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當代中醫的發展實際處於理想豐滿、現實骨感的狀態。優秀的中醫前輩如何才能將中醫的真諦傳承下來,如果撇開門戶之見,毫無保留、清晰簡潔地將各種診治理論、經驗系統地與臨床實踐連接,讓中醫愛好者迅速理解中醫臨床思維,對自己和家人身體狀況有清晰了解;讓年輕醫生可以直接快速提升臨床水準,提高自信,解決患者的病痛,我們知道這從來就是一個非常難的問題。
從中醫理論成文的《黃帝內經》到具有系統化診斷和方劑的《傷寒論》,幾乎每位作者都在說醫道之不傳久矣。歷史上能夠清晰解釋《黃帝內經》、《傷寒論》的大家已經少見,能夠建立標準、借助他們所處時代的傳播工具廣為流傳的更少。
今天,我們擁有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代都要強大的網路,資訊的獲取幾乎零成本,知識以近乎爆炸的速度在增長,但是似乎我們的經典醫學仍然徘徊不前。更糟糕的是,我們學習中醫的成本隨著干擾資訊的增多而更加巨大。簡捷有效的中醫心法,對於現代人而言顯得更加珍貴。
我們在思考的過程中儘量避免中醫在「精」、「氣」、「神」的「神」這一層次的探討,因為那需要更多超越身體的親身實證,需要更多有修行的老師來指引,我們暫時還無法做到,「精」更接近於身體的物質基礎,也不是我們討論的重點,我們會集中在「氣」這個層次討論,因為這個層次最能夠反映中醫理論的科學性,可以將古典的作品甚至歷代醫家的醫學理論融為一爐,這將更有利於中醫學在當今的發展,幫助當前的患者擺脫許多疾病的困擾。在我們有能力和機緣的時候,我們會再對「氣」以上的「神」這一層次進行深入探索。
第一次,我們試圖融會貫通中醫的基礎理論,使用假設模型等方法來研究中醫。
第一次,我們將所有的症狀落實到營衛層次,提出從微觀營衛到宏觀氣血、到六經六氣、到臟腑氣化的統一。
第一次,我們提出疾病是「氣」「壞」了導致的症狀表現,從調節疾病本質——「氣」這個角度,來解讀《黃帝內經》、《傷寒論》、《四聖心源》等氣化學說。
第一次,我們從臨床角度,直接讓讀者建立六經六氣的氣機模型,融會貫通中醫的各種理論,建立微觀氣化到宏觀氣化相統一的辯證思考邏輯。
雖然,整個理論的使用,依賴於黃元御對中醫的認識和對《傷寒論》的認識,但作為創新之作,我們的思考還有很多有待成熟的地方,歡迎大家對我們進行批評和指導,和我們一起參悟古聖先賢的自然科學——古典中醫。
而我們從新的方法、新的視角來理解古典中醫,將會看到新的視野,創造新的臨床思維,我們將這個視野下看到的古典中醫,叫做新古典中醫。在此,也邀請更多的同仁加入我們的行列,推動新古典中醫的發展,為這個時代做出我們力所能及的貢獻!
本人學習中醫的過程,和很多現代醫生一樣,充滿艱辛和坎坷。剛開始處於經典作品無法讀懂的狀況,後來處於醫家路線太多、莫衷一是的狀況;再到後來知道該選擇哪些老師的內容來學習,有助於提升臨床水準。這樣一路走下來,發現可以採納的學習路徑就沒有那麼多了。首先倪海廈先生作為經方派的代表,給了我們最大的啟發,原來中醫也可以使用現代語言、現代思維方式,將理論和臨床進行貫通解析!可惜倪師英年早逝只能追憶,扼腕歎息!只好求助於倪師學派之宗,清末唐容川先生的學問。唐師是近代中西匯通思想的代表人物,他認為,氣化是中醫的核心,更加可貴的是,他將氣化與現代解剖學結合,落實到具體形臟,很好地融會貫通了中西醫學。
一部《思考中醫》,劉力紅老師開啟了這個時代對經典中醫的憧憬和理想。其老師李陽波先生的《開啟中醫運氣之門》把中醫帶入了一個「法於術數,天人合一」的高深境地,於是五運六氣的研究在李師強大的臨床能力和創造性的研究能力之下,顯得格外有魅力!只可惜李師也是英年早逝。但我們由五運六氣理論進入中醫研究時,發現了一片廣闊的天地,期間得到了《醫易時空學——用電腦測經絡驗證五運六氣的科學性》的毛小妹老師、《無極之鏡.古中醫的天文學》的路輝老師的指點和啟發,我們一路探索到黃元御老先生的《四聖心源》、《醫書十三種》,把黃師的每一部作品仔細研究,並把黃師後世傳人的學問以及傳承黃師部分學問的醫家之作品如《圓運動的古中醫學》,乃至李可老先生的作品,一一讀過。終於明白黃師使用氣化理論來解析中醫,使用六氣來解析《傷寒論》,漸漸明白氣乃是《傷寒論》背後的真正心法。
由於黃師的臨床記錄較少,而且語言簡潔,關於六氣和氣化雖然在各部經典作品中已提出來,但是沒有系統純粹地講解氣的種種,因此初學者不易掌握。所以,按照我們對氣化理論的理解,我們對六經傷寒論進行解析,使用黃師的心法(或者說,我們認為的黃師的心法),將心法和臨床直接比對,讓初學者可以迅速進入古典中醫的路子,讓臨床工作者多一個考慮的視角、多一個選擇,給現代人提供真正有效、低廉、安全的診治方案。
探索的路,非常艱辛,很是孤單,無數次挑燈夜讀,無數次打坐參悟,無數次臨床思考,每每與古人神交於書內,常常能會意前輩的垂訓,醍醐灌頂心生法喜,更加不敢恣意妄為,更加想深入總結,仔細落筆,希望對來人有啟發,希望對中醫有幫助。但同時也因為我們才疏學淺,而古典中醫博大精深,故書中難免有疏漏之處,願同道與我們進行積極的探討,我們將萬分感謝!
樊學鴻、金蘚
2016年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