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與田野之間的「雙向互變」,挑戰了田野工作過去在「空間」、「時間」與「人」等面向的思維與操作。本書以三大主題:「田野在哪裡」、「解鎖時空的田野」、「田野無邊界」,解鎖田野中的變與不變。
‧「田野在哪裡」:探討了田野空間概念的擴展,包括移地多點與數位田野。
‧「解鎖時空的田野」:剖析在檔案以及機構中進行田野的挑戰與策略。
‧「田野無邊界」:思考如何與田野中多元的行動者共同生產與實踐知識。
本書回應田野現場真實生活脈動,運用不同領域的各種方法、工具與技術,反思田野工作者自身角色與責任,體現「不變應萬變」的田野思維的精神。
「田野跑路中」Podcast節目網址:https://anchor.fm/fieldrunaway
作者簡介:
洪伯邑
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關心食物與農漁業、自然與社會、邊界與移動,編有《尋找台灣味》一書,主持全台語Podcast《台灣話、台灣味》。
陳懷萱
臺灣大學創新設計學院專案計畫助理教授。兼具戲劇與人類學背景。致力走進不同真實生活場景,應用田野思維與劇場方法,設計中介各種相遇互動,創造混齡對話與人際關係連結的多元意涵,促進跨世代的交流與理解。
陳虹穎
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助理教授。喜愛穿梭在不同環境,探索規則如何刻畫地景,地景又如何形塑規則。以嗅聞與描繪空氣的劃界與越界,重新敘說都市化過程。研究和教學是尋找同行者,一起讓每寸土地說話。
李梅君
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游走在數位、資料、賽伯格間的後/人類學家,待過劇場、電視台、竹科。致力從喵星人的視角思考數位行動主義、資料政治、科技與民主。
何俊頤
野球宅。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誤入歷史研究後,相信人人都能從歷史檔案中讀出趣味的人文地理學與STS研究者,近期希望能從水來書寫戰後臺灣史,有朝一日也期待能從動物的角度來說說臺灣環境史。
王安琪
現任臺灣大學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曾以研究生的身分在安寧病房與國中輔導室出沒。探索醫療場域中的生命故事,觀察醫療團隊、病人和家屬如何一起面對生命的轉折點。
林靖修
現任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教授、南島文化中心主任。以「聲音」和身體感為田野主角的人類學者。喜歡和原住民族人一起上山,隱沒在森林之中;也喜歡一起唱卡拉ok。習慣在多數人可能覺得沒有意義的小議題上尋找研究的價值。
鄭肇祺
現任臺東大學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副教授。以吃喝玩樂為業的人類學家,喜歡看虱目魚在太陽底下吃飼料,也會對著夕陽西下、吹著鹹風放空。正在學習走路採野菜,也愛在營火旁聽獵人分享跟動物互動的故事。
胡哲豪Valagas Gadeljeman
現任義守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原住民專班教師暨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主任。長期與原住民部落合作執行不同形式的合作,他的田野從來不是「一個」田野工作者的事,而是與許多部落工作者「一起」的田野。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各方推薦】
《田野敲敲門2》不只是一本關於田野工作的工具書,同時也拓展了「田野」本身的定義。在AI技術以人類不可知的速度發展的時代,這本書不只是給專業人士的參考書,同時也可以帶著我們通往「知己知彼」、安身立命的旅程。——何欣潔(資深媒體人、離島出版總編輯)
當人類活動的尺度有了急遽變化,研究的路徑工具也必然有所變革。本書作者們從他們多元創新的實踐經驗中,為新時代的田野工作者,提供了從理論到實務上皆貼心周到而實用的指引。——吳易澄(新竹馬偕醫院精神科醫師)
當AI越來越具支配性,為了更好地理解人與社會的多樣性,我們都需要「田野」的能力。這本書帶著讀者走入數位世界、文獻、機構、USR現場、多物種的現場,為不同型態場域的田野調查工作者賦能,正是該世代最期待的指南。——宋世祥(中山大學西灣學院助理教授、《百工裡的人類學家》作者)
《田野敲敲門》集結了不同人社領域的專家一同思考田野技法,《田野敲敲門2》延續了這樣的精神,並納入過去被忽略的檔案、機構研究,又加入多物種、數位、AI的新取徑,是現今最具突破性的田野教科書。——林浩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
田野在哪裡?什麼叫做「做田野」?《田野敲敲門2》不只是一本做田野的教戰手冊,更是一本重新認識田野的導引。打開它,跟著各領域田野工作者的腳步,走入由物與人、人與非人構築的田野世界。——洪廣冀(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田野敲敲門2》以設計思考與創新為核心,深入議題現場探究多元的方法與實踐,挑戰對於問題的既定框架。執行好的設計研究,一直是落實設計創新與行動最佳養分。——楊振甫(5% Design A ction社會設計平台創辦人)
《田野敲敲門2》職人進階版,一樣佛系的心法大公開。更多元的田野場景與資料想像,讓你上山下海、時空穿越,無處不觀察,日日都田野。——蔡晏霖(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
名人推薦:【各方推薦】
《田野敲敲門2》不只是一本關於田野工作的工具書,同時也拓展了「田野」本身的定義。在AI技術以人類不可知的速度發展的時代,這本書不只是給專業人士的參考書,同時也可以帶著我們通往「知己知彼」、安身立命的旅程。——何欣潔(資深媒體人、離島出版總編輯)
當人類活動的尺度有了急遽變化,研究的路徑工具也必然有所變革。本書作者們從他們多元創新的實踐經驗中,為新時代的田野工作者,提供了從理論到實務上皆貼心周到而實用的指引。——吳易澄(新竹馬偕醫院精神科醫師)
當AI越來越具支配性,為了更好...
章節試閱
田野敲敲門,敲到2.0?(摘錄)
各有情境也互相關聯的章節
面對如此多元的田野情境,挑戰了田野工作過去在「空間」、「時間」與「人」等面向的思維與操作,所以我們需要更靈活的工具和方法。因此本書將從三大主題:「田野在哪裡」、「解鎖時空的田野」、「田野無邊界」,引領讀者探索當代田野的多重樣貌,從而更好地應對世界與田野的「雙向互變」。此外,這三個主題並非各自獨立,而是緊密相連,共同構建了對當下,甚至未來田野工作上更全面的理解。
首先,「田野在哪裡」不再是一個地理位置的簡單提問,它指涉的是研究場域的重新定義,我們探討了田野空間概念的擴展,包括移地多點與數位田野。接著,「解鎖時空的田野」進一步打破了傳統田野「現地」的時空限制,關注時間維度在田野工作中的重要性,也聚焦於機構田野,剖析在相對封閉的空間中進行研究的挑戰與策略。最後,「田野無邊界」則再進一步挑戰田野工作,以「一人」執行記錄觀察、從「人」的「視角」出發的傳統框架,加入非視覺的「聲音」、非人的「多物種民族誌」、非一人的「合作參與式田野」,思考如何與田野中多元的行動者共同生產與實踐知識。
以下分別簡介各個主題下不同章節的作者與內容:
田野在哪裡
試想,當一個田野工作者脫口而出:「我要去跑田野了」,你覺得他/她究竟要去哪裡?之前已經提到,世界之變從全球化到現今後疫情時代,在在都讓我們必須重新思索、定義「何處是田野」。因此,我們已經無法理所當然地認定,這個所謂「跑田野」的地方是個單一、有明確地理範圍的所在。那麼,緊接著更進一步的問題即是,那些沒有固定在一個地點,甚至是無法從地圖明確標上位置的田野,到底是怎麼開始、進行的?過程中要注意些什麼?針對這些疑問,陳虹穎和李梅君兩位作者,分別從「移地與多點研究」與「數位田野」兩章,一同領著你我開始《田野敲敲門2》。
移地與多點研究――陳虹穎
陳虹穎是一位以都市為主要田野的地理學家,目前服務於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虹穎的多點移地田野經驗包括香港、孟買等情境完全不同的城市;帶著這些經歷,虹穎分享了她對移地與多點田野的各種準備,帶著你我從行前的工具整備開始,一直到田野過程中研究者各種心理狀態的調適。虹穎如是說:「如果要為『移地』制定一個定義,我想『移地』與否的標準,除了物理距離上的移動以外,更要考量的是田野工作者置身於該地點的身體感,還有社會與心理的距離。」也因此,虹穎從實際案例與作業操作進入《田野敲敲門2》,讓你我隨著人、事、物移動開始多點研究時,得以從語言、性別、風險等面向來思索更多細節。
數位田野――李梅君
李梅君任職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梅君在民族所網頁上的自我介紹,開頭寫道:「數位╳政治╳人類學,是我的關鍵字。」這些關鍵字領著她探究科技與民主之間的關係,聚焦主題包括數位行動、黑客文化,到充斥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網路假訊息等。時常在數位田野裡走跳的梅君,除了斬釘截鐵地確認「不會寫程式的麻瓜也可以研究數位」之外,也手把手帶著你我,一步步練習熟悉數位田野的鋩鋩角角;同時也藉此解答許多人心中「所以數位田野到底是要去哪裡做?」的困惑。梅君說:「田野『地』仍然是存在的,只是數位田野工作者必須要放下對於『物理空間』的執著,開放地感受數位帶來的『沉浸式』體驗。」
解鎖時空的田野
上一個主題「田野在哪裡」帶著我們領略田野蹲點之「地」,並非單一而可以是多點的,並非物理空間的標示而可以是虛擬數位的體驗。不可否認,「田野在哪裡」這個主題讓我們打開對過往田野「空間性」的想像。然而也許有人會追問,田野的空間性被打開了,那麼有所謂田野的「時間性」嗎?再者,知道了田野空間可以既多點又虛擬的打開,但當下有沒有反方向趨勢的存在,也就是進入一個難以打開、甚至是相對封閉的物理空間裡做田野?針對這些疑問,我們接著從「解鎖時空的田野」此一主題,讓何俊頤和王安琪來為各位說說「檔案」、「機構」和田野之間的種種。
檔案研究――何俊頤
何俊頤的研究在環境治理的主軸上,從地下水與遠洋漁業等議題,探問歷史、地理、科技與社會之間的交集,目前是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先前提及,當代的田野工作需要琢磨無法到「現地」的情境,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間與現今全球地緣政治方興未艾之際。然而,對穿梭在歷史檔案與田野調查之間的俊頤而言只要想要認識過去,「人們必然會遇到『無法親臨事件現場』的難題」。因此,藉由本章的內容,俊頤除了介紹台灣目前引領你我進入典藏機構檔案的路徑外,更重要的是帶給大家在田野調查與「他造資料」檔案之間來回的技法與心法,解鎖並脈絡化他人與自己知識生產的過程。
機構田野――王安琪
王安琪是個以安寧照護機構為民族誌蹲點處的社會學家,目前在臺灣大學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安琪的機構田野經驗,讓她體會到:「進行機構田野的特殊之處,在於機構有一定程度的封閉性,而不同機構的開放程度也有所差距。」也因此,安琪在本章細說關於從事機構田野的各種挑戰與應對方法,從掌握機構的組織架構、機構「守門人」與田野工作進場之間的張力,再到書寫或報導機構田野研究發現所需特別注意的倫理等。除了幫助我們打開一張機構田野的初步藍圖之外,安琪也說,別忘了「找出田野中的驚訝處」,讓田野裡的「驚訝」成為分析組織內隱秩序與文化的重要線索。
田野無邊界
接著,我們走到「田野無邊界」的主題。當然,在「田野在哪裡」、「解鎖時空的田野」這兩個主題中,我們已經開始探索、打破所謂田野的「邊界」。然而,先前的主題著重於反思田野以「物理空間」思維框架而來的局限,因此從多點、數位、檔案、機構來多元化「田野邊界」的想法,並從中構築實際操作的手法。然而,蒐集以「人」為核心的田野素材,以文字紀錄為主要的路徑,然後完成屬於個人的田野作品,無論是研究產出、公共書寫、非虛構或虛構創作等。也就是說,當代田野仍有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邊界」,等著你我從實際的操作中來「穿越」。因此,在「田野無邊界」主題下,讓我們跟著林靖修來探詢「文字與聲音」,和鄭肇祺一起想想「人與非人」,與胡哲豪共同思考「個人與集體」之間的邊界,並從田野實作裡開啟穿越邊界的門。
田野發聲的另類途徑――林靖修
林靖修是個以「聲音」為田野主角的人類學者,目前服務於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靖修讓我們再次想想田野工作裡的「參與觀察」,是否過度專注在如何「觀」?他提醒說,這「使得田野工作被『眼睛』帶著走,卻忽略了其他感官經驗所傳遞的訊息」。於是,靖修在本章介紹給我們什麼是「聲景」,並藉此鼓勵你我「可以透過『聆聽』、體會各種聲音所觸動的感受或是聯想其所傳遞的訊息和召喚的記憶等」。文中,靖修帶著大家實際操作,循序漸進理解以聲音作為田野主題的意義與必要性。再者,靖修也幫我們打開聲景田野公共性的更多可能,讓「聆聽」成為連結你我與自身社會的力量!
多物種民族誌――鄭肇祺
來自香港的鄭肇祺,任教於國立臺東大學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肇祺說自己是「以吃喝玩樂為業的人類學家」。的確,在肇祺的田野裡有虱目魚、各式野菜等看似能盡情吃喝玩樂的「配備」。然而,那些虱目魚、無患子、龍葵什麼的,對肇祺來說可不止是吃喝玩樂的元素,而是他擺脫以「人」為唯一核心的田野,並融入以「多物種」的視角進行民族誌調查。肇祺從他自己的課程經驗累積為發想來書寫本章內容,邀請你我在田野中走路、彎下腰來,「謙虛地認知萬物相互成為對方生長條件的過程」。從肇祺在行文中精心設計的小作業操作裡,我們不止學習到如何獲得「多物種」的訊息,也關懷過程中的田野倫理。
合作參與和田野――胡哲豪Valagas Gadeljeman
胡哲豪,目前是義守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原住民專班教師暨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主任。哲豪長期與原住民部落合作執行不同形式的合作,因此他的田野從來不是「一個」田野工作者的事,而是與許多部落工作者「一起」的田野。然而,就算是有原住民身分的他,如何從「一個」研究者走到「一起」合作的原鄉田野,中間仍舊起起伏伏。而本章的內容,其實哲豪已經作好最佳的詮釋;他說:「這篇文章,似乎對正在經歷或曾經在合作參與上受到創傷的讀者們,一起討論什麼是好的『合作參與』,而合作的路徑、步驟、方法、模式長什麼樣子,又如何邀請利害關係人都能參與在當中?」
然而,讀者們並無需照著上述的章節安排從頭到尾讀下來;除了因為章節本身就是彼此連結與對話之外,更重要的是,身為已經是、或即將是田野工作者的你我,如何讓自己在這些「時間」與「空間」、「人」與「非人」彼此穿梭的章節中,找到屬於自己與田野時空、人與非人一波波的「田野迴戰」!
田野敲敲門,敲到2.0?(摘錄)
各有情境也互相關聯的章節
面對如此多元的田野情境,挑戰了田野工作過去在「空間」、「時間」與「人」等面向的思維與操作,所以我們需要更靈活的工具和方法。因此本書將從三大主題:「田野在哪裡」、「解鎖時空的田野」、「田野無邊界」,引領讀者探索當代田野的多重樣貌,從而更好地應對世界與田野的「雙向互變」。此外,這三個主題並非各自獨立,而是緊密相連,共同構建了對當下,甚至未來田野工作上更全面的理解。
首先,「田野在哪裡」不再是一個地理位置的簡單提問,它指涉的是研究場域的重新...
推薦序
推薦序
田野在哪裡?帶著「田野敲敲門」趴兔,讓你一秒抵達現場
林承毅(林事務所執行長&服務設計師)
一切探索都從「為什麼」這個大哉問開始。
試想,有一天,你走進書店,漫步至人文社會科學書區,無意間與這本《田野敲敲門2:調查研究再進攻》邂逅,那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當你因為好奇而隨手翻閱,心中或許會驚訝地想著:「奇怪,這本書裡頭的內容,我怎麼從來沒有看過?」
明明在大學的時候修過社會科學方法論,什麼訪談、觀察通通都學過,但為什麼當自己有機會走進社區接觸議題、挖掘社會真實課題時,仍常常不知所措並陷入茫然?手上這本書看似輕薄短小,真能給予研究新手有用的指引嗎?而且還是本續集!
事實上,《田野敲敲門2:調查研究再進攻》是2021年廣受好評的《田野敲敲門:現地研究基本功》的姐妹作。在前作奠定研究基本方法的基礎上,本書進一步結合時代變遷、議題需求和多樣化環境,為讀者提供更全面、實用,多元的田野調查進階指南。
執筆者有《田野敲敲門》的洪伯邑及陳懷萱擔任主編,還加入多位熱血且充滿熱誠、專業飽滿的各路青年學者。他們將各自的專業與經驗傾囊相授,把「基本功」延展為「進階技」,幫助讀者突破基礎,進入田野研究的全新境界。在這本書中,他們不僅教授了可在真實世界中應用的研究方法,更是從不同視角與議題切入,為有志者提供實用的操作心法與實戰指導,旨在讓每一位讀者都能成為田野高手。
回到問題的根本:「田野在哪裡?」這是一個看似簡單卻深刻的大哉問。答案取決於探索者的背景、研究的課題與學科領域,更重要的是探索的好奇心與實踐行動。這本書正是從這裡出發,幫助你建立問題意識,引領你邁出田野調查的第一步。
這本續集與前作相比,更多地著墨於觀念與心法。身處快速變遷的時代,作為議題探索者或課題研究者,我們需要攜帶「武器」,做好準備,進入田野現場。從如何進入場域、採集資料,到在數位技術與傳統方法之間靈活切換,再到從歷史檔案中挖掘線索,甚至埋伏於特定組織內部,書中涵蓋了多重形式的研究技巧,幫助你在面對多樣議題時更加得心應手。
此外,作為一名資深路上觀察者,也是持續二十多年都在田野第一線工作的研究者,我深信個人的五感已經不夠,而是要到佛家所講求的「六識」,其中的關鍵在於唯有「意識」的確立,才有機會驅動行動的展開,而這也是田野調查成功的絕對關鍵。
這本書以實用的心法、扎實的方法論以及對田野倫理的提醒,有效幫助讀者構建田野研究的全方位能力及全新視野,而這樣的訓練,特別有助於研究者在面對複雜社會現象時的需求。
無論是著名的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Margaret Mead)的那句傳世名言「世界是我的田野」,告訴我們只要用心,無處不是田野,或者數位人類學家Jenna Burrell所說「將田野地作為一個網絡」,處於目前這個時代,田野早已不是人類學家所獨有,而是當人們開始認真看待生活中的一切,或者關心其中的課題,這世界已經無處不是田野。
目前探究及素養成為必需具備的能力,如此一來,是否具備有足夠的田野調查能力,從旁推敲細微線索,從中突破問題關鍵,就成為相當重要的能力。田調的實施,除了要有天份,更有後天訓練的積累,關鍵仍在於是否有個師傅能夠將你引進門。
最後,歡迎踏入真實的田野現場。就讓書中的經驗及知識,成為你前進各議題前線的基礎知識,當然無論學得再多、再好,「田野」的本質就是一門從做中學,從真實世界去感受的學問,所以,別忘了在上車之前,隨身攜帶這本書,仔細翻閱,小心,一秒後你就能到達田野現場!
推薦序
田野在哪裡?帶著「田野敲敲門」趴兔,讓你一秒抵達現場
林承毅(林事務所執行長&服務設計師)
一切探索都從「為什麼」這個大哉問開始。
試想,有一天,你走進書店,漫步至人文社會科學書區,無意間與這本《田野敲敲門2:調查研究再進攻》邂逅,那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當你因為好奇而隨手翻閱,心中或許會驚訝地想著:「奇怪,這本書裡頭的內容,我怎麼從來沒有看過?」
明明在大學的時候修過社會科學方法論,什麼訪談、觀察通通都學過,但為什麼當自己有機會走進社區接觸議題、挖掘社會真實課題時,仍常常不知所措並...
目錄
各方推薦
推薦序 田野在哪裡?帶著「田野敲敲門」趴兔,讓你一秒抵達現場╱林承毅
0 田野敲敲門,敲到2.0?
Part.1 田野在哪裡?
1 移地與多點田野
日常裡的「移地研究」
為何做「移地/多點田野」?
怎麼做移地/多點田野?
行前準備
開始Follow the Things!
結語
2 數位田野
什麼是數位?
科技麻瓜也可以做數位田野嗎?
數位田野在哪裡?
數位田野作為一個網絡
搭配服用的田野小祕訣
數位工具幫幫忙
數位田野的倫理
結語
Part.2 解鎖時空的田野
3 檔案研究
熱身活動:此地的過去
無法親臨「現場」:歷史研究的獨特挑戰
從門檻低的資料開始
可信度:以可溯源的資料優先
脈絡化:調查檔案的生命史
去哪裡找資料?豐富你的檔案典藏脈絡
解讀檔案:生產脈絡
4 機構田野
進機構前的準備功夫
沉浸在田野中
找出田野中的驚訝處
結語
Part.3 田野無邊界
5 田野發聲的另類途徑
「看到」田野
聆聽田野工作的聲音
田野發聲
結語
6 多物種民族誌
多物種民族誌的田野工作
暖身活動:校園裡找野菜
接觸世界的工具
連結多物種田野裡的人和物:採野菜煮搖搖飯
TTT與可移動之物
多物種民族誌的倫理
結語
7 合作參與和田野
大學社會責任計畫及社區參與的各種挑戰經驗
如何規劃「好」的合作參與模式?
結語
後記:AI敲敲門:田野工作新視野
延伸閱讀
敲敲門Podcast放送
► 三年後,再聚首
► 怎麼辨識「移動的田野」?
► 進入數位田野需要多麼「數位」呢?
► 如何區別田野和檔案間的千絲萬縷?
► 接觸界線之拿捏:機構對象與田野倫理
► 如何感官田野,另闢田野發聲的另類途徑?
► 多物種民族誌:人類對環境的影響與動物倫理
► 再探合作參與的田野面貌
各方推薦
推薦序 田野在哪裡?帶著「田野敲敲門」趴兔,讓你一秒抵達現場╱林承毅
0 田野敲敲門,敲到2.0?
Part.1 田野在哪裡?
1 移地與多點田野
日常裡的「移地研究」
為何做「移地/多點田野」?
怎麼做移地/多點田野?
行前準備
開始Follow the Things!
結語
2 數位田野
什麼是數位?
科技麻瓜也可以做數位田野嗎?
數位田野在哪裡?
數位田野作為一個網絡
搭配服用的田野小祕訣
數位工具幫幫忙
數位田野的倫理
結語
Part.2 解鎖時空的田野
3 檔案研究
熱身活動:此地的過去
無法親臨「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