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紓(1852-1924),近代著名文學家、翻譯家、書畫家。原名群玉,字琴南,號畏廬,別署冷紅生。福建閩縣(今屬福州市)人。出身寒微,勵學有成。光緒八年(1882年)中舉人。曾執教于福州蒼霞精舍、杭州東城講舍、北京金台書院、五城學堂等學校,後受聘京師大學堂講席。林氏治學推崇桐城義法,“力延古文之一線”,被稱為“古文殿軍”。著作等身,有《畏廬文集》《畏廬續集》《畏廬三集》《畏廬詩存》《韓柳文研究法》《春覺齋論文》《文微》《左孟莊騷精華錄》《左傳擷華》等行世。又有百數十種譯作聯翩問世,成為文學史、翻譯史上之一大奇觀,故又被稱為“譯壇泰斗”。
陳朝爵(1876-1939),近代著名學者。字慎登,號芚庵,湖南長沙人。早歲為長沙府學庠生,受知於湖南提學使吳慶坻。辛亥鼎革後,歷任湖南長沙楚怡學堂、安徽省立第一中學、安徽秋浦宏毅學舍、安徽大學等校教員,以及安徽大學文學院教授,兼任安徽通志局特約編修、教育部教科用書編輯委員會委員等職。陳氏覃研經史,精通小學,亦擅詩文。著有《漢書藝文志集說》《文學釋詞》《文法在我》《字學淺詁》《歷代聖哲學粹後編》《文選隨筆》《讀左隨筆》等。
潘林,男,1971年出生,四川內江人。中國古代史碩士研究生畢業。致力於中國古典文獻的整理與研究。校注有《周禮疑義辨證》《張居正奏疏集》《詩說》,參與主編《陳柱集》《廖平集》,在《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古典研究》《古今農業》《重慶工商大學學報》《內江師範學院學報》等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