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版序
若不凝神專注則生命將一無所有
青少年的心,無邪;所以,笑,那麼狂野!
青少年的心,狂野;所以,笑,才會那麼無邪!
青少年的生命是可以任意揮灑的。
但是,看不見的時間卻也虎視眈眈,在我們的側翼,在我們的正前方,在我們吃飯穿衣的時候,在我們懈志喪氣的時候,隨時撲攫我們。
十四歲一下子就過去了,十五歲一下子就過去了,即使是最新的一年,春天的和暖總也容易消逝,何況是一天裡的清晨。
三分鐘可以記住兩個英文單字,我們幾曾利用生命裡許許多多的三分鐘?
四個小時可以閱讀一本散文集,我們安排過這樣的密集閱讀嗎?
生命的長度,因為我們運動可以加長。何況生命的寬度,沒有任何先天的侷限,我們又該如何拓展、拓寬,恢弘自己、亮麗自己?
最簡單的數字演算,1的十次方,依然是1,永遠是1。卻也是停滯、毫無長進的1。
如果加上0.1呢?
1.1的十次方,會是多少?拿起筆,算算看。實踐,立即行動,是生命恢弘的先決條件。
我算過,1.1的兩次方是1.21,三次方是1.331,四次方是1.4641,看見嗎?數字以驚人的力量在遞增中。
1.1的十次方,已經是2.5937424601這麼龐大而複雜的數字,是1的十次方的2.59倍了!
大家都以1的速度,無所變化在前進時,如果我們能每天增加0.1的努力,未來的展現無可限量。
如果懈志呢?即使只是懈志0.1,比同學少那麼一點,以0.9推進的十次方,竟然只剩下0.34867844!
應該十全十美的的東西,折損十分之一,我們已經惋惜不已,如此遞減下去,竟然只剩下三折的價值。生命,容許這樣七折八扣嗎?
你我的生命,容許如此七零八落嗎?
若不凝神專注,則生命將一無所有。能有這種決志的人,絕不容許自己跟一般人一樣,永遠以1的一次方、十次方前進,即使是文學的創作,永遠1×1×1×1×1×1,缺少高潮、沒有起伏、無法懸宕、不能轉折,終究不是好作品,更何況是多采多姿的青春歲月。
請隨時凝神專注,增加那0.1,只是0.1,文學的皺摺、生命的彩度,就會有不同的折射光豔。
2009年4月寫於明道大學
編序
照亮心靈/蕭蕭
未立志,先勵志。
立志,是方向的抉擇;勵志,則是智慧的操練。
勵志的意義,在今天多元化的社會裡,已經不只是教忠教孝而已,以教忠而言,我們不是在教孩子「立足台灣,胸懷大陸,放眼世界」嗎?那麼,忠於家國的意義應該不同於古代「家天下」的狹隘意識,何況,交通與資訊的發達,地球仿若村莊,國際還如比鄰。再以教孝來說,二十四孝的故事如何能激發青少年的孝心?現代的新新人類自有一套思考模式,因此,在親人融洽相處的關係中,他們會摸索出因應之道,那樣的孝心孝行,當然不同於割股療親。
在這個變動不居的社會裡,我們跟父母兄弟相處的機會,反不如跟同學、朋友、甚至於陌生人來得多,來得長,甚至於跟異族、異邦人士來得頻繁。不同的語言、生活,不同的習慣、思考,我們如何跟他們融洽相處?看看台灣吧!五大族群共同在這裡營生,平埔族(消失中的族群、消失中的語言)、原住民九族、客家人、河洛人、以及一九四九年以後來台的最新移民群,依然是不同的語言、相近的生活方式、時背時合的風俗習慣,四百年來,我們的先祖如何度過,未來,我們以及我們的下……一代又將如何相對待?
勵志的「志」,其實只是一個形聲字,「士」為聲符、「心」乃形符,「志」就是「心」,「心之所之」謂之「志」,心之所往就是「志」,心之所繫、心之所念,都是「志」的呈現,因此,對於「勵志」兩個字的意義,不妨這樣說:「照亮心靈」!我們隨時在尋找如何照亮心靈的方法,心靈一亮,彷彿靈光一閃,心靈長亮,彷彿智慧長生、長長、長明。
如何勵志?
問的也不過是:如何磨亮一顆心?
如何磨亮一顆心?
回答的也不過是:
一、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發現真我。
二、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發展真我。
或許唯有透過這樣的辯證,一面發現,一面發展,真我才會顯影。我的心是光明的,你的心是亮的,我們一起預約亮麗的生命。
我們相信,經由這樣的勵志,這樣努力照亮心靈,不論跟誰,我們都可以和諧相款待,在台灣,我們相信。
青少年的心,無邪,所以,笑,那麼狂野!
青少年的心,狂野,所以,笑,才會那麼無邪!