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之所以重要在於它是第一本涵蓋所有完整和基本功能主題的書籍,包括解剖學、生理學、方法學、安全性、變異性、效果與研究實證,並結合每塊肌肉的精美圖解與明確的文字敘述。
伸展的步驟或許看似簡單,然而卻是複雜的,有太多種可能性會造成錯誤或產生潛在的傷害,同時依所需求的效果而定,也有各式正確的伸展方法。
出色的內容廣泛結合了生理學、神經生理學與伸展方法論的概述,並針對制動、創傷、術後、抽筋、關節發炎與受限,和其他像是背痛及頸部疼痛、網球肘、腕隧道症候群、椎間盤問題、神經損傷與活動過度等相關特殊情況,作為討論執行伸展時的背景。
更重要的是運動、體型、年齡、性別、遺傳因子(例如活動過度),甚至一天內最佳的伸展時間,都被認為與適當伸展的預防特徵有關。
伸展對活動性、柔軟度、肌力、肌肉長度、肌腱、筋膜、韌帶、神經的影響皆應列入評估。
基本的主題包括動機、伸展準備(包括像是熱療、冷療、按摩與震動的主題)、血液循環的影響、後續影響(酸痛)以及如何儘量避免併發症。
有各式各樣的伸展方法與系統,包括被動、主動、主動協助、動態、彈震、靜態、本體感覺神經肌肉誘發術(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PNF)、肌肉能量技巧療法(Muscle Energy Techniques, MET)、收縮-放鬆(Contract-Relax, C-R)、收縮-放鬆與拮抗肌-收縮(Contract-Relax, Antagonist- Contract, C-R A-C),以及利用物理治療來執行伸展。
針對不同伸展類型的效益,已有大量的資料可作為實證研究的依據。對伸展技術在安全性與治療價值性上有關實證方面的需求現今已大幅增加,書中不少篇幅涵蓋了實證研究,相信會頗受歡迎。
書中顯示的意義是,我們對個案的了解程度遠比過去要深,包括像是最小耗力的值、維持伸展的理想時間、最適當的重複次數等重要的特性以及很重要的-以治療術語來說,像是增加伸展耐受力現象、結締組織的黏彈性表現,而這些特性如何影響伸展(已有清楚的實證說明,需要有足夠但不過度的力量,組織必須處於正確溫度夠久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如上述評論所見,本書所提供資料的廣度與趨勢令人激賞,同時書本的美學編排也頗受人喜愛。特別的是文後皆附上自我評量的概念 / 問題,這對先前內文的重點來說是個實用的備忘錄;除此之外,這對剛學習這些方法的學生及從業者 / 治療師來說更是寶貴的。
接著我們來看書中對技術的呈現方式。
插圖配合解剖的細節與技術的明確說明,簡單又出色,甚至有經驗的臨床從業人員會發現這些插圖包括許多特殊的個案以及明確有效的擺位,對病人與從業人員都很有幫助。在一個時期的某個階段或其他時候,無論在說明被動擺位或者是合併等長收縮,對於選擇與事先的訓練都解釋的很清楚。
每塊肌肉的插圖都提供神經支配、起終點與功能的訊息,同時描述伸展技巧的文句簡鍊,並且在完美的照片加上箭頭以確保不會被誤解。無論任何可能產生的風險都會提出警示-比如胸鎖乳突肌的伸展。
如果依照這本書的優秀內容按圖索驥,則臨床操作的伸展不僅較安全且較有效。
Leon Chaitow ND DO
Honorary Fellow,
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
London
譯者序
在每個個案都具有挑戰性的臨床實務上,功夫底子紮不紮實?鑑別診斷到不到位?這對在職場上的專業治療人員更是一大挑戰。如果說徒手操作治療是肌骨理療的必備專業技能,那伸展療法便是這專業技能中的內功修練,而秘笈便在這本書的精彩內容中。從事專業肌骨理療這麼多年,針對軟組織處理手法能有如此廣泛深度的介紹,在坊間的書籍實屬少見,這從由原著是芬蘭文版本被轉譯成許多語言版本的暢銷程度來看,便能理解它的臨床實用性是如何受歡迎。
非常感謝Elsevier Taiwan編輯團隊的邀請,讓我有這榮幸能為這個專業盡一分心力,也感謝羅東聖母醫院復健部張詩雯治療師的大力協助,共同努力將這本書的英文版翻譯出來,譯者雖然對內容做過多次校正,但自感才疏學淺,疏漏之處仍請各位先進不吝賜教;也希望這本書能給職場專業治療人員多一個手邊臨床工具參考書。
黃俊民
2011. 06 台灣,宜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