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介紹了佛教的起源與發展,在中國的傳播和“中國化”歷程,以及對社會倫理和藝術文學的影響。佛教源於古老的印度,後延展至整個亞洲及世界。佛教傳入中國,深刻地參與塑造了中國文化的樣態,與中國本土的儒道兩家構成古代中國儒釋道三教並立的文化結構,共同構成了中國文化重要的精神傳統。具有南亞和西域風情的佛教藝術與中國本土文化藝術相遇,產生了獨具特色的佛教美術、建築、音樂舞蹈和文學,形成了“中國佛教之美”。
作者簡介:
陳引馳,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主任,著有《文學傳統與中古道家佛教》、《隋唐佛學與中國文學》、《莊學文藝觀研究》、《莊子精讀》、《亂世的心智》、《彼岸與此境》等。
蘇暢,哲學博士,復旦大學中華文明國際研究中心博士後,發表《詮釋學視域下的五重玄義》、《兩朝僧傳中所見講經考》、《大乘掌珍論中的“有為比量”解讀》等論文。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
今年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不間斷經營的九十周年。在近百年的發展歷程中,香港中華書局始終秉承「弘揚中華文化,普及民智教育」的創局宗旨,編輯出版了文學、歷史、哲學等各類優質圖書,為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而不懈努力,在香港及海外其他華人社區形成了廣泛的文化影響力。
二○一二年,為慶祝中華書局成立一百周年,香港中華書局發揮其優勢和特點,組成了以海外學者為主體的編委會及作者團隊,從更具時代特點、更廣闊的文化視野出發,運用新思維、新形式,自主策劃了規模達五十冊之巨的「新視野中華經典文庫」,對中國五十五種國學經典進行了全新的闡釋和解讀。這套旨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古代經典與現代生活架起溝通橋樑的大型學術文庫,歷時五年,於二○一七年全部出齊,在海外讀者尤其是青年讀者中深受歡迎。
饒宗頤教授曾說過,「二十一世紀是重新整理古籍和有選擇地重拾傳統道德與文化的時代。」大家也都相信,二十一世紀是中國踏上「文藝復興」的新時代,中華文明再次展露了興盛的端倪。中華書局作為一家有着百年傳承的文化出版機構,則更應順應時代的呼喚,立足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需求,大力弘揚和傳播那些超越時空、成為人類共同需求的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基因。基於此,本局傾力引進這「中國文化二十四品」系列叢書,以期為海外讀者理解傳統文化的新發展與新出路,提供一種新的視角和閲讀體驗。
這套叢書由饒宗頤教授和葉嘉瑩教授擔任顧問,南開大學陳洪教授、南京大學徐興無教授主編,作者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南開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等十多所知名高校。與「新視野中華經典文庫」不同,「中國文化二十四品」旨在向讀者介紹中國文化的發展歷程、特徵等,全面、系統地闡述了中國古代哲學、傳統宗教、倫理道德、科學技術、古典文學、傳統藝術、史學等內容,深入淺出地勾畫出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全面展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物質、制度、精神、發展四個層面的主要內容。
傳承文化,責任綦重。費孝通先生曾説:「文化自覺是當今時代的要求,它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並對其發展歷程和未來有充分的認識。」本局出版「中國文化二十四品」繁體版,是為海外想要了解中國文化基本知識的讀者服務的,也可以說是一種文化通識教育。對於當代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閱讀此書,正可以從文化自覺出發,通過不斷深入的學習、思考,進而理解以及批判地接受自己的文化傳統,從而樹立文化自信。希望這套製作精美的叢書能為香港以及海外華文讀者提供內容豐富、優美雅致的閲讀體驗。我們願意和廣大讀者一起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復興與創新而不斷努力。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編輯部
我們生活在文化之中,「文化」兩個字是掛在嘴邊上的詞語,可是真要讓我們說清楚文化是什麼,可能就會含糊其詞、吞吞吐吐了。這不怪我們,據說學術界也有一百六十多種關於文化的定義。定義多,不意味着人們的思想混亂,而是文化的內涵太豐富,一言難盡。一八七一年,英國文化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的《原始文化》中給出了一個定義:「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學意義上來說,是包含全部的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作為社會成員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習慣的複合體。」1其實,所謂「文化」,是相對於所謂「自然」而言的,在中國古代的觀念裏,自然屬於「天」,文化屬於「人」,只要是人類的活動及其成果,都可以歸結為文化。孔子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2在這種自然慾望的驅動下,人類的活動與創造不外乎兩類:生產與生殖;目標只有兩個:生存與發展。但是人的生殖與生產不再是自然意義上的物種延續與食物攝取,人類生產出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不再靠天吃飯,人不僅傳遞、交換基因和大自然賦予的本能,還傳承、交流文化知識、智慧、情感與信仰,於是人種的繁殖與延續也成了文化的延續。
所以,文化根源於人類的創造能力,文化使人類擺脫了自然,創造出一個屬於自己的世界,讓自己如魚得水一樣地生活於其中,每一個生長在人群中的人都是有文化的人,並且憑藉我們的文化與自然界進行交換,利用自然、改變自然。
由於文化存在於永不停息的人類活動之中,所以人類的文化是豐富多彩、不斷變化的。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方向、不同的特質、不同的形式。因為有這些差異,有的文化衰落了甚至消失了,有的文化自我更新了,人們甚至認為:「文化」這個術語與其説是名詞,不如說是動詞。3本世紀初聯合國發佈的《世界文化報告》中說,隨着全球化的進程和信息技術的革命,「文化再也不是以前人們所認為的是個靜止不變的、封閉的、固定的集裝箱。文化實際上變成了通過媒體和國際互聯網在全球進行交流的跨越分界的創造。我們現在必須把文化看作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已經完成的產品」4。
知道文化是什麼之後,還要了解一下文化觀,也就是人們對文化的認識與態度。文化觀首先要回答下面的問題:我們的文化是從哪裏來的?不同的民族、宗教、文化共同體中的人們的看法異彩紛呈,但自古以來,人類有一個共同的信仰、那就是:文化不是我們這些平凡的人創造的。
有的認為是神賜予的,比如古希臘神話中,神的後裔普羅米修斯不僅造了人,而且教會人類認識天文地理、製造舟車、掌握文字,還紿人類盜來了文明的火種。代表希伯來文化的《舊約》中,上帝用了一個星期創造世界,在第六天按照自己的樣子創造了人類,並教會人們獲得食物的方法,賦予人類管理世界的文化使命。
有的認為是聖人創造的,這方面,中國古代文化堪稱代表:火是燧人氏發現的,八卦是伏羲畫的,舟車是黃帝造的,文字是倉頡造的……不過聖人創造文化不是憑空想出來的,而是受到天地萬物和自我身體的啟示,中國古老的《易經》裏說古代聖人造物的方法是:「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易經》最早給出了中國的「文化」和「文明」的定義:「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指文采、紋理,引申為文飾與秩序。因為有剛、柔兩種力量的交會作用,宇宙擺脫了混沌無序,於是有了天文。天文煥發出的光明被人類效法取用,於是擺脫了野蠻,有了人文。聖人通過觀察天文,預知自然的變化,,通過觀察人文,教化人類社會。《易經》還告訴我們:「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宇宙自然中存在、運行着「道」,其中包含着陰陽兩種動力,它們就像男人和女人生育子女一樣不斷化生着萬事萬物,賦予事物種種本性,只有聖人、君子們才能受到「道」的啟發,從中見仁見智,這種覺悟和意識相當於我們現代文化學理論中所謂的「文化自覺」。
為什麼聖人能夠這樣呢?因為我們這些平凡的百姓不具備「文化自覺」的意識,身在道中卻不知道。所以《易經》感慨道:「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什麼是「君子之道鮮」?「鮮」就是少,指的是文化不昌明,因此必須等待聖人來啟蒙教化百姓。中國文化中的文化使命是由聖賢來承擔的,所以孟子說,上天生育人民,讓其中的「先知覺後知」「先覺覺後覺」5。
無論文化是神靈賜予的還是聖人創造的,都是崇高神聖的,因此每個文化共同體的人們都會認同、讚美自己的文化,以自己的文化價值觀看待自然、社會和自我,調節個人心靈與環境的關係,養成和諧的行為方式。
中國現在正處在一個喜歡談論文化的時代。平民百姓關注茶文化、酒文化、美食文化、養生文化,說明我們希望為平凡的日常生活尋找一些價值與意義。社會、國家關注政治文化、道德文化、風俗文化、傳統文化、文化傳承與創新,提倡發揚優秀的傳統文化,說明我們希望為國家和民族尋求精神力量與發展方向。神和聖人統治、教化天下的時代已經成為歷史,只有我們這些平凡的百姓都有了「文化自覺」,認識到我們每個人都是文化的繼承者和創造者,整個社會和國家才能擁有「文化自信」。
不過,我們愈是在擺脫「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文化蒙眛」時代,就愈是要反思我們的「文化自覺」,因為「文化自覺」是很難達到的境界。喜歡談論文化,懂點文化,或者有了「文化意識」就能有「文化自覺」嗎?答案是否定的。比如我們常常表現出「文化自大」或者「文化自卑」兩種文化意識,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們不可能生活在單一不變的文化之中,從古到今,中國文化不斷地與其他文化邂逅、對話、衝突、融合;我們生活在其中的中國文化不僅不再是古代的文,化,而且不停地在變革着。此時我們或者會受到自身文化的局限,或者會受到其他文化的左右,產生錯誤的文化意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流水如此,文化也如此。對於中國文化的主流和脈絡,我們不僅要有「春江水暖鴨先知」一般的親切體會和細微察覺,還要像孔子那樣站在岸上觀察,用人類歷史長河的時間座標和全球多元文化的空間座標定位中國文化,才能獲得超越的眼光和客觀真實的知識,增強與其他文化交流、借鑒、融合的能力,增強變革、創新自己的文化的能力,這也叫做「文化自主」的能力。中國當代社會人類學家費孝通先生說:
「文化自覺」是當今時代的要求,它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並對其發展歷程和未來有充分的認識。也許可以說,文化自覺就是在全球範圍內提倡「和而不同」的文化觀的一種具體體現。希望中國文化在對全球化潮流的回應中能夠繼往開來,大有作為。6
因為要具備「文化自覺」的意識、樹立「文化自信」的心態、增強「文化自主」的能力,所以,我們這些平凡的百姓需要不斷地了解自己的文化,進而了解他人的文化。中國文化是我們自己的文化,它博大精深,但也不是不得其門而入。為此,我們這些學人們集合到一起,共同編寫了這套有關中國文化的通識叢書,向讀者介紹中國文化的發展歷程、特徵、物質成就、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等主要知識,在介紹的同時,幫助讀者選讀一些有關中國文化的經典資料。在這裏我們特別感謝饒宗頤和禁嘉瑩兩位大師前輩的指導與支持,他們還擔任了本叢書的顧問。
中國文化崇尚「天人合一」,中國人寫書也有「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理想,甚至將書中的內容按照宇宙的秩序羅列,比如中國古代的《周禮》設計國家制度,按照時空秩序分為「天地春夏秋冬」六大官僚系統;呂不韋編寫《呂氏春秋》,按照一年十二月為序,編為《十二紀》;唐代司空圖寫作《詩品》品評中國的詩歌風格,又稱《二十四詩品》,因為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我們這套叢書,雖不能窮盡中國文化的內容,但希望能體現中國文化的趣味,於是借用了「二十四品」的雅號,奉獻一組中國文化的小品,相信讀者一定能夠以小知大,由淺入深,如古人所說:「嘗一臠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
陳洪、徐興無
----------------------------------------
1 〔英〕愛德華‧泰勒:《原始文化》,連樹聲譯,謝繼勝、尹虎彬、姜德順校,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二○○五年」第一頁。
2 《禮記‧禮運》。
3 參見〔荷蘭〕C‧A‧馮‧皮爾森:《文化戰略》,劉利圭等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九二年,第二頁。
4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世界文化報吿──文化的多樣性、衝突與多元共存》,關世傑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二○○二年,第九頁。
5 《孟子‧萬章》。
6 費孝通:〈經濟全球化和中國「三級兩跳」中的文化思考〉,《光明日報》,二○○○年十一月七日。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
今年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不間斷經營的九十周年。在近百年的發展歷程中,香港中華書局始終秉承「弘揚中華文化,普及民智教育」的創局宗旨,編輯出版了文學、歷史、哲學等各類優質圖書,為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而不懈努力,在香港及海外其他華人社區形成了廣泛的文化影響力。
二○一二年,為慶祝中華書局成立一百周年,香港中華書局發揮其優勢和特點,組成了以海外學者為主體的編委會及作者團隊,從更具時代特點、更廣闊的文化視野出發,運用新思維、新形式,自主策劃了規模達五十...
章節試閱
佛教的歷程:從鹿野苑到全世界
引言
佛教儘管起源於南亞,但如今已經成為世界性的宗教,除東亞和東南亞這些傳統佛教興盛的地區外,其影響力已經波及很多位於歐洲、美洲乃至澳洲的西方國家。本章旨在介紹佛教的起源與發展,並以鳥瞰的方式描述世界範圍內佛教的發展,給讀者進一步了解中國文化背景下的佛教提供一個宏觀的背景。
佛陀釋迦牟尼
一、序幕
人間佛陀下兜率、入母胎、出家、降魔、成道、說法與涅槃的種種傳說,不僅僅對於篤信其真實性和神聖性的佛教徒們有着非凡的魅力,若從更深廣的意義上講,也是人類精神史和文化史上一件頗引人注目的大事。當我們愈深入地觀察人類歷史,就愈驚歎於佛教對我們文明的塑造之功。它源自出生在今屬尼泊爾地方的一位聖者之心靈,而後遍及南亞次大陸,又成為十幾個世紀以來在東南亞佔統治地位的思想形態。它如此深刻地影響了亞洲腹地廣袤的區域,乃至在伊斯蘭教全面興盛之前,幾乎將這片被中國的漢朝人和唐朝人稱為「西域」的廣闊疆土變成「佛國」。當它隨着商人的駝隊和貨船進入中國,整個東亞的文明進程被不可逆轉地改變了。翻開用漢字寫成的一卷卷歷史書籍,我們常常感歎於圍繞它發生的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活劇。最近的一兩個世紀,它又開始與西方文明交互,在歐美贏得了不少追隨者。當我們逐漸對穿着僧袍、結跏趺座、進行冥想訓練的「白人」司空見慣的時候,或許更能深刻感受到一種「活着的傳統」的力量吧。在我們試圖去談論中國文化傳統中的佛教──或者更簡明地說,「中國人的佛教」──之前,或許需要回到故事的源頭,先了解佛陀的生平和佛教在印度發展的歷程。
二、入胎
歷史上的佛陀出生在南亞次大陸的古代印度,根據現有的考古和人類學資料,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最原始的居民和現代印度人並不完全相同。事情發生在距今大概四千年之前,原本生活在伊朗高原的一群健壯的遊牧民族南下進入德干高原,希望成為這片廣袤土地的新主人。最終,這群自稱高貴者(「雅利安」)的人,在他們神明的保佑下,在戰爭中獲得了成功。然而意味深長的是,他們的文化卻被被征服者深刻地改變了,正是這種文化混血使後來的印度文明煥發出獨特的魅力。
在這期間發生的故事神秘莫測,讓人浮想聯翩,而真相恐怕永遠被塵封在時間裏了。如今,我們只能對這樣的事情嘖嘖稱奇:建立在「吠陀」經典思想上的這支雅利安人文化,似乎在一切方面都與中東波斯文化有意唱反調,甚至是經典的名稱;另一方面又與歐洲希臘羅馬文化呈現得同中有異。然而人類學家們似乎對他們三者在人種上的同一性很確定。無論如何,南亞次大陸出現了屬於自己的獨特文明,它有着自己的經典、神話體系、哲學思想、社會制度,以及學術傳統。這一切構成了佛教的思想背景。也許這樣說並不過分:歷史上的佛陀正是以重審和回應這一文明傳統的方式來表達自己覺悟到的真理。這一點,隨着本書的深入,會顯得愈來愈明晰且意味深長。佛陀生平故事的最原初版本,散見於巴利文三藏和用混合梵語1 寫成的早期大乘經典中。而關於佛陀高貴一生最優美生動的記載則出自《佛所行贊》(Buddhacarita),偉大的詩人馬鳴菩薩憑藉其出神入化的語言技巧和無以倫比的才智,以最雍容典雅的梵語詩歌描寫了佛陀在人間的經歷。唐代高僧義淨在天竺遊學時,曾攬卷閱之,不禁「心悅忘倦」。今天,我們正是以這些文字為基礎,參考歷代高僧所翻譯的漢藏文獻,來了解佛陀在世間的八十個春秋的。
「佛陀」並不是佛教專用的詞彙,它其實音譯自梵語buddha,意譯是「覺悟者」。覺悟宇宙的真理,是古代印度智者們共同的理想。所以在印度教和耆那教的文獻中,也會看到「佛陀」這樣的稱謂,只不過該詞在他們那裏並不指一位叫悉達多的王子。與耆那教和一些印度教哲學思想相通,佛教有着無限的時間觀,更準確地說,只要一個人不達到覺悟,對他來講,時間就無始無終,無盡地向前延伸,這也就是所謂的生死輪回。於是,在凡人看來,佛陀並不止一位,在久遠的過去和無盡的未來,有無數的佛陀出現於世,啟發眾人。而我們將要談論的釋迦牟尼佛,只是其中之一。在上一個佛陀燃燈佛示現涅槃後很久很久,新一任的佛陀即將覺悟,成就圓滿,這位菩薩2將度過他成佛前的最後一生。在這之前,按照慣例,他化生在兜率天宮,為享受無限榮光和福祉的天神宣揚佛法,並等待機會,降生凡間。
最終,這位菩薩將自己的出生地選在了印度的伽毗羅衞城,他將成為該城統治者淨飯王的太子。一部巴利文文獻記載了這樣的故事:王妃,也就是未來佛陀的母親摩耶夫人,在受孕的夜晚做了一個美妙奇異的夢,有四位優雅的天神將她的床榻抬至雪山,四位天神的妻子,為她沐浴更衣,然後請她安臥在金色宮殿中的神榻之上。此時一隻高貴無比的白象從泛着金光的山頂走來,在床邊右繞三匝,進入她的子宮。
三、出世
在由梵文寫成的大乘經典《遊戲神通》中,我們可以發現上面故事的後文。據說王妃將她的夢告訴了自己的丈夫淨飯王,這位國王便請了一位婆羅門3來解夢。婆羅門宣佈了一個讓他又喜又憂的預言:夫人會生下一位偉大的王子,這位王子要麼成為全世界的統治者,要麼將出家修道,覺悟真理,成為全世界的精神導師。很顯然,和真理比起來,淨飯王更加熱衷政治,所以當他聽到預言,便決定全力促使第一件事發生,盡力避免第二件事出現。
摩耶夫人即將分娩時,途經藍毗尼園,扶着一棵無花果樹從右脅誕下太子。《遊戲神通》講述了這位太子出生後的奇異舉動──他生而能行能言,先是向東方步行七步,說:「我將成為眾善之首。」然後向南步行七步,說:「我將受到人天供奉。」隨即向西步行七步,說:「我為最初者,亦是世間無雙者,我將超脫生死。」之後向北步行七步,說:「我為眾人之尊。」隨之向下七步,說:「我將摧毀魔軍,熄滅地獄之火,甘露普潤眾生。」最後向上七步,說:「我將受眾生之仰望。」說完這雄壯的誓詞之後,太子墜地啼哭,與平常的嬰兒一般無二。
淨飯王為初生的王子在藍毗尼園舉行了長達七天的慶祝典禮,並為太子取名「悉達多」(siddhārtha),意思是「成就」。在王子誕生的第七天夜裏,他的母親就離開人世,投生為天神。關於這件事情的緣由,不同的經典有着不同的解釋。有的說,生下偉大佛陀的母親,不適宜再享受人間的愛欲;有的說,是為了避免佛陀的母親看到兒子出家,以致心傷欲碎;有的則說,佛陀曾待過的子宮不應該再讓別的凡人使用了。
還有一件事情讓沉浸在得子喜悅中的淨飯王頗感憂心:阿私陀仙人竟然親自登門拜訪,見到太子後老淚縱橫,說自己因為太老不能親自看到太子修行成道,利益眾生,甚至還勸勉自己的外甥跟隨太子出家。這無疑讓國王深感困惑。
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履行一個剎帝利的天職,成為一個偉大的統治者,國王必須阻斷太子出家修行之路。綜合各類經典的記載,國王的行動計劃大致分為如下幾個步驟:第一步,為王子修建「喜樂宮」、「妙喜樂宮」和「幸運宮」三座豪華的宮殿,營造人間天堂的氣氛。第二步,避免讓王子遇到任何不如意的事,大家一起努力讓王子永遠在快樂祥和的氛圍中生活。第三步,為王子物色並迎娶一位如花美眷,過上幸福美滿的家庭生活。
這是一個看似完美的計劃,但國王似乎唯獨忽視了一件事,那就是太子的靈性。巴利文獻《大事》有這樣的記載:有一次王子隨國王到郊外去參加勸農儀式,看到農人耕地,將一隻青蛙從地裏刨出,這暴露在外的可憐動物很快被一條蛇吃掉,而一個頑童又將蛇捕捉。看到這一幕的王子深受震撼,世界真實而殘酷的另一面,像一道透過門窗縫隙的光射入他敏感的心靈。王子陷入沉思,遠離欲樂,修道之心,開始覺醒。
關於王子出家的因緣,一則流傳更廣的故事是這樣說的:王子乘着車夫駕的馬車在都城周遊,在一個城門外看到一個人韶華不再,身體佝僂,步履蹣跚,便問車夫,此等為何?車夫答道,這是個老人。太子又問,青春年少如我者,也會變老嗎?然後悲戚不已。又一次,經過另一個城門,看到一個人臥床不起,糞尿粘身,面容枯槁,便問車夫,此等為何?車夫答道,這是個病人。太子又問,健康強壯如我者,也會生病嗎?然後哀不自勝。又一次,經過另一個城門,看到一群人身着喪服,手抬棺槨,落寞緩行,便問車夫,此等為何?車夫答道,他們在為死者送葬。太子又問,生氣蓬勃如我者,也會死去嗎?然後黯然神傷。又一次,經過另一個城門,看到一個人身着袈裟,心神安泰,動靜自若,便問車夫,此等為何?車夫答道,此人修行,號為沙門4 。王子喜不自禁,連連稱妙,始知出家修道,為免除生死憂患之途。
這個故事生動有趣,富於深意,只是在不同的文獻中,細節稍有不同。在一部較早的巴利文文獻中,類似事件的主人公並非悉達多,而是過去佛毗婆尸太子。然而無論如何,這個故事一代代流傳了下來,成為佛教教義中深邃而動人的組成部分。
經歷種種的太子,雖知自己身在福中,但也了解了這世間欲樂終有盡時,無有可眷戀之處,於是決定出家,尋求解脫痛苦、永獲安樂的方法。他瞞着父親,辭別妻兒,偷偷地讓僕從車匿備馬,連夜跑出宮殿,削長髮,易身服,開始了他的靈性之旅。
----------------------------------------
1 Hybrid Sanskrit,一種常見於早期大乘佛教典籍中的不符合古典梵語語法的特殊梵語,因其在結構和詞彙上混有很多俗語的元素而被後來的梵文學者們稱為「混合梵語」。
2 Bodhisattva,意為覺悟眾生,菩薩是未功德圓滿的修行者,是正在成佛之路上前進的行者,當他自覺、覺他的工作達到圓滿之時,最終領悟了宇宙的真理,也就成為佛陀。
3 婆羅門是印度四大種姓之一。「種姓」譯自梵文Varna,該詞本意為顏色。當膚色較白的雅利安人征服了南亞次大陸,便將膚色較黑的土著居民斥為社會的最下層,於是印度就有了以顏色(Varna)為標誌的兩個社會等級,之後隨着社會的發展,上層的白色階層又分化為婆羅門(主宗教祭祀者)、剎帝利(武士、國家的世俗統治者和保護者)、吠舍(需要繳稅和服役的自由民),而下層的黑色階層則被稱為「首陀羅」(僕役、奴隸等)。這就是印度的四大種姓。種姓世襲,之間不可通婚。後來這四種姓又繼續分化出更多的種姓。直到現在,種姓制度仍對印度社會有着不可忽略的影響。佛陀出生在剎帝利種姓之家。
4 在佛陀時代,有一群人游離於婆羅門正統宗教生活之外,不尊吠陀經典為真理,也不以祭祀為萬能,或住於深林,或住於城邑,希望通過自己的勤勉修行,息止世間之苦。這種人被稱為沙門(śramaņa)。歷史上,將此種背離正統宗教生活的風尚稱為「沙門思潮」。
佛教的歷程:從鹿野苑到全世界
引言
佛教儘管起源於南亞,但如今已經成為世界性的宗教,除東亞和東南亞這些傳統佛教興盛的地區外,其影響力已經波及很多位於歐洲、美洲乃至澳洲的西方國家。本章旨在介紹佛教的起源與發展,並以鳥瞰的方式描述世界範圍內佛教的發展,給讀者進一步了解中國文化背景下的佛教提供一個宏觀的背景。
佛陀釋迦牟尼
一、序幕
人間佛陀下兜率、入母胎、出家、降魔、成道、說法與涅槃的種種傳說,不僅僅對於篤信其真實性和神聖性的佛教徒們有着非凡的魅力,若從更深廣的意義上講,也是人類精神史和文化史上一件頗...
目錄
出版說明
總序 陳洪、徐興無
佛教的歷程:從鹿野苑到全世界
021 佛陀釋迦牟尼
036 佛滅後的佛教
047 佛教影響世界
佛教在中國:各宗峰巒疊嶂
061 漢魏六朝的名士佛學
073 隋唐時代的宗風競盛
087 變革時代的興衰變遷
佛教中國化:從思想到經典
115 從般若到佛性:中國佛學義理管窺
128 從抄本到網絡:大藏經的前世今生
134 從經錄到僧傳:佛教與中國的學術
佛教的影響:社會與倫理
147 佛教的因果業報觀
160 佛教觀念與儒道
167 民俗與中國佛教
佛教的藝術:圖像音樂文學
181 佛教與美術及建築
206 佛教的音樂和舞蹈
214 中國文學佛教蹤跡
出版說明
總序 陳洪、徐興無
佛教的歷程:從鹿野苑到全世界
021 佛陀釋迦牟尼
036 佛滅後的佛教
047 佛教影響世界
佛教在中國:各宗峰巒疊嶂
061 漢魏六朝的名士佛學
073 隋唐時代的宗風競盛
087 變革時代的興衰變遷
佛教中國化:從思想到經典
115 從般若到佛性:中國佛學義理管窺
128 從抄本到網絡:大藏經的前世今生
134 從經錄到僧傳:佛教與中國的學術
佛教的影響:社會與倫理
147 佛教的因果業報觀
160 佛教觀念與儒道
167 民俗與中國佛教
佛教的藝術:圖像音樂文學
181 佛教與美術及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