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書
本書受兩句話啟發而成。哲學家維根斯坦曾說:「一本嚴肅偉大的哲學書,完全可以用笑話寫成。」我喜歡笑話,喜歡哲學中的邏輯,也喜歡這句話,於是便有了把邏輯寫得好笑一點的夢想。
但夢想沒有立刻實現,因為我根本不知道從何做起。多年以後我才遇見了第二句話,尼采說:「其實人跟樹是一樣的,越是嚮往高處的陽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這句話乍看只與「嚮往」有關,但如果把對陽光的嚮往改成增強邏輯思考的話,那我們就要往下紮根,把根深入到黑暗地底的「荒謬」。
這兩句話的相遇產生了本書,本書的內容是關於邏輯思考,呈現理性思考的規律,展示方式卻幾乎是倒過來想,讓我們看見許多反邏輯的「荒謬」。這些誇張的荒謬往往讓人會心一笑,但就在這一笑之間,它讓我們意識到現實世界有多麼的正常,我們自己身上又有多麼珍貴的寶藏。
「邏輯」在臺灣是許多大學的熱門課程,許多老師有精彩的課程與完美的著作,本書無意在這類著作中自討沒趣。本書是想讓年紀更低,或沒有修課動力的讀者,也有機會認識邏輯。邏輯課旨在培養「理性思考的好習慣」,對於任何人,不管年紀、主修甚至工作為何,都能多少從中受益。
我懇請讀者盡量以一種「旅行」的心情來閱讀本書,不用太功利,而是閒散地,看一看,想一想,笑一笑。旅行不只是為了期待的遠方,也是為了造就一個更好的自己而出發。
什麼是「邏輯」?
本書主題是「邏輯」,作為學科,邏輯研究的是理性思考的基本原理。邏輯是哲學的科目,哲學自古以來就是個想要「看穿」世界的學問,它對一切的基本原理,從世界的結構到思考的祕密都有興趣。邏輯是哲學的分支,對理性思考的基本原理特別有興趣。
理性思考一向是人獲得知識、建立文明的主要工具,會對這能力感到好奇,想看透思考的祕密,想發掘它豐富的價值,也是理所當然的。邏輯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有益的、可靠的思考習慣,也辨識出一些有害的、易錯的思考習慣,這些就成了邏輯學重要的主題。學習邏輯既能讓我們認識自己,也能幫助我們自我訓練,而且這種訓練是透過認識自己來完成的。
所以以下的故事只是一些好思考習慣的蒐集,以及壞思考習慣的警示,大多時候這兩者其實是同一回事。了解自己怎麼思考這件事既簡單又困難,雖然每個人都可以自由思考,但難點是我們對思考的結果太熟悉,卻不知如何從零開始。歷史上的邏輯學家此時幫了我們一把,他們累積了不少對思考基本原理的透澈觀察。
邏輯這個科目內容不少,特別在二十世紀加入符號系統後讓邏輯變得更完備,但也更難懂。本書是傳統邏輯與現代邏輯的結合,以免純符號的世界讓大家望而生畏。除了邏輯,本書中也聊到不少思考的方法與偏見,還反省了現代世界的思考習性,目的都是為了產生出更自由、更優質的思考,優質思考的靜摩擦力很大,剛開始不知道怎麼動,但只要開始動,就會源源不絕地跑出點子,難關往往就是起頭。
人類思考有時只要一點點方向的改變,就能看見同以往完全不同的世界。本文所羅列的思考習慣未必完備,卻是很好的嘗試思考的基礎。任何的補充或活用都不與本書的願景相違背。
本書的結構與閱讀指引
本書共二十五個故事,每個故事都含有邏輯概念,會用「邏輯祕典26A」的標誌讓你尋找文後的對應解釋。至於沒在課文出現的【邏輯祕典】只是額外補充。原則上每一個故事都可以獨立閱讀,但故事與故事之間還有一種主題上的關聯。我又把它分成四段。
第一段是從第二十六課到第三十二課,主題是與「語意」相關的主題,這些是對人類在使用語言時一些基本設定的反省。第二段從第三十三課到第三十七課,主題是現代世界的思考習慣,生活在現代的人常會有一些理所當然的思考習慣,例如人應該不斷追求進步之類的,這個段落是對這些想法的反省與批判。
從第三十八課到第四十二課的主題是邏輯中的「因果概念」,這個主題下有不少複雜的子題,本書會用各種小故事分析我們習以為常但又難以自知的因果概念。第四個段落則是從第四十三課以後到第五十課,提醒一些思考常見的盲點,例如:愛聽故事、斷章取義、偶然性等概念。希望能提醒我們在生活中更全面性地思考。
每個主題都可以說是同時認識某些思考的好習慣以及壞習慣。其實邏輯思考我們自己身上都有,並不全然陌生,只是真正好的習慣往往是在人犯錯吃虧之後才會覺醒,先瞭解部分可以減少錯誤帶來的損失。邏輯不是在教你怎麼思考,好像你從來不曾思考過一樣,邏輯是在幫助你思考,讓思考運轉地更好、更理性、更有效率。
這本書的感謝名單是列不完的:我的好朋友提供了主角的名字;我的學生們幫我想出了書名;臺大哲學系兒童哲學研發中心支持我的寫作。這數不盡的恩惠,我只能用繼續創作來答謝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