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高手從來都不是天生的
一七一六年秋天,戴鐸從京城出發,前往福建出任知府,就在途經武夷山時,他遇到了一個行為古怪的道士,並立刻產生了與之交談的興趣。
在小說《紅樓夢》中,開篇一出場的就是一僧一道,即癩頭跣腳的癩僧、跛足蓬頭的跛道。別看他們的形貌無法讓人恭維,且舉止怪異,瘋瘋癲癲,卻神通廣大,小說中的主要人物每到窮途困厄時,他們就會出來指點迷津或為之化解困境。小說雖為虛構,卻也反映了那個時代的一種觀念,當時人們認為,很多仙道高僧就隱藏在民間,他們通常舉止怪異,卻能夠先知先覺,預言人之禍福,指點命運玄機。戴鐸對道士的興趣就來自於此:既然眼前這位道士也極可能是個奇人異士,自然就能夠洞悉許多關於未來的秘密。
在履任知府前,戴鐸是京城清客。在《紅樓夢》中,賈府常年養著一群文人,此即所謂清客。小說中有個叫詹光的清客,平時對賈寶玉父子百般奉承討好,乃至醜態百出,但等到賈府失勢,他就馬上辭職離開了。《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顯然很不屑於這類人,據考證,他給清客起名就多帶有調侃之意,比如詹光音同「沾光」,意為沾主人家的光。
其實如果把清客單純地看成一種用於謀生的職業,就沒必要如此糾結了,更何況清客也分三六九等,既有詹光這樣才質鄙陋,只能起個幫閒解悶作用的低等清客,也有頗具才能和眼光的上等清客。戴鐸就是可以為幕主出主意的幕僚,他在主人家也有著相當的地位,出任福建知府即為幕主所薦。
戴鐸要讓道士算的,是幕主將來的前程如何。道士卜算之後告訴他:「乃是一個『萬』字命。」
「萬」字命,就是說戴鐸的幕主將龍飛九五,進入大內,成為至高無上的皇帝。戴鐸聽了大喜過望,但他一直到與道士分別,都沒有把幕主的真實身份告訴對方:皇四子胤禛!
嚴苛的教育方式
話說康熙皇帝有一年微服出宮,見漢人衛某之妾長得漂亮,便召其入宮,大加寵倖。衛某也因妻而貴,簡升為御前侍衛,他老婆隨即給康熙生了個兒子,也就是胤禛。
這是野史中對胤禛身世的一段描寫,按照其中的說法,胤禛並不是康熙的親骨肉,而是「衛家兒」,生父為衛某。
相對於野史,正史中卻記載得相當明確,胤禛於一六七八年誕生於宮中,生母為烏雅氏,滿洲正黃旗人,胤禛是她生的第一胎男孩兒。可以用來駁斥「衛家兒」的另一個依據,是胤禛出生那年,正值康熙平定三藩之亂的關鍵階段,吳三桂已在衡州稱帝,從來不肯廢於政事的康熙忙於打擊三藩尚嫌精力不夠,又有什麼餘暇跑到宮外去勾引別人老婆?
康熙十二歲大婚,在生育前幾個子女的時候,他自己其實都還只是一個發育並不完全的少年,皇后和妃嬪們與他年歲相仿,在生理上也不成熟,這種情況下所結合生育的子女,往往在身體條件上先天就存在嚴重不足,缺陷很多,以至於再怎麼精心護養也無濟於事。康熙的頭六個子女都是他在十八歲以前生養的,這些子女也都無一例外地在四歲以前就夭亡了。
胤禛誕生時,康熙已有了十個兒子,但能夠健康成長的皇子只有胤禔、胤礽、胤祉三人,按照清代皇室規矩,皇子夭折,即不敘齒,也就是不再按年齡長幼在兄弟中排行,這樣一來,胤禛便成了皇四子。
胤、禛二字在字典裡都屬於生僻字,胤禛兄弟們的名字也一樣,看上去怪怪的,這主要是因為他們一旦被起名,人人就都要避諱其名字,甚至於連同音也不行。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本名納蘭成德,由於「成」與胤礽的礽(既可讀「仍」也可讀「成」)音同,所以只能改「成」為「性」。皇帝這麼多子子孫孫,只能多從生僻字中挑選,如此才能盡可能減少日常生活中因避諱而造成的不便。
胤字是輩字排行,康熙一共有三十五個兒子,得以敘齒的二十個皇子用的都是這個字。禛字按辭典解釋是「以真受福」,表示康熙希望他能夠對上天和祖宗真誠,以此得到福佑。
從胤禛及其兄弟們被起名那一刻起,就註定他們的人生將與普通人完全區分開來,但這並不是說他們能坐享其成,恰恰相反,他們從小就必須接受極其嚴格的皇家教育和訓練。以胤禛為例,他自四歲起即入尚書房讀書,學習滿、漢文和以四書五經為主要內容的文化課程,同時接受騎射、游泳等軍體課目的訓練。
康熙一朝,宮廷中有很多服務於皇室的西方傳教士。法國傳教士白晉當年耳聞目睹,包括胤禛在內,所有皇子的老師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飽學之士。胤禛先後師從的老師分別有顧八代、張英、徐元夢等,與胤禛關係最密切的顧八代官至禮部尚書,胤禛給他的評價是「品行端方,學術醇正」。講授四書五經的張英、講授滿文的徐元夢也均官至大學士,白晉瞭解到,他們都是「翰林院中最博學的人,從青年時期就在宮廷裡培養的第一流人物」。
就這樣,康熙還不放心。他看到有些貴胄之家對兒孫過分嬌慣,結果等這些兒孫長大成人之後,不是「癡呆無知」,就是「任性狂惡」,因此對皇子的學習抓得非常緊,不僅親自檢查學習情況,有時還審閱兒子們的文章乃至當面給他們講解功課。
在康熙和老師們的嚴厲督促下,皇子們一天之內幾乎沒有任何時間可用於玩樂,他們從懂事起,唯一能夠當作娛樂和消遣的項目,恐怕就是騎馬、射箭和使用各種火器了,但那其實也是在學習,只不過是不看書罷了。
皇室這種嚴苛的教育方式,不僅把白晉看得瞠目結舌,認為「歐洲人無法辦到」,就連很多大臣見了都歎為觀止。清人趙翼有一次在朝中值早班,他在五鼓也就是凌晨四點鐘左右入朝,那時候天還沒亮,百官都未上朝,宮庭裡只有幾個打雜的在走動,趙翼自己也睡意未盡,就靠在柱子上打起了瞌睡。就在這時,他隱隱約約地看到有一盞白紗燈進入了隆宗門,一問,才知道是皇子們的早課已經開始了。
趙翼是從讀書求功名這條路上走過來的,他自認為學習已很刻苦,但還不能起這麼早,沒想到皇子們居然天天如此,他為此深受觸動,感歎:「本朝家法之嚴,皇子讀書一事,已迥絕千古。」
十全十美的皇太子
胤禛九歲那年,首次隨康熙「秋獮」,以後康熙幾乎每年都會秋獮,每次也都要指令幾位皇子侍行。
所謂「秋獮」,是在塞外與蒙古王公一道打獵。法國傳教士張誠深得康熙信任,他曾先後八次隨康熙或大臣出行蒙古和關外。在一六九一年的一次,康熙不但把胤禛等年齡較大些的皇子(胤禛此時已十四歲)帶在身邊,打獵時,還叫另外四個皇子隨同前往,其中最大的十二歲,最小的才九歲。
在整整一個月裡,皇子們風吹日曬,和康熙一起終日狩獵於草原,「他們身背箭筒,手挽弓弩,時而奔馳,時而勒馬,顯得格外矯健」。在那些天裡,皇子們幾乎每天都能捕獲幾隻野味回來,就連最年幼的皇子甫一出手,也用短箭獵獲了兩頭鹿。
狩獵只是形式,「非以從禽,實以習武」。提高騎射技能,培養吃苦耐勞的能力和鍛煉意志,才是康熙執意讓兒子們參與秋獮的真正目的所在,當然,他所希望的還遠不止於此。
秋獮名為狩獵,其更大的意義是為了親近與蒙古王公的關係,用以加強北方邊防。一六九一年那次,康熙在關外最重要的活動就是舉行多倫會盟,在會盟中他成功地調解了蒙古各部的紛爭,並懾服眾心,徹底解決了蒙古游牧民族對中原的威脅。
胤禛在侍行過程中親眼見證了康熙的作為,他發自內心地對父親表示欽佩:「一人臨塞北,萬里息邊烽。」對於康熙來說,讓胤禛等人透過觀察揣摩,提高處理政事的能力和獲得一些經驗,無疑是他帶兒子們出塞的一個重要意圖。
所有良苦用心都沒有白費。一六九七年,胤禛二十歲,在這一年,法國傳教士白晉得知皇子們在學業上進步極快,別說胤禛,就連年齡最小的皇子也已學完四書中的前三部,並開始學習最後一部。一七○七年,胤禛三十歲,皇子們大多除學業大進,還透過隨皇父巡閱四方以及奉命參與社會活動,在增長見識的同時,擁有了「進得書房,出得廳堂」的自信。
康熙望子成龍,但他萬萬沒有想到,正是這些逐漸成器的兒子,卻給他的晚年生活帶來了無窮困擾。
事情還得從立儲說起,與中原王朝的嫡長子繼承制不同,滿人原本的習俗多為傳愛傳少,而且他們在入關之前也沒有建立相應的儲君制度。入關後清代的第一個皇帝順治能夠即位,乃是各派政治勢力交鋒過程中相互妥協的結果。
順治在位時,按照傳愛傳少的傳統,曾有立愛妃董鄂妃所生之子為太子的打算,但這個孩子出生三個月後就死了,不久董鄂妃也得病去世。福臨傷心欲絕,自此便再未立儲,待到順治臨終彌留之際,才由孝莊太后做主立康熙為皇太子,所以史書上說,假使董鄂妃母子尚在,「母愛子抱,神器恐非聖祖(指康熙)所能有」,江山就不一定是康熙的啦!
當年順治即位,不過是個六歲幼童,實權完全操於攝政王多爾袞之手。康熙登基時,也僅有八歲,須由四大臣輔政,四大臣中的鰲拜獨擅大權,使得康熙形同傀儡。順治父子均不甘於充當泥塑木偶,兩人都對架空他們的人恨得牙癢癢,親政後不約而同地展開反擊:順治毫不客氣地剝奪了多爾袞的一切封號,甚至下令毀墓掘屍;康熙設計逮捕鰲拜,並將其予以禁錮。
毫無疑問,順治父子都不希望曾經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劇重演,順治欲立董鄂妃之子為太子,康熙自然也會做這方面的考慮,尤其他在除掉鰲拜後,三藩之亂又起,政局動盪不安,出於安定人心的需要,建立儲君變得更加勢在必行。
康熙是個深受漢文化薰陶,同時對漢文化也相當推崇的君主,他認識到,要想「重萬年之統,繫四海之心」,就必須擯棄過去傳愛傳少或不立儲君的習慣,學習中原王朝的嫡長子繼承制。
眾皇子中,胤禔是長子,可他是庶妃所生,在清代宮室中,庶妃是指地位很低、沒有正式封號的妃嬪,這樣胤禔就先被排除在外。皇次子胤礽比胤禔小兩歲,他是康熙的原配妻子孝誠仁皇后的兒子,足稱「嫡長子」。除此之外,還有更深一層的背景,孝誠仁是輔政大臣索尼的孫女,索尼沒有附和鰲拜擅權之舉,後來又領銜奏請康熙親政,孝誠仁也因此備受康熙寵愛。不幸孝誠仁皇后剛生下胤礽就難產死了,這種痛心與憐惜互相交織的感情,使得康熙在自己二十二歲時,就決定立尚不滿兩周歲的胤礽為太子。
「朕為上天之子,朕所仰賴者,惟上天所倚信者,惟皇太子」。自胤礽被冊立後,康熙寄予了無限期望,對他的關注和關心也遠超過其他皇子。白晉在給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一份秘密報告中透露,康熙的主要培養對象就是皇太子胤礽。
自胤礽六歲進學,康熙就專門為他挑選老師,胤礽的老師熊賜履、湯斌等人都是康熙朝著名的理學家。康熙自己平時不管政務多麼繁忙,都要抽出時間來親自給胤礽講四書五經,有一個階段,甚至在每天臨朝御政之前,還要讓胤礽當著他的面,將前一天所授的功課內容背誦複述一遍,直至熟記和融會貫通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