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醫學奇蹟,絕對讓你吃驚!
巫醫活動×屍體防腐×鑄造針灸銅人×唇裂修補術,
從醫藥起源談起,讓本書帶你來一場古代醫學之旅
▎懂醫還會治國,奴隸出身的全能廚師!
商湯與有莘氏通婚,陪嫁奴隸伊尹善於烹調,由於他有治國的才華因此得到賞識,最初湯用他作「小臣」,後為「相」。湯在伊尹的輔佐下積聚力量,終於滅夏建商。由於伊尹生活於奴隸之中,所以接觸到許多既是食物又是藥物的知識。他不但掌握了精湛的烹調技術,還總結出不少治療經驗,晉代皇甫謐甚至把「湯液」的創造者歸於伊尹。
▎古代版急救手冊,掛臂肘上夠方便吧?
葛洪編著醫書,先成《玉函方》。然而,卷帙浩繁,不便攜帶、速尋,所以葛洪又仿前人作「備急方」的體例,採《玉函方》的精華,編成《肘後備急方》3卷。「肘後」二字,表示可掛於臂肘,喻其攜帶方便。正因為救急而作,所以書中選方求簡、驗,用藥也廉價且易取得,適合窮鄉貧戶急病所用。
▎談防腐別只聊木乃伊,來談談鬯酒浴屍!
由於對祖先的崇拜日益濃厚,所以當統治者、父輩等故去時,為了永遠保存完整的屍體,人們在實踐中總結出許多方法,用以處理屍體,嚴密墓穴等。春秋戰國時期便已有較成熟的經驗。《周禮》和《禮記》都記載有用「鬯酒」洗浴屍體的禮儀,這種鬯酒是用鬱金香草和黑黍釀造或煮的湯液,以之洗浴屍體有著較好的屍體防腐效果,同時使屍體能保持一定的芳香氣味。
▎古人也有容貌困擾,晉代就有整型手術?
《晉書‧魏詠之傳》記述了曾有佚名醫生為魏詠之進行的唇裂修補術;西元9世紀時,有位知識分子考取進士,但因面貌不雅(先天性唇裂)被除去錄取資格。年老時遇到一位補唇先生,便請求進行了唇裂修補手術,最終獲愈,根據《唐詩紀事》記載,這位醫生曾為10餘位唇裂患者進行修補手術,且都獲得良好成果。
本書特色:本書從醫藥衛生的起源講起,有詳盡的歷史資料補充,也有若干傳說故事、神話的追述。中國傳統醫學內容極其充實,古典醫藥文獻之富、有效醫療技術之多、理論之獨具特點,只要有耐心,定會隨著豐富的內容而產生濃厚興趣。藉由本書,希望讀者們能對古代醫學有更深入且正確的了解。
作者簡介:
潘于真,從小熱愛文學、世界史,對東西方文化都有深入的研究。小時候的夢想是當旅行家環遊世界,如今為了照顧孩子,雖不能常常出國旅遊,但可以寫下自己認識的世界各國人物,希望能以此激勵孩子們和更多讀者勇敢追尋夢想。
林之滿,專職作者。
蕭楓,專職作者。
章節試閱
巫術與巫醫的活動
原始社會末期,由於生產的發展,勞動產品和勞動力有了剩餘,社會分工成為可能。人們在與大自然求生存的鬥爭中,對於許多諸如風雨、雷電等自然現象以及疾病、死亡等現象,恐怖、疑惑和不理解,於是產生了對自然、對祖先、對鬼神的崇拜,進而產生了以能與鬼神相通為身分的職業──巫。夏代歷史可考者還少,但殷商時奴隸主貴族已非常迷信鬼神,他們在統治機構中設置了大祝、大卜、司巫等神職官員。這時巫的地位很高,他們不但參與政治、軍事之決策,而且還為統治者占卜疾病之吉凶禍福,他們認為疾病是一種完全獨立的存在,就像衣服一樣,可以被穿上也可以被脫下,而穿和脫完全由作祟者隨意掌握。作祟者可能是鬼神,也可能是祖先。要想疾病痊癒,就必須向作祟者祈禱,或者施法術令那些作祟者離去。但從事「醫療」,也是要找病「源」的,不過其病源並非客觀存在,而是病家或巫師臆想出來的。但一旦確定病因是上神、祖先所為,便設法懇求他們離去,並貢獻犧牲、檢討過失、許願,使上神祖先滿意而去。他們認為這樣病就會痊癒。如果病日益嚴重死去,人們則認為是上神祖先不肯饒恕。如果確認是鬼怪作祟,巫便施術調解,勸告他們離去,如病人有欠於鬼魂的情感財物,就要清算歸還以求諒解。如果認為是妖魔作祟,巫師便要施法術嚇唬、驅逐或懲罰,以求安寧和疾病的良好預後。
以上巫術都是騙人的把戲,如果說在殷周時期還曾治癒過疾病的話,那一方面是巫師祈禱、安撫會對病人造成精神上的醫療作用,使病人問心有愧之類的情志疾病自然而然地輕鬆下來得到痊癒。另一方面,主要是一部分巫醫「皆操不死藥以拒之」,已經開始把勞動人民從醫療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些藥物知識運用於治療中。以下略舉數例,便可了解在此期間巫、巫醫活動的梗概。
《說苑》:「吾聞上古之為醫者,曰苗父,苗父之為醫也,以菅為席,以芻為狗,面北而祝,發十言耳,諸扶而來者,輿而來者,皆平復如故。」
《韓詩外傳》:「俞跗治病,不以湯藥,榒木為腦,芒草為軀,吹竅定腦,死者復甦。」
《尚書‧金縢》:「周公禱武王之疾而瘳。」
《山海經》:「開明東有巫彭、巫抵、巫陽、巫履、巫凡,巫相,夾窫窬之屍,皆操不死之藥以拒之。」
《逸周書‧大聚》:「鄉立巫醫,具百藥以備疾災。」
以上文獻所記載的,大致是巫、巫醫的興盛時期的情況。這時的巫醫,儼然是無病不可治癒的大仙。然而實踐檢驗總是無情的,單憑祈禱、祝由、咒禁之類是不能治病的。巫醫也不得不「皆操不死之藥以拒之」,或「具百藥以備疾災」。隨著時代發展,人們對巫開始懷疑,巫在人們生活中的獨尊地位,慢慢發生了動搖,醫和巫終於分立。
《周禮》反映的醫事管理與醫學分科
隨著奴隸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社會分工進一步擴大。據《周禮》中記載,巫祝與醫師分屬於不同職官管轄。醫學已從巫術的桎梏下擺脫出來,醫巫正式分業。
《周禮‧天官‧塚宰》:「醫師掌醫之政令,聚毒藥以供醫事。凡邦之有疾病者、有疕瘍者,造焉,則使醫分而治之。歲終則稽其醫事,以制其食。十全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為下。」醫師是眾醫之長,是負責醫藥行政事務的官員。他負責把國內不同病人分配給不同醫生治療,並在年終考查醫生醫療成績,根據優劣而制定俸祿。醫師之下設有士、府、史、徒等職,士負責醫療,府掌管藥物、器具和會計業務,史掌管文書和醫案,徒供役使並看護病人。當時已有一整套醫政組織和醫療考核制度。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時醫案的書寫已成為制度,即「凡民之有疾病者,分而治之,歲終則各書其所以而入於醫師」。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病歷記載和死亡報告的書寫,這在人類醫學史上是一件很突出的業跡。
《周禮》中不但記載了當時醫政管理制度,而且還記錄了當時醫學的初步分科。在醫師之下,有食醫、疾醫、瘍醫、獸醫,各有所司。這是西周宮廷中醫療的分科。
屍體防腐敗與保護
隨著藥物知識的增長,醫學家的用藥經驗也日益豐富,加之古人對祖先崇拜意識之日益濃厚,所以當統治者、被尊崇者、父輩等故去時,為了永遠保存完整的屍體,以示後來人之忠誠孝敬,人們在實踐中總結出許多方法,用以處理屍體,嚴密墓穴等。中華民族遠在春秋戰國時期,在這方面已有了比較成熟的經驗。《周禮‧春官宗伯》和《禮記‧士喪禮》等都記載有用「鬯酒」洗浴屍體的禮儀,其浴屍有著嚴格的要求。這種鬯酒是用鬱金香草和黑黍釀造或煮的湯液,以之洗浴屍體自然有著較好的屍體防腐敗作用,同時使屍體能保持一定的芳香氣味,這裡我們舉幾個實例,可知在春秋戰國時期,在屍體防腐敗和保護方面已達到相當高的水準。例如:西元438年,在江西盜昌邑王塚,青州人盜齊襄公塚(死於前686年),並得金鉤,而屍骸露在岩中儼然若生。西元315年,曹嶷盜景公(前600?)及管仲塚(管仲卒於前645年),屍並不朽。又如:幽公(死於前423年)塚甚高壯羨,既開皆是石惡,深丈餘乃得雲母,深尺餘,始見百餘屍,縱橫相枕,皆不朽。其中只有男子一人,其餘悉為女屍,或臥、或立者,衣服形色不異生人。再如:西元226年,吳人盜長沙王吳芮(死於前202年)塚,面貌猶如生人,衣服不朽。這些例子都是對戰國以前在屍體防腐取得成功極有力的證據。1976年,由於保護遺體工作任務的需求,曾對古代有關屍體防腐和保護技術進行過比較深入的研究,結合馬王堆一號漢墓女屍在地下2,000個春秋而不腐的考察,確信春秋戰國時期的屍體防腐技術已達到很高水準。上述在西元前686-前202年死亡的齊襄公等經過多者千餘年,少者四五百年後發掘時,屍體也都保存完好而未腐敗,記述者形容其儼然如生是很有根據的。古代屍體防腐敗除了用金、玉之外,許多文獻都記錄有香料藥物,實驗證明,香料藥物除了防蟲、殺蟲之作用外,對許多種細菌都有著氣象條件下的抑制或殺滅作用。許多這類作用有不少與醫學家用以治療疾病的藥理作用也是相一致的。
解剖人體和繪製解剖圖
中國解剖學起源較早,《內經》中對人體內臟特別是消化管道的大小、形狀、重量和容量等已有了比較正確的記述。《漢書‧王莽傳》中記載了一項明確以發展醫學為目的的人體解剖活動:「莽誅翟義之徒,使太醫尚方與巧屠共刳剝之,度量五臟,以竹籤導其脈,知所終始,云可以治病。」這次解剖不僅度量了腑腑的大小,還注意探查了血管的走行方向,這比歐洲以動物為解剖對象進行此項研究顯然要高明得多。
宋代人體解剖學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其主要代表是出現了兩種解剖圖譜,即吳簡的《歐希範五臟圖》和楊介的《存真圖》。
巫術與巫醫的活動
原始社會末期,由於生產的發展,勞動產品和勞動力有了剩餘,社會分工成為可能。人們在與大自然求生存的鬥爭中,對於許多諸如風雨、雷電等自然現象以及疾病、死亡等現象,恐怖、疑惑和不理解,於是產生了對自然、對祖先、對鬼神的崇拜,進而產生了以能與鬼神相通為身分的職業──巫。夏代歷史可考者還少,但殷商時奴隸主貴族已非常迷信鬼神,他們在統治機構中設置了大祝、大卜、司巫等神職官員。這時巫的地位很高,他們不但參與政治、軍事之決策,而且還為統治者占卜疾病之吉凶禍福,他們認為疾病是一種完全獨立的存...
目錄
第一章 先秦醫學
中國醫藥衛生的起源
醫食同源與伊尹創製湯液
從《詩經》等文獻看商周醫藥水準
巫術與巫醫的活動
《周禮》反映的醫事管理與醫學分科
最早的醫學分科
專職醫師的出現
屍體防腐敗與保護
第二章 秦漢醫學
馬王堆漢墓醫書
《內經》
《神農本草經》
淳于意與《診籍》
《難經》
針灸的民間普及
華佗
張仲景
葛洪的傑出貢獻與醫療手冊
王叔和《脈經》
陶弘景
皇甫謐與《針灸甲乙經》
外科手術與外科學發展
陳延之與《小品方》
第三章 隋唐醫學
《諸病源候論》
《新修本草》
孫思邈與臨床百科全書《千金方》
第四章 宋元醫學
政府創設校正醫書局
整理刻印醫方巨著
解剖人體和繪製解剖圖
針灸發展與鑄造針灸銅人
婦產科學的發展
蒙古族醫學
第五章 明清醫學
李時珍的傑出成就與《本草綱目》
內科學之發展
外科學發展的成就
婦兒科學之進展
普及發展中的方藥學
正骨學
婦兒科的經驗累積和推廣
五官科醫療技術的發展
人體解剖學的進步
第一章 先秦醫學
中國醫藥衛生的起源
醫食同源與伊尹創製湯液
從《詩經》等文獻看商周醫藥水準
巫術與巫醫的活動
《周禮》反映的醫事管理與醫學分科
最早的醫學分科
專職醫師的出現
屍體防腐敗與保護
第二章 秦漢醫學
馬王堆漢墓醫書
《內經》
《神農本草經》
淳于意與《診籍》
《難經》
針灸的民間普及
華佗
張仲景
葛洪的傑出貢獻與醫療手冊
王叔和《脈經》
陶弘景
皇甫謐與《針灸甲乙經》
外科手術與外科學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