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而不是DNA,掌握着理解生命的過去和現在的關鍵。是什麼定義了我們?幾十年來,答案似乎顯而易見:我們的基因,它們被稱為“生命藍圖”。從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于1953年揭示DNA雙螺旋結構起,我們就開始對基因頂禮膜拜。從眼睛的顏色到某種疾病的易感性,甚至是一個人的智力水平和性格,很多人認為自身的一切都是由DNA決定的。
在這本書中,細胞生物學家阿方索·馬丁內斯·阿里亞斯指出,我們一直看得不夠遠,沒有注意到更大的場景。決定我們是誰的,不是我們的基因,而是我們的細胞。讓我們來類比一下:有一棟房子,如果我們移走承重牆上的幾塊磚頭,隨後房子轟然倒塌,想必誰都不會認為磚頭是這棟房子的建築師。那麼,如果從基因組裡移除一個基因,然後看到生物體停止發育或出現功能障礙,我們就能認為基因就是生命的建築師嗎?當然不能,但這就是近些年來我們一直在做的事情!
法國著名數學家亨利·龐加萊曾說,科學是由事實築成的,正如房子是由磚頭砌成的;但事實的堆砌不是科學,正如磚頭再多也不是房子。不妨套用他的句式:基因再多也不是細胞。雖然基因很重要,但我們的DNA中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解釋為什麼心臟在身體的左側,我們有多少根手指,甚至無法解釋我們的細胞是如何增殖的。是的,細胞才是地球生命的建築師!阿里亞斯教授根據他自己的實驗室和其他科學團隊的新研究成果,揭示了細胞能發號施令、測量長度,而且它的本事遠不止這些。細胞不僅會增殖、調控、溝通、運動和探索,還會計數、感受力與幾何形狀、創建形態,甚至會學習。你很可能知道生物學中“自私的基因”這個說法,但大多數人並不了解“無私的細胞”,正是細胞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的地球生命。生物體的構建過程就是一曲精巧複雜、動態變化的細胞交響樂。
這本書引人入勝,雄心勃勃,全面介紹細胞的起源、細胞與基因之間及細胞彼此之間的關係,還有它們如何構建胚胎這個“個性大熔爐”。它將徹底改變你對我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理解。
阿方索·馬丁內斯·阿里亞斯(Alfonso Martinez Arias):英國劍橋大學遺傳學系教授,巴塞羅那龐培法布拉大學的系統生物工程系特邀講師。他是生物學教科書《發育原理》的作者之一,該書獲英國皇家生物學會圖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