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書回饋:
1.免費線上聽有聲書
2.抗發炎實證分享(請見P265~269)
發炎,是人類90%以上疾病的共同開始。
掌控發炎,才能贏得真健康。請看作者私房祕笈大公開:
●排名十大死因的心肌梗塞、腦中風就是血管發炎造成的
➡︎想斬斷病根就要避開壞油、多吃抗氧化劑,和幫助溶血栓的食物
●十大癌症的前三名肝癌,是肝臟發炎的最壞結果
➡︎晚上睡好覺,啟動身體修補機制,增強免疫系統,讓慢性肝炎不復發
●惱人的流鼻水、皮膚癢等過敏症狀,代表全身慢性發炎
➡︎治療慢性過敏,一定要從腸胃道著手,不能只處理表面症狀
●上班族的過勞,會讓發炎急速失控,組織或器官快速崩壞
➡︎主因是先天體質不良,後天又失調,日夜操勞只是導火線
●不論男女性的不孕問題,追根究柢就是生殖器官發炎
➡︎發炎原因追追追,就出在吃錯了、運動少,建議不要吃乳製品
全方位抗發炎保健天天做,打造抗氧化、抗衰老、抗癌化的強健身體!
包括:作者獨創的健康飲食最高機密「食物四分法」、健康最底限「生熟1比1」;
補充高品質維生素C、好的二十碳酸、天然硫辛酸等抗發炎營養品;
養成正確的抗發炎作息與身心運動……。
作者簡介:
陳俊旭
學歷
台灣大學復健醫學系學士
美國巴斯帝爾大學(Bastyr University)自然醫學博士
證照
通過美國四項國家考試(自然醫學、針灸、中藥、復健)
擁有美國華州和加州醫師、針灸師、治療師多張醫療執照
美國國家針灸與東方醫學證照委員會(NCCAOM)中藥文憑
美國國家針灸與東方醫學證照委員會(NCCAOM)針灸文憑
美國自然醫學醫師學會(AANP)會員
現任
台灣全民健康促進協會榮譽理事長(www.THPA.tw)
台灣原自天然股份有限公司總顧問(www.WeCare.com.tw)
美國健康之音網路廣播主持人(www.VOW99.org)
美國DCNHC自然醫學診所院長(us.DCNHC.com)
Dr1895健康專賣店總顧問(www.Dr1895.com.tw)
●想進一步了解自然醫學,歡迎參觀Dr. Chen的網站www.DrJamesChen.com
推薦序
要逆轉三高,請不要拒絕醫學新知
羅仕寬(中華民國能量醫學學會理事長/吉康耳鼻喉科診所暨輔助醫學特別門診院長)
細胞新生與修復,就得靠好油、好鹽!
年紀大了每個人的血管都會逐漸的老化、硬化,說白了就是開始阻塞,如果要讓長者的血壓保持在年輕人的水平120/7-80mmHg(毫米汞柱),容易導致末梢循環不良,畢竟長者的血壓稍微高一點,是為了保證供應全身血管的血液循環暢通,提高血氧濃度與養分供應,增強體力。
有益長者健康的好油脂是細胞最重要的材料,如果長期少油少鹽,細胞的新生與修復就不完整,更遑論所有人體必須的荷爾蒙材料就是好油脂,缺乏了這怎麼了得,所以血壓數字要看年紀,長者的血壓高一點可能還比較健康有活力!
講油就必須講到鹽,江醫師也告訴我們,鹽哪裡是十惡不赦!沒有鹽,人怎麼能生存呢?當我們攝取足夠的鹽,才會製造足夠的胃酸,也才能消化所攝取進去的好油脂料理,唯有讓身體吸收這些好油脂,才能提供身體熱量和滋養修復細胞,所以攝取適量好鹽太重要了。
吃藥方便但很傷身,想要健康就付諸行動
社會大眾對於高膽固醇一定要用藥降下來這個誤會,可能就有點大了。我每天告訴病人,人會有三高都是吃澱粉跟甜食吃出來的,必定是吃超過自己生理需求的澱粉量,長期負荷下來慢慢造成胰島素阻抗,而臨床經驗多數是先以高膽固醇跟高三酸甘油脂表現,若還是繼續我行我素,接著會出現高血糖,也就是所謂的糖尿病就開始出現了。
依據我20年來的臨床輔助醫學經驗,各種自然醫學整合醫學文獻論文皆顯示,攝取的好油脂會在生理代謝需求的過程中運作,讓身體變健康,反而是多餘的澱粉因為沒有辦法消耗而轉化為肝醣,最後以脂肪形式儲存。而不好的油脂就是所謂的化學製程的油或者是高溫烹煮氧化的油脂,因為無法代謝又不容易排出,最後堆積在血管壁上面,加速動脈硬化。
現代人,當發現膽固醇偏高了,擔心自己沒有吃藥會變嚴重、害怕數值太高了沒有降下來,甚至是不是藥劑量吃不夠……,凡此種種說穿了其實是憂心自己能不能繼續肆無忌憚的吃。但是,卻沒有人擔心自己吃的藥到底是真的有效,還是只是把數字降下來了而已。江醫師在這本書引經據典鉅細靡遺的告訴我們,該怎麼正確吃喝!該怎麼過日子!除少數特殊體質例外,絕大多數人是不需要用藥,就可以輕易把膽固醇降下來恢復健康的。
在我的診間,慢性病處方簽真的不多,我總是先要求病人做好改善生活飲食起居,開始觀察一兩個月,也會前後抽血驗膽固醇做比較,如果報告顯示持續高膽固醇且不願意改變無麵飯不歡而只要求吃藥的,我才會開慢性病處方簽,接下來我會告訴他們降膽固醇的藥還有四大副作用,就是筋骨疼痛、肌肉溶解、骨質流失和肝臟損傷。
充實健康生活知識,能少用藥就不要用藥
病人每三個月回診時,我會利用膽固醇與血糖生化檢測報告,不斷叮囑病人這看起來因吃藥有降低的數據,並說明不代表身體真正健康了,雖然有一利就是膽固醇數字降下來了,會減緩動脈硬化與紅血球凝集,但是卻可能製造其他更多的身體病痛。於是,苦口婆心勸說有沒有再考慮一下改變思維,人總是會怕中風或心梗,還是會謹記在心的,久而久之,大部分病人都會主動告白自己的飲食有改變了。畢竟現代生活造就越來越多的高齡長者,我們更需要的是如何健康樂活,而非靠用藥艱難活著。
這本書的內容對於膽固醇與健康的關係寫得如此之明瞭簡潔,超乎我的想像,詳細的告訴我們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充實自己的生活知識,利用正確的營養學改變自己的健康,能不用藥就不要用藥,絕對是大家(包括我在內)最好的健康工具書,這點與讀者們共勉,一生一世能少用藥就不要用藥,健康樂活就是王道。
要逆轉三高,請不要拒絕醫學新知
羅仕寬(中華民國能量醫學學會理事長/吉康耳鼻喉科診所暨輔助醫學特別門診院長)
細胞新生與修復,就得靠好油、好鹽!
年紀大了每個人的血管都會逐漸的老化、硬化,說白了就是開始阻塞,如果要讓長者的血壓保持在年輕人的水平120/7-80mmHg(毫米汞柱),容易導致末梢循環不良,畢竟長者的血壓稍微高一點,是為了保證供應全身血管的血液循環暢通,提高血氧濃度與養分供應,增強體力。
有益長者健康的好油脂是細胞最重要的材料,如果長期少油少鹽,細胞的新生與修復就不完整,更遑論所有人體必須的荷...
作者序
更聰明守護自己的健康
我在門診中是一位熱中於減藥的醫生。許多患者初來時背著一堆藥物,但在我的建議及治療下,他們逐漸減藥,甚至成功擺脫藥袋。作為長期在醫療第一線的醫師,我注意到患者獲取的健康資訊往往存在偏差,這導致他們接受過多不必要的治療和錯誤的調整方式。
以膽固醇為例,我經常吃肥肉和蛋黃,膽固醇卻從未出現問題,且我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為86mg/dL,這是一個健康的指標。大家知道嗎?早在2013年美國心臟醫學會就放棄「每天膽固醇攝取上限300毫克」的限制,但主流觀念仍然認為膽固醇可怕,認為它會導致心肌梗塞,因此吃藥降膽固醇似乎成了必須。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降膽固醇藥物可能將心肌梗塞的風險轉移到其他疾病上,例如糖尿病和癌症。坦白說我覺得對於病人沒有比較划算。根據《BMJ Open》的研究,有心血管疾病病史(如心肌梗塞或中風過)患者服用降膽固醇藥物,5年平均多活5天,聽起來似乎有效。但這5天可能都花在跑醫院領藥上,你覺得這真的值得嗎?
此外,高血壓、高血糖的情況也相似。許多人因為擔心血壓高而嚴格限制鹽分攝取,卻不知減鹽飲食可能對健康造成更大傷害。同樣,多數糖尿病患害怕血糖值波動或飆高,乖乖吃藥並配合限糖飲食,甚至不敢碰水果,卻不知道攝取水果對長期控制血糖來說是有幫助的。
我知道,這種挑戰傳統觀念的看法會引起爭議,但我始終堅信:我不希望接受的治療,我的患者也不會願意。希望這本書能幫助大家成為更聰明的患者,用更自然和全面的方式管理自己的健康。
更聰明守護自己的健康
我在門診中是一位熱中於減藥的醫生。許多患者初來時背著一堆藥物,但在我的建議及治療下,他們逐漸減藥,甚至成功擺脫藥袋。作為長期在醫療第一線的醫師,我注意到患者獲取的健康資訊往往存在偏差,這導致他們接受過多不必要的治療和錯誤的調整方式。
以膽固醇為例,我經常吃肥肉和蛋黃,膽固醇卻從未出現問題,且我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為86mg/dL,這是一個健康的指標。大家知道嗎?早在2013年美國心臟醫學會就放棄「每天膽固醇攝取上限300毫克」的限制,但主流觀念仍然認為膽固醇可怕,認為它會導致心肌梗塞,...
目錄
【2020年再版序】抗發炎•抗病毒•治百病的健康新知
3分鐘慢性發炎指數大調查
發炎博覽圖
Part One {抗發炎觀念篇}
吃錯了,發炎當然會失控
不健康,都是熟食惹的禍?
熟食好壞,問題知多少?
酵素是健康關鍵,你夠了解嗎?
身體發炎的真相,一定要認清
發炎失控,會衍生哪些疾病?
乾脆俐落的急性發炎,身體才健康
千面女郎的慢性發炎,是現代疾病根源
飲食問題大,當然容易發炎失控
抗氧化劑是抗發炎、抗衰老、抗癌的救星
陳博士小講堂 生食的風險 / 酵素應用範圍多到超乎想像 / 發酵vs.酵母vs.酵素 / 自由基如何氧化細菌? / 什麼會誘發急性發炎? / 身體的組織如何修復?
Part Two{發炎檢測篇}
抗發炎、抗氧化能力自我檢測
簡易的抗發炎能力檢測
【自由基尿液檢測】最不具侵入性、最準確的基礎發炎程度檢測
【二十碳酸的血液檢查】AA/EPA比值、TG/HDL比值透露健康訊息
【唾液酸鹼值測試】不抽血、不驗尿,用唾液酸鹼值輕鬆得知身體發炎程度
醫學上常用的發炎程度檢測
【血液常規檢查】最重要、最物超所值的基礎發炎檢測
【CRP和hsCRP抽血檢測】最明確、最戲劇化的發炎檢測
【AST、ALT抽血檢測】肝臟發炎、胰臟炎、心肌炎等疾病的發炎關鍵指標
【RF抽血檢測】類風濕關節炎、紅斑性狼瘡、乾燥症等疾病的發炎參考指標
陳博士小講堂 ESR可用於偵測發炎,但不如CRP靈敏
Part Three{抗發炎保健篇}
全方位抗發炎的健康新知
抗發炎關鍵,改變錯誤的飲食習慣
「食物四分法」:健康飲食的最高機密
生機飲食之我見
抗發炎營養素,健康新選擇
【維生素C】抗發炎的先鋒部隊
【植物生化素】五彩繽紛的天然抗發炎營養素
【生物類黃酮】和維生素C一起吃效果更好
【二十碳酸】亦敵亦友的必需脂肪酸
【天然硫辛酸】抗發炎的秘密武器
【酵素】酵素的服用方法是關鍵
喝抗氧化的好水,幫助抗發炎
一夜好眠才能抗發炎
抗發炎運動天天做
陳博士小講堂 中醫說蔬果汁太寒,不能多吃? / 維生素C簡史 / 維生素C擁有「七抗作用」/ 需要補充營養品膠原蛋白嗎? / 大量補充高品質維生素C,唯一副作用就是拉肚子! / 破解吃維生素C的疑惑 / 莓類是抗氧化的佼佼者 / 維生素P命名由來 / Omega-3、Omega-6、Omega-9命名由來 / 西醫消炎藥如何消炎? / 硫辛酸到哪裡買?
Part Four {疾病治療篇}
逆轉慢性發炎,用自然醫學擊退難纏疾病!
【血管發炎】腦中風、心肌梗塞
腦心血管疾病,原來從血管發炎開始!
● 病源:動脈硬化從吃錯油開始
● 診斷:血管硬化很難及早發現
● 給血管發炎的自然處方
陳博士小講堂 動脈硬化是一種演化優勢 / 西醫如何對付血管硬化?
【肝臟發炎】肝硬化、肝癌
肝臟發炎是致命肝癌的元凶
● 病源:肝炎病毒是肝細胞癌化的主要原因
● 診斷:控制肝功能指數和病毒數
● 給肝臟發炎的自然處方
陳博士小講堂 為什麼會感染肝炎病毒? / 子宮頸癌也是由病毒引起 / 如何得知肝臟發炎? / 西醫如何對付肝發炎?
【過敏發炎】花粉熱、過敏、自體免疫疾病
所有的過敏都是發炎
●病源:一切過敏是肥大細胞不穩定
●給過敏疾病的自然醫學處方
陳博士小講堂 降低發生花粉熱的小撇步 / 嚴重過敏的小撇步
【發炎失控】過勞、腎虛、過勞死、慢性疲勞症候群
過勞會讓發炎急速失控
● 病源:過勞→加重腎虛→發炎急速失控→器官更脆弱
● 給腎虛過勞者的自然醫學處方
陳博士小講堂 過勞死的名稱是怎麼來的? / 曬太陽就能獲得維生素D3 / 敗血症成為國人重大死因之一
【婦科發炎】女性不孕、子宮內膜異位、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女性不孕,當心生殖器官發炎了!
● 病源:原來是輸卵管和卵巢發炎了
● 給女性生殖器官發炎疾病的自然處方
陳博士小講堂 許多婦科疾病也會造成不孕
【男科疾病】靜脈曲張、睪丸發炎、男性不孕
男性不孕,從抗發炎的角度處理就對了!
● 病源:維生素C不足→造成瓣膜受損→精索靜脈曲張→男性不孕
● 給男性不孕的自然醫學處方
陳博士小講堂 為什麼精子要用果糖? / 睪丸靜脈曲張的檢查方法
【2020年再版序】抗發炎•抗病毒•治百病的健康新知
3分鐘慢性發炎指數大調查
發炎博覽圖
Part One {抗發炎觀念篇}
吃錯了,發炎當然會失控
不健康,都是熟食惹的禍?
熟食好壞,問題知多少?
酵素是健康關鍵,你夠了解嗎?
身體發炎的真相,一定要認清
發炎失控,會衍生哪些疾病?
乾脆俐落的急性發炎,身體才健康
千面女郎的慢性發炎,是現代疾病根源
飲食問題大,當然容易發炎失控
抗氧化劑是抗發炎、抗衰老、抗癌的救星
陳博士小講堂 生食的風險 / 酵素應用範圍多到超乎想像 / 發酵vs.酵母vs.酵素 / 自由基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