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詳細講述解嚴後臺灣農民運動始末。從最初因美國水果大量傾銷臺灣,山城農權會在1987.12.08發動第一場農民上街抗議,喊出「臺灣不是美國的殖民地」,到1988年元旦的北高兩地賤賣農民、冬季的學生農村生活營,再到3.16農運第一次全臺灣農民大集結的反美示威,以及4.26農運發出「老農不死,也絕不凋零!」的驚天怒吼,延續至5.16農運流血爭取全面實施農民保險,最終在5.20農運爆發2.28事件以來最激烈的街頭流血衝突,風起雲湧的大規模農民運動戛然而止,及至6.28農運分裂,同一天成立了兩個農民聯合組織。
除了具有史料價值的文字外,本書也大量收錄當時優秀的攝影記者所留下的作品,透過這些深具時代感的珍貴影像,讀者能進一步體會當時臺灣街頭運動的氛圍,眼前雖有鎮暴警察打人抓人的肅殺,農民卻也勇敢踏上街頭喊出自己的心聲。
本書還特別側重於農運中客家人所扮演的角色,並就其中關鍵的人物,另撰專文介紹生平事蹟。透過這些詳細的紀錄,除了清楚還原解嚴初期農運與客家人所具有的密切關聯外,也有力的揭示了臺灣農民運動絕不等同於5.20農運!
作者簡介:
林純美
1950年出生,臺北市松山人。曾任職劉榮凱創辦電影雜誌《400擊》。
在吳祥輝創辦的黨外雜誌《第一線》《自由台灣》《民進周刊》擔任採訪記者、執行主編、通訊組主任。採訪黨外民主運動、農民運動、街頭運動、民進黨活動等。1 9 8 8 年移居臺中縣豐原。1989年出版《香蕉王國興亡史—吳振瑞悲情二十年》。1 9 9 0年起擔任4屆縣市議員助理、3屆立法委員助理。鑽研公共政策、選民服務及地方經營。
黃仁志
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臺灣農村陣線成員。曾任職於財團法人農村發展基金會,現任職於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國際經濟所,並擔任宜蘭縣蘇澳鎮地方創生執行顧問、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區域型青聚點計畫委員。
現居高雄,故鄉認同為雲林縣東勢鄉和嘉義縣六腳鄉。認為調酒反映人生哲學,耕作建構生活主體。沒有寫作靈感時喜歡吹海風、看海景、逛菜市場。主要研究領域為區域城鄉發展、地方創生、科技產業政策、國家數位轉型、行動主體性等,著重以行動生態系和治理體制觀點,探討地方發展轉型的可能性。
推薦序
連結的N種可能:永續挑戰下的鄉村發展新契機
陳玠廷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 農業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當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ESG、淨零碳排、生物多樣性…等概念日益成為人們琅琅上口的詞彙,鄉村與農業的重要性與人們生活的距離也日益拉近。舉例言之,農業作為氣候變遷影響下首當其衝的產業,具體有感地體現在國人的民生消費上;然而,當各界希望透過各種減緩、調適的方式,解決當代社會高度發展下的副作用,鄉村與農業基於以自然為本、自然碳匯等面向的表現潛力,一時又成為現代文明的救贖曙光。
在臺灣,許多人容或目前居住在都市地區,但或多或少都曾經有過鄉村生活的經驗。面對人口逐漸由鄉村往都市移動的趨勢,我們該如何面對鄉村發展對於當代社會的意義呢?在歐盟於2020年開始啟動的長期鄉村願景(long term vision for rural areas)的討論中,時任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這樣說道:「鄉村地區是社會的紋理與經濟的心跳,多樣化的地景、文化與遺產是歐洲最獨樹一格又令人驚嘆的特色。那是我們自我認同的核心,也是經濟的潛力所在。我們會珍惜與保存鄉村地區,並投資於他的未來。」
是的,鄉村除了是農業發展的重要場域,也乘載了諸多社會珍貴的文化資產,因此了解鄉村之於整體社會的價值與重要性,是擘畫未來發展的第一步,這也是財團法人稻草人基金會於2023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改制農業部之歷史時刻,出版《農的N次方》專書所具有之價值所在,也是本人推薦這本專冊《農村再生發展的挑戰》的首要理由。
要了解鄉村在國家發展的角色,相關政策推動的歷程至關重要。在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關於鄉村發展典範轉移的討論中,有別於圍繞一級產業所形成的空間聚落,現代鄉村是一個具有多元樣態、多元行動者、多元產業以及多元可能性的空間。也因此,雖然它依舊是維繫人類生存溫飽的糧食生產地,但它也同時可能是各種社會行動、實驗、創新發展的溫床。這樣的變化,也可以從政策介入的方式,除了由補貼措施逐漸思考朝向投資的方向進行調整外,也開始多了跨部門、跨域整合的發展取徑。相較於其他國家,我國農村或鄉村發展的歷程在演化的脈絡上,與臺灣社會在二戰後迄今的國家發展定位、國際關係乃至於民主化歷程密不可分,從聯合抗共的美援體制,到透過各種國際性的理念倡議(如:里山)向全世界輸出臺灣經驗,本書記述了這些點點滴滴的發展脈絡,提供了想要了解、研究或分析臺灣相關政策經驗不可或缺的工具書,是本人據以推薦的第二個理由。
面對當代社會的諸多變貌,許多內外部結構、條件的改變影響了居住在鄉村、想要返鄉或投入鄉村的人的下一步發展,也形成了未來鄉村發展的挑戰。這些挑戰,有些來自交通運輸便利性提升與數位通訊技術成長下,時空壓縮所帶來城鄉邊界的模糊;而有些挑戰,則來自當我們亟需針對這世界迫切問題,如:氣候變遷、綠能發展…等,提出解決之道時,如何兼顧維持鄉村主體性的公正轉型。而更為根本性的挑戰,是社會大眾如何認知鄉村之於城市,並不是一個被附屬、缺乏發展希望、等待被協助的地方,進而將鄉村視為一個可被期待、有希望的生活、生計選項。
這些挑戰,凸顯了過去臺灣社會各種關係:城市與鄉村、生產者與消費者、世代間的文化傳承…等的斷裂。而透過前述多元樣態、多元行動者、多元產業以及多元介入的可能性所創造的連結與修補,卻也提供了未來有志於投身鄉村發展實踐的契機。本書的內容鉅細靡遺兼顧了歷史發展的縱深,以及當代發展案例與相關議題討論的廣度,是一本提供了相關實踐者具指引性質的備忘錄,是本人推薦本書的第三個理由。 臺灣是一座寶島,美麗的山林、海洋、田園景緻以及各式風土文化,是吾人承先啟後的資源與資產,期待閱讀本書的每一個人,都能夠找到自己與鄉村、農業連結的N種可能。是為推薦序!
連結的N種可能:永續挑戰下的鄉村發展新契機
陳玠廷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 農業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當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ESG、淨零碳排、生物多樣性…等概念日益成為人們琅琅上口的詞彙,鄉村與農業的重要性與人們生活的距離也日益拉近。舉例言之,農業作為氣候變遷影響下首當其衝的產業,具體有感地體現在國人的民生消費上;然而,當各界希望透過各種減緩、調適的方式,解決當代社會高度發展下的副作用,鄉村與農業基於以自然為本、自然碳匯等面向的表現潛力,一時又成為現代文明的救贖曙光。
在臺灣,許多人容或目前...
目錄
推薦序 陳玠廷
壹、前言
一、回首臺灣農業與農村政策的演化脈絡
二、臺灣農村建設政策的演變
貳、農村再生的推動內涵與影響
一、農村再生政策的興起與轉型
(一)農村再生計畫第一期
(二)農村再生計畫第二期
(三)農村再生計畫第三期
二、農村再生的推動案例
(一)平原農村:臺南市仕安社區
(二)客家山庄:新竹縣南埔社區
(三)濱海漁村:嘉義縣塭仔社區
三、農村再生的轉型與挑戰
參、農村發展的新挑戰
一、農村新議題
二、農村的人口流失與高齡照護問題
(一)臺灣農村人口問題趨勢
(二)日本地方創生與歐盟LEADER計畫
(三)臺灣的農村創生與綠色照護策略
三、氣候變遷下的農業與農村發展調適
(一)氣候變遷的影響與衝擊
(二)農政部門的對策:從氣候變遷調適到淨零排碳
四、興設再生能源的挑戰
(一)開放農地設置綠能設施
(二)農地綠能的爭議與挑戰
五、國土規劃下的鄉村整體發展規劃
(一)農地利用、重劃與開發問題
(二)新國土計畫體系下的鄉村地區整體規劃
肆、結論
一、農的社會特質與兩難
二、農民運動的力量與影響
三、農政組織改革的架構與意義
四、重建「農」的主體性與未來性
附錄、臺灣農業發展國內外大事記(1945-2023)
推薦序 陳玠廷
壹、前言
一、回首臺灣農業與農村政策的演化脈絡
二、臺灣農村建設政策的演變
貳、農村再生的推動內涵與影響
一、農村再生政策的興起與轉型
(一)農村再生計畫第一期
(二)農村再生計畫第二期
(三)農村再生計畫第三期
二、農村再生的推動案例
(一)平原農村:臺南市仕安社區
(二)客家山庄:新竹縣南埔社區
(三)濱海漁村:嘉義縣塭仔社區
三、農村再生的轉型與挑戰
參、農村發展的新挑戰
一、農村新議題
二、農村的人口流失與高齡照護問題
(一)臺灣農村人口問題趨勢
(二)日本地方創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