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4 項符合
南丫沙埔拼圖:考古調查與景觀重建的圖書 |
![]() |
南丫沙埔拼圖:考古調查與景觀重建 作者:Mick Atha 出版社:香港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7-10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284頁 / 16k/ 19 x 26 cm / 普通級/ 單色印刷 / 初版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香港擁有許多位於沙灘後方、資源豐富的考古遺址。其中,南丫島的沙埔長期以來一直受到考古學家們的注意,然而到目前為止,尚未有學者就該區域有全面研究的著述發表。
《南丫沙埔拼圖》以沙埔六千多年包容各種人類活動的多時期社會景觀為框架,呈上第一項跨時期的持續分析。綜合數十年早期田野工作及Mick Atha(范旼澔)和葉可詩(Kennis Yip)在2008-2010年期間發掘的大量考證,兩位作者得以重建沙埔社會的不同歷史時期。
該遺址出土的文物,包括一些屬於香港範圍的僅有發現,投影出古代沙埔居民以不同方式與環境互動。青銅時代的人類高度掌握石英裝飾品生產和冶金技術等證據,顯示當時的手工藝正在逐步提升和變得專門。與此同時,社會變得複雜、競爭更形劇烈。到了六朝至唐代時期,沙埔成為官府掌控的窰式鹽業中心。在19世紀,沙埔的漁、農業社會羣體更成為提供香港市區食品和燃料的重要供應者。透過一個特殊考古遺址的鏡頭,《南丫沙埔拼圖》講述了一個扣人心弦的故事:人類在不斷地重新塑造自己的生活。
作者簡介:
Mick Atha,於香港中文大學任教考古學與景觀研究。
葉可詩,從事考古顧問工作。二人共諧連理,育有一名女兒,現居住於南丫島沙埔附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