遼瀋戰役要追本溯源的話,就要從雅爾達會議說起,而遼瀋戰役的結局,也早在雅爾達會議時就早已經註定。
進軍東北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投降。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起就在日軍控制下下的東北,隨著日本投降即將回到中國版圖所屬。此時的東北,在十四年抗戰中並未曾受到嚴重的破壞,加上日本在東北的積極開發與建設,比起廢墟一片的關內,已經是兩個世界了。同時,加上日本與滿洲國在東北所推行的各項教育,以及眾多現代化措施,東北當時的富庶與繁榮,在整個中國算是境外天堂。事實上,東北人口約3,400萬,煤佔全國總產量49%,生鐵佔全國87%,鋼鐵更是高達90%。在先前帝俄與大日本帝國的經營之下,東北鐵路總長1.4萬公里,公路總長10萬公里,幾乎分別是中國全境鐵公路里程的一半。同時東北地區耕地面積約1,700公頃,糧食年產達到約2,000萬噸。如此富饒的工農業資源,如此雄厚的經濟實力,加上完善的各項基礎建設,讓東北立刻成為眾人垂涎的俎上肉。
另外,東北的戰略位置極為重要。如果國民政府佔領東北,就可以與華東、華中相配合,南北夾擊中國共黨在華北的根據地。反之,如果中國共產黨控制了東北,就可以背倚蘇聯、蒙古和朝鮮,連接河北、熱河、遼寧共黨解放區,與關內最大的根據地山東共黨解放區隔海相望。依靠雄厚經濟實力和優越的地理位置,建立鞏固的戰略基地。因此,國共雙方對於東北自然都是勢在必得。
毛澤東早在中共七大會議上就指出:「從我們黨,從中國革命將來的前途看,東北四省(註:包括熱河省)是極為重要的,有可能在我們領導下。有了東北四省,我們就有了勝利的基礎。現在我們的根據地還不鞏固,沒有基礎。有了東北,即有了鞏固的基礎。」
1945年8月10到11日,朱德接連發佈了七道命令,命令各地部隊配合蘇聯紅軍展開對日軍的大規模襲擊,其中第二道命令便是:「一、原東北軍呂正操所部,由山西綏遠現地向察哈爾、熱河進發;二、原東北軍張學思所部,由河北、察哈爾現地向熱河、遼寧進發:三、原東北軍萬毅所部,由山東、河北現地向遼寧進發;四、現駐河北、熱河、遼寧邊境之李運昌所部,即日向遼寧、吉林進發。」
8月17日冀熱遼軍區成立以司令員李運昌為首的「東進委員會」和「前方指揮所」,將準備進入東北的部隊分為東、中、西三路,揮師進入東北,這是第一批進入東北的共黨部隊。
8月20日,中共中央指示晉察冀和山東、晉綏分局:「蘇聯紅軍佔領東北,國民政府力圖爭奪東北。我方除李運昌率3個大團深入遼寧,冀東、冀察兩區各有一部深入熱河之外,中央決定從山東抽調2個團(含萬毅支隊在內),冀魯豫調1個團,冀中調1個團,共4個團歸萬毅率領開赴東三省。另由陝甘寧邊區配備1個團,晉綏軍區配備3個團,中央配備1個幹部團,共5個團由呂正操、林楓率領開赴東三省。」
毛澤東赴重慶談判後,主持中央工作的劉少奇又於8月29日為中共中央起草《關於迅速進入東北控制廣大鄉村和中小城市的指示》,要求晉察冀和山東解放區,必須迅速派大批幹部和部隊到東北一切重要地區進行相關作業,「海陸並進,越快越好,不要聲張,控制廣大鄉村和蘇軍未曾駐紮的中小城市,建立地方政權與地方部隊,放手發展。」
按照中共中央指示,八路軍、新四軍迅速調整部署,抽調大批幹部和部隊,日夜兼程,海陸並進,挺進東北。
9月14日,劉少奇主持召開政治局臨時會議,決定成立中共中央東北局(簡稱「東北局」),以彭真、陳雲、程子華、林楓、伍修權為委員,彭真為書記,統一領導在東北的工作。第二天,彭真、陳雲等即搭乘蘇軍飛機趕赴東北。
9月17日,劉少奇與正在重慶與國民政府談判的毛澤東、周恩來就調整戰略佈局等問題進行磋商,提出全國戰略應當確定向北推進、向南防禦的方針。9月19日,劉少奇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根據毛澤東、周恩來的覆電,討論戰略方針和戰略部署。會後,劉少奇代表黨中央起草了給各中央局的指示電《目前任務和戰略部署》,正式提出「全國戰略方針是向北發展,向南防禦」。而這一戰略方針的核心就是控制東北。為此,中共中央從各地抽調2萬多名幹部和11萬餘部隊開往東北,在幹部中包括中央委員10人(政治局委員4人),候補中央委員10人。
9月20日,劉少奇以中共中央名義發出兩個指示電。第一個是發給中央山東分局書記、山東軍區司令員兼政委羅榮桓,要求山東分局緊急行動,迅速組織山東主力部隊赴東北,時間緊迫,越快越好,並希望羅榮桓、蕭華能很快到東北。第二是發給中央華中局書記、新四軍政委饒漱石以及新四軍軍長陳毅。劉少奇指示他們從江南、皖中撤出四、五萬人,以這些部隊加強蘇北、皖東,而蘇北、皖東主力應即迅速向山東開進,以使山東部隊能向東北開動。同一天,劉少奇以中共中央軍委主席團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彭德懷的名義正式向山東、華中的軍事指揮員下達命令:「命山東軍區派3萬人的基幹兵團,限電令到後一星期到樂亭、秦皇島一線登陸,協同冀熱遼軍區掃清冀東的偽頑軍;命令新四軍抽調3.5萬人的基幹兵團,限電令到後20天內在魯南蒙陰地區待命。」
9月21日,劉少奇電示彭真、陳雲,提出進入東北的部隊統一用「東北人民自治軍」名義,以便組織大規模的正規軍。
這樣大規模的部隊調動,由於任務緊急,時間急迫,組織工作繁重,交通工具奇缺,行動的實際進展很難盡如人意。為不失千載一時之機,劉少奇決定採取斷然措施。9月29日,他以中央軍委的名義下令山東、東北軍隊領導人:「山東部隊和幹部,如從陸路進入東北,兩個月也不能到達,那時國軍必將進入東北,所以必須不顧美艦巡邏,在膠東和遼東立即採取確實辦法,全力組織渡海,再不能容許片刻遲緩,要在20天至1個月內,渡過3萬部隊和幹部,這是目前決定一切的一環。」
這個電報發出之後,劉少奇仍不放心,第二天他又追發一份電令,提出更嚴厲、更嚴密的部署:「第一,令萬毅、吳克華立即帶電台及工作人員,到海岸附近去與膠東秘密聯絡,接引部隊和幹部過海;鄒大鵬立即帶電台到莊河貔子窩一帶與膠東聯絡,收集船隻到膠東接運部隊,並籌集糧食;蕭華應立即過海,以便指揮全軍渡海及渡海後的部署;伍修權立即到旅大與蘇軍言明我軍行為,並與萬毅、吳克華、蕭華聯絡。上述人員至渡海任務全部完成,不得擅自離開。第二,膠東指揮機關立即遷到海岸附近,與萬、吳、鄒、蕭取得聯絡,全力組織渡海。第三,美軍於今日在天津一帶登陸,我軍渡海行動不能因此停止,應利用晚上分散上船,一晚到達旅大口處蘇軍防線內,再沿遼東海岸東行或北行至適當地點登陸。第四,渡海行動如此遲緩,已是大錯,如不立即補救,將逃不了歷史的懲罰,望堅決完成此任務。」
新措施果然立竿見影,中共部隊進入東北的速度幾乎有如迅雷一般。
就在中共大舉進軍東北之時,國民政府方面自然也著手進行東北接收事宜,不過此時國軍的主力都在大西南,距離東北路途遙遙,在地利上就先輸了先手。而且由於縱貫南北的鐵路線一時無法打通,從陸路難以向東北運兵,於是只能依靠美國援助,通過海運和空運向東北調集部隊,爭取在蘇聯紅軍11月撤軍前以武力保障接收東北。
10月中旬,從九龍海運東北的國民政府第13軍,原本計畫在大連、營口、葫蘆島登陸,但由於未能得到蘇軍應允,只好改在秦皇島登陸。不久52軍也從越南海運抵達秦皇島。11月起,13軍和52軍沿北寧路向山海關攻擊前進,11月16日攻佔山海關進入東北。鑒於中共部隊的頑強阻擊,國軍要想在11月蘇軍撤離前全面接管東北已無可能,於是蔣介石一面派員與蘇聯談判,要求蘇軍暫緩撤軍,以確保對大城和主要交通線的接受,另一方面加緊向東北運送部隊。至1946年4月,先後抵秦皇島再轉運至東北的部隊計有新1軍、新6軍、60軍、71軍、93軍,連同此前的13和52軍,總共有7個軍22個師。此外還有重迫擊砲第11團、工兵第10團、工兵第12團、通信兵第6團、坦克第7營、通信兵獨立第11營、突擊縱隊、交警總隊等特種部隊。加上在東北組建的保安部隊3個縱隊、1個獨立支隊、7個支隊、4個騎兵團、3個獨立營等,總兵力達到了31萬8千人。
從此,國共雙方在東北大地上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