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紀以來,英國一直是一個雄心勃勃的海洋國家,積極從事各種商品的海外貿易。英國長期以來對葡萄酒的旺盛需求,驅使一代又一代英國人前往海外殖民地從事葡萄酒釀造及出口貿易。除了攫取利益,葡萄酒生產商還自詡肩負著“文明教化”的使命,葡萄酒成為一種控制和征服他們眼中未開化而充滿異域風情的土地,普及西方道德觀和生活方式的手段。
在英國消費者眼中,“廉價與劣等”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殖民地葡萄酒這種“粗制的魔藥”揮之不去的標籤,無法與高檔的歐洲葡萄酒媲美。在一戰後,殖民地葡萄酒被賦予了愛國主義的內涵,開始在英國中產階級和工薪階層中流行,並加強各自治領、殖民地與英國的商貿聯繫。二戰期間,帝國葡萄酒更加成為一種能夠鼓舞士氣、凝聚民族力量的重要飲品。
本書通過梳理英屬殖民地葡萄酒釀造史,以及殖民地與英國之間源遠流長的貿易關係,講述英國三百多年的殖民擴張史,展現兩次世界大戰前後英國與其殖民地在力量對比、地位關係上的變化,以及英國消費市場由精英壟斷轉向平民化、大眾化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