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裡覺得星雲大師離我們很遠,就是遠
你心裡覺得星雲大師離我們很近,那就沒有距離無論從媒體報導,或者是佛學講座、宗教活動中,我們所認知的星雲大師,是受萬眾景仰的,是充滿智慧的宗教大師,同時也難免有著看似遙不可及的距離感。
但對資深媒體人紀碩鳴而言,從二○○五年第一次採訪星雲大師開始,與星雲大師的緣分,就此拉開序幕。橫跨數十年的多次採訪,近距離的與星雲大師面對面談話,從一開始的政治「身分」提問,到社會、國家,乃至人生、生命議題,一次次深入探尋大師的所思所想,每一次都帶給作者不同的感觸體悟,甚至深切提及「和星雲大師結緣,就是和佛的緣分」!
作者紀碩鳴至今仍無宗教信仰,單純通過記者的視角,讓讀者漸進親炙星雲大師真誠慈悲的人文關懷與生命關注精神,希望透過文字來告訴大家一個真實的、慈愛的,實際上跟我們沒有距離的星雲大師。
讓我們跟著紀碩鳴的雙眼,認識人間佛教,走近星雲大師!
「緣分是甚麼?緣分不是那一份等待,不是什麼都不做可以等來,而是不放棄,要努力,那不就是一種爭取嗎?」──紀碩鳴
★收錄星雲大師一筆字墨寶〈對治百法〉作者簡介:
紀碩鳴
亞洲最佳記者
香港資深媒體人、鳳凰衛視評論嘉賓。
六次獲亞洲出版業協會頒最佳報導獎。
獲香港最傑出同志議題報導獎。
擅長新聞的深度報導,善於捕捉熱點及重大新聞,報導內容涉及財經、政治及社會新聞領域,並擅長撰寫時事評論,觀點獨特、評論犀利。
著有《智慧的身影》(香港出版)、《信仰》(北京出版)、《翻山越嶺見西藏:達賴喇嘛要回家》(臺灣出版);合著《馬英九走出崎嶇路》(臺灣出版)、《終結美元》(上海出版)、《中國新政》(北京出版)等書。
章節試閱
一生倡導人間佛教
美國回來,我急切赴台灣上山拜見星雲大師。約定時間,從台北坐高鐵到高雄,星雲大師正好在高雄拜會客人,法師告訴我不著急。所以,我在左營下了高鐵還去訪問了義聯集團林義守創辦人。
用完餐後,接到通知,星雲大師要回山了。我趕緊坐車往佛光山,希望可以早於星雲大師到達佛光山,但最後又比星雲大師晚到了。
我很懊悔,為什麼每次見大師,我總是晚到,要讓大師等我呢?不過,大師就是大師,我們永遠無法跨越,我只能以此釋懷。在撰寫《星雲大師全集》體會文中,我寫下這麼一句,星雲大師永遠走在時間的前面,信眾還在閱讀他的著作中,他的全集就出版了,「我們讀書的速度永遠沒有星雲大師寫作的速度來得快」。這句心裡話,很多人都說印象深刻。
其實,不僅是寫作與閱讀之間,我們與大師有距離,即使做人行事,你的思維,行事方式,都不可能逾越。
好久沒見星雲大師了,太太囑託:「見到星雲大師替我抱抱!」我也沒有多想,見星雲大師來到會客大廳,我迎上前,問大師說:「能抱抱您嗎?」星雲大師微笑著,我情不自禁的抱了抱大師。
事後,一旁的慧是法師跟我說,你很幸運,但我們都很緊張。你怎麼敢去抱抱師父?這一說讓我有些害怕。這也是,高僧大德怎能容你隨便擁抱?當時沒有想的很多,我只是出自對於大師的一種敬意和愛意,是因為無知才無畏了。但星雲大師並沒有露出任何責怪之意,他就是那麼平易近人,不會高高在上。
星雲大師倡導人間佛教,倡導人人可以成佛,他其實就是離我們最近的佛。你心裡覺得星雲大師離我們很遠,就是遠;你心裡覺得星雲大師離我們很近,那就沒有距離。有了互聯網更是如此,網上隨時找到星雲大師的音容笑貌,可以閱讀他最新的作品。大師一直在!
自與星雲大師結緣就耳濡目染人間佛教。一九六七年創建佛光山,星雲大師就以人間佛教為宗風,推動佛教文化、教育、慈善、弘法事業,這是星雲大師身體力行終身致力的佛教事業。今天,人間佛教終於有了系統的理論著作,星雲大師口述撰寫的《人間佛教》問世,從「回歸佛陀本懷」出發,用六個章節闡述了人間佛教,讀來頓悟,人間佛教弘揚的是人間的道理,講的就是普世價值。
星雲大師作出概括:歡喜與融和、同體與共生、尊重與包容、平等與和平。這是人間佛教教導追尋的人生價值,超越一切追求世界大同的目標。這種追尋,不就是人人嚮往的極樂世界,需要創導的一種人生哲理和普世價值嗎?
普世價值(英語:Universalvalue)泛指那些不分領域,即是「人類普遍認可的共同價值」。有益的事物就有價值,對人類普遍有益的事物就是普世價值。普世價值也叫普適價值。
我們往往把宗教看成神祕之學,更認為佛是神,是我們難遇更不可就的。星雲大師說:「我們的人間佛教,要把自我提升,肯定自我,我有如來智慧德相,承認『我是佛』。這種對自我的提升,就是人間佛教精神。」其實,佛教的許多道理,並非虛幻而不實際的。很多的道理是可以應用在現代人類的生活中,而不是出世、避世的思想。所以,人間佛教注重入世而非出世;重視利他而非自利。
星雲大師自一九四八年來台灣之後,便以許多貼近當時人們的喜好或者潮流的方法傳播佛教,例如以電視、廣播,以及組織佛教歌詠隊……。而後台灣的佛教也因為這些法師的提倡,更走入在家眾,也更貼近人們的需求。
星雲大師一再告訴大家,佛教是以人為本的佛教,佛陀在各種經論中一直強調「我是眾中的一個」,表示他不是神。而「人間佛教不一定要去成佛,佛陀都已說過人人皆有佛性,我們現在所需要的是『覺悟』,覺悟自己可以調和自己與一切世界,自己能統攝自己和一切世間。」
我們可能窮盡一生成不了佛,但我們能用一生致力學佛,能被人生的普世價值所「覺悟」,就是此生最大的收穫了。
一生倡導人間佛教
美國回來,我急切赴台灣上山拜見星雲大師。約定時間,從台北坐高鐵到高雄,星雲大師正好在高雄拜會客人,法師告訴我不著急。所以,我在左營下了高鐵還去訪問了義聯集團林義守創辦人。
用完餐後,接到通知,星雲大師要回山了。我趕緊坐車往佛光山,希望可以早於星雲大師到達佛光山,但最後又比星雲大師晚到了。
我很懊悔,為什麼每次見大師,我總是晚到,要讓大師等我呢?不過,大師就是大師,我們永遠無法跨越,我只能以此釋懷。在撰寫《星雲大師全集》體會文中,我寫下這麼一句,星雲大師永遠走在時間的前面,信眾還...
推薦序
記者要有一雙佛眼 ◎星雲大師
我寫過一篇短文,題目叫「我與無冕之王的因緣」。記者,負有傳播資訊的
使命,也享有採訪自由的權利,因此被尊為「無冕之王」。
佛光山可以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自然是因為有佛法、有佛祖。
另外也絕不能忽略的是有新聞媒體、有記者的傳播。記得佛光山才開山不久,
就承蒙一位中央社記者翁慕良先生,特別在《中央日報》上刊登一大篇新聞報
導。從此,山上絡繹不絕的信眾,就成為佛光山的基本擁護者了。
紀碩鳴先生也是一位記者。他是上海人,早年移居香港,做過工人,當過教
師,也行商做過生意人,最後卻選擇記者作為自己的終身職業。聽他說,做記
者的理由也很簡單。還是在行商期間,雖然有豐厚的收入,但始終不習慣商人
之間的應酬,厚著臉皮討價還價,看不慣爾虞我詐的虛假。因為曾任教師,閒
來喜歡撰寫文章,營商之際不忘撰寫文章,所以投稿而被《亞洲週刊》接納,
棄商成為記者。
紀碩鳴在任《亞洲週刊》資深特派員時到佛光山台北道場訪問我。之後有多
次訪問我的經歷。他還熱心關注佛光山、關注我倡導的「人間佛教」,寫下不
少關於佛光山弘揚佛法、傳播中華文化的報導。當然,他也在傳播佛光山文化
中接受佛法、傳播佛法,走在成佛之路。
這麼多年來,我就是一個出家人,沒有變化,和尚是我弘法的終身職業;紀
碩鳴任職記者二十多年,也沒有變化,記者成為他的終身職業。他之所以選擇
記者為終身職業,還有一個理由,他說「這份職業可以幫到人」。這倒和佛光
山的信條有幾分相像。
幫人其實就是一個「給」字。不要小看這一個「給」字,它實在有很大的威力。
將一點水分、肥料給花草樹木,花草樹木就會長得更加青翠芬芳;給一些種子
播撒在泥土中,它就會生長出許許多多的果實。給人一些慈悲,給人一些佛法,
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假如能做到: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收穫的不只是別人,自己也能得到很大的利益!
自然,向大眾傳播真理就能幫到人,就是給,就能有歡喜。那一年,紀碩鳴
介紹了百多個浙江、香港等地的企業家上山,向他們傳播佛光山的文化、佛法。
一天到晚忙著賺錢的企業家們,在佛光山得到了那一份安靜。我們在佛陀紀念
館座談,暢談佛法、討論人生。企業家們爭先恐後一起合照,非常歡喜。大家
有歡喜,就是幫到人了。
幫人也不是那麼簡單的,幫什麼人、幫什麼事,自己要捨得,對社會還要有
貢獻。記者也要有新聞的眼光,要講究事實、追求真理。我常說,要修佛眼:
佛就是覺悟真理的人。能用佛眼看這個世間的一切眾生,彼此都是平等無差別;
能用佛眼看這個世間上的眾生,都如佛子羅睺羅,所以佛眼就是智慧、就是慈
悲。能用佛眼來觀照人間,世間人人都是佛;反之,你用仇視的眼睛看人,人
人都是冤家對頭,唯有用清淨的雙眼,才能見到清淨的自性。記者一枝筆,對
社會事件影響很大,所以做記者先要明辦是非,才能傳播真理,幫人同樣要修
佛眼。
紀碩鳴撰寫的報導無數,其文章在華人社會很有影響,他得過亞洲新聞獎無
數,還獲亞洲最佳記者殊榮。他出版著作不少,今又將與佛光山的因緣整理成
書,由香海文化出版發行。他的心得、他的經歷,他對佛光文化的傳播,相信
可以讓讀書人有所啟迪。
記者要有一雙佛眼 ◎星雲大師
我寫過一篇短文,題目叫「我與無冕之王的因緣」。記者,負有傳播資訊的
使命,也享有採訪自由的權利,因此被尊為「無冕之王」。
佛光山可以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自然是因為有佛法、有佛祖。
另外也絕不能忽略的是有新聞媒體、有記者的傳播。記得佛光山才開山不久,
就承蒙一位中央社記者翁慕良先生,特別在《中央日報》上刊登一大篇新聞報
導。從此,山上絡繹不絕的信眾,就成為佛光山的基本擁護者了。
紀碩鳴先生也是一位記者。他是上海人,早年移居香港,做過工人,當過教
師,也行商...
作者序
生命的記憶
佛緣的開始
和星雲大師結緣就是和佛的緣分,雖然至今我都還沒有宗教信仰,可心早歸屬佛光山。
不過,高僧大德,德高望重,星雲大師是世界級的宗教領袖,似離我們很遠。但十多年前,我還是《亞洲週刊》的記者,有機會相約訪問,走近星雲大師,留下了永遠難忘的生命記憶。
佛光山水,那宏偉的大雄寶殿、莊嚴大佛;那青山綠竹、潺潺流水都在我心中烙印。佛光人文,法師慈悲、信眾慈善,處處溫暖。更有星雲大師智慧開示,佛陀般慈愛、和善滋潤,令我的人生圓滿就從與星雲大師的佛緣開始。
自採訪了星雲大師後,這些年來,我有幸多次拜見星雲大師,在高雄佛光山、在台北道場、在宜興大覺寺,當然還有在香港,近距離和星雲大師接觸,並寫下了十多萬字的採訪報導、心得。這些文字,記錄了拜見星雲大師以及認識佛光文化的所思、所想、所念。就只是那麼一點心得,都傳神般的穿透心靈,化作佛的教導。卻又那麼親切,就像是在和鄰家長者聊天。
第一次覲見星雲大師是二○○五年一月到台北訪問,相約見了台北市長馬英九後前往佛光山台北道場。結果,在台北市政府見過馬英九市長已是中午十二點過了。趕緊打電話告訴大師表示歉意,並搭車前往。
趕到佛光山台北道場,星雲大師沒用餐一直在大廳等候。他請我先用餐,但我執意要先訪問再用餐。星雲大師說「隨」,就餓著肚子說開了。現在想來,我的這個工作習慣有些不尊重大師,大師有嚴重的糖尿病,應該不能餓。現在每每講到此處,我都還帶有後悔之意。
那是我第一次走近星雲大師,是與星雲大師結緣的開始。
之後,有機會閱讀星雲大師送給我的書籍,大師那充滿哲理和感性的金言慎句,言語間會讓鬱悶的心情豁然開朗。人生不如意的事太多,正因為這樣,才需要去不斷學習,去適應去改變,去不斷走近真實。訪問大師就是學習、了解佛光文化,是開示,是和佛結緣。
不過,結緣並不一定就有緣。第一次訪問大師後,連續有數年的大年初一,星雲大師從高雄佛光山打來電話給我拜年,一位高僧大德給一個凡夫俗人拜年,幾乎讓我驚訝得說不出話來。這就是真實的星雲大師,永遠謙和,永遠受人尊重!
眼中的星雲大師,一位受人敬仰的佛教領袖,任何時候他都是依做人的準則來行事,往往說的就是一個行事道理,是一種準則。雖然他不斷講好話,但即使講多好的好話,也不會改變他自身的原則和立場。
大師每天都撰寫文章,時時會正面表達意見,他希望給人向上的勇氣和鬥志。
但有時會被誤解,甚至會被貼上政治標籤,這往往是令人遺憾的。和星雲大師接觸多了,我才慢慢深有體會,有了一些悟心。這些感悟寫在書中。社會不應依自己的政治立場去解讀、演繹為選舉或者是政治語言。
遺憾的是,在我第一次拜訪星雲大師之後的二年時間裡,我幾乎與佛光山「失聯」。當時的香港佛光山住持滿蓮法師曾給我寄來台灣文化人符芝瑛新作《雲水日月——星雲大師傳》,我打電話給滿蓮法師,想說一聲感謝,因滿蓮法師忙沒接電話,我放棄了;本想寫一篇書評,又耽擱了。
即使這樣,佛光山沒有忘記我,星雲大師一直給我機會。
緣分不是等待是奮進
二○○七年的六月,素未謀面的滿蓮法師請人轉告,約我去香港佛光山享用素齋。和滿蓮法師傾談中,我講了和他電話聯絡不果,想撰寫書評又沒有實現的經過。滿蓮法師卻輕描淡寫的說了一句「緣分不夠」。
法師輕輕一句話「緣分不夠」,讓我一下子震動了!
帶有歉疚感的我沉入深思,「緣分」是什麼?緣分並不是那一份等待,而是不放棄,不就是一種爭取嗎?這二年來,與佛光山的緣,可以訪問星雲大師,但我不主動、不努力,自然有緣也無分了!
每個人都可以和佛光山有緣分,和佛有緣分。星雲大師在台北道場等我,滿蓮法師送我《雲水日月——星雲大師傳》一書,都是在給我結緣的機會,都是對我的不放棄。然而,我卻始終沒有往前走一步,不主動續緣,不用說,緣分就在不主動、不用心,在等待中流失。
認識到這些,以後很自然的以行動融入佛光山,我因而有幸隨大師到宜興,還去揚州星雲大師發心建設的鑑真圖書館。親眼目睹大師冒著零下五度的嚴寒,手拿拐杖,沒戴帽子光著頭視察正興建中的宜興大覺寺工地,那一份認真和盡職令人動容。
那天,和星雲大師及弟子們一起早餐,數百人的大齋堂,弟子們都低頭用餐,鴉雀無聲,這一刻的寧靜,讓我心靈震撼!
星雲大師和我長談數小時,我為《亞洲週刊》撰寫了封面故事。那一次,大師首次開口挺身支持馬英九出來參選台灣總統,答應為他找一份工作。而那以後,我也找到了和星雲大師,和佛光山的佛緣。
佛光山猶如我的另一個家,有什麼事我都會和相熟的法師們聊聊,也總想著要為佛光山盡一份心。
這以後不斷延續與佛光山緣分的精采故事,這些緣都因星雲大師而起,都因佛而起。我撰寫過「一筆字」;寫過星雲大師的管理思想;寫「佛光文化在海外傳播」;寫「佛陀紀念館」。完成星雲大師交給我的作業,寫《獻給旅行者365 日——中華文化佛教聖典》、《百年佛緣》、《星雲大師全集》等的讀書心得。佛光山有學不完的人生,有寫不完的故事,這一切都在我人生的記憶中留下深刻印象。
二○一一年七月,我有幸受邀來到美國洛杉磯西來大學作訪問研究。在美國聽到星雲大師踐行人間佛教的故事就更多了。我撰寫了專題報導,發表在新加坡《聯合早報》,字裡行間透露出我對星雲大師慈悲為懷博大胸襟的敬意,對佛光文化海外廣為傳播的讚許。而所有這些,我都書寫在《人間佛緣——走近星雲大師》一書中。
星雲大師倡導人間佛教,倡導人人可以成佛,他其實就是離我們最近的佛。你心裡覺得星雲大師離我們很遠,就是遠;你心裡覺得星雲大師離我們很近,那就沒有距離。大師一直在!
大師「心懷度眾慈悲願」,時時以眾生疾苦為念,大師的個人平日生活則崇尚簡單樸實。他曾說「生活中,只要有一張桌子、一杯茶水、一份報紙,人生就滿足了」。大師三餐經常以茶泡飯,一飯一菜一湯,一生一以貫之,即使再豐盛的一桌菜,他也只是簡單的吃前面的一兩樣;醬瓜、豆腐乳,這是他一生所愛。
有一年,在佛光山台北道場和大師一起用早餐,他就特地向我推薦佛光山的豆腐乳。這是由大師監製佛門自造,那份鮮美、那種爽口,人間少有。以後,我每次上山,用早餐時,都期待佛光山的鮮美豆腐乳 。
星雲大師生性簡樸,買東西只求適用就好。在佛光山剛開山的二十多年中,大師客廳裡的椅子,都是撿自信徒遷入新居後不用的舊家具,他一用就是幾十年。大師的鞋、衣服,經常有補丁;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寒熱溫帶,走遍世界,只要一件夾襖,就是全部家當。一生奉行﹁清貧生活﹂,自己直到二十六歲才
擁有第一個皮箱,但他認為,一生有一個就好。每次經過機場,總會想要買個東西送人,總計不知買過多少皮箱跟人結緣,但從未想要給自己留下一個。
聽法師們說,大師從小養成習慣,晚間洗澡時,為怕水聲吵人,總用一條毛巾包住水龍頭,讓水順著毛巾流下,以減低聲音;走路說話,也總是輕聲慢語;只要一出房門,穿戴整齊,一生極重威儀。
有人評論:使佛教中興,從山林到人間,從老年到青年,從傳統到現代,從遁世到救世,從幽怨到喜樂,從寺院到會堂,星雲大師堪稱此中大者。星雲大師在海內外推動的「人間佛教」,是另一個「台灣奇蹟」,另一次「寧靜革命」,另一場「和平崛起」。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曾說:「當初佛陀未能完成的事,星雲大師都完成了。」
可以說,星雲大師是最貧窮者,又是最富有者,看你如何去體驗。可他肯定就是一位偉人,一位忘我的偉人!人說,忘我是一種境界,對於星雲大師來說,不僅僅是境界而是堅守的一生。忘我,是他生命的承諾。
雖然,以後的日子,與大師直接見面的機會少了,但始終沒有間斷與大師之間的聯繫。通過法師們的傳遞信息,和星雲大師一直在「熱線」上。星雲大師身體不佳,卻以自己毅力恢復很快,法師們都問我要不要去見見師父,我婉言謝絕。星雲大師在康復之中,少打擾為好。再則想見大師的人很多,讓人優先,我排後面就好。承蒙大師為此書撰寫序,我得到星雲大師的恩惠已經不少。
《人間佛緣——走近星雲大師》,星雲大師為本書起了書名,是希望告訴讀者一個真實的大師、一個慈愛並時刻和我們在一起的星雲大師。
走近星雲大師,在心靈跟隨大師中,我才有機會獲得這些一生受用的體驗,
留下美好的生命記憶。
生命的記憶
佛緣的開始
和星雲大師結緣就是和佛的緣分,雖然至今我都還沒有宗教信仰,可心早歸屬佛光山。
不過,高僧大德,德高望重,星雲大師是世界級的宗教領袖,似離我們很遠。但十多年前,我還是《亞洲週刊》的記者,有機會相約訪問,走近星雲大師,留下了永遠難忘的生命記憶。
佛光山水,那宏偉的大雄寶殿、莊嚴大佛;那青山綠竹、潺潺流水都在我心中烙印。佛光人文,法師慈悲、信眾慈善,處處溫暖。更有星雲大師智慧開示,佛陀般慈愛、和善滋潤,令我的人生圓滿就從與星雲大師的佛緣開始。
自採訪了星雲大師後,這些年來,我有...
目錄
推薦序 記者要有一雙佛眼 /星雲大師
前 言 生命的記憶
結緣
追隨
傳播
心願
踐行
佛館
慈悲
圓滿
後 記 不負眾望
推薦序 記者要有一雙佛眼 /星雲大師
前 言 生命的記憶
結緣
追隨
傳播
心願
踐行
佛館
慈悲
圓滿
後 記 不負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