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温柔敦厚,詩教也。
詩歌是中華文化千錘百煉的寶藏,是訓練孩子想像和視角的關鍵,是文字的樂高遊戲。
本系列特點
分級:按程度分為初中高階,適合不同讀者需要。
規範:收錄由教育局課程發展處中國語文教育組所選定的100首小學必讀古詩。
有聲:粵普朗誦古詩,欣賞音律之美。
活學:每篇含作者簡介、原文、注釋、拼音、成詩背景、重點題旨、並以學童能夠掌握的故事性語言作賞析及舉出生活化例子,配以可愛的古裝貓插圖,拉近古詩與孩子的距離。
特別推介:詩人社交網
古人也上網!
大發現──王冕發現了新品種墨梅?
曹操為甚麼想要「賢者之石」?
「少壯不努力」,會發生甚麼事呢?
多聽、多讀、多學──從小習得典雅中文的唯一途徑。
作者簡介:
葉德平,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士、碩士。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大專講師,主要講授中國古典文學、文獻學。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香港作家聯會成員,曾出版:兒童繪本《張保仔傳說》、《港環保》;中學讀物《中學生必讀詩詞五十首》、《讀寫策略》;歷史文化讀物《圍城苦戰——保衛香港十八天》、《戰鬥在香港——抗日老兵的口述故事》及《古樹發奇香——消失中的香港客家文化》等。
作者序
一年前的一個下午,一個偶然的文人茶聚,我們跟一些朋友聊到孩子「閱讀經典」的重要。
同是學習語文,我們都深刻體會到「詩教」對想象力、創作力、鑑賞力、理解力、乃至個人修養的莫大益處。
在詩歌的世界裏,我們欣賞了「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的童趣,看到「孤帆遠影碧空盡」的意境,領略「秦時明月漢時關」的厚重,體會「此物最相思」的情懷,感覺「卻教明月送將來」的趣味。當然,還學習了「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史事和「勸君惜取少年時」的教悔。
二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告訴我們,學習詩歌,可以讓一個人變得「溫柔敦厚」。自此以後,詩歌就成為了孩子們的啟蒙讀物,也成為了烙印在中國人內心世界的優良文化。上至王侯將相,下至販夫走卒,總會背誦兩三句──「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誰憐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然而,隨着科技的進步,生活節奏的加速,詩歌好像成了夏日的舊棉襖,被擱在一旁。或因為它過於艱深;或因為它不合時宜;總之,有千百種原因不再讀詩。
詩歌是中華文化千錘百煉的寶藏,是訓練孩子想像和視角的關鍵,是文字的樂高遊戲;因此,我們決定讓詩詞變得有趣,變得可親,變得平易近人。首先,在選材方面,我們以香港教育局課程發展處(中國語文教育組)選定的一百首詩歌為基礎,重新編目,這些詩歌經過諸位專家、學者的考訂,程度切合香港小學生,也能配合他們日常學習需要。我們從孩子的感知和生活情境入手,孩子對甚麼先感興趣,我們就先選該詩解讀,篇幅適中,意象單一,比喻生動,由淺入深。
其次,在譯註方面,我們放棄了傳統的逐字解釋,也不追求字句的對譯;反之,我們選用了「意譯」的方法,務求把詩句的意境描繪出來。畢竟,古人觸手可及的事物,今日已成了紙上陳跡,孩子們不易掌握。故此,我們儘量用今日的語言,把舊時的意象表述出來,帶領孩子們慢慢走進詩人的情感世界。
再次,在品德教育方面,我們希望能做到「古為今用」。古人的情懷,孩子或許難以感受;可是,昔日的美好價值觀卻能通過詩歌來繼承。王之渙的遠大志向、虞世南的莊敬自強、王安石的高潔傲骨,都是我們想帶給孩子們的美好品德。
最後,在表述手法方面,除了文字,我們還邀請了葉愷璵、楊樸摯兩位小朋友參與,替這一百首詩歌錄製粵、普音頻。孩子只要用手機掃一掃頁面上的二維碼,就能直接連結到音頻,一邊聽着兩位雖不甚標準卻天真爛漫的朗讀,一邊感受詩歌的優雅。
《論語‧陽貨》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這正好替我們總結詩歌的三大功用:訓練孩子的聯想力、觀察力、團隊精神與批判思辨能力。教導孩子孝敬父母與處世之道。教授孩子大自然常識。簡而言之,我們期望本書能陪伴着孩子成長,讓他們用最有趣的方法、在最輕鬆的環境下學習悠久的中國文化。
葉德平、邱逸
丁酉年正月初三
一年前的一個下午,一個偶然的文人茶聚,我們跟一些朋友聊到孩子「閱讀經典」的重要。
同是學習語文,我們都深刻體會到「詩教」對想象力、創作力、鑑賞力、理解力、乃至個人修養的莫大益處。
在詩歌的世界裏,我們欣賞了「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的童趣,看到「孤帆遠影碧空盡」的意境,領略「秦時明月漢時關」的厚重,體會「此物最相思」的情懷,感覺「卻教明月送將來」的趣味。當然,還學習了「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史事和「勸君惜取少年時」的教悔。
二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告訴我們,學習詩歌,可以讓一個人變得「溫柔敦厚」。自此以後...
目錄
狀物
蘇軾 08 飲湖上初晴後雨 10
蘇軾 16 贈劉景文 18
王冕 24 墨梅(其三) 26
鄭板橋 32 竹石 34
繪景
漢樂府 42 長歌行 44
陶潛 52 歸園田居(其三) 54
李白 62 早發白帝城 64
杜牧 72 泊秦淮 74
杜牧 80 清明 82
王安石 90 書湖陰先生壁 92
高鼎 98 村居 100
抒情
曹操 106 短歌行 108
杜甫 120 兵車行 122
朱慶餘 134 近試上張籍水部 136
文天祥 142 過零丁洋 144
于謙 152 石灰吟 154
狀物
蘇軾 08 飲湖上初晴後雨 10
蘇軾 16 贈劉景文 18
王冕 24 墨梅(其三) 26
鄭板橋 32 竹石 34
繪景
漢樂府 42 長歌行 44
陶潛 52 歸園田居(其三) 54
李白 62 早發白帝城 64
杜牧 72 泊秦淮 74
杜牧 80 清明 82
王安石 90 書湖陰先生壁 92
高鼎 98 村居 100
抒情
曹操 106 短歌行 108
杜甫 120 兵車行 122
朱慶餘 134 近試上張籍水部 136
文天祥 142 過零丁洋 144
于謙 152 石灰吟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