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克華這個人──《澎湖古蹟與歷史》序
卓克華的史學,在研究台灣歷史的學者當中,可謂獨樹一幟,卓然成家,早已獲得學界的肯定:「治學廣泛,又有所偏重。」(王見川語)、「涉獵極廣,別有見地。」(黃美娥語)、「克華兄的歷史鑽研功夫,向來別樹一幟、不落窠臼。」(徐裕健語)、「每一篇都十足展現出克華『大膽的假設、細心的考證』的史學風範與工夫。」(楊仁江語)。卓克華獨領風騷的台灣古蹟史研究,名史家尹章義的評語最中肯綮:「古蹟史研究難度最高,已刊文獻絕少,已刊文獻堪用者更少,一難;研究古蹟必備建築學、人文地理、宗教學等跨學科知識,二難;必須實地研究,三難;故學者能從事古蹟史研究者極少,不自量力之輩,灰頭土臉事小,一事無成,無法交稿而誤事者事大。作者(按:指卓克華)為台灣古蹟史翹楚……世罕其匹,不研究古蹟史者,不知其難,亦不知作者成就之大。」
這麼多學界名家的肯定,克華是不需要我這個學術殿堂外的江湖人越界來揄揚他的成就的。不過作序有兩種,一種寫書,一種寫人。讓江湖人談這個人,該是克華對我作序的要求吧?
克華個性中有兩個特質,我認為對他的學術工作有所影響。他自奉儉約,自律較嚴,對生活用度的態度極為樸實,好吃、好穿、好用的東西沒特別想望,能用就好!這種個性很適合沈潛、安靜、深究的歷史考證工作。另一方面,他熱情樂觀,與人為善,朋友經濟上有難,他常金援掖助。我和克華相交三十年,略知出版界一眾苦哈哈的朋友不少人曾得到他的幫忙。當然,有去無回也是有的,克華雖然懊惱,卻不怨懟。這樣的性格表現在學術研究上,便是廣搜博採、大開大闔的自信自負。他的儉省自律,使他研究時小心翼翼,他的樂觀進取,使他大做文章。不知克華是否同意我的看法?
不諱言,這裡我也要談談克華的中風,這是他生命中最大的困頓。克華中風前數年,才經歷了不捨的離婚,那是令他心痛的打擊,我至今猶記得克華來請我在證書上簽字時的哀傷。離婚後他扛起單親爸爸的責任,身兼母職,教養兩個稚子。中風時,克華才四十歲出頭,上面還有老母,他身殘心瘁,生業無門,我很難想像克華當時是如何的煎熬!多年後克華向我傾訴他的痛苦時,曾說要不是對母親與孩子撫養的責任,他萬念俱灰。所幸,治療復健了一年,語言、思緒漸漸回復到正常。翌年,佛光大學歷史研究所成立,龔鵬程校長義無反顧的聘他為專任副教授。教學與研究,讓他恢復了自信,生活也步上了軌道。當時我的教師宿舍與克華毗鄰,陽台走道相通,夜讀疲乏時,克華常輕叩我的窗門,兩人品茗夜談,無所不聊,我對克華的生命歷程,才有了比較深切的體認。
克華2000年中風,我查了2016年他自編的著作目錄,赫然發現,16年期間他出版了9本論文集、寫了33篇古蹟歷史研究與調查報告、發表了27篇期刊論文,估計已超過上百萬字,這是何等驚人的學術生產力!我認為中風以來克華把生命浸潤在學術的探討中,涵泳況味,樂在其中,不僅安頓了失常的生活,也找到了存在的意義。
克華有一篇論文〈金門魯王「漢影雲根」摩崖石刻新解〉,結語中,克華為這位明朝的亡命王孫感慨繫之,說:「寫至此,驀然驚見一個落寞身影沒入蒼茫海天之中,遠遠地,悠悠地,傳來一聲廣遠的嘆息!」那個落寞身影,莫非是克華的自況?最近,我感覺克華對中風這檔事愈來愈淡然處之,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沒有嘆息了!
謹以此序,與好友克華共勉之。
杜潔祥寫於2022年10月22日拔牙不痛了之後
(序者為花木蘭出版社負責人)
推薦序
史蹟拓荒,「卓」然有成
個人與卓克華教授的因緣,起於二○○七年臺北大龍峒保安宮所舉辦的研討會。當時我還在公部門服務,也剛踏入民間信仰的研究領域,雖然有幸在會中發表論文,但得知是大名鼎鼎的卓教授擔任討論人,著實感到惶恐。所幸他雖然治學態度嚴謹,對我不成熟的論文提出深入批評,但也展現直率豪爽的真性情,給予我許多鼓勵,讓我有信心朝學術方向邁進。翌年八月,個人如願轉往大學任教,在跌跌撞撞的學術路上,他總是亦師亦友地指導我,他的每本論著也都帶給我諸多啟發,開展我的研究視野與深度。
卓教授早在一九七○年代即投入臺灣史的研究,最初專攻行郊史的課題,而成為此一領域的開創者。一九九○年代起,臺灣文化資產保存的風潮興起,他因治學成果受到肯定,獲邀參與許多古蹟修復的調查研究,而開展出古蹟史的新課題,亦為此一領域的奠基者與第一人。而在全臺的古蹟中,寺廟的數量無疑最多,他在調查研究的過程中,發現其在地方歷史與文化的重要性,於是又另闢寺廟史的新領域,也成為臺灣史研究不可或缺的一環。在卓教授這本新作《澎湖古蹟與歷史》中,即涵蓋此三大領域,包括對清代臺廈郊的考察;探討西嶼燈塔、西嶼東砲台、萬軍井等古蹟的歷史;爬梳媽宮城隍廟、觀音亭、施公祠等寺廟的沿革變遷。這些都展現他在史學研究的深厚功力,也讓外界看到離島澎湖少為人知的珍貴史蹟。
個人因曾在公部門主管文化資產業務,又長期關注民間信仰的課題,對於卓教授在古蹟與寺廟的研究,尤有更多的感觸。在古蹟史方面,雖然《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古蹟修復要先進行調查研究,內容包括文獻史料之蒐集及修復沿革考證,但在建築專業的主導下,這些總是聊備一格,獲得的資源也甚少。然而,古蹟不同於一般建築物,在於它是承載不同時代的記憶,也記錄人們在此活動的軌跡,如果沒有詳盡的歷史考證,如何能呈現古蹟的文化厚度與價值呢?所幸卓教授在有限資源下,仍透過深入的實地調查及史料的蒐集解讀,盡可能還原每座古蹟的原始樣貌與演變歷程。例如對於媽宮觀音亭的調查,他推論其最早可能是供人觀景的涼亭,至康熙年間才改建擴大為觀音廟,並在道光初年將東廂房改建為龍神廟。這些在日治後期的更新重建中,幾乎都已消失殆盡,但如果能在後來的古蹟修復中,透過其他形式予以重現,則更能展現該廟的歷史深度與文化內涵,也會增添更多的故事性與吸引力。
在寺廟史方面,過往臺灣史學者多著重於官方檔案或民間文書的蒐集與分析,而低估隨處可見的寺廟之重要性,僅強調其能反映地方社會的發展,忽略它不僅是居民的信仰之所,也是當地權力、經濟、武力、教化、慈善、娛樂及公共事務的中心,其本身即是地方社會的主體,是治史者必須重視的區塊。卓教授在這本書中,亦透過細膩的調查與考證,發掘出多座寺廟的歷史訊息,讓外界看見其陳舊外觀下的迷人光彩。例如在媽宮天后宮、萬軍井旁的施公祠,是座狹隘不起眼的建築,即使進到廟內也很難知道所祀何神;但他從史料爬梳中,發現其原稱「施將軍廟」,是施琅尚在世時所建的生祠,又從西壁的古碑及廟內所祀武營無祀者的神主,推測其改稱「施公祠」的年代與原因。更重要的是,他考察出該廟與海壇標兵的緊密關係,不僅讓人看見清代澎湖官民對施琅的崇敬,也見證此地班兵制度的運作狀況,使其珍貴的歷史價值得以彰顯。
卓教授投身臺灣史研究四十餘年,雖然多年來身體有恙,而今也已退休,但卻依然保有強烈的學術熱情與動能,始終論著不輟,實為後學者之典範。每當個人有所消極懈怠,總會以他的堅強意志來自我惕勵,繼續在學術路上奮勇向前。值此新書付梓之際,除致上祝賀與感佩之意外,也期待他能永保安康,持續為臺灣史學界做出更大的貢獻。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教授
謝貴文 謹識
202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