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所在,即是認同所在。」
意想不到的隱藏版越南/臺灣史!
大歷史下,最親近你我,生猛有活力的小歷史。
他們是你的老師、同學、朋友、鄰居,
你認識他們,卻從來不真正了解。
政治大學「興隆安康.共好文山」USR計畫採訪作品
記錄越南移民在臺灣的動人故事
歷史課本裡找不到,社會課本也不見其身影。
如今,他們現身說法……
13段藏在巷弄中的移民史
17位年輕作者,透過人類學田野調查的方式,採訪在安康社區、校園、巷弄、市場、街邊小吃店的越南移民,以13個生命故事串聯出一段隱藏的越南/臺灣史。
說故事的人有計程車司機、賣米線的老爺爺、市場雜貨店的阿姨、美甲店老闆;有過去是跨國企業千金的奶奶、在西貢經營布行的一家人,還有中文老師、跨國轉學生。
他們是近在我們身邊的活歷史,串聯臺灣與越南,無比重要卻大隱於市。
《南海血書》、華僑「歸」臺……追求自由與安康之路
移民以遷徙的軌跡書寫歷史,反映時代的動亂、社會的變動。本書從1970年代起始,訴說因南北越戰爭,人們如何流離輾轉、拚盡全力想抵達安康之所。1980至1990年代,在越共統治之下的華人如何過生活,又怎樣透過當時國民政府推出的「仁德專案」追尋自由。最後探究經由婚配、依親、遠赴海外讀書而來臺定居的移民,在學業、事業之間,他們如何站穩腳步,成為照亮他人的光?
以遷徙的軌跡,書寫生命的故事
臺灣的移民社會真貌,究竟是什麼模樣?平凡老百姓的小故事提供具體而入微的視角,補足大歷史失落的一環。
這些「有越南經驗的移動者」在不同的年代輾轉流離,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他們的故事並未因靠岸而結束,仍在繼續,不停繼續。
▍本書特色
★ 臺灣歷史課本應該要有,卻從來沒寫到!
★ 近代臺灣移民社會形成的重要一環。
★ 第一手訪談,深入、親切,別處看不到的生命故事。
★ 現正進行中,你我身邊活生生的歷史。
★ 挖掘市井小民生動精采的個人史,與大歷史相扣合。
國內外好評推薦
▍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吳宜蓉|歷史小巨星/歷史科教師
呂昱達|丹尼老師的公民教室創辦人
李岳軒|新媒體《移人》總編輯
夏曉鵑|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
陳慧女|臺北第一女子高級中學公民教師
楊小梅|貢寮國民小學校長
廖雲章|天下雜誌「獨立評論@天下」頻道總監
蔡宜岑|高雄市民族國中歷史科老師
簡永達|作家、自由記者
藍佩嘉|臺灣大學社會學系特聘教授
▍專文推薦、導讀
李蔡彥|政治大學校長
張正|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創辦人
高雅寧|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副教授
▍暖心推薦
安康社區,是我所孰悉的地方嗎?
受邀請為《抵達安康》寫推薦時,腦中浮現的是一家十二口擠在十四坪房子裡的畫面,晚上要上洗手間,還必須小心翼翼地跨過睡在客廳的三個哥哥,地方狹小,但卻是一家人團聚、充滿愛與幸福的地方。
每每經過這裡,我總是找尋父母親曾經走過地方的身影、小時候買過零食的雜貨店、安康市場內越南雜貨店和美食,如今已都成回憶。
看到書中作者娓娓道來在安康社區生活的點滴,內心是喜悅的。正愁著自己不知道如何與孩子述說從越南離鄉背井,舉家一無所有到這裡生活的種種,現在可從書中找到自己欠缺的一部分。
安康社區是越南難僑因仁德專案來臺灣被安置的處所,如今已成歷史,取而代之的是興隆住宅,或許過幾年這地方已被淡忘,但《抵達安康》卻記錄下當時越南移民在臺灣生活的一部分,讓尋根的遊子可以找到他成長的足跡,與孩子述說當年,更讓這段歷史留下軌跡。
──楊小梅|貢寮國民小學校長
家的所在,即是認同所在!
1970年越南華僑移民歷史如此深刻的描寫,讓身在自由國度臺灣的我們很難想像,當時的華僑為了遠離共產政權,從中國逃亡到寮國,輾轉再到越南,沒想到又碰上南北越戰爭,越南全面赤化,僅能透過各種管道逃至第三地,只為了自由。這些年大家對於「脫北者」這個詞有著深刻的認識,殊不知在臺灣這塊土地上有一群越南華僑是在越戰後,輾轉透過國民政府的「仁德專案」定居在臺北木柵,由政府安置的──安康社區,而小小社區乘載著大家最初的夢想──自由與安康。
臺灣與越南的關係甚深,在教學現場也有許多新臺灣之子,其母親就是來自越南,然而我們對越南的理解,卻只有歷史課本中那一、兩行文字,僅知是一個共產國家統治的落後地區。當我們在大啖越南美食時,能否對這些移居在臺灣的新住民多一些同理與支持,因為,他們是臺灣這個多元國度的新動能。
──蔡宜岑|高雄市民族國中歷史科教師
來自不同時空、背景與文化的兩群人,如同兩條平行線的生命歷程,在因緣際會下交會,留下珍貴的歷史紀錄,撼動人心的不只是書中的故事,成書背後的因緣,同樣令人動容。
──李蔡彥|政治大學校長
這本《抵達安康》,可能是目前最全面的書寫。「仁德專案」的越南難民集中在木柵安康社區,作者群以此地為地理核心,深度訪談在周圍開店的越南華僑。……是無可取代的個人生命史,也是當今臺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張正|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負責人
在臺灣歷史書寫的軌跡中,很少看見同這本書一般的歸國華僑視野。題材難得之外,大學生們生氣蓬勃的筆觸及願意關懷的精神更是令人欣喜。
──呂昱達|丹尼老師的公民教室創辦人
作者簡介:
編者簡介
高雅寧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副教授,《異地安身:臺灣的東南亞故事》主編。2014年冬天第一次到越南北部少數民族地區趕廟會,跟越南結下不解之緣,2018年開始在政大周邊社區進行社會服務,結識了從越南移居來臺的移民,開啟了移民生命史的訪談工作,並促成此書的誕生。目前致力於移民兒童華語教學的推動,並著手跨國銜轉學生的教育民族誌寫作,希望以華語教學與民族誌寫作做為一種行動,打造移民兒童的社區支持網。
作者簡介
王光輝
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生。生於馬來西亞,畢業於澳大利亞蒙納許大學(Monash University),曾在澳大利亞從事移民相關行業。2012年決定重返校園,2016年獲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移民社會研究,特別是海外華人歷史與文化之研究。
江婉琦
臺南關廟人,先後受過電影與人類學的訓練,在大學困惑6年後,從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畢業。在學時經常在學校外的世界探索,自2015年開始關注移工、移民議題,2022年出版書籍《移工怎麼都在直播》,獲2022年Openbook好書獎、臺灣金鼎獎、讀墨年度華文大獎非文學類前十大作者。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
吳姿樺
政治大學民族所碩士,臺中人,自國中便啟發對歷史的愛好,北上求學已逾十年。研究所踏入民族學的領域,結合田野方法與文獻資料完成論文,研究領域為清史、臺灣歌仔戲性別議題,目前從事教育相關行業。
周兆鴻
周兆鴻,馬來西亞沙巴人,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碩士,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學士,現為馬來西亞新紀元大學學院媒體研究系專任講師。
曾擔任政治幕僚、獨立書店店員、行銷規劃與公關執行員、在臺北創業賣過海南雞飯。相信多元、渴望和平;喜歡叩問強權,關懷弱勢。
金其琪
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生。生於中國浙江,30歲前於北京、香港獨自生活,在臺北生活數年。創作《流離之書》,小誌《Collecting Blue》,Podcast《Kiki的聲音筆記》。曾獲卓越新聞獎,臺灣文學基地駐村作家。
洪敏真
電視媒體從業人員,現居高雄,特別關注族群文化、母語復振、人權、長期照護等高齡生活及在地老化等議題。
求學經歷從族群文化到紀錄短片拍攝製作、多媒體網頁製作,臺、華、英語三語主持轉播、節目企劃、採訪配音、網路節目製作。
於政治大學攻讀傳播研究所,加入政大「興隆安康.共好文山」USR計畫與安康社區結緣,願和平,不分貴賤,共享、同樂,持續共好!
宮相芳
民族學系老手、育兒界新手,在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打滾近十年,進入育兒界僅3年,目前育有兩寶。在陪伴孩子的同時,努力擠出時間寫些文字,讓腦袋及身體感受短暫自由的新鮮氣息。常聽人們比喻寫文章如同孕育小孩,寫不出來即難產、寫完後的成品如同自己的小孩般極富成就感,是的是的,全天下的母親都是如此。民族學讓我成為一個人,帶給我無比厚實的底蘊,向內觀照自己的生命,並讓我在向外觀看事物時,能看見更多不同的樣貌。
徐俊文
桃園新屋客家人,政治大學民族所碩士,《異地安身:臺灣的東南亞故事》收錄之〈【遷移vs.認同】一個來自臺灣的「𠊎人」〉作者。
大學時期,因為越南移工朋友關係,開始接觸越南及學習越南語,並探究東南亞華人認同與社會關係。前往越南讀書後,2023年以越南客語人群𠊎人研究獲得「客家研究優秀碩士論文獎」。短暫地在泰國清萊擔任華語教師,並從事客家相關事務,推廣客家文化中。
陳亮妤
臺南人,政治大學民族所碩士,平時關注原住民族土地、永續社會等議題,現為國科會計畫助理。
陳品鴻
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畢業。彰化人,臺馬新住民二代。對東南亞移民議題感興趣,並於大學修習相關課程。曾參與《流連民族學電子報》編撰、於公共人類學課程規劃跨國銜轉生葉家明畢業的畫展。
彭翠瑛
越南籍華人,臺灣廣播電臺越南語節目主持人。初來臺時就讀國立臺東大學學士班,開始認識多元文化社會,後就讀政治大學傳播碩士學位學程,並參與USR計畫,結緣校園與社區夥伴,進而關注新住民、跨國銜轉學生、移民等議題。
曾祥宇
字湘君(父母起的),號傻凡(自己起的),諡號還沒想到。但這年頭沒人在乎字號,所以只是取著好玩。
政治大學民族所碩士,臺中南屯楓樹里人,外省第三代,專情領域是神話傳說與民間故事。曾任政治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專任助理,並在科博館擔任考古現場人員,親歷龍井、鹿寮、牛埔等考古遺址發掘與環評工作。
黃馨慧
政治大學民族學系與統計系雙學位畢業。曾和安康社區及政治大學校園中來自東南亞的合作夥伴,共同規劃以移動故事為主題的展覽「移動者的旅行箱」。目前投身於博物館的教育推廣領域。
詹佳惠
政治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中國文學系畢業,曾任政大「興隆安康.共好文山」USR計畫社區與兒童華語班華語教師、北部大專院校華語講師。有著藝術家性格,卻以教育為志業,並樂此不疲。數年來的教學體悟是:成功的語言教學由師生雙方共同成就,如樂團指揮與各部樂手,共譜和諧有序的動人樂章。期許每位華語生都能透過華語學習,察覺「他者」與「自我」在語言文化上的異同,知己知彼,進而照見更多真實自我。
廖啟均
臺南人,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畢業,曾任政治大學「興隆安康.共好文山」USR計畫兼任助理,目前是一名北漂的上班族。
蔡佳璇
獨立影像工作者,現居臺北,特別關注女性、兒童、多元性別、跨國移動等議題。
求學經歷從科學跨越到人文,再游移到影像。於大學時期受《T婆工廠》啟蒙與感動,2016年起投入影視製作領域,並進入政治大學傳播研究所。
2019年完成第一部紀錄片作品《游移之身》,獲得新北市紀錄片獎第二名,入選臺灣國際酷兒影展、臺灣國際女性影展
羅漪文
出生於越南西貢,13歲移居臺北,清華大學中文系博士。曾獲第8屆臺北文學獎散文首獎,第24屆臺北文學獎寫作年金入圍。著有《我當司法通譯的日子》。
章節試閱
從自由到安康:有兩個名字的女人
黃馨慧、蔡佳璇
從昆明出發的流離光陰
劉鳳玲奶奶,小名定芬,是木柵安康平宅中的住戶,但她出生、成長的地方不是臺灣,而是中國雲南昆明。西元一九四七年出生的鳳玲奶奶,即便已經七十好幾,梳在腦後被精心呵護的整齊短髮還是黑的,她左邊的手臂上有一個彈孔留下的疤痕,右手的大拇指少了半截,左手的食指呈現彎曲狀,這些都是戰爭與逃難的歲月刻畫在她身上的印記。
她右腳拇趾與二趾經常不自主地疊在一起,走路只能緩緩的,又因不會搭乘公車,所以在木柵的活動範圍有限,外出主要靠步行。
奶奶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家,偶爾會到木柵市場和越南商店買菜和調味料。假日,同住的大兒子阿強會騎摩托車帶奶奶到遠一點的超級市場,一買,就是一星期的分量。
偶爾在外頭遇到附近同樣來自越南的鄰居時,鳳玲奶奶會用越南語交談幾句,回到家中則跟大兒子用粵語交流,跟孫子用華語。燒香祭拜爸爸與媽媽時,她說昆明話。
鳳玲奶奶會講的語言,代表了她生命中走過的地、遇到的人。
鳳玲奶奶的媽媽叫做劉喬坤,外祖父名為劉玉堂,原是雲南元江一代的大戶人家。當時雲南地區有許多地方都會種植罌粟,元江位於雲南中南部,靠近東南亞地區,海拔高度從三百至兩千公尺,適合罌粟生長,而罌粟正是提煉鴉片的主要原料。他們家裡做過煙幫,所謂的煙幫是當時一種製作與運送鴉片的生意。
對於近二十一世紀出生的人來說,鴉片只是一個歷史課本上出現過的名詞,鳳玲奶奶實際活過那個年代,能侃侃而談有關鴉片的所有細節。鴉片就像奇異果的種子一樣,小小、黑黑的。她親眼見過外祖父用煙管吸入鴉片後,徐徐地吐出深灰色的煙,那是一股比塑膠燃燒還要難聞的味道,奶奶不僅看過、聞過,甚至連菸草捲成菸的製作過程也一淸二楚。她指著自己鼻子左側一個淺淺的淡褐色疤痕,不仔細看的話,根本注意不到,但那是她外祖父邊抽煙邊抱著她時,長長的煙槍不小心燙傷她所留下的缺口。
過去的痕跡就像鳳玲奶奶鼻子旁那道傷疤,現在看來很淺,卻深深地刻在血肉裡。
奶奶的外祖父當過官員,與寮國永珍地區的政治圈往來密切。在國共內戰期間,奶奶五歲那年,這個官宦背景成了他們一家逃亡的原因。因擔心外祖父擔任官員一事為家中帶來災難,他們決定逃離中國。
奶奶的雙親帶上了幾個丫鬟還有長工一起離開。奶奶總喜歡說在那個年代用十二隻羊就可以買斷一個人,讓他一輩子在有錢人家裡做工。
鳳玲奶奶的外祖母留在昆明,沒有隨著兒子一家人離開,說是因為她裹了小腳,走路不方便,根本無法逃難,只好留下。奶奶的媽媽劉喬坤之正逢民初解放小腳的風潮,便沒再繼續,這才能於舉家逃難時徒步跋山涉水。
鳳玲奶奶和弟弟定忠當時年紀還小,無法自己走遠路。他們被裝在簍子裡,再安放在馬背上。還有一對龍鳳胎大雙、小雙,以及一個襁褓中的小妹妹,由丫鬟背著或抱著。長工負責趕馬,一家人往外祖父曾經待過的寮國永珍而去。
這一走,就是一輩子。
由中國到中南半島
從雲南到寮國永珍的路上,奶奶一家人跟著游擊隊到處逃亡,後來又走過了寮國、緬甸、泰國、越南等區域。孩子們由馬馱著,大人則是徒步行走。
「有一種蟲叫做螞蝗,荒山野嶺才會有,牠喜歡爬在人的腳底板,而且會吸人血,你怎麼拔都拔不下來,要擤鼻涕(塗在蟲身上),滑滑的才拔得下來。」回憶起過往的一些場景,奶奶總是會搓搓自己的手臂,說一想到就不由自主地起雞皮疙瘩。
在逃難期間,龍鳳胎大雙、小雙以及小妹妹相繼早夭離世。那個因戰亂而逃難的年代離我們如此遙遠,很難想像奶奶的一生經歷了多少危險,才能擁有一個相對安穩的生活。
鳳玲奶奶的小名「定芬」是媽媽取的,為的就是防止一雙兒女在逃難的過程中走失。
弟弟在劉家中的字輩是「定」,叫做劉定忠,媽媽因此幫她取了「定芬」的小名,告訴她:「如果姊弟失散了,就要照這個字牌去尋找,姊姊就叫『定芬』,弟弟叫『定忠』。」這個小名成了奶奶重要的標誌,象徵著她逃難的歲月,同時也是另外一種看不見的「身分證」。
在寮國的日子,定芬奶奶一家在少數民族的村寨裡躱避追捕。
外祖父家在寮國當地的工人(昆明話叫老撾子)幫忙接應他們、蓋了暫時居所,煮了一大鍋玉米粥給辛苦逃難的他們吃頓飽飯。
定芬奶奶的母親從雲南逃出來時,身上帶了一些菸草,這些菸草在逃難期間有如同貨幣一樣的交易功能,他們便拿菸草及布料跟當地人換米來吃。
「逃難的時候比較精彩,四五歲嘛,沒水喝,就一直哭,毛澤東他們那些軍人(要是)聽到會來槍斃、掃殺(我們)。大象走過去後有個窩(地上有泥坑),我媽就這樣捧起那個水來給我們喝,現在想想覺得很噁心,但那時候也沒辦法。」這是定芬奶奶這是一家人從中國逃往中南半島過程中最鮮明的一幕之一,這讓她養成了四季都能喝冷水的習慣,也造就了她一天可以只吃一餐的能耐。
一邊回憶過往邊訴說那段艱難逃難的歲月,奶奶摸著左手呈現彎曲狀的食指說:「這個也是當時逃難時候受傷的。」她媽媽是大戶人家出身的小姐,不會下廚,身為家中長女的定芬就扛起了做家事的責任,和媽媽帶著的丫鬟們學做事,會下廚煮飯也會砍柴,卻意外砍斷自己的食指。那時候沒有醫生,受傷了只能自己處理,定芬奶奶的媽媽見狀,急忙地將奶奶斷掉的手指接回去,在斷口處撒下雲南白藥,再用布包裹起來。結果斷掉的手指雖然接回去了,卻有著不自然的彎曲樣態,在定芬奶奶的身體上留下了一輩子的印記。
一九五二年開始逃難,定芬一家人一路從中國出發跟隨游擊隊的步伐,也為了躱避共產黨的追捕,走了不知多遠的路。後來在寮國永珍的山上,他們遇到法國軍隊,法軍以為這些難民是中國軍人,便開槍掃射,奶奶的父親劉喬淸就這麼不幸中槍去世了。噩耗來得突然,人命如鴻毛。當時沒有什麼工具能挖洞又沒錢,定芬的媽媽只好和丫鬟們徒手挖了一個洞,把丈夫推進去、埋起來,再打起精神帶著一家人繼續逃難。
他們從中國到寮國,又從寮國逃到緬甸和泰國,再從緬甸和泰國搭船一路往北越前進,最後在北越河內乘著飛機飛往南越,成為當時南撤華僑中的一分子。
在自由新村的年少歲月
二戰後,國民黨政府曾在西貢(現胡志明市)的堤岸(Chợ Lớn)資助興建數個村落,來收容反共的南撤華僑,定芬奶奶一家人落腳的自由新村就是其一。他們暫時脫離流離顚沛的日子,在南越共和國政府的領地下找到一塊臨時的庇蔭所。
自由新村的入口處有個大立牌,上頭題了「自由新村」四個大字,一旁還寫著「本村房屋係越南共和國政府捐資興建 中華民國四十五年二月二十二日」。
奶奶回憶道,當時自由新村是由在泥土地上,用木板、鐵皮臨時搭建的簡單建築物組成,房子是透天的;一戶人家不管有多少人,都只能擠在三平方米大小的空間裡。他們睡在一張木板上,木板下就是泥土地。好處是他們不用付房租,等有錢了還能自行擴建,擴大居住空間。
除了睡覺的空間,自由新村的廚房、澡堂和廁所都是採公共式的,所有人必須一起使用。
定芬奶奶的母親在領事館認識了之前做游擊隊的張國良,兩人在西貢的領事館內結婚,「當時也沒領結婚證書,在領事館認識、看對了眼就在一起,不然一個女人怎麼自己帶小孩生活。」
張國良就這麼成了定芬奶奶的繼父,他後來在領事館做廚師,住在當時的華航宿舍裡,而媽媽帶著小孩住進了自由新村的避難屋。到達西貢時,定芬奶奶已經七、八歲左右,可以上小學了。她上的是自由小學(現團結小學)。當時的自由學校免費提供華人就學,提供中文教育。上課時間是從週一到週五,禮拜六早上還要上半天課。「當時要學毛筆,還要學歷史、公民、數學、中文,每天書包都好重。」定芬奶奶在那裡認識了六位要好的朋友,七個人在畢業那年成了結拜「金蘭姊妹」。十四歲從小學畢業後,定芬就開始工作,負擔起家裡的生計。
她先去了當時位於第十一郡的于飛塑膠廠。在那個年代,當地有許多塑膠產業是由當地華人投入生產,于飛就是其中之一。裡頭的工人也大多以南撤的北越華人為主,可惜奶奶後來在工作時不愼被拉塑膠布的機器捲入,導致左手大拇指的指頭少了半截,無法在塑膠廠繼續工作,當時竟也沒有獲得任何補償。
接下來,奶奶到一家上海老闆開的旗袍店當學徒,要學挑衣服、褲子,用手針挑。
旗袍店老闆為人凶悍,如果挑錯一點,一巴掌就對著人毫不留情的賞過來了。
奶奶笑說:「所以你們現在很幸福啦。」
從自由到安康:有兩個名字的女人
黃馨慧、蔡佳璇
從昆明出發的流離光陰
劉鳳玲奶奶,小名定芬,是木柵安康平宅中的住戶,但她出生、成長的地方不是臺灣,而是中國雲南昆明。西元一九四七年出生的鳳玲奶奶,即便已經七十好幾,梳在腦後被精心呵護的整齊短髮還是黑的,她左邊的手臂上有一個彈孔留下的疤痕,右手的大拇指少了半截,左手的食指呈現彎曲狀,這些都是戰爭與逃難的歲月刻畫在她身上的印記。
她右腳拇趾與二趾經常不自主地疊在一起,走路只能緩緩的,又因不會搭乘公車,所以在木柵的活動範圍有限,外出主要靠步行。
奶奶大部...
推薦序
推薦序1(節錄)
在理解與共融中記述──政大USR與社區邁向共榮共好的最佳見證!
李蔡彥/國立政治大學校長
收到《抵達安康》(原名《在身邊的越南史》)書稿,希望我為此書寫序。故事的主人翁主要是在上個世紀末透過「仁德專案」(一九七八-一九九一)來到臺灣,後來落腳木柵安康社區一帶的越南移民,而作者則是千禧年前後出生的一群政治大學的學生。來自不同時空、背景與文化的兩群人,如同兩條平行線的生命歷程,在因緣際會下交會,留下珍貴的歷史紀錄,撼動人心的不只是書中的故事,成書背後的因緣,同樣令人動容。
如同原書名《在身邊的越南史》所揭示的,這是一段近在我們身邊的越南史,書中人物切切實實存在於我們生活周遭,但他們隱身在不容易被注意到的角落,若無人特別投身探訪與挖掘,這些故事很可能無聲地被淹沒在時代的洪流中。看見一群政大的年輕學子,走出他們的舒適圈,進入了不被主流社會所關注的一群人之生活中,與故事的主角一起穿過時光隧道,重新探索潛藏的生命故事。身為政大的校長,深深以這群學生為傲;更重要的是,誠摯感謝故事的主角,開啟相互理解與信任之門,願意與我們的學生一同回望上個世紀顚沛流離的歲月,引領他們看見人生的多重樣貌,共同記錄下這段歷經逃難、離散、遷移,最後在臺灣這塊土地上努力安居、尋求認同的生命歷程。
這樣的信任與合作並非偶然,而是在地居民與政大一同實踐大學的社會責任的成果。政大身為臺灣首屈一指的大學,一直以來專心致力於教學與研究以培育頂尖人才,並時時亟思回饋社會、善盡大學的社會責任。二〇一八年起,政大響應教育部推動的「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實踐計畫」,大規模啟動政大USR計畫──「『興隆安康.共好文山』大學與社區共善計畫」,召集政大師生進行社會實踐。
政大所在的大文山地區向來被譽為文教區,但在同一行政區也坐落著臺北市規模最大的平價住宅社區──安康社區,住戶以各種社經、文化條件不利的弱勢族群居多。因此政大USR計畫團隊,選擇以安康社區作為社會實踐的主要場域,由本校經濟系副教授王信實擔任執行長,號召政大跨領域、跨學科的師生,秉持著「興隆安康.共好文山」的精神,與場域內外的居民以及大文山地區的NGO和NPO組織合作。
政大USR「興隆安康.共好文山」計畫依循四大主軸推行:兒少及家庭服務、新住民關懷、法律扶助計畫以及經濟弱勢支持。透過課程開啟學生對於在地歷史、文化的認識,促進學生了解在地問題,並培養解決相關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USR計畫帶領師生走進社區,透過實際的參與,與社區居民一同發掘問題、解決問題。《抵達安康》一書,即是委由本校民族學系副教授高雅寧負責的「新住民關懷」方案所帶領的學生,帶著課堂所學的人類學觀點、口述歷史原則,以及在寫作工作坊習得的採訪寫作技巧,透過長時間與文山區越南移民互動,建立彼此的信任關係,採擷記錄的生命史……
推薦序2(節錄)
在縫隙中發光的阿姨
張正/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創辦人
半個世紀之前,越南與臺灣曾經有一段親密時光。那時,戰事方酣,臺灣的中華民國與越南的南方政府,同為美國老大哥所支援的反共前哨,雙方政經交流頻繁。
不過到了一九七五年美軍撤離西貢、越南共產政權「統一」全境之後,越南與臺灣就分處鐵幕兩端了,幾乎斷絕了所有實質往來。越南之於臺灣,只剩警惕作用。最著名的,就是「今日不為民主鬥士,明日將為海上難民」的虛構政治宣傳《南海血書》,以及澎湖越南難民營的眞實報導《南海血淚》,而一艘一艘殘破的難民船、一架一架接運越南華僑來臺的「仁德專案」飛機,在在證實了兩地千山萬水的阻隔。
直到一九八六年越南改革開放(Đổi mới),臺商率先挺進越南,順便搭起婚姻仲介的橋梁,而後臺灣正式開放越南勞工來臺,越南才重新與臺灣密不可分。
臺灣的越南書寫
不過除了教科書和學術論文之外,一開始,臺灣出版界的越南相關書籍並不多。最有科普價値的越南讀物,要等到二○○九年出版的《南向跫音:你一定要認識的越南》,作者洪德靑細緻整理了越南近現代史上著名的人物與事件,讓越南顯得活潑立體。同樣在二○○九年,張友漁寫出以新移民二代為主角的小說《西貢小子》,既然是「西貢」小子,小子的母親當然來自越南,也呼應了越南婚姻移民及其下一代在臺灣的處境。二○一四年,媒體出身的廖雲章以記者兼人類學的筆法,描繪她在越南的短期求學時遇見的人物,集結為呈現當代越南社會脈動的《流浪西貢一百天》。二○一七年,作家張郅忻將其家中長輩的越南經歷寫成小說《織》,回顧了臺灣和越南紡織業的一段歷史切片。
而後隨著政府的新南向大旗,臺灣各出版社也紛紛引進歐美日的越南大部頭著作,例如《半島之龍》、《越南:世界史的失語者》、《越南啟示錄》等等,這些可以當磚頭的大部頭書籍,當然是以大尺度探討越南歷史。
在越南的書寫中,有一道不容忽視的支流:驚動全世界的越南難民。不過在臺灣出版界,相關書籍仍屈指可數。例如越裔美籍作家阮越淸,他以描述在美國的越南難民小民為主題,寫了一本《不漏洞拉》;臺灣記者黃文鈴出版的《誰是外來者》,則是以德國的越南難民為主、約略提到臺灣的越南難民。
專注於臺灣本地越南難民的人,目前所知只有紀錄片導演劉吉雄。劉吉雄與其胞弟劉建偉二○二三年完成了澎湖越南難民營紀錄片《彼岸他方》,未來也準備將所有搭船來到臺灣的越南難民歷史,集結成書。
至於搭飛機來臺灣的「仁德專案」越南難民呢?這本《抵達安康》,可能是目前最全面的書寫。「仁德專案」的越南難民集中在木柵安康社區,作者群以此地為地理核心,深度訪談在周圍開店的越南華僑。我一邊閱讀,腦中一邊浮現作者們訪問店家的畫面。
這樣的畫面,我熟……
推薦序1(節錄)
在理解與共融中記述──政大USR與社區邁向共榮共好的最佳見證!
李蔡彥/國立政治大學校長
收到《抵達安康》(原名《在身邊的越南史》)書稿,希望我為此書寫序。故事的主人翁主要是在上個世紀末透過「仁德專案」(一九七八-一九九一)來到臺灣,後來落腳木柵安康社區一帶的越南移民,而作者則是千禧年前後出生的一群政治大學的學生。來自不同時空、背景與文化的兩群人,如同兩條平行線的生命歷程,在因緣際會下交會,留下珍貴的歷史紀錄,撼動人心的不只是書中的故事,成書背後的因緣,同樣令人動容。
如同...
作者序
導言(節錄)
從自由到安康:那些社會、歷史課本沒有說的故事
高雅寧/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副教授
……木柵,臺北的越南區。二〇〇六年底「安康市場」拆除前,這裡是名副其實的「越南市場」。
安康市場舊址如今改建成了「興隆公宅」,原來市場內的東南亞雜貨的經營者,在木柵市場與木新市場一帶另尋店址,繼續營業,既服務越南同鄉,也服務東南亞異鄉人,以及臺灣嘗鮮客或東南亞迷。
木柵,臺灣北部山河交界處,自古是個移民之地。過去是平埔族霧裡薛社所在地;淸代閩南移民來了,帶著原鄉的技術在山麓種茶;十九世紀末日本人來了,在這裡開礦,用景美溪運送茶葉與礦產;一九四〇年代「外省人」陸續來臺,眷村陸續興建;一九五〇年代政治大學在臺復校,校址在景美溪畔指南山麓;一九七〇年代晚期,提供低收入國民申請入住的「安康社區」完工了,中華民國成了「貧窮」人口數相對少並有社會福利的國家,凡是符合政府規定的中低收入戶皆可申請入住此社區。
根據一九七〇年代末在該社區做調查的人類學家林美容統計,當時社區居民主要是福佬人、外省人次之,福州人與客家人再次之,高山族最少。二〇一五年,安康平宅的便陸續入住這批智慧型高樓層住宅。
一九七〇年代,安康社區除了提供給臺灣經濟弱勢移民,海外的政治移民也陸續遷入。一九七五年四月底南北越統一,中華民國政府接納不想被共產黨統治的越棉寮難僑,提供安康社區作為在臺舉目無親的華僑的暫時居所。
一九九〇年代,政府正式開放東南亞移工來臺,原本住在木柵的越棉寮華僑就近在木柵新店深坑一帶的工廠當作業員,後來隨著政府開放「外勞」,再加上臺商西進大陸,工作機會與加班時數驟減,工廠老闆開始積欠薪水,為求生存,他們得找其他營生方法,於是有些越南華僑移民便轉行開雜貨店或小吃店。一九九〇年代也是臺灣的東南亞配偶激增的年代,東南亞商店的客群因移工與配偶漸漸成長。「仁德專案」規定華僑父母帶未成年子女一起來臺的條件,使得部分子女到了適婚年齡,會再透過越南親友介紹,回到越南找配偶,或透過同鄉會找對象;那些沒有趕上「仁德專案」末班機的親人,又慢慢一批批透過依親方式來臺。木柵,這個最初法屬印度支那政治難民的落腳處,形成了強大具越南生活經驗的移民網絡,其中有政治移民,也有婚姻移民,當然也有經濟考量的移民,有華人,也有越族,也有華/臺越通婚的新二代。
安康社區全盛時期有超過一千多戶,是一九七〇年代流行興建的四層樓公寓住宅,興隆路跟木柵路交界的兩旁巷弄,便是安康社區的所在地。十六戶人家共用一個樓梯,社區內的房型分為十二坪與十四坪;家庭可以申請十四坪,但如果是獨老者兩人同住,就會被安排在十二坪的單位。進門後的格局,中間是公共空間,作為起居室與餐廳,一邊有兩個房間,另一邊是廚房與浴室,還有一個天井空間,可作為洗衣房或儲藏室。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臥房內放上一張單人床再加一個衣櫃,僅剩一條走道,如果是小孩多一點的家庭,就得考慮放置上下鋪,如果是夫妻房,勉強可以擺上一張雙人床。
移民家庭的起居室或臥房,有家庭的宗教信仰或紀念已故親人的痕跡。一位天主教越南新移民家庭內的客廳,擺放著耶穌像、聖經與十字架。一位獨居的華僑,房間櫃子上擺放著父母遺照,遺像前面擺放著一個綠色香爐與一對紅色燭燈,以及一本精裝的聖經。她的中國室友將丈夫的牌位放在客廳高高的衣櫃上,逢年過節給他上香,牌位旁立著一尊雙童彌勒像。另一個單親但三代同堂的家庭,紅色鐵門外有天公爐、進門後正對面牆上則上下都擺有神龕,上面是該戶女主人去世丈夫的牌位與一尊觀音神像,下面神龕安放著越南習慣立在地上祭拜的土地公與財神爺。
安康社區提供了幾類中南半島華僑來臺後的居所。有一批是一九七〇年代海漂來臺後先安置在安康社區的華僑;例如:本書第二章劉有有的父親與弟弟。另一批是一九七〇年代末到一九九〇年代初透過「仁德專案」申請經第三地(泰國)搭機來臺後選擇入住的華僑;例如:本書第六章〈太平角落〉的阿姨家與第五章的威少家。也有自行來臺多年後,一九九〇年代才申請入住的華僑;例如:第四章的黎美勤女士。還有家族女性先嫁來臺灣,並透過層層依親之後,來臺後申請入住安康的華僑家庭;例如:第一章的劉鳳玲女士、第二章的劉有有女士與第六章的阿姨。
劉有有女士一家人居住安康社區的時間長短不一。劉家未成年子女最初被安置在各地,二弟與兩位妹妹跟父親海漂來臺後,被安置在兒童之家,劉女士隔幾年才搭飛機來臺,被安排到華僑中學讀書,之後長年在外讀書與就業,全家人僅在過年或長輩生日時才在安康父母住處短暫團聚。劉女士的父親祖籍廣東廉江,對中國故鄉的認同高於越南,一九八〇年代末政府剛開放探親時,劉女士的二弟曾陪父親回廣東探親。二弟媳出生與成長在越南的居仁村,十多年前透過父輩朋友介紹遠嫁來臺,定居木柵。當時,劉二弟已經透過勞工貸款在木柵路二段購買了一間公寓的二樓。弟媳在木柵的朋友並不少於劉二弟,因為木柵多的是來自堤岸自由村的移民……
導言(節錄)
從自由到安康:那些社會、歷史課本沒有說的故事
高雅寧/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副教授
……木柵,臺北的越南區。二〇〇六年底「安康市場」拆除前,這裡是名副其實的「越南市場」。
安康市場舊址如今改建成了「興隆公宅」,原來市場內的東南亞雜貨的經營者,在木柵市場與木新市場一帶另尋店址,繼續營業,既服務越南同鄉,也服務東南亞異鄉人,以及臺灣嘗鮮客或東南亞迷。
木柵,臺灣北部山河交界處,自古是個移民之地。過去是平埔族霧裡薛社所在地;淸代閩南移民來了,帶著原鄉的技術在山麓種茶;十九世紀末日本...
目錄
推薦序:在理解與共融中記述──政大USR與社區邁向共榮共好的最佳見證!/李蔡彥
推薦序:在縫隙中發光的阿姨/張正
導言:從自由到安康──那些社會、歷史課本沒有說的故事/高雅寧
第一部 戰爭來了、越共來了:1970年代
第一章 從自由到安康:有兩個名字的女人/黃馨慧、蔡佳璇
第二章 劉家的小城故事:從西貢到木柵/陳亮妤、曾祥宇
第三章 說越南話的米線店老闆:跨越世紀的遷移/徐俊文
第二部 申請逃往臺灣:1980-1990年代
第四章 企業千金黎美勤:鄰居以為我們什麼也不懂/洪敏真、廖啟均
第五章 計程車司機威哥:逃往臺灣的富家子/金其琪、陳品鴻
第六章 木柵市場的阿姨:太平角落/羅漪文
第三部 結婚了,然後呢: 姊姊妹妹們的臺灣生意
第七章 美玲姐的無名越南小吃店:隱形的燈塔/王光輝
第八章 秀君、春莊、秋梅的美甲店:指尖的自由/江婉琦、周兆鴻
第四部 月亮不一樣:文化與身分衝突中成長的小月亮
第九章 素素、翠翠老師的故事:分發鑰匙的人/詹佳惠、宮相芳、彭翠瑛
第十章 小月亮陽陽的故事/吳姿樺
推薦序:在理解與共融中記述──政大USR與社區邁向共榮共好的最佳見證!/李蔡彥
推薦序:在縫隙中發光的阿姨/張正
導言:從自由到安康──那些社會、歷史課本沒有說的故事/高雅寧
第一部 戰爭來了、越共來了:1970年代
第一章 從自由到安康:有兩個名字的女人/黃馨慧、蔡佳璇
第二章 劉家的小城故事:從西貢到木柵/陳亮妤、曾祥宇
第三章 說越南話的米線店老闆:跨越世紀的遷移/徐俊文
第二部 申請逃往臺灣:1980-1990年代
第四章 企業千金黎美勤:鄰居以為我們什麼也不懂/洪敏真、廖啟均
第五章 計程車司機威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